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校对)第10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2/1946

  这家伙……显然还在死机状态,这理应是dow系统了吧,还是连了电话线的那种。
  方继藩道:“正是。”
  弘治皇帝沉默了片刻,看向刘健:“刘卿家,是反对吗?”
  刘健苦笑,他能看出,自己的身后,已是怨气冲天了。
  他点点头:“陛下,国朝百二十年,不曾开此先河。”
  弘治皇帝道:“若朕只是格外开恩呢?田镜诸人,立有功劳,朕赐予他们同举人出身呢?”
  “这……”
  弘治皇帝又淡淡道:“那里是保定府,没有正定县,没有新政,今日,户部的亏空,谁来弥补?方继藩说愿意作保,那么……朕若是让他们以同举人出身的身份,代持县政,如何?他们并非真正的实官,这样的话……理应可以试一试吧?”
  群臣们窃窃私语。
  有人摇头,有人的情绪,却渐渐平静了一些。
  同举人出身……当然不属于真正的举人。
  这似乎是两全之法。
  不过……大家心里还是没底啊。
  毕竟……这个先河,算是开了。
  想想多少真正的举人,现在还在吏部待选,等待着朝廷补缺,给一个地方小官做做,可一群吏员……
  弘治皇帝正色道:“朕以为,既是新政,试一试,也没什么不可以,做的不好,朕先找方继藩是问,做的好了,也不是朕的功劳,是田镜他们的功劳,新政、新政,这新政推行之外的地方,自是断然不可冒进,可在这保定府之内,朕信任方卿家,信任欧阳卿家……田镜,你上前来说话。”
  田镜已是痴了……
  他浑浑噩噩的,突然有一种做梦一般的感觉。
  “小人……小人……”他泪水如雨帘一般垂下。
  一个小小的贱吏,平时,都侍奉着官老爷,可他万万想不到,居然有人……为了自己这么个贱吏,来求官。
  有人如此这般,认可自己的能力!
  他更想不到……陛下居然会力排众议。
  从前……他觉得庙堂距离自己很遥远,官老爷们,也距离自己很遥远。
  而现在……他忙是拜倒,磕头,脑袋磕在瓷砖上,淤青了一片。
  弘治皇帝道:“方卿家和欧阳卿家保你们,朕希望……你们不要让他们失望。”
  弘治皇帝轻描淡写,却是目光凌厉而冷冽。
  “若是卿等,办事不利,那么……朕也难辞其咎,朕自会让英国公在岁祭祖庙之时,向列祖列宗,宣告朕的过失,卿……明白了吗?”
  “明……明白!”田镜咬着唇,唇上咬出了殷红的血来,一滴滴,滴淌在了瓷砖上。
  弘治皇帝见百官们个个还是有些不甘,欲言又止的模样。
  弘治皇帝手指方继藩:“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也罪在方继藩,错了,朕认,方继藩也认,方继藩由你们处置吧。”
  方继藩:“……”
  为啥是我由他们处置,不是我的门生们由他们处置?
  这不科学啊。
  弘治皇帝说罢,拿起了簿子:“欧阳卿家,明日之前,上一道章程,保定府诸官的人选,明日送来,朕要斟酌,谁还有异议?”
  弘治皇帝的目光,格外的冷峻,这冷冽如刀的眸子,扫视着群臣。
  “朕再问一次,谁有异议?”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大喜呀
  奉天殿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赐同举人出身,让他们去保定府任官,陛下一言而决,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让步。
  固然许多人并不满,可在此刻,却只能沉默以对。
  陛下变了。
  当初还说士大夫与朕共治天下,现在……
  好在,这只限定于保定府内。
  何况先赐同举人出身,似乎……也算是对这些吏员们功劳的赏赐。
  刘健没有吭声。
  这却令不少人为之不满。
  可就在此时……
  却有人打破了这沉默:“陛下……臣请为保定府县令,推行新政!”
  众人俱都看去,却不禁惊讶。
  站出来的人,连方继藩都有些不自在。
  这个人……是杨一清!
  群臣见杨一清站出来,不少人眼前一亮。
  这杨一清乃成华八年的进士,而后授中书舍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改陕西副使督学,在陕西任职八年,平时空闲时考察边疆战事。
  此后入朝,任太常寺少卿,进南京太常寺卿。弘治十五年,杨一清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担任陕西巡抚,负责督理陕西马政,期间平定边疆进犯、弹劾贪庸总兵武安侯郑宏,并裁减镇守中官费用,使得军纪严明。
  在他的巡抚任上,杨一清可谓是政绩斐然,声誉极高。
  鞑靼人覆灭,这位陕西巡抚,又重新召回朝中,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凭着这个身份,杨一清已经差不多要一脚迈入内阁了。
  杨一清是个刚烈的人。
  且政绩卓然。
  只是谁也料不到,他竟是在这个时候请命,要去推行新政。
  此时,只见他继续道:“陛下,若是胥吏尚且可以为官,推行新政,非胥吏不可,那么……臣何妨,就任保定府一县令,臣并非只是想要证明什么,只是想为天下的读书人正名,恳请陛下恩准。”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许多人已经在心里为杨一清喝彩了。
  这位杨都御史,可是巡抚之才,想不到,他居然主动请缨。
  显然,这是他对陛下启用吏员为官,有着极大的反感了。
  杨一清这样的人,乃是人杰,何等的出众,能文能武,有他出马,那些区区县中小吏,还不是手到擒来?
  杨公此时肯挺身而出,实是令人钦佩啊。
  弘治皇帝却是皱眉道:“杨卿家为左都御史,怎可甘居区区县令?”
  杨一清正色道:“欧阳志为侍学学士,尚可以任一地县令,推行新政。方都尉不是口口声声说,既是新政,那么就一切求新,什么都可以尝试吗?那么……臣也可以,臣恳请陛下……恩准!”
  无数人倾慕的看向杨一清。
  方继藩心里也是十分诧异。
  论起来,这位杨一清,倒算是他上一世比较钦佩的人,确实是个能臣,可这家伙……算是准备要打他的脸吗?
  为啥偶像们都不喜欢他?
  方继藩有点忧伤,自己不就是卖了点房,给人取了点小小的绰号,偶尔砸砸别人招牌?我做错了什么,上天这样对待我。
  弘治皇帝沉默了。
  刘健等人似乎意识到,此时百官具都精神一震。
  作为百官之长,似乎是该说点什么,于是刘健道:“陛下,左都御史杨一清,既想尝试新政,并无不可,他历任地方官,至陕西巡抚,官声极佳,政绩斐然,这新政,乃是最紧要的事,老臣以为,若只任为县令,实是委屈了啊,何不开辟出一府,同样推行新政?老臣以为,不妨通州府亦可推行新政,以左都御史杨一清,领通州知府职衔,效仿定兴县,推行新政!”
  “陛下,臣附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2/19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