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校对)第4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5/1946

  朱厚照感觉被鄙视了,神情很纠结。
  小香香则道:“少爷,您入宫吧,想来夫人一人在宫里,您心里也放不下,小姐这儿,奴婢会好生照顾。”
  方小藩哭累了,似乎吃了许多糖奶,得到了满足,眼皮子开始打架,虽极想挣扎着,多吸点奶,却终于还是睡过去了。
  方继藩小心翼翼将方小藩交给小香香,才吁了口气:“走,入宫!”
  ……
  弘治皇帝在暖阁,他正襟危坐。
  对于传说中的那个‘反贼’,至今,他还是心有余悸的。
  刘健等人则跪坐左右,各自板着脸。
  片刻之后,萧敬入阁道:“陛下,人来了。”
  弘治皇帝抚案,这妇人马上要去见太皇太后了,不过弘治皇帝的心里依旧有些不放心,因而才事先召见。
  想到这妇人当初给大明制造的无穷烦恼,弘治皇帝心里……颇有几分怫然不悦。
  方景隆那家伙,长本事了啊。
  忠厚了一辈子,突然给朕出了这么个难题。
  刘健等人则是一直默不作声,对于这件事,他们绝对不发表啥意见,因为……实在没啥可说的。
  片刻之后,米鲁步入了暖阁,她一身盛装,乃西南土人的打扮,显得极英武!
  入宫之前,她腰畔的刀已经解除了,否则……更显英姿飒爽,即便身为人母,也不减一股子逼人的英气。
  她微微低垂着头,行礼道:“臣米鲁,见过皇帝陛下。”
  接着,顿首,叩头,显出了驯服之色。
  弘治皇帝与刘健等人对视一眼,终于松了口气。
  他们最担心的是,这个妇人不知礼节,一旦做出什么犯规矩的事,倒是更棘手了。
  弘治皇帝淡淡道:“噢,起来吧,你就是米鲁?米鲁,你可知罪吗?”
  “知道。”米鲁居然显得很从容!
  其实方继藩一直担心她此番进宫会说错什么话,或是做错什么,方继藩若是看到她此时一副很顺服的样子,一定会有些意外。
  “臣女胆大包天,冒犯天威,这是十恶不赦之罪。即便是千刀万剐,臣女也绝无遗憾。可万万想不到,圣君宽厚仁德,竟赦免了臣女,臣女心中,感激万分。”
  弘治皇帝绷着脸,微微和缓一些。
  自己让方景隆便宜行事,方景隆直接将米鲁赦免,这是方景隆的心意,现在米鲁来感激自己,也算是说得过去。
  至少,米鲁说出这番话,不似一个桀骜不驯的叛贼了。
  “既如此,那么理当改过自新为好。”
  米鲁沉默了片刻,便道:“臣女再无反叛之心了,尤其是得家夫教诲,深知陛下仁德宽厚,愿效忠陛下,至死方休。”
  说话很好听,弘治皇帝的脸色更加缓和了。
  方景隆教子有方,御妻有术啊。
  米鲁又接着道:“臣女今次来,带来了一样东西,想要进献陛下。”
  弘治皇帝淡淡道:“何物?”
  “贵州三十七万土人黄册!”
  黄册……
  黄册就为户口。
  而朝廷在贵州、云南诸省,汉人一般都是在编之民,都会记录进黄册,家里有几口人,从事什么职业,户籍在哪里,这些,统统都被官府掌握,甚至,黄册关系到的,乃是赋税,你家里这几口人,交多少粮,都需结合黄册进行收取。
  这一旦不在黄册中的百姓,一般称只为隐户和流民,这些都是令朝廷最头痛的问题。
  而土人们,往往是土司们管理,朝廷采取的乃是羁縻政策,只负责接触土司,下头的土人,则不进行接触了。
  现在,方景隆居然已经开始正式在贵州改土归流,不只如此,这改土归流的推行,居然到了这般可喜的程度,竟已开始将无数的土人,纳入了黄册之中,这就意味着,朝廷已经彻底的掌握了贵州土人的情况,这些土人,也彻底的纳入了官府的直接治理,都属于在编之民了。
  弘治皇帝一挑眉,脸上带着肃然之色,道:“三十七万土人,俱都记入了黄册?”
  “是。”米鲁道:“还有为数不少,处在深山,夫君正在渐渐掌握他们的情况,未来两年,改土归流,还将推进,原有的土官,夫婿已令他们至贵阳城,给予他们俸禄,让他们在城中居住,不得夫婿亲自准许,不许他们各回自己的寨子。”
  弘治皇帝倒吸一口凉气。
  改土归流……开始渐渐显出成效了!
  这方景隆,还真有两把刷子啊。
第四百八十章:龙颜大悦
  现在云南、广西、贵州三地都在改土归流,除此之外,还有广东、四川、湖南三大布政使司的局部,也已开始进行尝试。
  只不过,成效很慢。
  弘治皇帝倒也不急,知道此事,乃遗泽万世之事,不可能一次成功。
  而贵州布政使司,效果却是极快的,一下子三十多万人并入黄册,直接由官府管辖,照这个速度下去,怕是用不了多久,贵州上下,汉土便是一体了。
  “不只如此,夫君已在土人之中挑选出聪明的青年俊彦五百人,在贵阳开设学堂,令他们读书,学习圣人之道。各个山寨重新开始推举乡老,可与此同时也派驻了朝廷的官员,只是派驻的官员和寻常的官吏不同,而是羽林卫屯田千户所的校尉和力士。”
  弘治皇帝听罢,眼眸顿时亮了!
  他终于明白,为何贵州布政使司改土归流的进展如此之快,而且如此的顺风顺水了。
  这其中固然有米鲁的因素,想来也和这个举措有关吧。
  朕……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刘健和李东阳人等,身躯微微一震,也不禁震撼起来。
  为难了这么久的问题,原来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啊。
  先没有派驻官吏,可是,你不管理他们也不成,土官们已经形同于软禁在了贵阳,除了让各寨推举出乡老,进行某种程度的自治之外,朝廷怎么能不派汉官入驻呢?
  可一旦派驻汉官,彼此双方语言不通,习俗相异,土人又习惯了桀骜不驯,怎么肯服气于你?
  到时,肯定是矛盾重重的,即便他们想要安稳过日子,想要管理,也是难上加难。
  可那方景隆居然想到了一个如此好的办法,竟是派屯田校尉和力士。
  算起来,屯田千户所那儿,已有七八百人的规模,其中因为方景隆是方继藩爹的关系,因而屯田千户所和贵州布政使司的联系最为紧密的,方继藩前前后后的委派了一百多人前往贵州。
  在贵州,方景隆又招募了一批有学识的人,协助屯田校尉和力士。
  可大家万万想不到,这些人竟是成了方景隆手中的神器。
  想想看,就在此时土汉相互之间有隔阂的情况之下,突然派出官员和指定里长进行管理,这肯定是不合适的。
  可若是屯田所的校尉呢?
  他们的名义,可是协助各寨种植高产的作物啊。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汉民们生活得很苦。
  而土人的生存状况,就更加艰辛了。
  有道是民以食为天,这无论是对于汉人和土人而言,都没有分别的。
  因为……土人也要吃饭啊。
  来了这么一个人教导大家开辟出土地,种植高产作物,还怕彼此之间不能沟通?即便是用手语,都能碰出火花不可。
  而似这样的人,往往土人们是极为敬重的,无论是任何人,只要他要吃饭,这个人就对于能使自己吃饱饭的人,都会心怀敬畏之心。
  而这些校尉,只需带着一两个助手入寨,就自然而然会成为土人们敬若神明般的人物,他们则成了联系官府与土人之间的桥梁。
  慢慢的,许多土人会尝试着和校尉进行沟通,因为他们发现先进的农业知识有此效果,自然习惯学习和校尉打交道的技巧,学习更多的知识。
  这校尉,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整个寨子的老师,几乎所有人都成了他的学生。
  寨中发生任何的事,校尉都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从来向官府禀告,与此同时,他们还能慢慢的向土人们传授汉话,用汉人的礼法,一步步的影响着这些土民的生活。
  弘治皇帝既感慨又诧异道:“朝廷竟是不曾想到,实是失策啊,先派遣校尉教导土人开荒种植,此事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土民们若是能吃饱饭,岂会谋反?这些校尉和力士都是我大明的肱骨,有他们在寨子里,便如我大明的定海神针,方景隆……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5/19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