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歌(校对)第2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425

  “回道宗,洛都城可是永远都不消停。”左护法忙将圣女传来的情报,言简意赅禀报给孙元朗。
  “哦,那姓陆的小子居然得了圣品?看来皇甫彧是下定决心要跟夏侯霸开战了。”孙元朗对局势洞若观火。虽然初始帝还没干别的事情,但他从其这一小小的举动中,就察觉到了皇帝的决心。
  “真的要开战了吗?”龙儿闻言神情一振,嘶声道:“师父,这次可一定要带我去!”
  “还不是时候。”孙元朗却断然摇头道:“这次我南下,是拿玉玺和各阀勾兑,将洛都搅个天翻地覆。把戏台子搭好,你这正主才能粉墨登场。”
  “是……”龙儿只得心有不甘的低下头。
  “道宗准备什么时候出发?”左护法沉声问道。
  “事不宜迟,本座明天就走。”孙元朗淡淡道。
  “这么着急?”左护法不由吃了一惊。
  “此番回来闭关,已经耽误了太长时间,必须要抓紧了。”孙元朗长长一叹,他狡猾如狐,焉能不知自己打了徐玄机,伤了天师道的颜面,肯定会把张玄一给招来,所以才会第一时间就回来闭关。
  在孙元朗看来,张玄一再嚣张,也不敢来这太平城放肆。
  但现在他也是半步先天,自觉不怕张玄一了,自然要迫不及待重新南下了。
  “那请道宗在离开前,务必要开一次法坛。”右护法忙建议道:“让教众瞻仰下道宗的仙姿,提振下大家的士气,好熬过这寒冬。”
  “是啊。”见右护法开了口,左护法也只好附和道:“教众们太苦了,需要道宗给他们鼓鼓劲儿。”
  “这是应该的。”孙元朗点点头,允了。
  ……
  当天晚上,忙碌一天的教众们聚集在城中各处道馆作晚课时,便听到道长们宣布,明日未时,道宗要开坛讲道的天大好消息。
  教众们的热情一下就被点燃了,就连满身的饥寒劳累,似乎也一下子不翼而飞。所有人夜里都激动的睡不着觉,天不亮便纷纷起床,找出最体面的道袍穿戴整齐,便迫不及待的出门,赶到三清观大门外排队,想尽量能排的靠前些。这样才有可能进去三清观,不然晚了就只能在观外聆听玉音了。
  虽然道宗法力无边,可以让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可瞻仰不到道宗的仙容,损失就实在太大了。
  距离卯时还有足足两刻钟,三清观外便聚集了足足三十万人。乌压压、黑黢黢的三十万人在观外排队,呼出的白气连在一起,现场就像起了雾一般。但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三十万人居然没有一个随便说话的,就连咳嗽声都尽量压得极低。
  直到卯时钟响,三清观大门吱呀呀缓缓敞开,才打破了这一鸦雀无声的场面。但教众们依然肃穆安定,按照排队的顺序依次鱼贯进观。
  小半个时辰后,三清殿前偌大的广场上,已是水泄不通,挤满了足足十万教众。其余人等看到观门前竖起蓝旗,便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脚步,然后哗啦啦席地而坐。没有拥挤、更没有踩踏……
  卯时三刻,随着一声磬响,道士们奏响了悠扬的道乐,教徒们便齐声念诵《太平经》首卷来。
  ‘天地开辟,淳风稍远,皇平气隐,灾厉横流。上皇之后,三五以来,兵疫水火,更互竞兴,皆由亿兆,心邪形伪,破坏五德,争任六情,肆凶逞暴,更相侵凌,尊卑长少,贵贱乱离,致二仪失序,七曜违经,三才变异……’
  随着教徒们万众一声的诵念,三清殿前那肃穆悲凉的气氛越来越浓郁。
  这时,三十六名身穿杏黄袍的道士,擎着各色灵幡宝幡。又有七十二名身穿紫色道袍的道士,捧着云篆灵符,各式法器。缓缓走出三清殿,在殿外扎起的高台下整齐列队。
  那三丈高台上,安放着洞案供桌,分列着镇信香花,供桌前有一蒲团,蒲团后有珠玉罗伞,这便是太平道宗开坛讲道的法座了。
  待到诵经声停,一声钟响,将教众们唤回心神,所有人齐刷刷抬头望去,便见道宗孙元朗,已经身穿鹤氅,头戴玉冠,手持拂尘,端坐在高台蒲团之上了。
  “拜见道宗!”所有人齐刷刷下拜,万众一声。
  孙元朗微微抬手,教众们便肃容端坐,静听道宗讲法。
第三百九十二章
王对王
  孙元朗讲的自然是《太平经》,今天所授的乃戊卷一部。
  他清亮悠扬的声音,在殿前,在观中,在观外回荡着,不分远近,每个教徒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
  “天地自有神宝,悉自有神有精光,随五行为色,随四时之气兴衰,为天地使,以成人民万物也。夫天地阴阳之间,莫不被其德化而生焉。得其意者,立可睹;不得其大要意,无门户知。能大开通用者大吉,可除天地之间、人所病苦邪恶之属;不知其大法者,神亦不可得妄空致,妄得空使也……”
  诵一段经,他又释一段经义,孙元朗口才极佳,学识渊博,对道家经典的涉猎更是天下无双。自然可以讲得深入浅出、天花乱坠,教众们听得如痴如醉,涕泪横流,只觉被当场洗髓易筋,焕然重生一般。
  “哼!”
  正当所有人都沉浸在,这浓浓的玄妙意境中不可自拔时,忽然一声冷笑在每个教众的心头炸响,眨眼间,就把所有人的心神都从孙元朗的控制住抽离出来,茫然的看着左右,不知发生了何事?
  孙元朗却已经霍然起身,目光凛然的锁定了三清殿顶,那个身材高大、样貌古朴的老道身上。
  那殿脊上铺着弧形的琉璃瓦,上头还有积雪,普通人别说站上去了,趴在上头都会滑下来。老道却稳稳的立在上头,就像站在平地上一般。
  “张!玄!一!”孙元朗双目喷火,一字一顿的道出了那老道的身份。
  来者居然是天下第一高手、天师道的唯一领袖,不二真人张玄一!
  左右护法两位大宗师赶忙跃上高台,站在孙元朗左右,满脸警惕的看着傲立殿顶的张玄一。
  教徒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丰富的表情,他们定定看着张玄一,有人愤恨,有人惊恐,更多的人是满脸不可思议。
  这里可是远离中原的太平城,城内清一色全是太平道的人,这张玄一到底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只身闯到这龙潭虎穴里来?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到底是怎么在众目睽睽之下,无声无息闯进来了?莫非会飞不成?
  “呵呵,孙教主,别来无恙。”张玄一睥睨着脚下的高台,朝孙元朗打个稽首,淡淡道:“本来老道还想听听贵教的经义有何独到之处,却没想到尽是妖言惑众、教人造反的老一套,这才忍不住打断了孙教主的传法,真是失礼了。”
  “少来这套,你们天师道整天给人洗脑,让老百姓安贫乐道,甘心给八大家族当牛做马,那才是真正的数典忘祖、其心可诛!”孙元朗别的不敢说,论起口才来,三个张玄一绑一块,他也不放在眼里。
  “老道今天不是来跟孙教主论道的。”张玄一也很清楚自己说不过孙元朗,自然要扬长避短,靠拳头说话了。“你应该知道老道所为何来。”
  “知道,不就是打了小的,引来老的吗?”孙元朗哈哈大笑道:“你来的正好,本座正准备上太室山,跟你新仇旧账一起算呢!”
  “那咱们,可算是不谋而合了。”张玄一也放声笑起来,他朝着孙元朗招招手道:“那孙教主还等什么,上来啊。”
  “哈哈,你这老道太可笑!”这时候,龙儿带着一班弓弩手赶到高台前支援。“我们这里有几十万人,凭什么跟你单挑?”
  说着他朝弓弩手一挥手,嘶声吼道:“大家一起上!”
  弓弩手纷纷举起弓矢,瞄向了殿顶的张玄一。
  “你们都退下!”孙元朗却出声喝止了龙儿一帮人。且不说从下头往上射箭,怎可能伤到堂堂天第一人?单说对方千里远来、只身入城,在十万教众面前挑战自己。那就是孙元朗绝对不能回避的!
  不然,还有何锐气可言?凭什么去抢他天下第一人的名头?
  “师父……”
  龙儿还想再说话,却见孙元朗已从高台腾空跃起数丈,然后如叶片般飘然落在殿脊之上,与张玄一分立两端,遥相对峙!
  “这一战,谁都插不上手。”左护法轻叹一声,对龙儿道:“太一,还是静观其变吧。”
  ……
  三清殿下,十万教众仰头看着高高在上的孙元朗和张玄一。他们这才忽然发现,早晨时还只是阴沉的天色,忽然变得铅沉沉、黑蒙蒙。
  “要下雪了……”右护法看看天色,喃喃自语。
  北风也呼啸而起,吹得那些幡儿、旗儿的猎猎作响,打旗的小道士东倒西歪,几乎要站立不住。
  殿顶的两位绝世高手却丝毫不受影响,非但身子纹丝不动立在殿脊上,就连他们的衣角也柔顺的低垂着,仿佛狂风特意避开两人一般。
  这是因为两人的真气已然外放,别说风了,就是强弓劲弩也无法穿透到他们身前一尺之地。
  两人的气机还在不断攀升,互相纠缠锁定,仿佛天地间只有对方一人而已。他们的目光越来越凌厉,眼睛里已经没有凡人的感情。
  殿下众人距离虽远,却依然被两人的气机所影响,感觉本就冰冷的天气,陡然又冷了十分。教徒们一个个紧裹着道袍,牙齿咯咯打颤,却依然目不转瞬的盯着殿顶,唯恐错过这场旷古之战的任何一个场面。
  终于,两人的气机攀升到了极致,那浓稠的云层似乎也被两大奇人的气机所牵引,低得几乎要压到殿顶一般。
  “一别经年,你终于有点长进了。”张玄一忽然开口说话了。
  “多蒙成全,大仇一日不敢忘!”孙元朗双目赤红的盯着张玄一,双手不知何时已经被耀目的真气所包裹。
  “人生几多风雨,旧事何必重提?”张玄一闻言,忽然露出萧索的神情道:“算了,只要你立誓不再踏足中原一步,老道便饶过你这一次。”
  “哈哈,好大的口气!”孙元朗气极反笑,双拳轰然挥出,一明一暗两团光球便朝着张玄一飞射而去!
  “开始了!”大殿下所有人,不由自主低喝一声。
  这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旷古之战,终于在这一刻,打响了!
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招
  孙元朗心知肚明,自己哪怕晋级半步先天,和张玄一的差距也依然不可以道里计。是以他一上来,就用出了自己闭关时刚刚悟到的‘阴阳两仪功’!
  阴阳者,天地、日月、昼夜、寒暑、上下也,万事万物都可归于此两仪中,已是接近于道!
  孙元朗的左拳为太阳,神光夺目!右拳为太阴,黑芒幽暗!双拳一同打出,便是阴阳化育,无所不在,任凭对方身法如何玄妙,哪怕咫尺天涯,也依然躲不开这近似于道的一击!
  “果然有长进,可惜还差得远!”却见张玄一不避不闪,长笑声中双手抱虚。“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4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