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越成一个国(校对)第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66

  “是九宫城!”妊女语气恶劣,面露凶相。
  “对对,是九宫城。九宫城中已经有了一尊国灵坐镇。我们再想攻城,已经不单单是牵制杨柯那么简单。”
  杨柯主外,横扫四方城邦。只要国灵镇守九宫城,便不惧任何神兽的攻击。
  “国灵而已,祂能做什么?”蜃王不屑道:“那些国灵一个个都是废物,除却每日躲在宫殿里醉生梦死,还能干什么?”
  在他这等地祇眼中,国灵是盗取地母神性,阻碍地祇们更进一步的累赘。
  “更别说,一个刚诞生的国灵?恐怕灵智如同三岁小童……”蜃龙嘲讽说:“倒要恭喜杨柯,又多了一个儿子。”
  一般国灵诞生,因为灵智不高的缘故,会被巫师或者国主精心照顾,培养类似亲人般的关系。
  姬乐这种半路出道,而且一上来就是完全体的半神级国灵,简直让人大跌眼镜。
  妊女没说话,她蹙着眉头,心中犯嘀咕:九宫城的国灵?那里能诞生国灵?我记得杨氏一脉的计划,不是肉身成神,在杨氏内部推出一尊炎帝化身吗?国灵?杨柯那厮疯了?居然坐视国灵诞生?还是说,这仅仅是一尊城隍神?不过故土那边的城隍,和国灵还有所不同。莫非是山主看错?
  “不论如何,有了国灵,夏国就多了一个弱点。只要我们袭杀国灵,就能斩断九宫城的天命!”
  国灵死亡,不会在一瞬间带走所有国民陪葬。而是从冥冥天命的角度,抹掉一个国家的命运。在这个国家中,会出现各种天灾人祸,瘟疫、饥荒、地震、战争……各式各样的灾难频发出现,逐渐让这个国家从大地上消失。
  而反过来,如果将整个国家的所有国民屠杀一空,则可以在一瞬间杀死一尊国灵。只是屠杀全部国民有谈何容易?只要一脉尚存,在外重新立国,国灵便有苟延之机,他朝能卷土重来。
  “国灵不足为惧。”蛇主也说:“我的眷属在城中没看到所谓的国灵。倒是见到不少人拥簇着一位神灵。想必对蜃王下手的,也是这尊神灵吧?”
  干尸:“你们说,如果对方塑造兵主,天上那位会怎么看?”
  他所指的“天上”,并非作为造物主的天之神王,而是神王之下的战神。
  在夏国的八主祭祀中,他们接受本世界的天神,承认地母的尊贵,将日月之主推上神坛。却唯独没有选择本世界的战神。
  南宇山神:“你的意思,通知战神,让战神设法铲除夏国?”
  妊女目光微动,坐在那里不曾言语。
  “不错,通知战神。告诉他,九宫城内部除却杨柯之外,还有一尊兵主神,相信他会很乐意出手。”
第十五章
《太平清领书》
  太真楼,当姬乐感知杨柯一行安然踏上归途后,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还好,总算这群人平安了。”
  真要是杨柯等人出事,被那些邪神坑杀在半途,夏国乃至他本人要遭受一次重创!
  “南宇山吗?这账咱们慢慢算。”纵然身体不适,但姬乐身上的生命光辉仍闪耀夺目。他冷厉的目光看着南部一座大山,注视山中升起的一道道神光。
  昨日被风娥女神提醒,可姬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些家伙居然这么大胆,在昨日攻城失败后,继续对杨柯下手?
  那可是一尊半神啊!按照姬乐对南宇山的浅薄了解。南宇山那些地祇里面,能跟杨柯正面交战的人,不超过三位!
  “一群怪模怪样的垃圾,等我和杨柯解决夏国内部矛盾后,第一个拿你们开刀!”
  无独有偶,杨柯在回程时也这么想。同样是半神,他一向以勇武著称,根本不怕南宇山任何一位地祇。唯一麻烦的,就是这些人从来不跟自己正面交锋。而是玩下毒、瘟疫之类的恶心手段。
  “不能拖了,等我解决国灵这件事,绝对要带人踏平南宇山!”
  但因为在山谷拖延那么久,杨柯今夜注定无法赶回九宫城。加上夜路凶险,更容易被南宇山邪神有机可乘,所以只能安营扎寨,小心戒备的同时,啃着行军用的肉干,怀念九宫城的美食。
  “好香的蛇羹啊!”在杨柯餐风饮露啃肉干的时候,太真楼中却正举办一场小型全蛇宴。
  下午的时候,仓颉和青年在城里转悠,看到几条徘徊在井边的大蛇。仓颉二话不说,写下几个字,当场将大蛇斩杀,让青年带回来当晚餐。
  仓颉看着面前炙好的肉片,露出满意的笑容:“这里的饮食水平,比黄帝时代要好太多了。”他虽然是神灵之体,但略品尝一些东西,也可满足口腹之欲。
  姬乐小嘬蛇羹,那蛇肉早已煮成肉糜,鲜美可口:“那是,到底多了几千年,虽然穿越之初没带多少东西,可咱们家的人,怎么能在饮食上亏待自己?我觉得,咱们如果真能塑造一尊信仰神,肯定是食神。”
  “而且,更让我好奇的是,这饭菜居然是你做的?”姬乐扭头问另一边的青年:“你还会做饭?”
  “怎么,不行吗?”青年夹起一块切得薄薄的蛇脍,配合酱料食用。
  “你这种从小饮琼浆,射金丸的人物,没想到会干这种事。”
  “我又不是从小就在富贵乡里长大,我也尝过苦日子,而且军旅生涯中,什么没吃过?倒是你——你确定没事?”
  下午姬乐独自回来,事后想想,青年觉得有些不对劲。
  青年上下端详,只见姬乐穿着宽松的红绸袍,端着羹汤慢悠悠小嘬,举止说不尽的风流。
  “我能有什么事?”姬乐满不在乎说:“下午在女闾玩了会儿,有些累了。刚才见你们回来,便穿上衣服过来接见。”
  姬乐性格倔强,岂会随便在外人面前露怯?自己下午养伤并救助杨柯的事,根本不屑提及。但因为身上淤青有些麻烦,所以他刻意换上一身宽松的衣服,避免过多摩擦。
  青年见问不出什么,话锋一转:“这蛇羹不错吧?我刻意摔打蛇肉,将里面的肉筋全部摔断。加上烹煮时间久,口感极佳。”
  “没想到,你做菜真不错。我本来还打算召唤一位华夏的名厨,如今看来可以先凑合着。”
  姬乐对自己第二位召唤的人物早有腹案,可见到青年的厨艺后,决定暂时将此人挪后,先看看再说。
  毕竟召唤华夏人杰需要自己塑造灵魄,需要一个现成的灵魂作为载体。
  史皇氏道:“国灵举止,颇有魏晋出世之风。”
  姬乐顿时一乐:“算了吧,老爷子。我对空坐谈玄可没太大兴趣。我辈男儿,生在太平年间,当经纶治国,指点江山。生在乱世,该血战沙场,护我国祚。哪有那心思谈玄论道?”
  青年一听,不住点头:“不错,我辈既然来到此世,自然要护持我族昌盛。对了,我回来的时候,赵志文塞给我一卷竹简,你看看吧。”他从袖子里拿出竹简递给姬乐:“《太平清领书》,我听你跟老爷子提过。”
  太平清领书?
  姬乐眼睛一亮,放下手中的木碗,立刻抢过竹简。
  拿在手中,姬乐便感受到一股奇异力量充斥竹简。
  他惊喜万分:“果真是神话时代,道法显圣,《太平清领书》在东汉时代,哪有这么神异?”
  仓颉:“或许我们故土也有神异,只是我等不得而知呢?”
  “或许吧。”姬乐没有争论这个,他只要知道,当故土之物融合本世界的法则后,会自动产生玄妙作用就行。
  《太平清领书》是一本道教经典,据说是《太平经》的前身,太平道便以此作为根本,来了一场黄巾之乱。
  姬乐打开阅读,只见上面写道:“天地开辟贵本根,乃气之元也。欲致太平,念本根也,不思其根,名大烦,举事不得,灾并来也。”
  略过几段,后面又说:“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
  姬乐哈哈大笑:“到底是道教的经典,看来跟后世的《太平经》没多少,差别。太一化道,万气化生,方仙道的根本奥义,无非‘炼气’二字。”
  青年奇问:“你还懂方仙道?”
  “当年跟朋友一起看过几篇道经。不过我没他懂得多。”姬乐想了想:“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者,道也。道从一起,生二,化三,渐变万物……怎么样,还是有点水平的吧?”
  姬乐一脸嘚瑟,没想到当年闲暇时候瞧的东西,在这里也能用上。
  “不清楚,反正我对这些听不懂。老爷子呢?”
  “国灵所指,便是道之起源吧?道藏经典在老朽这也有备份。如果大人有兴趣,回头可以默一份看看。”
  “不要!”姬乐果断回绝:“我文化功底还没高到那个地步。”
  见仓颉还要说话,姬乐转移话题:“《太平清领书》号称一百七十卷,这里只有一卷,莫非只是前篇?”
  “赵志文说是通篇在此,可能竹简另有玄机?对了,还有一件事。我下午把你那‘五斗米’试探问了问。钱正河没反应,但赵志文瞳孔收缩,似乎很惊讶。事后,他才把这部竹简塞给我。”
  “五斗米?什么五斗米?”仓颉一怔,连忙问:“天师道?赵志文和天师道有关?”
  “只是试探一下罢了。”姬乐头也不抬,目不转睛盯着仙术,阅读太平清领书的内容。这可是东汉时期的初始版啊!跟后世被经过不断修改的《太平经》截然不同。
  “或许还能看看《太平清领书》和《天官历包元太平经》的关系。”
  而仓颉飞快思考:“天师道的创立时间也在东汉,而且是顺帝时期。如果那批先民中,有五斗米道的人。但因为太平教创立后,转投入太平教创立‘黄天君’,倒也说得过去……”
  “那么——国灵大人打算扶持仙道吗?”仓颉神情严肃起来,语气凝重道:“您打算在此世兴盛仙道?”
  姬乐这时才放下仙书,缓缓抬头。
  青年和仓颉看着他澄静的双眸,只听他道:“不,我只是打算改革夏国的修行体系。仙道,是一个现成的体系,不是吗?”
  “但牵扯太多,恐怕土著神会有反弹。”
  “所以才要假托巫道之名。说到底,方仙道离不开战国阴阳家的阴阳五行,更离不开道家的黄老之术。只要隐去痕迹,不用担心。”
  “而且老爷子大可放心,我没心思竖立‘黄天君’,眼下的八主神还能维系一段时间。”
  言下之意,自然是等夏国真正成长起来后,便要效仿故土道教,来一场“伐山破庙,扫六天故鬼”的大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