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天仙途(校对)第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796

  道人略一躬身,淡淡说:“道人自是为布道而来。”
  沈直不想这道人这样直接,一笑:“布道不在口舌,不知道人有何神通?”
  道人默默注视沈直,说:“你说得是,天下上百道门,根本都不靠口舌,不过我今日就显下口舌——你多才多艺,原本是个才子,可惜走错了路。”
  沈直冷笑:“愿闻其详。”
  道人说着:“我们不说相面,不说气数,你自幼聪慧,六岁读书,九岁作文,十多岁时称之神童,可你文才有,也有深入,可你屡次不中,只得了秀才,固有才高人嫉、性格强拗的原因,可你自问,你的文才,真算融会贯通?比之裴子云如何?”
  沈直冷笑凝固,见道人这时又一哂:“除了四书五经,你又善行草,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尤善墨画,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三公子学的画,就是你教的吧?”
  “可惜这些,能济命么?”
  这话刀剑一样刺过来,这道人踱着步,冷笑:“要济命数,或文业,或道业,或兵业,或出身富贵。”
  “你出身贫寒,本来以你文才,要是甘心潜藏,或可中举,可你早年好名,名震郡县,多受嫉妒,平分增了不少阻力,要出人头地,就得才盖诸煞,让人无话可说,可你却分散了精力,不把文业修的精益求精,哪能中举,哪能改善你的命数?”
  “三十后,你命已定,只有凭附明主,才可有成,所谓青绳自飞,不过数木,附之骥尾,可致千里!”
  这话的意思是说,你玩的草书、琴艺音律、戏曲、墨画,统统是不能发达的东西,除非你想当个艺匠,你出身贫寒,不好好科举,文业说好又不是顶尖,还有什么命数可说,只有投靠别人了。
  济北侯见沈直哑口无语,脸色煞白,不由笑了:“我呢?我问凶不问吉,请讲。”
  道人一笑,说:“侯爷心胸本是这样,侯爷本是极贵之相,惜天时已过,本来还有一次机会,一月前,侯爷青气渐固,总督青气杂沓不堪,似灰似烟笼罩,有着散失之相,而现在,却是相反。”
  “现在只怕侯爷不但百尺竿难进一步,还有杀身之祸。”
  济北侯脸上肌肉一抽,涌出了杀机,不过道人泰然自若,注视一眼,济北侯突醒悟过来了,这道人可是身负异术,背后还有圣狱门,可不是骗子之流,当又转成笑脸:“道长,可知我邀请你来之事。”
  “知道,侯爷是想要对付总督,可这本地松云门不肯出力,首尾两端,甚至已经落井下石,所以侯爷寻着我们了。”这道人说着。
  济北侯这时沉住气,笑着:“道人知道就好。”
  道人转过头,向着沈直:“沈先生,我劝你说服侯爷,放弃松云门,本门很早就看好侯爷。”
  说着看着济北侯:“侯爷,倭寇就是本门联系给侯爷,相信侯爷也知道我们圣狱门之心,只可惜侯爷当初选择了松云门,现在知道此门不可靠,幸现在侯爷还来得及。”
  “命数之道,有注定,有人为,奥妙不可言,侯爷现在可不是放弃时。”
  济北侯取着新上的热茶喝了一口,这才说:“道长,既来了我们就商讨着事情,再说这些话。”
  “是,侯爷。”道人行礼,不过又说着:“这是自然,不过说实话,此一时彼一时,侯爷想要得到圣狱门的资助,也得付出诚意。”
  “哦?道长要什么诚意?”济北侯脸色一沉,心里就有些不快,见此,沈直抬高着声音问。
  道人面色不改:“诚意自然是慢慢来,我们先办事,相互取得信任——侯爷要杀裴子云,我们可以代劳。”
  “此子多次与我门作对,让门中损失很大,更坏了侯府大事,我想,杀掉此子,想必大家都不反对吧?”
  “这个自然,可以支援道长,侯爷有密碟卫,都是精兵,可派一些给你调遣,只是你能清晰抓到他的足迹?”沈直听着问。
  “这就不劳你关心了,有人帮我办了。”道人笑的意味深长。
  “说正事吧!”济北侯说:“平倭策你看了没有?怎么对策呢?”
  道人也收敛了表情:“看了,对倭寇本门有些认识,论起源,这是扶桑国内的事,扶桑国内,号大将军,受前朝扶桑国王印的幕府,失了气数,诸侯混战,不少失败者无处可去,故乘船掠夺神州。”
  “以后五十年,扶桑就有了新幕府,本来倭寇会少些,但已经尝了甜头的倭寇自不肯罢休,最关键的还是前朝关闭海贸,凡将牛、马、军需、铁货、铜钱、缎匹、绸绢、丝棉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
  “先是走私,不成,就是强夺,此就是倭寇。”
  “平倭策内,有一句话是关键,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实是抓住了要点。”
  沈直见济北侯脸色越来越青,说着:“道人不是专程来赞敌人吧?”
  道人就点首:“当然不是,我的意思是,平倭策说的又狠又准,这点没有半点侥幸可言。”
  “但有策论,还得有执行,我们或可以趁机取利。”
  “愿闻其详。”济北侯才说着。
  “平倭策对我们是坏事,但是一转念就是好事。”道人侃侃而言:“扶桑对中土需求很大,首先是丝绵。”
  “平倭策内说,丝绵开市,海患乃平,实是抓住了要害,但正因为这样,难道我们就不能趁着开港开市,大赚一笔?”
  “您是济北侯,有钱有人有船,你愿意入市,难道不是获利最多?”
  沈直和济北侯“啊”一声,顿时瞠目结舌,似乎打开了大门。
  “丝绵最多,其次锅、瓷、漆、药材,扶桑多产银,我们要是能在贸易里占大头,怕数十万银可期。”
  “侯爷有此银子,何事难办?”
  “而且,总督要是一下开港开市很多,我们既可赚取巨利,又可制造事端,屯货屯市,又派人骚扰,甚至可对米价下手。”
  “自有那些所谓清正之辈,跳出来和总督大擂台,呵斥一切都是开海之罪。”
  “侯爷,气数关键就在几年,只要倭寇还在,沿海未平,朝廷就顾不得征诛于您,皇上身体不好,只要驾崩,太子又是一朝了。”
  “到那时,进可,退也可。”
  济北侯听了,似含着一枚橄榄品嚼,良久叹息一声:“天下英才何其多也,给你一说,坏事就变成了好事。”
  沈直刚才被说了“不专而滥”,这时听着一声不出,只目光幽幽听着,这时咳了一声,脸色缓和,笑着:“道长说的是,既大势不可抗,无论是天时还是这平倭策,那就转害为利。”
  “侯爷,此策甚好,可以照行。”
  “哦?”济北侯一怔,踱步斟酌:“道长,这事体越大,我要考虑下,你先回去吧!”
  “沈直,你送送道长。”
  “是!”
  送这道人离去,沈直回到书房,沉默许久,上前说:“侯爷,圣狱门狼子野心,不可不防。”
  济北侯冷冷一笑:“他们有野心,我却不管,只要能助我,这些道人就有帮助,我就能容了。”
  “可是……”沈直还要说话,济北侯一挥手拦住,说:“这些都不必说了,为了根基,这些都是必要。”
  “唉!”沈直只得一声长叹,没有再说,却把话一转:“这道人提醒了我,我却有着想法。”
  “哦,你说说。”济北侯就眼睛一亮。
  “还是这话,既大势不可抗,无论是天时还是这平倭策,那就转害为利,刚才我没有说完——怎么样转害为利?”
  “朝廷要削兵权,那我们是不是自动配合朝廷大政,明处响应朝廷号召,把军队解甲归田,实际把忠心于侯爷的精兵化整为零,变成海商呢?”
  “这样既赚了钱,又保了根本,要是有天时,就可进取,要是没有天时,也可富贵传承。”
  “还可以在朝廷面前,得个恭谨之名,或可大大避免朝廷猜忌。”
  “咦?”济北侯一下站起来,连连踱着,说着:“好,好,先生果是大才。”
第八十六章
驿站
  州城去京城路途遥远,乘是骡车,本来要在车上套上一层官锻显出身份,但裴子云不想惹眼,只和百姓一样套了棉围,说着:“这暖和又不显眼。”
  廖阁也就听了,都是身着常服,两个厢兵当了牛夫,都带着刀,车过应山县,路上艰难,裴子云就放下了手中的书,若有所思。
  这文书是廖阁忙碌的结果,很是仔细,前朝对青云观祖师何时册封,册封敕文具体内容,官方派人祭祀,节日赏赐,都一一准备齐全,这是为了避免有着不符合规格的淫祠混入。
  这廖阁的确有些才干,可惜出身很低,才从九品,不知道这路途遥远,会出什么事情?
  想到这里,裴子云摸了摸一副软甲,想起了早晨虞云君就取着法器给送来,自己接过,是一柄剑,一身软甲,这无疑是利器。
  “吁”厢兵拉着缰绳喊,骡儿在前面停住脚步,赶骡的厢兵掀开车帘:“大人,驿站已到了,今日天色已晚,恐怕不能再渡河,需在此休息一晚。”
  廖阁掀开车帘看看,雪片随风缓缓坠落,天色的确暗了,问:“解元公,你看呢?”
  裴子云听了,就笑着:“自随大人之意。”
  廖阁下骡车,两人一同而行,见前面驿站,驿站的驿卒就问:“几位要住宿?可有公文?”
  廖阁在一侧跟裴子小声解释:“解元公,这些驿站多半是退伍之兵,朝廷有令,驿站住宿,官员免费,按照官阶配给,而普通人家则要付上费用。”
  “明白了。”
  见裴子云明白,廖阁上前把公文递上,这驿卒接过公文一看,行礼:“原来是大人,请进。”
  廖阁领着裴子云进了驿站,驿站里还不错,新修,领路驿卒笑着:“大人,骡我自给你喂好。”
  四人进了大厅,一眼看去,就见得一些旅客,有七八个人,正在喝酒,喝得高兴,都有点醺醺,见一行人上来,都没有在意。
  大徐初定,半路旅社稀少,唯驿站一路就有,并且有驿卒保护,倒也安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