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校对)第14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0/1946

  御车里,他握着朱载墨的手,先是受了一些惊吓。
  尤其是大傻的那平地一声吼,让他脸刷的一下白了。
  他攥住了朱载墨的手。
  朱载墨只是笑,少年郎嘛,永远不知死的。
  随后,弘治皇帝渐渐的心定下来,接下来,是面上的错愕和诧异之色。
  他是天子,勤政数十年,太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
  哪怕是地方父母官离任一方,奏疏里号称有百姓相送,其实,也不过本地数十上百个士绅和读书人凑一起,拿一个万民伞,就这,便算是百姓‘充塞道路’,不舍其离去了。
  可现在……
  呼……
  他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
  这到底有多少人啊。
  那车外,万岁之声不绝。
  他努力的凑向了玻璃窗,玻璃窗外,都是一群再真实不过的百姓,他们在肤色黝黑,甚至牙齿都是黑黄的,哪怕人们因为这样的日子,穿上了新衣,却也掩饰不住这新衣之内的‘穷酸’。
  而在下一刻。
  弘治皇帝的心几乎要跳出来。
  他头皮发麻,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这……才是真正天子应该有的样子啊。
  百姓欢颂,万岁不绝。
  相比于自己大老远赶去那泰山封禅,弘治皇帝竟觉得,所谓的泰山,实在太渺小了,渺小到弘治皇帝到了现在,竟觉得封禅成了不值得夸耀的事。
  而眼前的这一切……足以让弘治皇帝吹嘘一辈子,历朝历代,可有帝王如此?哪怕是秦皇汉武,可曾有过这样的见识。
  历代贤君,朕吊着他们起来打他们。
  本朝太祖,驱除鞑虏,恢复中原,更是令沦落于近千年之久的燕云之地,也一并收复,使燕云之地,再无胡虏,迄今已有百五十年,可是……
  当然,弘治皇帝没有继续可是下去,他们是自己的列祖列宗啊。
  御车依旧还在穿行,无数的人潮,依旧还看不到尽头。
  朱载墨拉着皇爷爷的手,道:“大父,这些百姓,都在称颂大父呢。”
  这不说还好。
  一说……
  从骄傲之中,弘治皇帝突觉得眼睛有些湿润了。
  这种感受,按理来说,是很难令皇帝生出感动的。
  可弘治皇帝不同。
  他年幼时,经历了人生太多跌宕,自己的生母,也被人害死,被一不知名的人,小心翼翼的呵护着长大,风雨飘摇,打小,他见识过成化年间,自己父皇在位时,宫中的丑陋,正因如此,他从小就励志,要成为一代贤君明主。
  因而,登基之后,他殚精竭虑,每日从早到晚,不知疲倦的批阅奏疏,别人是三日一朝,会见大臣,商议国家大事。他觉得不够,他改成了一日一朝,就这,还觉得巨细之事,不能完全体察,于是,索性改成了一日三朝,每日会见数不清的人,对每一本奏疏,都绝无敷衍,他害怕自己的疏失,而产生错误的事,任何一个可能的疏漏,都可能让许多人家破人亡。
  这数十年,他坚持了下来。
  所为的,是什么呢?
  说不清。
  或许是希望自己不至像先皇帝那般;或许,内心深处,他真正渴望治理出一个太平天下,让无数的百姓安居乐业。可这里头,又何曾不想青史留名,让后世所敬仰呢?甚至……若说私心,也定也是希望大明江山可以稳固,自己的子孙们,可以蒙自己的荫庇,自此无忧。
  而现在……
  这数十年来,他有过沮丧,有过挫折,发生过许许多多的错误,他甚至有时在想,自己的坚持,到底有什么意义,这天下,不还照样是千疮百孔,不照样,庶民们的生活,改善也有限吗?
  只是……
  这一刻,弘治皇帝的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终于,这泪水不争气的扑簌而下。
  滚烫的泪珠儿,一滴滴的淌下去,他终于明白,这一切……竟是值得的。
  这天下,不正是积少成多,不正是成年累月的积累吗?
  弘治皇帝当然明白,这吾皇万岁的称颂之中,难免会有百姓们受人教唆的成分。
  可这一刻,他相信,他们所喊出的吾皇万岁,还是出自肺腑的。
  见皇爷爷哭了,朱载墨取了帕子,给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接过,擦拭了泪,他双鬓之间,已滋生了许多的华发,这一哭,整个人便如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他不禁道:“好啊,好啊,真好啊。”
  ……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民心所向
  弘治皇帝连说三个好字。
  朱载墨很能体会皇爷爷的心情,道:“我听恩师说,若是士绅,想要满足他们的胃口很难,你让他拥有良田千亩,他会想要更多;可庶民百姓,想要满足他们,却是轻而易举,给他们一口饭,几升粮,让他们渡过难关,便可以让他们死心塌地,感激涕零。从前,孙臣并不相信,可现在……大抵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
  弘治皇帝拭了泪,徐徐的颔首点头:“不错,你说的不错,你记住你的恩师的话。”
  车驾之外,当御车行至半途,那声势,愈加猛烈,数不清的万岁之声,冲破云霄。
  起初一开始,许多灾民,还只是被学员组织起来。
  可到了这里,见到了皇帝的车驾。
  上千年皇权的传统本就深入人心。
  且弘治皇帝当政,哪怕是他们,也知道,当今天下太平,大体承平,百姓们虽依旧还过得苦,可比之从前,也不知好了多少。
  关于弘治皇帝勤政的传言,他们也略知一二。
  何况,当初陷入了大灾的绝望,再到官府开始给予了他们一丝希望,数不清的人,为了他们活下去,转移和迁徙他们,给他们沿途供应口粮,派人在他们之中,安顿他们,建起了饭堂,建起了学堂,建起了医馆,给他们推介工作,给他们发放被褥,这一桩桩的事,就在眼前,刻骨铭心,此时想来,这不是救命之恩又是什么?
  于是乎,许多人也沉浸在其中,都说着是太子和齐国公在操劳,西山书院的生员,也帮助了不少,可归根结底,不还是皇上怜悯小民,从内库里,取出数之不尽的钱粮,让大家共渡难关吗?
  不少人已是垂泪起来。
  从一开始,整齐划一的呼喊,却开始变得哽咽和歇斯底里起来。
  在这种情绪之下,有人不禁捶胸跌足,有人开始激动的尝试着向前推挤。
  好在有足够的人员,稳住了局面。
  可这场面,却稍稍有些失控,数不清的人,此起彼伏的拜下,起身之后,再拜。
  朱厚照骑着马,走在前头,看着这场景,也不禁咂舌,他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御车,父皇在车中,不知是什么感受,下一刻,朱厚照看向方继藩,感慨道:“老方,还是你有办法啊。”
  方继藩心里却是沉甸甸的,他来到这个世界,就立下志愿,要改变这个天下,让这个天下更美好,今日……他听到吾皇万岁,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感激呢。
  大丈夫在世,当立不世功名,上则致君,下则卫民。若有利于国家,虽百死而不旋踵。
  除了百死二字,值得商榷一下之外,其余的,方继藩做到了。
  他深呼吸,有些感动,却不能让朱厚照小瞧了,朝朱厚照一笑:“哪里,哪里,这不算什么,太子殿下也很厉害,毛衣织的这么好,人所不能及也。”
  这本是一句小小的讽刺,方继藩打击朱厚照习惯了。
  可谁料,朱厚照也不知是不是没听出这句刺耳的织毛衣字眼,却是眼睛一亮,哈哈大笑:“你说的不错,本宫还不只会织毛衣,本宫还会……”
  他后头的话,被汹涌的呼声所淹没。
  反正方继藩也懒得听。
  ……
  御驾左右,百官心头俱是震惊。
  刘健错愕的看着眼前,听到那无数震耳发聩的呼声。
  起初,他认为,这或许……是太子在背后谋划,有意为之。
  他心里不禁在想,太子还是颇有手段的。
  可接下来,他看到那一个个面庞,还有那歇斯底里,几乎要嘶哑的声音,刘健心头一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0/19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