楚臣(校对)第6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3/677

  先杀出来的敌骑前队皆是骑弓手,相距一百四五十步,便纷纷开弓射箭——拓木硬弓长逾五尺,非气力极大的精锐弓手不能坐在马背上开弓射杀,凌乱的箭雨仿佛锐利的风声呼啸袭来。
  梁州军前阵即便持有盾牌,也是小盾,只能遮接头脸胸腹,胫胯处的皮甲挡不住锋利箭簇的攒射,眨眼间便有不少人中箭。
  好在箭簇破甲后入肉不是射中要害,前阵的诸将卒还能苦苦支撑着,听着乌沉的号角声,沿着坑洼不平的驿道及右翼更为崎岖的坡地往前逼进。
  而后方没有盾牌庇护的弩手、戟卒,却不断有人被射倒在地。
  洛阳所提供的一批臂张弩,射程也有一百四五十步左右,但李知诰却没有让重弩手急着还击。
  敌骑前阵主要都是长弓,但后方小三百骑兵这时候将长矛架起来,很显然是期待看到他们这边阵形被箭矢射得散乱,再直接冲杀过来,将他们的阵形彻底搅乱掉。
  有矛戟压阵,李知诰不怕敌骑横冲直撞的杀过来,但他们此时所处的地形较为开阔,敌骑见往前冲杀无功,必然会往两翼散开,然后想办法将他们拖住,以便后方的骑弓手更快更稳的开弓射箭。
  洛阳提供的臂张弩是极强,但射击速度却要比熟悉的骑弓手慢一大截,大约敌骑射三箭,臂张弩才能射一箭。
  又由于臂张弩的弩箭没有尾羽,仅仅箭杆尾部制成狭翼形状提高平衡性,但还是比长羽箭在长距离射击时,精准性要差一些。
  在双手将卒没有重甲防御,弓弩相距这么远就列阵对射的话,他们定然要吃很大的亏。
  李知诰压制住弩手射击的冲动,继续冒着伤亡往前逼进,待双方拉近到一百步以内,看到右侧地形收窄起来,高耸的山崖给人极强的压迫感,李知诰这才下命重弩手射击。
  臂张弩的钢丝弦,崩弹开的声音更为清亮,两百多支弩箭,狠狠的往敌骑当头攒射过去,当即就将二十多敌骑连人带马射倒在地。
  弩箭的穿透力强得惊人,叫敌骑骇然大惊,剩下的百余骑弓手下意识就想着往后拉开距离,不敢在这么近的距离上与梁州军对射。
  陇右虽然没有出现一支足够强大的势力统领陇右、河西诸州,诸部族间争斗不休,但恰恰如此,陇右、河西诸州精兵的数量却绝对不少,骁勇善战的武将也多。
  看到这一幕,后阵的三百多骑兵不想叫前方往后退的骑弓手撞上,当机立断往左翼的河滩驰去,阵形仓促间虽然也颇为散乱,但在领队将官的大声叫嚷下,很快又分作两队,一队往沿河滩前进的张松所部杀去,一队想着进攻李知诰所部的侧翼。
  张松也是下令弩箭先射,他同时也知道将卒疲困,只能身先士卒,带着扈卫进入前阵,与手持大戟、斩马刀的将卒迎击敌骑,双方先在河滩之上交战到一起。
  敌骑簇拥过来,张松身处地形较矮的河滩之上,即便他与身边几名扈卫还骑着马,但也看不到驿道及以北坡地交战的情形。
  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斜折过来,往驿道进攻,不能给骑敌足够的回迂空间。
  “铛!”
  张松左右扈卫是不少,但仅有几匹战马,他跨坐战马之上,在阵列当中就突显出来。
  当前七八名敌骑也是骁勇,看到他全身覆甲、不畏箭矢,也知道他是这队人马的主将,不顾左右长矛捅刺,借着战马的冲势,就直接撕开眼面薄薄一层砍杀乏力的兵卒,直接欺近张松身边,同时六七张锋利的刀矛就兜头兜脑的朝张松砍劈过来。
  张松当头戳死一敌,手中长矛又准又狠的直接戳进那人的眼窝子里,而即便他手持护盾格开当胸刺来一杆长矛,但右肩却被敌骑狠狠斩上一刀,左腋也被从侧里像闪电般钻过来的一支长矛刺中。
  左右骑马的扈卫太少,又是敌军首先射杀的对象,眨眼间工夫,就剩两名骑卫在他身边,并不能帮他将从高处的攻势都接下来。
  刀砍很难破甲,却难挡锋锐长矛的捅刺,毕竟捅刺爆发的力量要比马背上挥刀砍劈大得多。
  张松不担心右肩有碍,却下意识看左腋看去,低头看敌骑的长矛虽然刺破左腋处的护甲,但矛刃钻进去不足一寸就被卡住,没能刺穿内层的衬甲,更是没能伤他分毫。
  张松被长矛刺中时,身子都往侧里一歪,心里当然清楚这一刺的力道有多足,却没想到洛阳送过来的十多副全覆式板甲,要比全覆式扎甲轻上十多斤,防护力竟然却要胜出一截——他们之前尝试着用刀剑砍斫去试验防护力,却没有舍得拿长矛戳刺。
  张松禁不住要哈哈大笑,收回长矛腋下用力往右侧持刃之敌横扫过去。
  那名羌骑红彤阔脸,络腮胡子,穿着陇右少见的山文环锁甲,一看就知道也是部族里的首领级人物——这人显然没有想到他角度如此刁钻的一矛,竟然没能刺穿张松的护甲。
  他虽然第一时抽回长矛,身子微微一矮,用臂膀硬接住张松挥矛抽打,但这时候他才发现,他与六名扈骑没有第一时间将张松斩下马,后面的骑兵被挡在外面,左右皆是梁州军的兵卒。
  他已陷入重围。
  他即便挡住张松的长矛,却挡不住同时从左右刺来的四支长矛,下一刻大腿就被一支长矛刺穿,身子滞住,眼睁睁看着张松提前朝他的面门刺来……
  “渠帅死了!”
  前方敌骑大叫,顿时间慌乱起来。
  张松看到这一幕,当然知道他们所杀乃是敌军里一员要紧人物,趁着前方敌骑慌乱,夹马往前压,长矛连着刺倒两敌,震天吼地的大叫着鼓舞左右将卒的士气,一鼓作气往驿道接河滩的坡地杀去……
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征(二)
  诸部羌骑原本就是仓促之下联手,没有多强的斗志。他们除了不愿有太强的外部势力插足成州外,聚拢起来更多还是听信侯莫说以逸待劳,以为有便宜可捞。
  这种心态下,诸部羌骑打顺风仗或许没有问题,却没想有远道而来的梁州军会如此骁勇,兵甲也是甚为坚利,两炷香的工夫就杀伤杀死他们一百多骑。
  眼见获胜无望,诸部羌骑便慌乱往后撤去,没有哪家愿意留在牛尾峡东口,拿己族精锐与梁州军血拼。
  张松与李知诰合到一处时,就见上千敌骑丢下百余具尸体,已经往西侧的峡谷里逃去。
  梁州军虽然也有上百伤亡,但以步击骑,又是以劳击逸,可以说是大胜。
  大多数将卒没想到羌骑竟然如此不堪一击,这时候都觉得浑身疲惫困倦都一扫而空,不少刚才没有捞到仗打的将领、武官,都挤到李知诰的身边,纷纷要求率部去追击敌骑。
  “督帅,洛阳甲真是贼他娘硬,你看看这甲片上数十个疙瘩,都是羌人近距离拿强弓所射,硬是连一道口子都没有破开;也就羌将蛮勇,拿枪矛在这甲上硬生生戳开两道口子,但都没有刺入太深,我就大腿上被刺开一口道子……”张松累得够呛,卸掉劲后手脚都禁不住的发软,一屁股坐到泥埂路上,在李知诰面前也顾不上礼节,铿锵有力的敲着头盔,振奋地叫道。
  这次先行西进的前锋兵马,兼有开辟道路之责,随行没有大量的军马驼运物资,将卒皆是轻甲。
  洛阳这次送来的十多副全覆式板甲,一具约有五十斤左右,虽然比普通的皮甲要重得多,却还是要比全覆式扎甲轻出一截。
  李知诰还以为这种铠甲,在抵挡枪矛捅刺时,防护力要弱一些,却没想到防护性能要比金覆式扎甲更为优越。
  李知诰此时也顾不得听张松献宝似的唠叨个没停,着都将董泽海、贺延二人率领刚才没有作战、恢复一定休力的一千两百名将卒,继续沿驿道往峡谷口前进,趁敌骑慌乱逃撤、阵形不稳,务必赶在入夜之前,先将牛脊驿的西峡口控制在手里。
  那里才是进入秦岭西麓丘陵地带的出口,只要抢先占领住那里,他才不用担心后续会被敌军封锁在牛尾峡以东,无法进入陇右。
  刚才参与激战的前军将卒则留在原地休整。
  整个作战的时间看似不长,前后也就两炷香的工夫,但对连日赶路、体力已经严重透支的前军将卒而言,这时候体力压不多被压榨到极限了。
  医护队也上前来替受伤的将卒包扎伤口,重伤者就地搭设帐篷进行抢救,战死者三十多人也要就地埋葬,敌军有六十多匹逃散到河滩里的战马收拢过来,还将捉住十多名受伤的敌卒,初战战果还算富庶。
  审讯过受伤的敌卒,李知诰、张松这才知道就在七天前,乌素大石从太原派出使臣,正式委命诸羌党项部侯氏一族的酋首侯莫为成州刺史,并接受新册封的陇右郡王王孝先的节制。
  李知诰、张松这时候才知道为何他们为何没有提前察觉到成州的异常,他们所遣斥候十天前就从成州离开,可能那时候蒙兀人的秘使都还没有正式跟侯氏接触,但他们同时也感到十分的侥幸。
  倘若侯莫早一两个月接受蒙兀人的任命,并更紧密的将成州诸羌部族联合起来,甚至引王孝先兵马驻入成州,他们想从牛脊驿险道进入成州,绝对不会这么轻松。
  而恰恰是侯莫接受蒙兀人的任命没有几天,诸羌部族以及几家汉民大姓心里都未必认同这所谓的任命,等到四天前他们侦察到梁州军兵马正沿犀牛江北岸古道西进,侯莫邀集境内诸部族结盟,也仅仅是上禄城草草凑出一千五百余骑,仓促间拉出三分之二的兵马赶到牛尾峡前拦截,却没有想到初战就被打得大败。
  这对新任成州刺史的声望,绝对是一个惨重的打击。
  这边刚审讯完,中军都将董泽海便遣人过来禀报,说他们追到牛尾峡的西口,诸部羌骑曾试图集结兵力反击,但诸部羌骑人心不齐,各怀鬼胎,双方在西峡口相战不到一炷香的工夫,羌骑有四五十人被杀下马,余下便又一窝蜂散走。
  他们在牛尾峡的西峡口俘掳敌军七名伤卒、三十多匹战马,他们伤亡都不到敌军的一半。
  襄北早年就缺战马,军马也就一万多匹,溃败逃到梁州,李知诰手里就剩三千多匹军马,也在年初时几乎都斩杀掉弥补军粮的不足;战马更是剩不到几匹。
  就连李知诰身边的扈骑,也是冯翊、卢泽赶到沔阳后,先匀出五十多匹战马充当坐骑。
  没想到初入成州,便缴获百余匹上好战马,张松兴高采烈的盘算着要组建一支骑营,才能在陇西丘山、荒漠及草原间驰聘,令诸部族咸服。
  李知诰则要张松先留下来率领七百多刚刚参战的将卒原地宿营休整,他在扈卫的簇拥下先往牛尾峡西口赶去,与董泽海、贺延他们会合……
  ……
  ……
  冯翊、卢泽得知前锋兵马与敌接战的消息后,次日清晨便提前率领两百轻骑赶过来,先与张松会合;邓泰率后军主力虽然也已经上路,却后军主力都是步卒,还有辎重粮草随行,速度快不了,少说还需要六七天才能赶到。
  冯翊、张松、卢泽率领九百多将卒进入牛尾峡,赶到西口。
  李知诰并没有继续往西北方向仅四十里的上禄县杀去,而是着董泽海、贺延在西口外磨梁山脚下的谷原之上扎下营寨,一道入冬后流水近乎枯竭的溪涧横阵在谷原之前。
  “敌军势弱,人心不齐,两战都被我们杀溃,完全可以说是不堪一击,贼帅侯莫估计正后悔出头接受蒙兀人的任命,督师怎么不一鼓作气往上禄城杀去,待夺下上禄城再作休整?”张松与冯翊、卢泽走进大帐,看到李知诰将几名俘兵待为上客,正询问成州的情势,忍不住困惑的问道。
  李知诰请冯翊、卢泽与张松一起坐下说话,解释他没有急于派兵进逼上禄县城的缘故:
  “诸羌部族人心不齐,即便是刚刚得蒙兀人委受成州刺史之职的侯莫,也不希望其本族精锐跟我们血战拼杀,故而在野战之中稍遇阻力便往后溃逃,这没有什么好意外的,但上禄城小且坚,又是侯氏一族的根本所在,他们不可能轻易放弃。而我们没有攻城战械可用,短时间内又难以劝降侯氏,此时想夺下上禄城,难以猝成。”
  冯翊点点头,对李知诰的考虑表示谅解,问道:“你接下来打算怎么打?”
  虽然从洛阳出发时,韩谦要冯翊尽可能不要干涉李知诰的决断,但他身为都监军使,不可能说对李知诰的用兵方略完全不闻不问。
  李知诰回道:“侯莫昨日兵败牛尾峡之后,便派人赶去天水求援,王孝先在天水驻兵不多,即便全军而出,也就四千马步兵,我们休整两天,可在上梁峡先迎战敌援。只要打破敌援,相信成州各家便会各有选择……”
  成州夹于陇山西南麓与秦岭西麓的山岭之间,王孝先不派援兵则罢,若派援兵必从陇山西麓南下,再从陇山南麓沿牛脊驿古道快速东进,上梁峡是其必经之路。
  只要他们能在上梁峡伏击天水过来的援兵,将其击败,才有可能震慑、降服成州的诸羌部族,才有可能不战而夺上禄城。
  冯翊点点头,同时又表示担忧地说道:
  “诸将卒初入成州,得不到充分的休整,就要接连大战,折损怕会不小。”
  “此时不苦战,难在陇右立足,但只要能打退敌援,才算是稍稍打开局面。”李知诰说道。
  “李督师前锋主力守上梁峡口,我可以率骑兵埋伏在侧翼的山谷里,时机恰当时可以作为奇兵杀出!”卢泽听李知诰说过他的用兵方略,再看地形图上梁峡左右皆峰谷林立,有不少能藏两百骑兵的地方,便请战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3/6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