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大导演(校对)第6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4/743

  那这不还是一部京剧电影吗?
  还真不是那么的京剧,就说这段唱,那京味就少了许多,就好像一首流行歌曲一样。
  那这是流行歌曲电影?
  也不是,如果非要让吴祥来说,那吴祥很想把现在的这部电影给归类到歌剧电影或者音乐电影的范畴内,因为这并不完全是京剧,另外好多的地方,在表现手法上也都是非常的平实的,没有什么京剧的表现成分。
  当然了,这部电影也没有太多的歌剧表演成分,说白了,就是如果忽视掉唱段,那么这部电影就跟一部战争大片没什么区别,但是,现在咱们就是有唱段,而且这个唱段还挺合理,并不影响其他的表现手法。
  那么这么看来,这应该算是创新吧,至少这种表现形势,就并非歌剧电影,音乐电影,又不是京剧电影,而是通过一种手段将我们要表达的东西,以合理的表现形势展现出来,唱段只是手段,并不是主题,这样的电影,以前似乎并不多见,而我们中国这样的电影,那就更少了。
  那除了唱段呢?
  其实,这部电影的创新,在开唱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只是有的观众没有在意罢了。
  梆梆梆,咚咚……这部电影里所用的乐器,主要都是我们国家的传统乐器,而这个旋律吗,主要那就是京剧中经常用到的西皮黄板!
  没错,就是这样,在一开头那段的乡亲们被土匪劫掠杀害的地方,其实用的就是二胡,而到了战斗的场面,则是多用鼓和梆子,旋律要快,那就是还是二胡,要舒缓,那就有笙和萧。
  主要是西皮黄板,但不完全就是这些个东西,有不少的古典音乐元素,这些个东西都可以为我所用,不需要把自己给束缚了嘛,对不对?
  吴祥在研究这个京剧的时候,他看到了京剧的问题,那就是缺乏创新,或者是不敢去创新,而现在,这部电影的创新,甚至都让人感觉好像跟京剧关系不大了!
  那这么看来,难道我们的步子大了吗?
  这个事儿吧,别着急……
  随着电影剧情的推进,我们的座山雕已经出场了,而且那个关键的先遣图也是初现端倪,紧接着小分队来到了夹皮沟,在这之前他们救了一个小孩,而夹皮沟里的情况那也是惨的没话说,而那个小孩又开闹,可没想到误打误撞之下,竟然抓到了那个“小炉匠”。
  小炉匠也就是栾副官,他是先遣图的关键性人物,要说在原著里,这个小炉匠的被认出,还有怎么找到的先遣图,这可是写了不少的地方,其中有不少的曲折,但是我们的电影可没有那么多的镜头来表现这些个剧情,所以干脆把这些个东西捏合在一起,能删就删,能省就省吧。
  那么小分队得到了先遣图,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怎么才能对付土匪呢?那威虎山的实力强大,小分队才几十人,哪里够看?
  我们都知道,那一定得是杨子荣带着先遣图上山,做卧底,那才能抓住座山雕这个大土匪,一举断掉威虎山。这里面自然也有一些个唱段,主要就是表达杨子荣的想法,还有二零三对杨子荣的一些个看法,而最后那自然是如以前那般,杨子荣要上威虎山了,那么……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就这一嗓子,那张涵宇是唱不了多高的,但是,整个观影厅却想起来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啪啪啪……
  既然之前有唱了,那好多的观众都是等着这一段呢,但这些个观众心里也害怕,会不会这段就没了呢?
  之前虽然也是唱,可是之前的那些个唱段都很陌生,应该说都是为了这部电影原创的,这都是中音乐和戏曲大家们现编的,而且还因为咱们的演员不是专业的唱将,还降了不少的调子,所以,能不担心?
  这段打虎上山,那可是经典中的经典,充分的表现了杨子荣这个英雄人物在身入敌营之前的坚定信念和壮志豪情。
  这段真的是非常的好,咱们的问题就是,张涵宇那嗓子是真的唱不上去,虽然他演过唱京剧的,就比如《戏子厨子痞子》,可还是唱不上去,没关系,京歌嘛,改!
  “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
  愿红旗,五湖四海齐招展,哪怕是……火海刀山也要扑上前!
  恨不得,急令飞雪华春水……换来春色满人间!
  党给我智慧给我胆,千难万险只等闲。为剿匪先把土匪扮,似尖刀插进威虎山。誓把座山雕,埋葬在山涧,壮志撼山岳,雄心震深渊。待等到与战友会师百鸡宴,捣匪巢定叫它地覆天翻!”
  “好,好!”
  沙哑派的唱段,你还别说,真的挺有味道的。
第739章
徐老爷跟吴祥的理念冲突!
  咱们的这部《智取威虎山》,确实是比较的创新了,这里不光是有京剧唱段,有京歌,甚至还加入了一些个二人转,毕竟是东北嘛,对不对?
  所以,实际上也是有本山大叔的大力支持,虽然目前围绕着本山大叔的流言蜚语很多,可是二人转的问题嘛,还是得请教他,专家就是专家。
  好吧,这些个东西好像都跟吴祥关系不大吧?
  就说这些个音乐什么的,只不过是你请来的人搞的,二人转那都有本身大叔了,那你吴祥到底起了能有多大的作用呢?
  你还真别说,就这个电影吴祥还真的是出了好大的力的。
  就说这个电影的剧本,一开始这个剧本可弄的很有意思,怎么说呢?
  编写这部戏的编剧,那可都是很有名的,当然了,徐老爷也是挂名了,可是他的想法就比较天马行空了,至于别人,像吴冰啊,黄鑫啊这样的,其实都是很厉害的,但他们拿出来的这个剧本,可就有点儿让人无语了。
  这个剧本的原样,那就是一开始找了一个小年轻的,然后还在美国,然后还回来了,通过这个小年轻的回忆来讲这个故事,而且这个小年轻的还要喜欢这个《智取威虎山》京剧,反正就是跟现在的那些个什么“肥猪流”啊,脑残粉啊,都不一样,卓尔不群。
  而且呀,最后这个结尾,还因为剧情上的需要,给整出了两个来,你还别说,这几位大编剧的水平还是有的,人家搞的还挺合理的,因为可以用那个小年轻的回忆说事儿呀,对不对?他是个回忆者嘛,那这个回忆,也不是他看见的,他是听自己爷爷讲的嘛,而且呀,他的爷爷也不是亲眼看到的嘛,所以呀,这有什么不合理的呢?
  为了一个双结局,然后整出这么多的幺蛾子来,这也真的是够拼的,也确实是让人醉了!
  有没有搞错呀?双结局?有意思吗?这多么的让人出戏呀,对不对?
  难道这帮编剧都不知道这个吗?他们难道就没有代入感这个概念吗?
  那当然不是了,之所以搞这么个双结局,就是因为本片的导演,徐老爷他觉得原著小说最后的那个结局,就是座山雕被抓了然后坐牢最后病死,这个结局不太赶劲儿!
  好吧,这个词儿绝对是吴祥自己的想法,但实际上,徐老爷也是这个意思,像座山雕这么坏的人,最后怎么能让他活的那么长呢?就算是实情,可是我们这个电影也不能这么表现呀?不然观众们会高兴吗?
  必须得说,徐老爷的考虑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搁在吴祥的身上,他也觉得像座山雕这样的大坏蛋,那是必须要直接干掉,甚至是死的越惨越好,但是!
  两个结局太扯淡了吧?咱们就整一个成不成?
  可以这么说,吴祥跟徐老爷那是充分的交换了彼此的意见,最后终于是达成了统一,咱们就一个结局,至于结局什么样,那你徐老爷说的算。
  互相都做了一定的让步,还成,这个也算是艺术交流了。
  “天王盖地虎!”
  “宝塔镇河妖!”
  “么哈么哈!”
  “正晌午说话,谁还没有家?”
  不用说了,这就到了杨子荣跟八大金刚对黑话的段子了,而这段戏,其实源自小说里,小说里面的描写更加的细致一些,而京剧和其他的影视剧在表现这段的时候,还是差了一些的。
  “脸红什么?”这句话,是座山雕问的,而且必须他来问,因为这句话,不是黑话!
  没错,这句话其实是正常的问话,黑话里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所以这个地方其实对杨子荣是个挑战,这在小说里是有过描写的,但是想通过表演来把这个地方的心理变化给演出来,那可就太难了。
  “精神焕发!”杨子荣,答是应该这样答的,但是到底对不对呢?
  “对不对?对不对?这座山雕……不讲黑话是为何?”
  哎对,咱们这个地方就好了,可以唱啊!
  此时,这部电影创新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在这个地方完全可以用唱段,来表达出杨子荣的心理状态。
  这么说吧,其实很多的人,只要是没有看过原著小说的,那他们根本就很难明白这一段问话的激烈程度,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脸红什么”也是个黑话吧,至于意思嘛,那谁也才不透,可是,之前的黑话我们正常人也不明白不是?
  “怎么又黄了?”而这句也不是个黑话。
  在京剧里面,杨子荣应该是哈哈一笑,然后说道:“防冷,涂的蜡!”
  其实这个哈哈一笑,就是代表着杨子荣心里已经明白,对自己的考验那是已经通过了。
  那咱们这儿就唱呗,对不对,有啥想法,你唱出来就好了……
  总之,我们的这个新《智取威虎山》不但让人觉得耳目一新,而且还对以前的样板戏做了一些个更深入的解读,这可真是一举两得。
  而且,别忘了,我们这个电影,那可是现代手段的电影,之前的那只老虎,那可做的是非常的逼真,京剧里,以前的影视剧里,那都是很难表现的。
  就说京剧吧,那可真的是不错,虽然没有猛虎,可是就通过演员的动作,就让人感觉杨子荣打虎上山英姿飒爽。
  而且就这段表演,那后来韩国的鸟叔不也学了嘛,那个骑马舞,那个钢南思达对不对?
  我们现在更加的直观,效果更好,那么现在,夹皮沟大战自然也不会差了……
  轰隆!轰隆!
  砰砰,砰砰!
  这一场大战,可是打的非常的精彩,这两边的火力水平非常的强,充分的发挥了徐老爷的优势。
  他拍什么东西,都是这样的,就要画面好看,就要震撼,至于别的……
  哎,本来应该在1947年才出现的“没良心炮”,结果就提前的穿越到了1946年的东北剿匪战斗中。
  当吴祥看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他当时就无语了,这么说吧,如果是他来拍这个电影,那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但是现在木已成舟,等他看到的时候,电影都已经全弄完了,那还能怎么整?
  没办法嘛,对不对?所以,也就只能认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4/7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