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歌(校对)第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425

  “乖孙,真给爷爷争脸……”老爷子揽着儿孙的肩膀,醉态可鞠的咧嘴笑道:“今天这酒喝得痛快,爷爷我多少年没喝这么多了!”
  陆信一脸黑线的扶着陆向,对父亲给自己降了一辈感到十分无奈。陆云弯腰给祖父脱鞋,对陆向笑道:“上月那次,爷爷喝得也不少……”
  “瞎说,那回能跟这次比吗?”陆向吹胡子瞪眼道:“那次喝的是闷酒、苦酒,没喝几杯就不成了。”说着哈哈大笑道:“这次就不一样了,痛快,太痛快了!老夫这辈子,就没这么痛快过!”
  陆云给陆向脱了鞋,父子俩便扶着他往屋里走,陆向依然醉话连篇道:“不对不对,还有一回,就是你父亲拿到文试魁首那回,老夫也高兴坏了!”
  陆云有些吃惊的看一眼陆信,陆信矜持的一笑,没有说话。便听陆向眉飞色舞的接着道:“那回的场面可比这次隆重多了,阀主来了,八大执事来了,长老们也一个不落都来了。那真是我这辈子最得意的时候,结果嘿嘿……”
  父子俩小心将陆向扶到榻上,又端水盆来给他擦脸,陆向打个酒嗝,继续喋喋不休道:“嘿嘿,得意忘形了……我跟我大哥说,你压了我一辈子不假,不过看这样,往后就要我儿子压你儿子了!”
  “结果,一句话让他怀恨在心,等你爹得罪了先帝,他就把咱们赶出了洛北……”陆向满脸难过的说着,又放声大笑起来:“哈哈哈,大哥呀大哥,想不到我们父子祖孙,还有杀回洛北的一天吧!”
  笑完了,陆向便头一歪,呼呼大睡起来。
  父子俩在床边守了好一会儿,见陆向安稳睡着,这才悄然退出了正房。
  和上次一样,父子俩到了陆云的房中对坐,陆云给他泡茶解酒。
  刹那间,陆信有些恍惚,就像这一个月全都是幻影。现在还是在妻儿刚刚进京的那一刻……
  “孩儿看到缉事府的榜单了,”陆云一边沏茶,一边轻声道:“父亲榜上有名。”
  陆云的话,提醒了陆信,真的是一个月过去了,自己父子俩的处境,已经大大不同了。
  “排在第几位?”陆信有些好奇,二十年来,缉事府的榜单已经深入人心。就算是陆信,也不能免俗的关心起自己的排名来。
  “呃……”陆云的动作顿了一下,然后才继续研磨茶饼道:“最后一名。”
  “早该知道……”陆信哑然失笑道:“这是缉事府惯用的伎俩。”
  “是。”陆云轻声道:“这是等父亲去挑战呢。”换谁排在榜单最后一名,都会很不舒服。不舒服怎么办,只能挑战前面的宗师,争取再进一步呗。
  “你倒是看得明白。”陆信深以为然道:“左延庆搞出这么个榜单,挑动了多少无谓的争斗。不知多少门阀的精英,或死或残在对这区区虚名的争夺上!”
  陆云点了点头,他听保叔讲过,当年缉事府成立,左延庆将门阀士族的武者分为天地玄黄四个等级,还大费工夫的排定天、地、玄三阶武者的名次。起初各阀都不明白左延庆的用意,还嘲笑他浪费朝廷的钱财,专搞些没用的东西!
  可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这三份榜单一出,便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份榜单,争议声更是不绝于耳!大家都说,这排的是些什么狗屁,根本不准!
  等级还好说,你丹田生出真气,便可消去拙力,运用真气于己身,自此拳脚身法远超常人,便是黄阶高手!
  你的真气练到可以内至五脏六腑,便能随心所欲驱使真气,将全身每个部位都化为杀人的武器,更可化为护体真气,寻常刀枪不入,只有真气可破。便是玄阶强者!
  你打通任督二脉,真气源源不竭,便可以一敌百,可以开碑裂石,可以片叶飞花、取人性命,便是地阶宗师!
  你打打通奇经八脉、十二正经,真气便可以外放,隔空杀敌于无形。可以打破人体极限,凌波微步、踏雪无痕,纵身就是几丈高,弓箭都追不上你的身法,便是一览众山小的天阶大宗师!
  天地玄黄泾渭分明,来不得半点水分。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没有什么好争执的。
  但排名就不一样了。那是缉事府主观排出来的,又没有召开什么比武大会,如何能服众?
  看到平时瞧不起的人、感觉还不如自己的人,居然统统排在自个前头,不少人便气势汹汹找缉事府理论,凭什么大家都是地阶宗师,他的排名就要在我之上?
  缉事府自然有一套理由在里头,但往往让人很不服气。比如说,因为他曾经击败过你们家的谁谁谁,我看你和谁谁谁差不多,就把他排在你们前面了。
  事主当然一肚子不服,说我比谁谁谁强多了,你们不能这么武断!缉事府便说,名次就是这么排的,但不是说不能改。
  事主说,那就改。缉事府的人却说,哪能说改就改,回头人家又好不服了。这么着吧,你们比试比试,谁高谁低,一比不就知道了?
  事主说,你说比就比啊?缉事府说,不比就是这个名次。事主说,就算我同意,人家也未必答应啊?缉事府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向他下战书,他要是一个月内不接受,就算弃权,就把你的名次排到他前头去。
  听了这话,那些心里没底、胆子太小的,也就缩了头。可跃跃欲试者,同样不在少数,当即就有几十人,通过缉事府向排在前头的人下战书。其中最多的是玄阶,地阶也有不少,甚至连屈指可数的大宗师都有一位……
  缉事府这手极其要命,这是把那些被挑战者,架在火炉上烤啊!他们要是不应战,就成了缩头乌龟,这在尚武的大玄朝,绝对是最丢人的事情。而且缉事府还故意给他们一个月的应战期,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舆论充分发酵,足以让天下皆知,根本容不得他们不接受!
  于是,门阀子弟间的比斗次数激增起来,死伤人数越来越多。各阀的高层才重视起此事来,要求缉事府停止胡闹,但高祖皇帝替缉事府撑腰说,这是件好事,可以保持各家子弟的血性,磨炼子弟的武功,让他们不至于堕落为醉生梦死的二世祖,使大玄永保强盛。
  高祖皇帝甚至下了明诏,将缉事府的榜单排名变成万世不易的祖制!高祖皇帝的权威,自然不是他的儿孙可比,诸位阀主胳膊拗不过大腿,也只能闭嘴了。再说他们都是刀枪火海里杀出来的,死伤几个子弟并不会放在心上,反而觉得高祖说的也有道理,这样的确有助于锤炼自家的子弟。
  得到高祖的支持,左延庆越加用心经营,他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追踪各阀人物在京里京外的动态。几乎每一次交手,都会被缉事府记录下来,及时反映在榜单排名的变化上,并在全国各地张贴!还将那些决斗,通过缉事府文书的妙笔生花,描述的绘声绘色!
  老百姓最喜欢的就是这一口了,榜单上名列前茅的那些人,成为他们茶余饭后,最津津乐道的风云人物。每当名次出现变化,他们更是兴奋无比,都会围在榜单面前,通过上面的只言片语,幻想那一场场令人窒息的高手对决!
  随着榜单愈加深入人心,宗族子弟们愈加在乎自己的排名,几乎每日都有决斗在进行。随着高手们越加重视,决斗水平越来越高,吸引的目光也越来越多……如是循环往复,十年不到,甚至连门阀里的小姐相姑爷,都要参考榜单的排名了。
  自然,不知多少矛盾和仇恨,也在这一场场决斗下日积月累着,从个人恩怨渐渐升级蔓延,使各阀之间、门阀内部充斥着龃龉嫌隙——尽管因为有牢固的共同利益,这些龃龉间隙还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但一旦固有的局面被打破,那些积攒多年的矛盾和仇恨,就会使这些门阀顷刻间失去他们最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凝聚人心的力量……
第六十章
九品官人法
  陆云碾好了茶末,砂瓶中的水也开了。
  他一边往盏中冲入滚水,一边富有韵律的搅动茶筅,调出茶膏和汤花。
  陆信也不说话了,拢须看着陆云专注点茶的样子,神情一片平和。
  “想不到父亲还曾是文试魁首,”点茶完毕,陆云一边奉上茶盏,一边才轻声道:“倒未曾听人提起过。”
  陆信接过茶盏,轻轻吹着乳白的汤花,状若淡然道:“都是老黄历了,还提它作甚?”
  “呵呵……”陆云笑笑道:“那么说,当年父亲被评为二品上中了?”
  “那是自然。”陆信终是难掩自得道:“历来,文考武试的魁首,都会被评为二品上中。”
  陆云点点头。他自然知道,大玄开国以来,更新了前朝的九品官人法,以考察法来定官人的品位。
  所谓九品官人法,就是将准备出仕者,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级,然后依品授官。当然,下三品是捞不着被授官的……
  原先的九品官人法,只是以被品评者的家世、行状来确定其品级。家世便是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行状则是个人的品行和才能。
  很显然,行状的品评,是个很主观的东西,糅杂了太多的个人好恶、远近亲疏。哪怕你再有名气,本事再大,如果中正官就是不爽你,依然可以给你个‘崇尚虚名、才高德寡’的恶评,把你给搞到下品里去。
  而一套规矩想要成为长久的规则,就必须尽量减少主观评定,增加可以量化的客观评价。那什么最客观?自然就是家世了。谁的家世好,谁的家门高,用不着脸红脖子粗的争,大家一条条摆明了比比就是。
  我爹是侯爵,你爹是伯爵,那我就比你家世好。咱俩的爹平级,但我爷爷比你爷爷级别高,我的家世自然还是比你好……
  很显然,这种法子也最符合公卿高门的利益,自然得到他们的全力支持。
  所以九品官人法对人才的品评,很快就变成了家世的比拼。谁的出身高,谁就会获评高品。谁的出身低,那任你再有本事,也只能获评下品,无缘庙堂清流。这便是所谓的‘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
  但这法子实在贻害无穷,无数的庶族人才没有出路,对朝廷心怀怨恨。而士族这边,根本不用任何努力,年纪轻轻就可以获评上品,得授高官。士族子弟自然不会再去用功读书习武,只知道寻欢作乐、奢侈享受,很快就变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寄生虫。
  随着士族的快速堕落,庶族的离心离德,国家自然以惊人的速度衰败下去,继而四崩五裂,被胡人趁虚而入,破天荒的占据了中原三百年,连汉家衣冠都险些不存!
  当高祖皇帝和他的战友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消灭了胡人,重建中华后,自然要痛定思痛,不能再让悲剧重演了。依照高祖皇帝的意思,自然是废除九品官人法,才用唯才是举、选贤任能的用人制度。
  但高祖的这一主张,遭到了七大门阀的极力反对,甚至连宗室内部也是一片哗然。高祖皇帝虽有再造社稷之功,但没有传国玉玺加持,总是差了一点点底气,最终只好做出了妥协——双方各让一步,依然采用九品官人法取士,但在评定品级时,家世、行状只能决定品评对象被归入上三品,中三品还是下三品。
  至于最终会被定为上三品、中三品中的哪一品,则需要对其才学进行考核。当然,上品和中品是分开考核的,中品考得再好,至多也只能被定为四品中上,不会升为上三品的。
  同样道理,上三品考得再差,也不会落入中三品。至于下三品,因为没资格被直接授官,所以连被考核的资格都没有。
  尽管上中下品之间依然泾渭分明,但这一改变还是十分积极的。它让家世背景不再是品级评定的全部依据,要想获得尽可能好的品级,还得靠真才实学。虽然依旧是上品无寒士,但庶族子弟可以通过才学,最高获得四品的评定,直接被朝廷授予官职,这是他们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士族子弟也同样不敢怠慢,虽然七大门阀可以轻而易举的为子弟谋取官职,但品级考试关乎家门荣誉,能夺取好名次的,无疑会得到家族的重点培养。在考试中给家族丢脸的,自然别想再有出头之日。
  当然,前者指的是参加上品考试的菁英子弟。后者指的是参加中品考试的普通子弟……因为庶族官员和地主的子弟,也会进入中品考试,所以那些无法被评为上品的士族子弟,不得不和他们进行直接竞争。如果成绩不如庶族,如何说明士族的优越性?自然要被家门所嫌弃了。
  至于参加上品考试的幸运儿,也不是那么轻松的。因为哪怕是七大门阀这样的顶级士族,每次也只能得到四个上品的名额。九品官人法规定,三年一次考察。即是说,每三年,才有四名子弟会被评为上品,说是万里挑一,都一点不为过。
  如果被选出的子弟,在来年春天的上品考试中取得的名次太差,举荐和决定让其中选者,定将遭到族中的一片骂声,认为他们被选中是有人以权谋私,非但给族里丢脸,还断了别人的前程。要是四个子弟成绩都太难看的话,长老会还有可能会提出罢免负责此事的执事!
  当然,如果能得到好的名次,则会成为族中的重点培养对象,前程自然一片光明!
  ……
  “上品考试分文考武试两部分。”陆信喝着茶,轻言细语地说道:“按例,文武考试第一者,都会被评为二品,若文武皆能抡元,则有资格被评为一品。不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事在人为。”陆云也捧了杯茶,信心满满道。
  “你不要小看了天下英雄。”陆信眉头微皱,沉声道:“参加上品考试者,无一不是天下士族的顶尖才俊。无论文考还是武试,想要夺魁都真的很难,我陆阀虽然以诗书传家,文教冠绝七阀,但开国以来,能在文试中抡元,不过两次而已。”
  “开国一共考了七次,也不算少了。”陆云呷了口茶,云淡风轻的一笑。
  “好吧……”陆信嘴角泛起一丝苦笑,道:“但首先你得先成为我陆阀的四名人选之一。”
  “陆枫应该会空出一个名额吧?”陆云轻声道。
  “那是自然,他给本阀丢尽了脸,阀主已经下令全力追捕,官人评级肯定想也别想了。”陆信点点头,话锋一转道:“但想争到他空出来的名额,依然难上加难。”
  “还以为,阀主会做个顺水人情,把名额送给父亲呢。”陆云幽幽道。
  “嘿,想得美……”陆信笑骂一声,但其实,他当时也有强烈的冲动,想跟陆尚讨要陆枫的空出来的名额。但陆尚没往这上头论,让他如何开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4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