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校对)第13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6/1946

  有的地方,她能明白,有的地方,却是一知半解,更多的……是她完全无法理解的存在。
  她走到一个织工身后观察。
  见她只不断的顾着飞梭,将一个个缠满了线头的飞梭取下,而后,再套上一个新的飞梭。只一会儿工夫,一筐筐棉线便此填满。
  又有女工,推着小车,取来空的框子,放下,将装满了棉线的框子搬上推车,带走,另一处……开始进一步的纺织。
  看着女工费力的搬动满筐的棉线,显得吃力,朱厚照的臂膀肌肉隆起,兴冲冲的上前:“我来,我来。”
  说着,嗷嗷叫着,将那满筐的棉线举起,做一个举重的动作,直接过顶,而后,再将其放置在推车里。
  每一个人,只顾着眼前的位置,反复的进行着最简单的劳作。
  张皇后眼前一亮。
  不禁道:“来人,记着这里!看看半个时辰,能纺多少棉线。”
  “是。”一个宦官忙是上前,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女工。
  张皇后倒也没有闲着。
  她和女工低声说了什么,这里机械的声音,过于嘈杂,轰隆隆的,弘治皇帝也听不甚清楚张皇后对那女工说着什么。
  女工会意,后退一步,站在张皇后身前,怯生生的将位置让给了张皇后,张皇后倒是有了几分精明强干的样子,竟开始在女工的指点之下,照顾着数十个飞梭。
  眼看着那棉线,神奇的在飞梭之中,卷成团,一开始,张皇后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不过……这是极简单的工作。
  张皇后也绝非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渐渐的,她开始熟稔起来,竟开始有模有样。
  弘治皇帝惊讶的看着这巨大的机器,看着张皇后的背影,可此时……他的感受却是……热……太热了。
  为了怕着凉,他穿的太厚实,可进了纺织作坊这大‘蒸笼’里,弘治皇帝片刻功夫,便觉得汗水淋淋而下。
  要是能脱衣服,该有多好啊。
  ……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有出息的太子
  整个作坊,就如一个大蒸笼一般,要不了多久。
  弘治皇帝便觉得自己的浑身已是湿透了。
  刘健等人,也觉得透不过气来。
  可这些女工们,却个个来回穿梭,或是在自己的工位上劳作。
  朱厚照光着膀子,就如一个救火队,时而在这里帮衬,又时而在那里帮衬。
  女工们见了他,格外的亲近,这种亲近,并非是那种刻意的讨好。
  弘治皇帝竟有些惭愧。
  成日骂了自己儿子,现在才知,自己和自己儿子相比,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张皇后足足在此,做了半个时辰。
  最终,宦官数了出来,纺出来的线有七十七团。
  若是不熟练的织工,只怕两团都没有,可这机器,竟让张皇后的效率,足足提高了数十倍。
  张皇后不禁道:“敢情本宫和宫里这么多人,白忙活一个月了,有了这样机械,不知节省多少气力。”
  弘治皇帝每一刻,仿佛都在煎熬。
  好不容易,走出了作坊。
  方继藩等人追了出来。
  弘治皇帝面上像是水洗了一般,刘健等人,更是扑哧扑哧的喘气。
  可随后,一股冷风袭来,弘治皇帝觉得神清气爽,他而后惊喜的道:“朕终于明白了,明白为何布匹的价格,降的如此厉害,哈哈哈哈……原来是因为如此,此物,并不在蒸汽机车之下啊,这蒸汽机,果真是妙用无穷,继藩,你说……这是太子折腾出来的?”
  方继藩正色道:“不是。”
  朱厚照本是美滋滋的,就等着这一句夸奖呢。
  一听方继藩矢口否认,他脸顿时拉了下来。
  方继藩道:“蒸汽机车的研究,动用了无数的人力物力,是数千匠人们辛劳的结果,而这蒸汽纺织机,不但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进行研究,所动用的人手,也有上千人,这些人,个个废寝忘食,有的人,吃睡都在研究所里,虽说太子殿下,是领头人,带着匠人们主持此事,可谓是功不可没,可若说只是太子一人折腾出来的,儿臣比较耿直,也不怕得罪太子殿下,只能回答陛下,是太子殿下和无数人一起,同心协力,鼓捣出来的。”
  朱厚照脸色缓和一些。
  老方还是很有良心的。
  这话……朱厚照倒是挑不出一个刺儿来。
  毕竟,朱厚照和那些生员还有匠人们一道,废寝忘食,彼此之间,还是很有几分交情,方继藩为他们请功,没什么不好。
  弘治皇帝眉头舒展开来:“朕明白了,你是想让朕赏赐这些生员和匠人吧。”
  方继藩道:“他们不需要陛下赏赐。”
  弘治皇帝又皱眉。
  方继藩道:“该给他们的待遇,西山已经给了。他们也不求什么功名利禄,只求朝廷能够认真对待他们即可。天下的英才,在儿臣看来,并非只是制八股的读书人,儿臣不客气的说,只会制八股,不过是群酒囊饭袋而已。”
  弘治皇帝:“……”
  刘健几个,更是脸上充血,好端端的,你骂人?
  方继藩笑嘻嘻的道:“你看,陛下,西山就养出了不少只会做八股的酒囊饭袋,侥幸中了一些进士、举人……”
  刘健发现,自己一点脾气都没有。
  别人不敢骂进士和举人,可方继藩却有资格。
  不服气,你就和他的弟子们比一比,谁的八股文,作的好啊。
  连考八股都考不赢,那还有什么资格反驳。
  方继藩道:“真正有利于国家和百姓的,既不是商贾,不是读书人,不是匠人,而是在儿臣看来,行行出状元,任何一个行当,只要做的好,都有巨大的贡献,都是圣贤,就如屯田卫研究耕作,一些西山书院的学员和匠人研究机械一般,他们和读书人相比,没有高下之分。”
  朱厚照也兴冲冲彻的道:“不错,儿臣也是这样认为。”
  弘治皇帝背着手,他听出来了方继藩的意思,他不禁苦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哪,许多事,说来容易,朕又怎会不知,八股取士,弊病重重,可当今天下,士绅俱都教授子弟们八股……”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和刘健等人对视了一眼。
  大家明白弘治皇帝的心思。
  大明朝想要稳定,就必须得有自己的统治基础,至少现在,两京十三省,九成九的府县里,依旧还是这些士绅们,若是失去了这些士绅的支持,这天下还稳得住吗?
  弘治皇帝笑吟吟的道:“不过,这些学员和匠人们,朕倒是极想见一见,他们都是有功之臣啊。”
  弘治皇帝说着,欣慰的看了朱厚照一眼。
  此前误会这个小子,成日腻在作坊里,别有所图。
  现在方才知道,原来……这家伙,和人鼓捣出了这么个东西,每日都在生产布匹。
  “有了这样的机器,国家何愁不兴旺呢?一个作坊,便可月产十万匹,那么若是有十个,有一百个呢?”弘治皇帝显得很感慨:“我大明,缺的哪里是银子,这银子……不过是个铁疙瘩,地里刨出来的,何况,这世面上,还有大明宝钞和西山钱庄的银票,都不过是一张纸而已,这张纸有没有价值,不在于上头印着什么,而在于,市面上,是否有这么多可以兑换之物。”
  弘治皇帝道:“这样的作坊,西山要多建……”
  方继藩摇头:“陛下,西山……只怕不能多建。”
  “嗯?”
  方继藩道:“儿臣打算和陛下成立西山机械作坊,不做布匹的买卖,而是兜售这些蒸汽纺织机,只有让天下的商贾,意识这东西的厉害,他们觉得有利可图,自会纷纷定制,到了那时,不需西山动手,这数百上千的作坊,也会搭建起来。”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这……也是一个好方法。不过……”
  弘治皇帝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么说来,寻常人家,往后不能再织造布匹了?”
  男耕女织,这是数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习惯。
  男人们出去耕地,女人们呢,则躲在家里,为家里缝缝补补,或是从事织布。
  因而,这个世代,对于妇人们的才艺,首要的就是女红,因为女子懂了女红,将来嫁给自己的夫家,才可以为家里添置衣衫,甚至通过缝补和织造,才可以足不出户的,挣一些散碎的银子补贴家用。
  这一点,弘治皇帝,岂有不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6/19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