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召唤之千古群雄(校对)第10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0/2142

  拿了书山,还想要学海?
  怎么可能!
  学海和书山,他一定都要带回天山,要不然,他们三人,就是天山的罪人!
  这个损失,他们三人承受不起!
  “这样如何,你们出一人,我们也出一人,进入学海比试,若我们输了,书山便归还如何?”
  李白话锋一转,再次说道。
  学海比试?
  众人再次愕然,这位大能,想要做什么?
  李白在文道之上的成就,已经让他们无比敬佩,就在他们眼前让书山认主,超过他们所有人。
  尊称一声大能,心甘情愿。
  “你要进入学海,和我们比试?输了交出书山?”
  幽孟皱眉,他并不想答应,李白在文道上的恐怖,已经彰显无遗!
  “不是我。”
  李白摇头,随后右手轻轻一指王羲之:“吾朝大学士,王羲之!”
  “由他与你们比试。”
  刷!
  顿时,一道道目光,就仿若利剑,直接落在王羲之的身上,都带着一丝丝惊疑不定。
  “见过诸位道友!”
  王羲之一步踏出,站在李白身旁,向着众人微微一笑,轻轻行礼。
  他一身青色长袍,面容清瘦,头戴纶巾,满头黑发轻轻扎起,只是站在那里,立时之间,一股文道大势,就向着四面八方散去,隐隐间,文道法则都好似在欢呼!
  众人心中一凛,又是一位文道大才!
  他们心里无不惊叹,大夏天朝到底是从哪里找来的如此之多文道大才?
  董仲舒开启十二道宫之一的文宫,手持文道至宝,受诸天文道承认,成为文道之主。
  李白一身白袍,潇洒豪迈,超越古今所有文修,让书山展现第四重变化,直接认主。
  而眼前的王羲之,更是隐隐让文道法则欢呼,就好似在欢迎,在期待此人,展现绝世的文道才华!
  怎不让人心惊?
  颜屋、幽孟、古帘三人站在一起,面色都很是冰冷,却又带着丝丝凝重的看着王羲之。
  有李白的前车之鉴,他们不会再小视王羲之!
  “一人太少了,无法彰显吾等对文道的敬意。”
  “二对二!”
  “而且董仲舒手持文道至宝,对‘学海’有压制,不能出战。”
  沉默了良久,颜屋踏前一步,双眸已经恢复了平静,冷漠道。
  凭借对‘学海’的掌控,他与幽孟两人上场,可比一人优势要多很多!
  颜屋有把握,让‘学海’神华涌现,发生第三重变化!
  他就不信,大夏天朝的文修,当真都能和李白、董仲舒一样,惊才绝艳,冠绝古今!
  “二对二?”
  李白微微一愣。
  不过也没有什么迟疑,二对二又如何?
  岂会惧之?
  董仲舒手持文道至宝,乃是如今的文道之主,不用颜屋出言限制,也不会出手。
  更是如今大夏儒道的掌舵人,亲自出手,岂不是太掉价?
  当即,李白目光就看向了蒲松龄,这位神鬼志怪,荒诞小说的巅峰人杰。
  不过李白还没有开口,学宫大门,就有一道大喝声响起:“太白,这一战,让我来!”
  “嗯?”
  李白微顿,目光立即向着学宫大门处看去。
  那里有一道巍峨伟岸,神态坚毅,似武将更甚文修的身影笔直屹立,站在那里,就有一股宏大的气势浮现,正直不阿,义烈冲霄!
  看到这道身影,王羲之的眼中,顿时绽放出了夺目至极的神光!
  而这道身影的目光,也越过了李白,直接与王羲之对视,两人的双瞳之内,都有无数黑色大字急速显现!
  甚至虚空中,都隐隐间有无数大字浮出,但却又被两人强行压制了下去。
  “颜真卿,见过诸位同僚!”
  一个弹指的时间,两人都收回了目光,随后伟岸身影脚步一踏,就出现在了高台之上,向着李白、董仲舒、王羲之、蒲松龄郑重行礼。
  “颜兄!”
  李白抱拳,面露喜色,他在前世,是与颜真卿相识的。
  “颜真卿!”
  其余三人,则俱都面露一丝惊容,大唐盛世,书法大家,颜真卿?
  天下第二行书!
  乃是华夏五千年历史上,在书法一道上,唯一能与王羲之堪比的大才!
  “见过颜兄!”
  三人郑重回礼。
  “哈哈,颜兄与王兄一同出战,必为绝世佳话!”
  李白笑道。
  “哈哈,太白所言不错,必为绝世佳话!”
  蒲松龄也露出了笑容。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称之为天下第二行书!
  如今两人同战,岂不为绝世佳话?
  ……
  “圣上,王羲之和颜真卿同战,不会有任何悬念了。”
  薛仁贵笑着道。
  出世以来,不管是他,还是其余人杰,自然对于自身所处时代之后的华夏人杰都了解了一番。
  薛仁贵乃是大唐统帅,昔日纵横无敌,对于大唐中期,那席卷全国让大唐从盛转衰的安史之乱,自然心中无比痛惜。
  泱泱大唐,盛世华章,物华天宝,可却因为这一场叛乱,而让社会混乱,国力大减,潘镇割据,让整个大唐,都开始动乱。
  而对于安史之乱中,涌现的杰出大才,薛仁贵也更为关注。
  其中颜真卿那一篇《祭侄文稿》,更是让他热泪盈眶。
  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颜真卿对于亲人逝去的满腔血泪,也不仅仅是面对国家动荡的深深忧虑,更是华夏子民面临危难,面临国破家亡之时,那顽强不屈的脊梁!
  剑斩不灭,刀砍不绝!
  薛仁贵当初看着这一篇《祭侄文稿》,就能深深体会,那个时代的动乱,那个时代血和泪!
  这是他上辈子,为之守护了一生,为之战斗了一世的大唐啊!
  因此,他对于颜真卿这位与他一样,为大唐奋斗了一生的人杰,极有好感。
  对于颜真卿在文道之上的成就,也极为认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0/21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