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越成一个国(校对)第3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0/566

  三十二局!
  这已经快结束了!
  二人更加迫不及待,拍着胸脯应承,帮什长一起打扫战场。
  别说,在二人术法探测下,的确在一堆尸体中发现一位尚有几缕气息的重伤员。
  这伤员昏迷不醒,恰好埋在曹参穿越的位置下。众人将他抬出来,赶忙送往大营。
  但此刻,营内的随军医师忙碌不已。看到这几近弥留之际的伤员,忙道:“我医术浅薄,救不了他。你们速速通过传送阵回去洛城,请药王殿的两位前辈出手。”
  军营中心,有一座紫气缭绕的灵台。此台长宽各三丈,以白玉砌就,是夏国巫师们搭建的传送阵。
  什长带着两个部下,和曹参、杨商一起抬着伤员走入灵台。旁边负责传送的巫师马上开始念诵咒法。
  曹参二人一脸好奇,在传送台内左右张望。
  在后世,夏国技术飞速发展,但有关空间传送类的技术却隐而不显。据太学老师们说,这是因为神话时代结束,天地灵气流逝,使得传送台这等损耗巨大的阵法无法长久布置。
  “在我们那个年代,传送台虽然每一座大城都有。但都处于封印状态,除却战争时期外,平日不容许开启。”
  哪像现在,大军随行布置传送台,不知多方便。
  紫气盈满灵台,众人在一片光辉中挪移空间。经过几秒钟的黑暗等待,曹参二人眼前出现璀璨金光。
  看着外面宏伟庄严的宫殿,曹参脸上露出震撼之色。
  远处升起一座座神辉灵台,每一道神光都象征一尊神明。这些灵台散落于灵宫各个角落,而宫殿群中央有三座精致华美的宫殿一线排列。
  这三大神殿上空,皆有无穷无尽的霞光瑞霭布成云海。
  “这就是五百年前的灵宫吗?”
  灵宫,早年帝君居住之地,也是巫教兴起之所。那居中三殿之首的永乐殿,据说就是帝君最初的居住地。
  “你们这是运送伤员?”悦耳的声音从传送台外响起,众人扭头望去,一位巫女正在台外检修法阵。
  众人从传送阵出来,什长上前拱拳行礼:“崔静阁下。”
  崔静?天巫教的神母崔静?
  杨商猛地抬头,看向灵台外的女性。
  此刻,崔静还没有后世那显赫威名。在国民们眼中,崔静是一位实力高强的巫女,但灵宫之中的地位恐怕排不上前十。仅仅是余媖殿下忙碌时的副手之一,是国神殿下较为看重的一位巫女。
  但曹参二人不同。
  从后世而来,他们当然知道崔静的事迹。
  仙道有圣地道一仙宫,传说是两仪真人赵志文所立,为仙道正统所在。但巫教因为一次分裂,导致巫教圣地一化为三,受皇族供奉的太卜台,祭祀夏国诸神的巫神殿以及研究巫神之道的天巫教。
  传闻,巫教之所以分裂。便是神母崔静和几位巫教教主大打出手所致。
  崔静,既是天巫教魁首,也是巫教分裂的导火索!
  在曹参二人的那个年代,风闻崔静是一位睚眦必报且实力卓绝的大前辈。
  “你们两个,我怎么没见过?”
  崔静察觉二人的目光,美眸扫过二人。
  顿时二人心中一凛,仿佛被巫女的目光彻底看透。
  崔静目光露出异色,惊讶问:“你们身上的灵力很浓郁,是在哪里修行的?”
  四鼎?虽然现在的夏国和十年前不同,但这么年轻的四鼎修士,还是很少见的。
  “他们俩好像是学宫的学生。”什长解释说:“他俩好奇魔族,偷偷跑出城,正巧被我带回来。”
  “学宫?”崔静伸手一抓,从杨商二人身上抓出一缕文气。尤其是杨商,他因为修行仓颉的诗赋法门,身上凝聚浓厚的墨意文气。
  墨色玄气在崔静掌心流转,隐隐听到朗朗读书声。
  “的确是史皇殿下门人。”崔静戒心稍稍放下,但也仅仅是稍稍。以这位巫女的心机与谨慎,可不会如什长那样好骗。
  她静静观察二人,杨商心中暗暗叫苦。如果这位大佬把史皇殿下请来,我二人的谎话马上就会戳破。
  此时,曹参急声道:“阁下,救人要紧。这位兄弟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担架上,重伤的士兵渐渐失去气息。
  崔静挥手射出翠光罩住士兵,稳定他的伤势:“他交给我,我派人送他去药王殿。至于你们……”
  果然,这件事也没办法消除她的戒心吗?
  二人心中苦笑,曹参已经开始盘算,要不要直接想办法找一位大佬,全盘托出二人的身份?
  嗯,当然,崔静是绝对不可信的。
  不过从未来穿越而来,会有人相信吗?
  “阁下。”什长开口了:“我们仓促回来,不打算马上回军营。庙算结果如何?我想看了结果再回去。”
  “这次庙算快结束,差不多还有半个时辰?”崔静这才收回怀疑的目光,对什长道:“你赶紧去吧。别耽搁了,早去早回,军营那边不能随便离开。”
  “没事,我专门报备过。而且,我一个后勤清扫战场的,刚刚忙活完,总不能半个时辰内再让我们这组出动吧?”
  他对曹参二人打眼色,带众人一起赶往庙算会场。
  崔静本欲追究曹参二人的来历,因为从二人的衣服打扮上,她隐约感到不对劲。
  虽然是夏国的衣料和纹饰,但那些衣服感觉从来没见过,和目前国民们穿着有些许诧异。
  可看他们往庙算会场去,崔静暂时放下心。
  “会场有诸位殿下,纵然这二人有问题,也会被当场擒下。”
  崔静看着留下的伤员,面露异色,居然是:“是曹凌这小子?”
  崔静认识这伤员,此人跟霍去病关系不错,目前尚未及冠。他去年跑来找霍去病,恳求外出参战,没想到居然在这里受到重伤。
  崔静不敢怠慢,赶紧派人将曹凌送去药王殿。
  另一边,曹参和杨商在什长带领下,前往庙算会场的九章灵台。
  可越靠近这里,曹参心中越发难以自制。
  灵台庙算,这可是帝君亲自主持的兵家盛事。也就是说,不仅仅是霍大司马、蒙恬将军、武安君、尉缭公、宝塔将军,那帝君本人也在这里。
  想到自己被冠以“帝君之子”,曹参竟然有一种不敢前往,不敢去拜见帝君的念头。
第三百二十四章
托塔天王李靖?
  当然,在杨商等人的拉扯下,可没有曹参独自留在外头的道理。
  他随众人一起来到九章灵台。
  灵台是一个泛称。只要拥有超凡力量的神台,在灵宫都被称为灵台。比如用作收集露水的承天灵台、负责传送的紫玄灵台,观测占卜的太元灵台,封印祖灵的禁神灵台……还有修行方面,灵台也被视作一类修行术语。
  但要说九章灵台,整个夏国只有一座。哪怕曹参、杨商这后世来客也清楚这座灵台的意义。
  九章灵台是国灵召见国民,彰显威仪的神台,是帝君专属。
  九章者,天、地、日、月、风、雷、火、虫、禾之华章。九重玉台的每一层,都有一篇歌颂相应景观事物的华章文书,还有国灵亲自扣盖的法印。
  曹参二人清楚,不仅是兵家最具意义的灵台庙算。儒家的法统之辨,法家的八法之争,甚至厨王争魁,百城夺龙等各种赛事也全部在这里进行。
  这座九章灵台见证夏国五百年风雨变迁,是极为重要的一处建筑。
  也正因为它积累夏国多年以来的信仰崇拜,自身也可视作一件法宝。
  曹参压抑心绪,眺望这座具备传奇色彩的灵台。
  九章灵台高有九丈,分九阶而列。每一层皆插满旌旗彩幡,挂着玉铃铜钟,夏国高层依循座次排列。
  曹参望着九章灵台的最高处。那里高高升起明黄色帷帐,夏国未来所尊奉的国神帝君正在那里!
  但此刻,帷帐遮掩姬乐的身影,让曹参露出失望之色。
  反倒是第八阶,有夏国开国之君以及王后南宫氏、史皇氏,灵宫太卜、余媖。
  见杨柯和南宫清妏夫妻和睦,在灵台上说笑。曹参暗思:“果然如书中记载,圣王和圣后情比金坚,是我辈学习的典范。”
  这对模范夫妻在夏国后来的记录中可是一段美谈。就连杨柯曾经悔婚余媖,迎娶南宫清妏,也被后世少女们传为美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0/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