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校对)第6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1/677

  梁军骑兵夜间并不是没有出动,而是从他们北逃路线的外围,贴着王屋山北坡山地,绕到翼城县南面去了。
  这绝非是梁军进入绛县、曲沃休整的兵马,而是从其他地方调来的增援骑兵,其目的就是专程用来拦截他们溃逃兵马的!
  而看他们行进的方向,是直接奔三十里外的梅河古道而去。
  萧思庆心头瓦凉一片:
  从翼城往东进入太岳山南麓,一路到沁河县境内,梅河古道及沁水河谷之中,有四座隘口关塞,他们都在其中驻有数百到千余人不等的兵马。
  短时间内他们不担心这四座关塞会被梁军夺去,但问题在于这黑压压看着有七八千人之多的梁军,要是叫他们直接堵在梅河关塞之前,他们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将这部梁军击溃,打开兵马往东撤往泽州的通道?
  溃兵逃到翼城,经梅河古道往东逃,是最快的。
  逃溃兵马,甚至只要进入太岳山南麓,就可以就地进行集结整顿,甚至能够限制梁军肆意忌惮沿汾水河谷继续追击他们往霍县方向撤退的兵马。
  要是东撤的通道被堵死,往北逃入霍县境内才能有休整的机会,那就多出近一百五六十多里的路程。
  对饥肠辘辘的逃溃步兵来说,一百五六十里地,至少需要三四天才有可能走完。
  而这三四天之内,他们仓促集结起来一万多骑兵,真能将数万北上追杀的梁军步骑主力拦在翼城县以南吗?
  想到这里,萧思庆也是手脚冰凉。
  乌素大石惶然之际,派出数队骑兵南下击其侧翼,但很快看到这部梁军分出三股千余人规模的骑兵出来拦截,其他兵马则继续沿着低山丘陵,快速往梅河古道方向转进。
  很快他们又得到消息,绛县、曲沃方向,昨日出营夜战的梁军都退入城寨休整,而昨夜驻守营寨或在城池之中养精蓄锐的三万多梁军精锐,这时候正陆续出城集结,随时会往翼城方向追杀过来……
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捷
  “去你大爷的!”
  曹霸将马槊夹于左腋下握持,铜铃大的虎眼,看着锋利的战刃刺入一名敌将的左腹,然而这敌将也甚是凶狠,将死也是死死抓住槊刃,不叫曹霸将马槊从他腹下抽回。
  一杆长枪,如毒蛟钻来,又一名敌骑御马从侧面杀来,持枪直刺曹霸的左胸。
  曹霸抽不回马槊,却也不会弃马槊后逃,拔出腰间长刀,闪电般斜劈上来,电光火石之间,撩劈在如毒蛇咬来的枪刃尾端,将枪刃荡开,身子在马鞍上虚立起来,长刀变势,便朝那持枪敌将的双手斩去。
  那敌将身手也极为了得,持枪于身前,以尾柄带动枪尖划出一道圆孤,不仅利用枪杆将曹霸这道凌厉之极的刀锋压下数寸,锋利的枪刃还在曹霸的右肩甲划出赤溜一道火光。
  曹霸除了嫌全罩式罩盔太憋气,弃之不用外,全身上下,包括足胫肩臂双手都遮闭在护甲之中,而大梁冷锻坚甲,防护力强到吓人,仅有锤锏等钝器或以枪矛利刃捅刺能破。
  而曹霸身手高强,气力又是极大,那敌将枪术惊人,却也找不到正面捅刺的机会。
  眨眼间,曹霸与那敌将刀枪相击数回,他还是吃腰刀太短的亏,同时又抓住马槊的尾杆没有松手,闪躲不便,有两次被那敌将长枪及身,但好在丝毫无损。
  这时候那个被马槊刺穿腹下的敌将终于支撑不住坠下马去,双手也随之松开。
  另一名敌将却不敢与持回马槊的曹霸纠缠,看到同僚已然不活,便驱马北逃。
  刚才挨了两枪,虽然无损,但曹霸却觉得憋气,好不容易拔回马槊,想酣畅淋漓的再战一场,哪容那敌将逃走?
  腰刀还是太短,只利于近身防御,马战还是要用马槊、长枪、大戟才能战得痛快。
  曹霸嗷嗷大叫,刚驱马追杀出十数步,却不想身下战马猛然顿住,他差点就甩了出去。
  那名敌将见有机可乘,趁曹霸身形不稳,长枪回身就朝曹霸面门又狠又准的刺来;好在身后有两名扈骑及时赶到,其中一人将手里的战矛,直接朝那敌将胸口掷去,迫使其闪躲,同时也叫那敌将的枪刃从曹霸面颊一侧差之毫厘的错过去。
  那敌将见曹霸稳住身形,便不敢缠战,转身便逃。
  曹霸这时候才发现他自己尚有余力杀敌,但他身下的战马,没有披甲,在他一马当先的混战中,被敌军射中十数箭,这时候终于支撑不住,蹄软跪地,卧倒下来。
  “牵马来!”
  曹霸嗷嗷大叫。
  “……”两名扈骑却驱马横挡在曹霸身前,又有一人从后面追过来,跳马将曹霸死死抱住,叫苦道,“爷你杀慢些,兄弟几个好不容易攒足军功,想着能讨个美娇娘暖被祸,你要是被敌将斩落马下,兄弟几个即便不用赔命,好好的战功也要化为乌有啊……”
  “你们几个无用的蠢货,就是嫉妒爷杀敌比你们多!”曹霸哈哈笑道。
  “得,爷说啥就是啥,反正保住你的狗命,我们才能跟温帅、君上交待。”那三人嬉皮笑脸地说道,反正拦着不叫曹霸再有机会单枪匹马去追杀溃敌,一起等后面的骑兵赶过来会合。
  “你们知道爷今日夺了多少首级功?”曹霸全身被汗浸透,歇下来就浑身乏力,见没有敌卒敢围杀过来,便持马朔坐到山石上,问道。
  “全军早就不再以首级计功,将帅及各级武官以既定的作战目标完成程度核算军功,爷你这一通猛杀,叫后面兵马的阵形拉得太过松散,不要说计功,你等着温帅斥骂你轻敌冒进吧。”一名扈骑苦笑道。
  “敌军大溃,掩杀其后,怎么叫轻敌冒进?反正今天爷我杀爽了。”曹霸不以为意地说道。
  歇过力之后,左右聚集来两百余骑兵,曹霸却也没有一味图爽快,将聚拢起来的骑兵分作两队,沿一道浅溪拦截后续的溃兵。
  他本人则在十数扈骑簇拥下,登上一座山头,看到犹有成千上万的溃兵乘马往北面逃去,甚感惋惜,但奈何暂时是实在也没有能力继续追击了。
  半个时辰后,李秀也率一队骑兵从梅河古道隘口方向驰来,与曹霸会合,加强沿线的拦截。
  “你们杀得够痛快啊,被上万敌卒前后夹住打了一天一夜都扛住了啊,杀了多少敌卒?”曹霸大咧咧的问李秀。
  “沈鹏率部先夺梅岭堡去了,苏烈所部伤亡太惨重,将卒都杀脱力了,也没有力气去统计杀了多少敌卒。”李秀袖身站在岭嵴之上,看到更多的大梁兵马,一队队从溃兵中间穿插过来,二十多艘战船也正在西面的汾水之上,拦截那些想泅渡汾水的敌卒,感慨的轻吐一口气,这一仗到这一刻,总算是进入尾声了。
  黄昏时分,温博在千余步骑的簇拥下亲自赶到翼城县北部,与曹霸、李季等残部兵马会合后,进入汾水东岸的襄陵城。
  至此除了乌素大石、萧衣卿及萧思庆等敌将,率不到两万四五千残兵仓皇沿汾水东岸往北面的洪洞、霍县方向逃去外,其余蒙军溃兵北逃的通道,彻底被截断。
  之后沈鹏会同增援过来的温渊所部,攻陷太岳山南麓的沁水城;而韩豹、朱贞、林胜等部则往西夺下绛县以西的安邑、临猗、蒲坂、万荣等地。
  在蒙军彻底逃入霍县,温博又派兵接收浮山、洪洞、临汾等地,至此轵关陉会战才算是真正进入尾声,后续主要是清剿残敌、整肃地方、修整兵马。
  韩谦也是被诸多将臣拦着,差不多等到汾水河谷初步的清剿、整肃之事都推进过一遍之后,才于十月底御驾亲临襄陵。
  蒙军最后士气彻底崩溃,溃逃毫无斗志,乌素大石、萧衣卿等人也担心被梁军主力缠住后再脱身,一路马不停留的北逃,直到霍县境内才停下来。
  这使得梁军将襄陵、浮山、临汾、洪洞等城几乎是兵不血刃夺下。
  梁晋相争三四十年间,襄陵这座濒临汾水而建的小城,都极幸运的避开战火的摧残,这一次同样是完好无损。
  石板街留下岁月打磨的痕迹,沿街的屋舍也是相当整饬,上万受阅将卒发出震耳欲聩的呐喊欢呼。
  韩谦骑马则行,与赵庭儿在诸多将吏的簇拥下往县衙方向行去,也沉浸于这得之不易,却彻底改变敌我力量对比的大捷所带来的巨大欢愉之中。
  初步结果已经统计出来,这一仗俘获敌卒将近七万人,击毙敌卒三万有余,算上前期所歼灭的田卫业所部潞州精兵,前后斩杀、俘掳百夫长以上的敌将将近两千人,轵关陉大捷可以说是从根本上动摇在蒙军在北地的统治。
  这也注定将加速大梁精锐收复关中、平定河东、河朔,乃至收复河淮的进程。
  唯一叫韩谦稍稍不那么满意的地方,就是为了保证他的安全,防止蒙军可能会刺客潜伏在城中,在他亲临襄陵之前,温博提前将城中两万民众驱逐出去。
  入城后夹街列阵相迎的队伍,纯粹是欢欣鼓舞的大梁将卒,令他无法直观的去观察晋蒲两地民众对轵关陉大捷的态度。
  当然,这也已经没有什么重要的。
  韩谦不想过度扰民,也决定视察就到襄陵为止,不再继续北上,也无意亲自赶到洪洞县北部视察那里被太岳山及吕梁山形夹逼收紧的险要地形。
  当然,他内心仍然禁不住有些遗憾,心想后续的战事,恐怕他是再难有御驾亲临第一线的机会。
  当然,这一役虽然取得极为关键的胜利,大梁兵马的伤亡也不是小数字,就初步统计,各种战斗减员已经超过五万人。
  这样的混战局面,主要还是依赖将卒血勇拼杀,精锐战械无法投入纵深战场,蒙兀本族精锐骑兵在开阔地形野战能力又是极强,梁军伤亡怎么都少不了。
  “河淮地区再有几天就将冰封,天气也越发寒冷,不利将卒作战——而从襄陵往东乃泽潞重镇、往北则是太原,都是万军难克的坚城、雄城。蒙军近年来往这两个地方迁入三十多万族众,他们大败逃归,看似手里是没有多少残兵败将了,但将其族在太原、泽州、潞州的青壮都编入营伍,还是能征得七八万兵卒,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两个方向也不宜再进行激烈的战事。”
  在襄陵城狭窄的县衙大堂,除了冯缭、顾骞、高绍、王辙等随扈将臣,温博以降,冯宣、李秀、苏烈、冯璋、何柳锋、朱贞、曹霸、赵慈等数十参战将吏,也都分三列坐于长案之后,参与议事。
  韩谦与赵庭儿坐在长案之后,与诸将臣谈及这两个方向后续的防御及其他军政事务的安排。
  “下一步,我们要集中力量收复关中,襄陵以及沁水两个方向,将以修造工事进行防御为主,消化俘兵之余,并积极派出小股兵马,往吕梁山、太岳山以及太行山南麓渗透。当我们能控制更为广阔的山区,就算太原盆地、上党盆地,还有几座城池落在蒙军手里,实际上也没有多少威胁了……”
  “参谋府建议在太岳山南麓新置太岳行营军,治沁水,负责对泽潞之敌的防御,我也觉得这个极有必要——李秀,这次就要麻烦你来出任太岳行营军的这个都统制了,苏烈出任副都统制,与陈元臣留在沁水,协助你一起负责对泽、潞两州的军事渗透、防御……”
  都统制都会加镇军都指挥使衔,相当于一路兵马主将。
  当然,这也是李秀名至实归的为李氏一族在当世重新争得应有的荣耀跟地位。
  李秀少年成名,随其父李遇归隐洪州,再出山便是金陵逆乱,他也算是为信昌侯府及晚红楼一系立下赫赫战功,不料结局却是其兄李长风横死,李氏残族还要在韩谦的庇护下还逃过一劫,最终流放到下蔡定居。
  从早初的下蔡防御战,后续率部接应郸城,与孔熙荣整兵商洛、出守孟津,以及编练骑兵参与豫西防御,李秀都立下不少功绩。
  不过,大梁旅都指挥使一级的优秀将领极多,像苏烈、冯璋、何柳锋、卢泽、林宗靖、林江、林胜、董泰、谭修群、肖大虎、窦荣、魏续等将,都是追随韩谦十数年的“老将”,哪个不是战功彪炳。
  而沈鹏、赵慈、薛川、曹霸、温渊等将,追随韩谦的时日不久,但他们要么是梁军旧将,要么是随温博率罗山守军相投,也都早就成名。
  不过,韩谦此时拔擢李秀为一路兵马之主将,众人也是心服口服。
  决然放弃绝对安全的内线不走,只为争一两天的时间,冒险率领骑兵从汴梁、孟州等敌境穿过,不是谁都能做出来的决断。
  沈鹏当时与李秀都在长葛,他就主张走内线,是李秀强烈主张,沈鹏才与他一起从孟州借道;赶到垣曲后,李秀又果断提出率部直接插入梅河古道拦截。
  这一切都说明李秀有着超越一般将领的判断力与决断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1/6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