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校对)第1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1/1946

  方继藩手一指门口。
  师公就是师公,这一个滚字,饱含深情。
  王文玉没有犹豫,再不说什么,起身便走。
  过了片刻,朱厚照便捋着袖子进来,道:“老方,听说了吗?南昌府,要遭水灾了!”
  方继藩看了朱厚照一眼。
  朱厚照对于南昌府,还是极有感情的:“这几年,都有乡亲们送小龙虾来吃,那小龙虾油焖起来,味道真好,这下完了,本宫的小龙虾没有了。”
  这听着听着,方继藩脑海里瞬间想到那锅盖掀开,热气腾腾的蒸汽冲天,油焖的龙虾红彤彤的,上头有辣椒,葱、蒜,将那小龙虾拨开,顿时香油四溢,外头的麻辣调料便进了肉里,那肉有几分嚼劲,一口吃下,有滋有味,还很香。
  方继藩觉得自己口角,竟似有口水要流出来:“这事,我听说了。”
  朱厚照一脸感慨:“真是令人遗憾啊,突然想吃虾了。”
  “要不,吃牛肉?”方继藩认真的道。
  朱厚照沉默了很久:“好呀。”
  二人一面吩咐人去让温先生准备,一面方继藩突然想起什么:“殿下,方才我们说什么来着?”
  “小龙虾。”朱厚照道。
  方继藩摇摇头:“上一句。”
  朱厚照道:“无数颠沛流离的受灾百姓。”
  方继藩这才捶胸跌足,痛心疾首:“我可怜的百姓啊……”
  朱厚照:“……”
  ……
  九江府知府朱蕰背着手,焦灼的等候着消息。
  陛下的旨意已经来了,现在灾情紧急,整个九江和南昌,湖泊干涸,到处都是龟裂的土地,无数的百姓,衣衫褴褛,在府城里,受灾的百姓就更多了。
  天知道这老天爷,还有干涸多久,此时此刻,陛下终于来了旨意,下旨令九江卫开长江,取水!
  这不是一件小事,必须要谨慎从事,因为一旦开挖,就意味着,可能会有灭顶之灾。
  九江卫那儿,朱蕰已送去了消息,就等那儿的指挥,有所反应了。
  可就在此时,快马已来。
  马上的骑士,几乎已是累瘫了。
  八百里接力传递消息,一路快马疾行,不容停留片刻。
  此时,瘫在衙门门前的骑士,用了最后一丝气力,举起了手中的一个竹筒:“圣命!”
  几个差役,忙将他抬进去,而后,有人取了竹筒至知府朱蕰面前。
  朱蕰一愣,将竹筒打开,里头是一封加急的旨意。
  他取出,一看……脸色骤变。
  “府公,怎么了?”
  朱蕰脸色骇然,他身子一颤,而后,又细细的将旨意看了一遍。
  “这……哎……”朱蕰一声叹息。
  他在九江府,官声还算不错。
  也算是两袖清风,爱护百姓。
  这一次的大旱,他可谓是尽心竭力,可是人力毕竟有限。因而,他才想到了,开挖河渠的办法。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可哪里想到……陛下在前一封旨意送达之后,只两日时间,就立即改变了主意。
  居然选择在这个时候,迁徙所有泛滥区的百姓。
  “升座吧!”朱蕰袖子一抖。
  这是圣命,圣意不可违。
  随后,衙里传出了鸣金声。
  九江府上下,佐官们纷纷抵达。
  朱蕰当众取出了旨意,宣读。
  九江府上下,人人面面相觑:“府公……这不妥吧,要出事的啊。本就是大灾当前,人心惶惶,这个时候迁徙百姓,这不啻是逼迫百姓们谋反啊。”
  “这是圣命!”朱蕰正色道:“我等按着方法做就是了,尔等,敢抗旨不尊吗?”
  此时,所有人都默然了。
  朱蕰正色道:“要快,所有人都不得怠慢,无论用什么办法,九江卫,也要参与,谁敢出什么差错,敢闹什么幺蛾子,敢敷衍了事,陛下拿老夫治罪,老夫自是要取你们的脑袋。”
  他心知这快马加急来的圣命意味着什么。
  “所有的人,暂时都安置在高处,告诉他们,不必害怕,府中还有存粮,足够应付所需,往远里来看,陛下圣命,他是不会对我们不管不顾的,到时,还会有赈灾的粮食,源源不断的送来。”
  “好了,言尽于此,诸公,大灾当前,一切都以救济灾情为主!”
  朱蕰拂袖:“老夫就坐镇于此,有任何消息,要立即奏报,若是遇到情况紧急之事,可便宜行事!”
  朱蕰说罢,再无多言。
  诸官听命,哪里还敢怠慢,自是各行其事去了。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天道无常
  想要大规模的将泛滥区的人口迁走,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毕竟现在是干旱,又无大水。
  何况人们极少愿意轻易离开自己的乡土。
  不只如此,没有人愿意舍弃自己的一切,短时间之内,背着包袱,跟着官府去避难。
  因而,知府压着知县,知县则压着下头的差役,这些如狼似虎的差役,怕上官责难,自然也顾不得许多。
  几乎是破家而入,粗暴无比。
  九江卫也已行动了起来,带着圣命,开始出动。
  一时之间,好几处地势较为低洼的地方,牵涉到的人口,有七八万人,顿时成了人间地狱。
  到处都是哭爹叫娘,兵竟如匪一般。
  一些大户,受害最大。
  寻常百姓,尚且可以说身无长物,躲一阵子也就躲一阵子,毕竟,官府还承诺了有赈济的粮食。
  可大户人家,毕竟人口众多,这么多的宅邸和田地就仍在这里?
  天知道自己走了,这儿空无一人,是否会被什么人惦记上。
  可因为上头有圣命的缘故。
  陛下亲自下旨,压力全在知府身上,若是大户们不肯,小民们只怕更不肯了,真到那个时候,不知多少乌纱帽落地,更不知会有多少人头落地。
  因而,差役们都发起了狠来,带着九江卫官兵直接破门,将人拉走。
  士绅们吓着了。
  没见过这么狠的啊。
  不只如此,陛下为何会有这等旨意?
  好端端的干旱,突然要迁徙人口。
  战战兢兢的士绅们,不得不乖乖的被官府看押着,至某些地势较高的地方。
  而后,官府们或是寻觅空置的宅院,或是寻常残破的城隍庙。
  毕竟这一切过于紧急,这些空置的地方,绝大多数,都是断壁残垣,无数人安置于此,惨不忍睹,到处都是哀嚎声,是零星的与官府冲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1/19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