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校对)第6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4/1946

  吴长大一呆。
  王守仁笑吟吟道:“君子理应学会举用合适的人,到合适的位置,发挥他的长处。君子也应当善于发掘自己的才干,去做自己擅长的事。将一件擅长的事做好,做精,至独树一帜的地步,这何尝又不是有利于身边的人呢?”
  吴长大等人小鸡啄米似得点头:“可是我们还是没有找到自己擅长的事。”
  “不急,大器晚成,也没什么不可。”王守仁道:“平时多读书,可和师兄们多学骑射,心中怀有大道,即可。”
  “天下的学问,何其多也,吾辈上下求索,也无法得知万一。”
  吴长大心里一松,他觉得王守仁的话很有道理。
  他细细想来,在自己身边,最可恨的,那曾经远在天边的汉人,哪里够格,身边可恨的人,即有侵害同宗的某些叔伯,也有曾横行乡里的同族官吏,自己和他们,就因为都是安南国人,所以他们便会收敛几分吗?
  现在明军入交趾,他们所任用的底层官吏,又何曾不是当初的安南官吏啊。
  心怀天下。
  这句话,他起初不同,可现在却明白了,所谓心怀天下,非心怀占城,非心怀交趾,而是天下万千和自己一样,饥寒交迫的百姓,利用自己所擅长的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即为君子啊。
  吴长大便定下了心来,似他这样的乡间野夫,被人所轻视的粗鄙之人,原来也可以做君子,可以通过学习,发掘觉自己的才干。
  除了读书,他还开始学习剑术,学习骑马。
  他体力还不错,且伸手民间,剑术学的很快,只短短半月,竟可以勉强和师兄们走几个回合了。
  他的汉话,越来越熟练,已能写出两百个汉字了,每日,他虽还去做工,可吴长大却突然发现,自己……已是焕然一新,再不是从前的吴长大了,从前,只是浑浑噩噩的做工,养家糊口,现在看了一个事务,却不免思考,不明白的,便询问王守仁或者自己的师兄,偶尔,也和其他交趾的师弟彼此交流。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从前为小人,而今却成为了善于学习和思考的君子。
  他开始用一种不一样的眼睛,去看待事物,渐渐充实自己内心中的理论。
  而此时,他的师弟们,也越来越多,半月之后,聚在此的占城年轻人,居然多达三百之众。
  有人是认为明军已至,既有雅言和雅文可学,不学白不学。
  也有人不过是怀着好奇,结果来此之后,渐渐喜欢了这里的气氛,便愿意留下来。
  这里结的庐舍,越来越多。
  一个叫阮义的弟子,家里颇为殷实,居然投献了许多土地。
  城中的守将,也赠与了一些土地出来。
  如此,师兄们开始带着师弟们在此搭建起一个个草庐,他们开始养了越来越多口猪,有师兄很擅长阉猪,人们发现,原来阉猪,竟可如此的味美。
  交趾医学院也搭建起来,很简陋,建造蚕室,费了很多功夫,消毒的酒精和许多药材,都暂时请人从京里顺路带来,有一个叫刘安的师兄,耳濡目染了一些西山医学院的医术,就在前日,一个附近的村民,顺利的割下了腰子。
  他们开始养了一百多只鸡,许多农作物,如玉米、红薯、土豆,也开始尝试着,在这里试种,还有金鸡纳树,也开始引入种植,这些作物,其实本就是在南美发现,在西山,许多都需在温室种植,可这里的气候和地理,本就和美洲相同,种植起来,反而更加容易。
  有医术的师兄,偶尔会出去行医,以至于到了后来,人们发现他们看病比寻常的大夫有效的多,来请他们问诊的人,也日渐增加。
  附近的山地,由人领着,开辟了出来,山地里土地贫瘠,以往是种植不出粮的,却可种植玉米和红薯。
  王守仁风雨无阻,每日来到沙地,无论来这里的人是谁,他也一视同仁,进行教导。
  此时,却有一份紧急的公文传来。
  王守仁取了公文,这是自升龙城的提学陈望祖的公文,要求各处学政和教谕,推行四书五经,这位陈提学,乃当世大儒,他认为,只要让士人们多读孔孟,这教化,也就可以顺利了。
  陈望祖赴任时,是坐了几千里的轿子来的,一路行来,耽搁了不少的时间,比王守仁,足足晚了一个多月才上任,此时公文送达王守仁的手里,王守仁只轻描淡写的看了看,便将这公文,搁置到了一边。
  前来送公文的学生刘安忍不住道:“恩师,似乎对陈提学的公文不甚满意。”
  王守仁淡淡道:“陈先生太拘泥了,他只以为一道公文下去,教化即成了,殊不知,交趾乃新附之地,对大明最不满的,恰恰不是乡间的农人,也不是饥寒的百姓,而是从前安南国的显贵啊,明军至此,受害最大的就是他们,他们本就是学四书五经,本就学习孔孟,本就会汉话,会用汉文,可只如此,就可是他们心悦诚服吗?陈先生的做法,是在缘木求鱼,你等着看吧,迟早……会有乱子的。”
  “那么,占城这里,不遵守提学的学令吗?”
  王守仁沉默了片刻:“恩师命我来此,是教化交趾百姓,他特意命我在占城,远离升龙,其心意,还不够明确吗?他希望我做出不同的事,恩师是大贤,深不可测,吾尊奉师命而为即可。”
  说着,王守仁想起了恩师。
  其实……像他这种爱思考的人,往往会忽视情感,离京时,倒不觉得什么,而今,远在数千里外,突然想到了恩师,突然百感交集。
  恩师……还好嘛?
第六百四十九章:没错
就是乌鸦嘴
  已是初冬,京师里早已下了皑皑白雪。
  一个又一个噩耗传来,以至于方继藩不得不躲起来,还是别四处晃悠为好。
  七个侧妃,所生下来的,竟都是公主。
  方继藩就喜欢公主,可并不代表,他这个时候跑去给朱厚照道一声恭喜。
  人和人的观念是不一样的,在这个时代,这宗族的世界,男丁的意义极大,按理来说,都七个了,计算是买双色球,也不至连续中七个吧。
  可命运就是如此的奇妙,朱厚照一口气中了七个。
  这不得不令满朝文武,俱都沮丧起来。
  皇孙呢,说好的皇孙呢?
  为了等这皇孙,真是多灾多难啊。
  阁臣们明显可以看到,最近精神气不太好。
  至于翰林院,则都是如丧考妣。
  方继藩无法理解,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儿子的执着。
  所以,他乖乖躲在公主府里,几乎一月没有出门。
  看着公主殿下的肚子日渐隆起,方继藩心里多了几分期盼,自己有这么多徒子徒孙,唯独,肚子里的孩子,却给他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朱秀荣身子略有些笨拙了,想来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因素,这时肚里的孩子还小,倒不至于有什么不便。
  朱厚照终究还是找上了门来:“老方,老方。”
  他永远是这样大大咧咧,方继藩见了他,气色不太好。
  朱厚照见公主在低头织毛衣,便上前,乐呵呵的道:“不成,妹子,你没天赋,哥闭着眼睛,也比你织的好。”
  朱秀荣:“……”
  到了这个时候,明明是朱厚照最沮丧最脆弱之时,亏得他还有兴趣研究这个。
  方继藩勾着他的肩:“殿下,走,我们去小酌几杯。”
  朱厚照才恋恋不舍,忍不住对朱秀荣道:“妹子,下回,我来教你,新近出了一种针法,可以织的更绵密……”
  方继藩怕朱厚照刺激到了自己的妻子,继而刺激了肚里的孩子,好不容易将朱厚照拉开。
  寻了后园亭下,二人落座,命人去做酒菜,朱厚照方才感慨道:“本宫想不明白,为啥一撇腿,便是一个女娃,又一撇腿,又一个女娃,连续下了七个呢?”
  他摇摇头,叹息。
  方继藩安慰他道:“殿下,男女都一样,没什么不好,我就喜欢公主呀,你看,多可爱,前些日子我不便去,免得见你生气的样子,这给孩子的满月礼,我都预备好了,殿下是我的大舅哥,这七位公主殿下,每人三万两银子吧,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每人三万两,七人就是二十一万两银子,这绝对是一个可怕的数目。
  可现在对于方继藩而言,二十一万两银子虽多,却已不算什么了,西山的煤矿销量惊人,织造工坊的毛衣,还有玻璃作坊,农家乐的项目,还有渔产,刨去和皇家的分红,一年下来,单纯的入账,便有百万两之多。
  朱厚照摇头:“不是这个意思,你并不懂,本宫是咽不下这口气,本宫自知,女儿也是本宫的骨肉,可本宫生孩子,天下皆知,却是连生了七个女娃,岂不是要被人取笑?咽不下这口气啊。再者说了,女娃也不好,本宫一身骑射的本事,难道传授给那些女娃娃?得有个儿子啊。”
  他一番感慨,想儿子想疯了,眼里布满了血丝。
  方继藩乐了:“这是你的迂腐之见,我就很想生个女娃,照样教她骑射,你等着看,公主殿下肚里的孩子,我瞧着,十之八九就是……”
  他说到此,朱厚照便捂住了他的口:“住口,本宫还想要个外甥!”
  方继藩几乎不能呼吸,好不容易将朱厚照的手掰开,大口的喘着粗气。
  朱厚照道:“王守仁去了交趾,不知他如何了?我倒是听说一些事。”
  方继藩道:“殿下听说了什么。”
  朱厚照显得不悦:“交趾提学弹劾伯安,说他不务正业,副提学有观察之责,可伯安在交趾……”
  方继藩一听就来气:“那老狗敢骂伯安,就是骂我,他的家人在京师吗?”
  朱厚照道:“你消消气,不要冲动。”
  方继藩捋起袖子:“找他儿子来,打的这提学都不认得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4/19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