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校对)第14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6/1946

  带来的,乃是大明的宝货。
  无数的宝货,抵达了刚口,迅速的开始在西洋风靡。
  从前的时候,还没有大规模的贸易,因而,在西洋,人们对于大明的货物,只限于丝绸和瓷器。
  这两样,都是奢侈品,价格高昂,根本不是寻常小民可以承受。
  可随着大明国门的打开,有了四洋商行,再加上舰船越来越多,航路也越来越通畅,顺道儿,许多的海盗,纷纷被打击。
  这便使运输的费用,降了下来,大明的许多普通货物,开始风靡起来。
  当人们发现,许多大明的货物物美价廉,哪怕是价格比本地的商品价格高了一些,却也开始乐于接受起来。
  尤其对于商贾而言,对此格外的青睐,疯狂的推销着这些货物。
  这却导致,需求量开始日增。
  不只如此,大明还想尽办法,收购西洋各地的原料。
  那无数的木材、香料甚至矿石,一并随船运出去。
  这些东西,在西洋多不胜数。
  而对于宝船而言,既然货物运了来,却不可能空船而回,哪怕是回程时,带一些西洋的特产,也是好的。
  而此时,吉宝海港四洋商行每日的营收,也会按时送到刘文善手里。
  刘文善拿着这些营收的报表。
  这数月以来,贸易量不断的增长,无数的货物,在吉宝港吞吐,十分惊人。
  而四洋商行,收到的各国货币,与日俱增。
  刘瑾龇牙咧嘴的站在一边,取出了一个银币:“爹,您瞧,您瞧瞧,这银币,里头到底有多少银,十之八九,都是锡啊,还有那铜钱……呸……各国的货币,越来越劣等了,咱们四洋商行,在做亏本买卖啊,爹,再这样下去,咱们非要完蛋不可,四洋商行已经开始亏损了,这还只是账面上的亏损,若是算上咱们收上来的这些破铜烂铁,还不知亏损了多少。爹啊,你就算不为自己想想,也该为干爷,还有您未出世的孙儿想想哪。”
  刘文善取了那银币来,捏在手里,这银币质轻,手指在这银币的面上摩挲一阵,自能感受到上头与正宗银币全然不同的质感。
  这么多货物,出现在吉宝港,而且四洋商行打开门来做生意,各国的钱币,一概承认。
  起初的时候还好,随着贸易量的剧增,明显,各国的货币,都不一而足的开始‘质次’起来。
  且不说,这可能是各国小朝廷觉得有利可图,故意制这等滥钱,再用这些粗制滥造的货币,来换取大明无数的宝货,从中牟利。
  甚至还有各国的商人,也参与其中,他们甚至将原先的铅笔熔炼了,而后,再在其中添加各种的杂质,重新铸造。
  这铅笔的铸造,本就简单,有个模子就可以,就刘文善所知,单单是在真腊,这样的私钱铸造,就极为泛滥。
  只要有利可图,自然会有人铤而走险。
  刘文善面上没有表情,兴致勃勃的打量着这银币:“打开门做生意,人家要来买货,我们便要卖货,既然已经承认了他们的钱币,那么,就要讲信用,倘若大明失信,何以服人呢?”
  “陛下怀柔远人,德被四海;至于恩师,更是被人称之为善人,前些日子,经过了吉宝港的北方省船队,不就是这样说的吗?若你我在此,出尔反尔,怎么对得起陛下,对得起恩师啊。”
  刘瑾:“……”
  “可是……再这样的亏损下去,也不是办法啊,到了年底,按照证券所的规矩,四洋商行就要公开账目,这账目一公开,亏损如此之大,到时……”刘瑾左右看了看,才压低了声音:“陛下最看重内帑的,若是四洋商行的股价暴跌,只怕……还有咱们仓库了,堆砌了数不清的劣币,这些劣币,能用来干什么?爹,儿子知道,您肯定是有自己的韬略,可是……”
  刘文善笑吟吟的道:“这些钱币……有用。”
  “有用?”刘瑾一脸狐疑的看着刘文善。
  刘文善淡淡道:“当然有用……”他随即,轻描淡写道:“西洋这里,雨季早已来临了吧?”
  “是啊,一直都在下雨,这大雨成灾,令人生厌,听说,暹罗、真腊诸国,更是厉害。”
  刘文善道:“这已到了十月了,从六月开始,足足四月,雨季却还未过去,却是不知,只是苦了这些百姓啊。”
  刘瑾一脸委屈的看着刘文善:“实不相瞒,儿子的心,更苦。”
  刘文善摇头:“大明乃天朝上邦,上天不仁,凌虐百姓,以往的时候,每一次雨季来临,都会伴随着大灾,可今岁的雨季,却更可怕……只怕,到了十一月,雨季也未必能过去,见他们如此,真的让人不忍心啊。四洋商行,不能坐视不理。”
  “啥?”刘瑾懵了。
  刘瑾也是吃过苦头的人。
  他并非没有同情心。
  当初那饥寒交迫的记忆,让他本是扭曲的内心里,多了几分对寻常百姓的同理之心。
  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寻常的宦官,他脱离了低级的趣味。
  可是……
  刘瑾不禁道:“要不要……要不要给干爷……”
  “将在外,君命和师命都有所不受,刘瑾啊,看事情,眼光要长远,否则,就是鼠目寸光了,听我的话,四洋商行要做好准备。”
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匡扶天下
  在西洋,这连绵的雨季,格外的漫长,对于庶民而言,宛如噩梦。
  只是……似乎如这每年都会照常抵达的雨季一般,王公贵族们,对于庶民们的漠视,也是格外的刺骨。
  孔圣人的言论,虽是被后世进行过许多的曲解。
  可无论如何,民为本以及家国天下,士人当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却是延续下来。
  诚如新学一般,若没有儒家的熏陶,那也只是无根之木,水中浮萍。
  遇到了灾情,在大明,无论是否有人别有居心,可是赈济却是士大夫们的共识,哪怕他们其实做的并不好,甚至有人背地里借机牟利,口头上,也需支持的。
  可是当西洋各国的灾情一封封的报到了吉宝港,刘文善看着这一封封来自四洋商行密探,还有深入各国传授新学大道的新学士子们各种奏报,顿时,目光微红。
  河水泛滥,吹毁家园无数。
  缺医少药,瘟疫开始肆虐。
  百姓无粮可食,饿殍无数。
  毒蛇猛兽肆虐,竟如人间地狱。
  百姓们涌入附近的寺庙。
  寺庙倒是勉强给予了一些帮助。
  可是这些帮助,杯水车薪。
  刘文善沉默了。
  当初,王守仁在交趾传学,涌现出了大量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深入各国,效仿王守仁,为圣学立言,他们深入山岭,而今……见此天灾,也只有无力感。
  解决的根本方法。
  是治水,是修建河渠疏导。是修建一个个的水库,随时在雨季时进行蓄水,待到雨季过后,通过河渠,进行灌溉。
  还有大量的研制蛇药,在聚居区,大量的杀灭蚊虫。
  而这些……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刘文善叹了口气。
  刘瑾眨了眨眼:“爹,又怎么了?”
  刘文善摇头:“没什么,只是有些感慨而已,大灾当前,百姓已是死无葬身之地,毒蛇猛兽与瘟疫遍布,为政者,不励精图治,寻求治国平天下之理,哪怕是派出官员舒缓灾情,赈济百姓,平时多修河堤,带领百姓开荒农垦,以储备粮食,防止不时之需。值此大灾,却是求问鬼神凶吉,以僧众安抚百姓……我……”
  他张了张口,最终,将这些本要抨击的话,吞回了肚子里去。
  各国的国君,已开始向鬼神求告了。
  而黎民百姓们,却在接二连三的死去。
  或许……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那些将死之人,或许依然还深信,自己下辈子投胎,可以去一个好人家吧。
  可是……
  这在刘文善看来……却是无法接受的。
  他是儒士,士人讲究的是入仕,即所谓,我既出生于良好的家庭,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条件,能有机会获得功名,我的最终理想,乃是拜相封侯匡扶天下。
  刘文善道:“真腊国王,捐纳了大量的钱粮,予以寺庙,祈求上天能化解危厄。其余诸国,大抵都是如此。刘瑾,神佛有用吗?”
  刘瑾想了想:“宫里许多人都信,儿子从前也信。”
  “此后为什么不信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6/19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