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校对)第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1946

  “儿臣和王先生学习,不是因为,王先生的学问有多好,他的学问好不好,以儿臣的愚钝,其实……也看不出来。可是,王先生是第一个,在儿臣眼里,口里说着仁政,却肯俯下身去耕作的人,儿臣见过许多的大儒,父皇也将许多翰林安排在儿臣身边,可王先生,只有一个。所以儿臣愿意跟着他学习,即便是跟着吃一些苦头,手里满是老茧,脚里生出水泡,有时累得腰都伸不直,可……儿臣甘之如饴。”
  啪嗒!
  朱厚照跪下,他认真了。
  一开始,或许还只是因为争强好胜、不肯服输的天性使然,可说着说着,居然感动了自己,这其实也可以理解,两日的耕作,给予了一种新的视觉,这个视觉,使他看清了这个世界许多新的东西,他突然发现,自己不只是寻常的孩子了。
  看着那些农人,亲自去体验他们平日的生活,自己受的苦越多,越觉得无法忍受,越是累的气喘吁吁,他才越意识到,原来……自己这个太子,身上承担着这样大的干系。
  朱厚照眼眸泛着泪意,一脸坚定的说道。
  “儿臣往后,还会去西山,向王先生学习,若是父皇因此而要责怪,那就责怪儿臣好了,反正儿臣隔三差五,也已经被打习惯了。可是儿臣,不曾有错,儿臣只是不愿意,反反复复去听那些所谓仁政和爱民的道理,然后将自己关在书屋里,每日锦衣玉食,奢言着所谓的应当如何爱民如子,儿臣注定不会是一个令父皇称心如意的好儿子,因为儿臣觉得,相比于读书,世上还有许多,儿臣可以力所能及的事去做,就如王先生所言,人若是不从小处做起,却是满口春秋大义,满口所谓的大治之世,这……岂不是南辕北辙,请父皇……责罚!”
  干得漂亮。
  方继藩都忍不住差点脱口叫好了。
  王守仁的洗脑能力,真是一流啊,他方继藩打心里佩服。
  暖阁里,一片静寂。
  其实最震惊的,莫过于王华。
  王华脸色茫然起来。
  自己的儿子,交给了太子殿下这个……
  短短几日时间……这杨廷和和自己几年时间,都无法给太子殿下灌输的道理,可只两天的时间里,太子殿下……竟是懂了这么多,虽然有些地方,王华不甚认同自己儿子的主张。
  可这并不代表,他对儿子的主张完全的敌视,因为这其中,许多东西,本就是互通的,无论是任何学派,本质上,目的都是圣人的仁政,只是大家各有各的坚持,对通往仁政的路径,有争议罢了。
  至少有一点,值得欣慰,那就是太子殿下,竟也开始追求仁政了。
  天佑大明啊。
  王华居然激动的颤抖。
  那些没有教导过太子的人,是绝不会有这样感受的。他们永远不会知道,太子殿下是何等的固执,是何等的油盐不进,教导太子数年,王华有的只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而如今……太子殿下这一番肺腑之言,竟连自己都动心了。
  王华小心翼翼的抬眸,看了一眼方继藩。
  自己的儿子,也是一个固执的人,当初,自己的儿子,所坚持的是格物致知,这一点,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理学之中,所谓的格物,用朱夫子的话来说,即为:‘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也就是说,程朱的主要观点在于,格物乃是奔上圣人之道的途径,而如何格物呢,格物即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其做法“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在这个从逐渐积累到豁然贯通的过程中,因而,最终得出来的结论是,你们这群渣渣,都读书,多研究。
  因此,才会有自己的儿子,跑去研究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伯安当初,是真正的信奉理学啊。
  自跟了方继藩,就开始变‘坏’了,越来越和理学背道而驰。
  王华从前对此大发雷霆,现在却茫然起来……这到底,是好是坏呢?
  似乎,从太子身上,王华没有看到太多的坏处,当然,其中也有一些离经叛道的地方。
  弘治皇帝深深凝视着自己的儿子,他突然有一种儿子完全变了一副样子的感觉。
  道理且不论,至少……太子比从前,多了几分使命感,似乎愿意承担起几分江山社稷的责任了。
  仿佛有一种东西,瞬间的插入了弘治皇帝的内心。
  太子……这是长大了吗?
  果然……不愧是自己的儿子啊。
  弘治皇帝激动的竟说不出话来,嘴角隐隐在颤抖。
  在他心里,张皇后可以纺织,作为天下人的表率,来向臣民们宣告,宫中倡议节俭。
  那么太子耕作,又有什么不好?这不但传出去,臣民和百姓们只会称颂太子贤明,而且,却也令太子尝到了百姓的疾苦,这……不正是自己所期望的吗?
  弘治皇帝的目光,从起先的严厉,接着变成了审视,而现在,却多了几分舔犊之情。
  长大了啊,果然长大了,终于开始有心了。
  唯一脸色苍白的,是杨廷和。
  他是詹事,看太子殿下的意思,从此以后,都跑去跟一个小翰林学习了,这小翰林,还是方继藩的门生。
  他完全不认同这些,他认准了,格物致知,读书的人,就该穷究自然之理,这是格物致知,是正道,跑去耕作,这能学什么,太子殿下要做农户了吗?
  他忍不住道:“殿下,你误入歧途了。”
  他本不该说这番话的,若不是急了,也不会如此的失态。
  众人才反应了过来,看向杨廷和。
  误入歧途,是很严重的指控。
  只在这短暂的平静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开始在不断的思考起来,他们摇摆着自己的情感,不断的思考着此事的好坏,满脑子都在想,这到底是误入歧途,还是太子殿下已经长大,有了成熟的想法。
  这时……有人漫不经心的开口道:“老臣以为,太子殿下如此,没什么不好……西山……老臣去过,杨詹事所言的误入歧途,太言重了。”
  说话的人,此前一直在沉默,可是他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
  内阁大学士,刘健!
第二百六十二章:殿下千岁
  内阁大学士刘健,位列百官之首。
  乃弘治皇帝最为信重之人,他是沟通宫中和朝廷各部的桥梁,某种程度而言,他几乎和宰相没有任何分别了。
  按理,在这种事上,他是不该发表任何意见的。
  可杨廷和的那一句误入歧途,却令刘健眉毛微微一挑,终究,还是开了口。
  弘治皇帝看了一眼刘健,当刘健说到,误入歧途太过言重,原本,弘治皇帝还或多或少的,有几分狐疑和悬着心的。
  虽觉得太子长大了,也觉得太子所言有理,可毕竟觉得这些言论,多少有些离经叛道,而刘健的话,使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杨廷和万万料不到,刘公竟会掺和一脚,他脸色骤然变了,身为翰林,清流中的清流,还是詹事府詹事,杨廷和某种程度而言,是敢于顶撞皇帝的,这叫刚直不阿。
  可刘公不一样,刘公是他上官的上官,更是百官的实际首领,杨廷和只是小清流,和翰林学士出身,入阁拜相的文渊阁大学士相比,说句难听一些的话。刘公在做清流的时候,你还在光着腚玩泥巴呢。
  刘健微笑,左右看了一眼,显然,连谢迁和李东阳都诧异于刘公会突然发表言论。
  刘健继续道:“太子殿下有一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国家以农为本,太子殿下既为我大明储君,亲自躬耕,实则,是为天下的军民百姓们,做了表率。”
  他顿了顿:“《劝农书》虽是翰林学士周芳所著,可此文,却是臣从中择选出来,举荐入宫的,这……是老臣的疏失,当时看此文,老臣也为之叫好过。老臣作为首辅大学士,所举荐的文章,脱离了实际,真是万死莫恕。”
  “……”
  弘治皇帝暗暗颔首点头。
  这……或许就是他信任刘健的原因吧。
  有错就认,勇于承担责任。
  可这么一认错,反而使杨廷和无措起来。
  内阁首辅大学士,尚且亲自认错,将劝农书的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此时自己还继续为这劝农书争辩下去,这不但是找抽,而且已丝毫没有任何正当的理由了。
  “错了即错了,没什么不可认得,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啊。”刘健微笑:“劝农书既然错了,而今,太子亲自做了典范,身体力行,这效果,岂不是比区区一篇劝农书,要显著十倍、百倍?”
  弘治皇帝一愣,眼里放光,不得不说,理论水平而言,刘健确实高明。
  什么学术之争,什么理学、新学。
  这些争议很重要吗?
  事实上,确实很重要。
  可这有什么关系呢?至少对于天子而言,太子肯去体会民间疾苦了,这就是大幸啊。而对于宫中而言,天下的万民,得知太子殿下亲自作为典范,在西山耕作,那么……则岂不是比劝农书要有用的多?
  刘健的着眼点,不在于学派和学说的争议,却将宫中的利害关系给分析透了,这事,对宫中有莫大的好处,其他的……都不重要。
  弘治皇帝莞尔,连连颔首:“刘卿所言,甚是,朕深以为然。”
  刘健淡淡道:“不过,太子殿下出城学习,事关殿下的安危,老臣颇为担心,因此,老臣以为,西山的卫戍,还需增强为好。”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调一支军马至西山左近,以备不测?”
  刘健颔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19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