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神级捕快(校对)第6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7/693

  而就在魔门三大高手陨灭的刹那,地魔君身形飞退,手中划过一柄铁令,朝着项央激射而来。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帝皇绝学
  这枚铁令有成人两个巴掌大小,似金非金,似玉非玉,古篆铭刻,雕九龙其上,随着地魔君抛掷而出,对着项央迎面而涨,不多时,已经高抵青天,四四方方,横压而来,似乎神话传说当中的法宝一般。
  然而事实上,物质层次上,这铁令丝毫未曾变化,纵然是武功穷究天机如项央,也无法做到斡旋造化,改换物质的层次,之所以有这般感觉,乃是令牌上散发的气势太过强横,引发人精神幻觉罢了。
  很显然,这铁令材质非凡,上面更有一尊惊天动地的无敌强者将自身的精神念头打入其中,所以在激发后,才有如此煊赫无比的声势。
  再看这铁令正反两面,正面为帝,反面为魔,镂刻痕迹漆满红金之粉末,威严浓重,庄肃难得,代表的,正是魔门三十六脉至高帝魔一脉,更代表了一个当今世上大的无敌强者,魔门魔帝,或者可以直接称其为,大周太祖。
  “来得好。”
  魔剑,心魔,血魔三大强者为项央一刀所杀,然而准确来说,项央却是根本未曾动用真功夫,连热身都算不上。
  只因三关武道上接穹天,下连厚土,力量无限,已经真正脱离了凡俗武道,迈入至高神武之列,也唯有同级之人,才堪与其相争,魔门高手虽强,却也有限。
  而这魔帝令强横之处,不止在于当中蕴含大周太祖的一缕精神意志,更蕴藏了太祖昔年纵横天下,战无不胜的一招帝道绝学,紫薇东耀。
  此刻在地魔君激发之下,一股浓浓的帝王威严如风暴一般朝着项央碾压而来,天地之间,风云飘散,只剩下一个九龙盘绕的王座大放光明,内中正是帝魔令。
  风雷激涌,天象变化,王座上有紫色光辉闪烁,各色情景显现,如帝王乘坐龙辇巡视天下,气吞万里,雄视山河,有万民来朝,躬身跪拜,箪食壶浆相迎,有天上紫薇星动,投入世间,预示帝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正统……
  区区一道绝学,却彰显了创武者的心胸气度,涵盖天下,蕴含的武道精粹,更是霸道无比,彰显了一个字,御。
  所谓帝皇之道,不过驭人之道,而御通驭,更显王霸合一。
  除了气势上的压迫,这闪烁的紫光也是至尊至贵,要让光辉照耀下的所有人臣服,以项央此刻修为,一时不察,心神也差点被撼动。
  大乾末年,大周太祖上合天心,下应人和,揭竿而起,与一众志同道合的能人横扫八荒,平乱安民,建立大一统的大周皇朝,自然不是单纯的凭借运气以及旁人相助,其本身也是一尊盖世强者。
  其于征伐期间,大战各世家,宗门,教派的高手,百战而不败,最终威领天下,堪称一个时代的巅峰强者,更凭借惊人天资,创出了帝皇绝学,紫薇降世,不让历代开国帝王专美于前。
  一般的武学,如剑道,刀道,魔道,掌道武功,只要肯钻研,肯努力,便自会有所成就,这本身也是武道的万千衍生,终归殊途同归。
  而帝皇武学不同,限制极大,非具有帝皇之心,帝皇之名,真龙命格之人,不能修习,因为限制极大,一旦修有所成,威力也是绝伦。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其内修的,并不是普通的真气,而是龙气。
  所谓龙气,乃是天地间至强的一股力量,霸道无比,能镇压一切佛,道,魔真元,各色自然属性同样为其所克制,便如帝王统御天下,高于一切。
  而普通人并不能修成龙气,纵然龙子龙孙,也只能借助位格血脉之力,有些许龙气护身,因为天下绝大多数的龙气,都只集中在一人身上,就是真龙天子。
  大周皇朝历代帝王,除了开国太祖,便少有盖世高手诞生,究其根本,就是龙气十不存一,纵然坐上那九五之位,也算不上至高真龙,只因太祖还在,龙气未曾迁移。
  普通的皇帝,和修行帝皇之道的皇帝,差距就等同于洪荒世界的三皇五帝以及后世被限制帝皇不能修仙的人王。
  也所以,大周太祖的恐怖之处才可见一斑。
  便如此刻,仅仅是一招魔帝令附带的帝王武学之下,项央便觉原本和自身相融的天地在这无穷紫光照耀下,竟然隐隐有排斥他的感觉,那源源不断的天地之力,似乎也不在为他所用。
  就好像是,一道圣旨颁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他项央大逆不道,逆天而行,所以周天之力再不为他所用,其武道神通,简直通天彻地。
  若是再进一步,或许项央已经成就的三关武道,也会被区区一道武学所打落凡尘,这对于任何一个武者而言,都是比死亡更加可怕的事情。
  而一道武学有如此威力,却又并不显得突兀。
  仔细盘算,大周太祖活到现在少说也有三百岁,就算一头猪,活了这么多年,也该成精了,何况是一代雄主,更与谋圣血祭天下高手的大周太祖呢?
  三关武道虽然圆满,但战力也有差距,便如同一个学位,同样的博士,文化素养的差距还是有的,这是岁月的积淀,不是轻易能抹平的。
  “厉害,帝皇之道,本就是主宰众生,若是再加以润泽武道,更是一飞冲天,一发不可收拾,大周太祖不可小视。”
  话虽如此,项央仍旧不以为意,元神潺动,衣袖轻轻一拢,犹如道家神话的袖里乾坤神通,气劲灌注,原本排斥的天地之力被强硬收摄而来,化作无匹刀芒,一把破灭紫光。
  随后将那魔帝令收在手中细细把玩,体味那残留不多的武道神意。
  至于地魔君,早已经遁走,项央也懒得去找。
  “若是如同太祖和司空玄一般破三关的武者,想要和他们媲美,势必还要经过漫长的修行,以时间堆砌才有可能,毕竟你是天才,人家也不是蠢材,差距不是那么容易抹平的。
  不过我有无字天书,属于开挂的,倒是不用如此繁琐,或许此刻已经超越他们也未可知。
  太祖意在天下,与我早晚有一战,只是不知司空玄是如何想法。
  也是时候去见见开国的谋圣,此时的剑神了。”
  余音未散,项央人已经消失无踪,只留下一片残败青山哀嚎。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剑神山
  剑神山,神剑峰,位于内陆宜州,最高不过七十丈,方圆不过二十里,百多年前,籍籍无名,论天下雄山险峰,连号都排不上,然而因为居住了一个人,从此名动天下,成为无数剑道中人眼中的圣地,神山。
  刘禹锡的陋室铭第一句就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作为能将一座籍籍无名小山带动成名动天下的剑道中人眼中圣地的人,自然也不是凡俗。
  他就是当今天下公认的天下第一剑手,更是天下第一高手的剑神钟大先生。
  当然,今天踏足剑神山,神剑峰的项央知道此人还有一个身份,便是大周开国之初,辅佐太祖皇帝平定天下的谋圣司空玄,其名声,地位,绝不逊色今日之钟隐。
  至于为什么曾经的谋圣,变成了今日的剑神,而今日的剑神,又为何不复往昔的正义凛然,除魔卫道,反而处事带着三分邪性,或许项央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这就是剑神山?果然是剑气冲霄,气盖寰宇,而且隐隐自成一方天地,应该是剑神刻意为之,用以调和自身修为,减缓天地之力带来的压迫。”
  项央远道而来,见眼前之山峦起伏,层峦叠嶂,有高峰如神剑直插云霄,云遮雾绕间,似乎有飞禽盘旋,鹤鸣若隐若现,如仙山福地,因此驻足观看。
  这一看,以他境界目力,自然就看出些门道来,以眼前世界与元神世界分割来看,大不相同,不由得呢喃自语,猜想出剑神如今的处境,以及曾经的修为境界。
  此时的项央一身白衫胜雪,丝滑绸缎裁剪而成,契合挺拔修长的身材,腰间悬着一枚浅黄色的玉玦,如同浊世佳公子。
  乌黑的长发盘拢,尾端被一根玉带束着,看起来精神奕奕,丝毫没有日夜兼程赶路带来的憔悴与疲惫,也不见了过往凌厉霸烈的刀者气度,这便是真正的返璞归真的境界。
  在他眼中,面前之剑神山,与其说是一座由土石堆积,草木生长的大山,不如说是由剑气凝成的山峰,每一个空间,每一个角落,美每一寸土地,无不有剑气穿梭其间,浸润其中。
  这剑气,有长有短,有大有小,有的如烈焰熊熊燃烧,有的如寒冰刺骨冰冷,有的如春木生生不息,有的如雷霆霹雳疾骤……堪称为剑之海洋,已成为实质剑域。
  剑域之主,便是剑神,剑神一念,剑域当中事无巨细,都会为其所察觉。
  若是有人未经主人家同意,贸然登上剑神山的土地,便会受到这漫山无穷剑气的袭击,轻则重伤,武功尽废,重则尸骨无存,乃是被这亿万细若游丝的剑气分尸造成。
  而若是被这剑神山的主人接纳,生活在这剑神山上,纵然不通武道的普通人,短则一年,势必能成为剑道高手,修行剑法一日千里,更能潜移默化的将一身根骨淬炼为剑骨,洗精伐髓,成为剑道天才。
  以一人之力,生生创造了一片适合剑道中人修行的圣地,剑神的修为,的确已经证得三关武道,堪称神通广大,一身力量自天地之间源源不绝,绝不逊色于项央。
  曾经也有数不胜数的天才剑客欲求剑神为师,希求登上剑神山,从而一步登天,可惜百多年来,就没有一个例外,更没有一个人成功过,大部分心存侥幸的人,下场都极为凄惨。
  也所以,今日项央来此所见,堂堂剑道圣地,竟然无比的荒凉寂寥,毫无人烟痕迹,原因便在于此。
  “不过很可惜,看来他虽然迈过了三关之劫,却是取了巧,所以在天地之力恢复强盛之后,不得不自困山间,或许,魔帝也是与他一样。”
  魔帝和剑神,也就是大周太祖与谋圣司空玄,两人当年破三关之劫,乃是以遍及十九州的封天锁地大阵削弱天地之力,从而使自身有能力抗住天地之力的侵蚀,由此成为亘古绝今的至强者。
  但仔细想想,自从封天锁地大阵被破,天地之力重新变得强盛起来,这两人面临的处境似乎就危险起来。
  当然,只是危险,而不是立马暴毙,想来是因为多年以来,两人受到天地之力的冲刷洗礼,早已经将自身锤炼的足以承接这庞大世界之力的冲击。
  这也很好理解,比如一个人接受另一个人的灌顶传功,一开始,肯定不是直接承受功力,而是传功者以自身的庞大修为替承受功力者打通经脉,锤炼肉身,之后才是承受功力,按部就班的来。
  同样道理,一瞬间天地之力的冲击任何一个武者都抵挡不了,但如果先弱后强,先缓后急,给予一定时间和程度的适应,一切豆都将大不相同。
  这便是魔帝剑神以及其他武者的本质区别,因为其他的武者连整个适应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在项央看来,这两人或许能自由的在天下行走,但维持起来应该也很勉强,比不得自己得天独厚,有无字天书傍身。
  甚至两人若是不管不顾的引动天地之力入体,一个不慎,有可能引发难以想象的危险,这或许会成为他对付魔帝的一个有利因素。
  压下心中的许多念头,项央收回心思,迈开步子,朝着剑神山一步一步走去,脚步轻盈从容,面含微笑,犹如前来拜访好友一般。
  这倒也不难理解,因为暂时来看,项央的确没想过要和剑神发生什么冲突。
  或许剑神本身出了问题,但按照项央猜测,过去许多年来,他都是一直在与魔帝作抗争,为天下承平作出极大贡献,这份功劳,是如论如何也抹杀不了的。
  而且,剑神有问题,具体是什么,项央也无从得知,对方会对十九州产生什么影响,项央依然不清楚,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冒然与其敌对,岂不是没事找事?
  再者,项央心中尚且有许多疑问亟待解决,比如魔帝如今布局,具体的打算是不是如他猜测一般,比如当年太祖为何要入魔门,化身魔帝,而不是坐镇大周皇宫之内,当一个永生永世唯一真龙帝王……
  这些疑问,除了魔帝,也只有剑神或许能为他解答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7/69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