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气逼人(校对)第5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4/816

  除了纯粹的人类之外,幻魔界还生活着不少亚人种族,比如精灵族,矮人族,巨人族,半兽人,也包括两栖类的鱼人族等等。
  很不幸,穿越这种事情是一视同仁的,这些亚人种族也有一小部分穿越到了地球上。
  相比于纯粹的人族,这些亚人种族更难隐藏自己,倘若说普通的幻魔界穿越者还能用自己金发碧眼、普普通通的模样,外加一点小小的魔法技巧,隐姓埋名,在民间过着滋润的小日子,那么这些族群特征及其明显,刚刚穿越过来,晕头转向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会被人发现的亚人种族,便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头脑发昏,狂性大发,或许能杀死几个、几十个地球人,然后被闻讯赶来的地球军镇压。
  要么,服服帖帖,投靠地球上的大势力,成为地球军、天人组织或者那些叛军、匪帮和超级企业的一员。
  绝大部分亚人穿越者,都会十分明智地选择第二条路。
  毕竟,就算是智商低下,脾气暴躁的双头巨人们,在看到同伴的脑袋被地球人的反坦克火箭弹一发爆掉之后,也会变得冷静、和谐、友善不少。
  是以,正如现在东方的地球军,秘密征召了不少修仙者,哦,是修真者一样,西方的地球军,也秘密征召了不少魔法师和亚人穿越者——所谓“秘密”,仅仅是还没有向民间公开,彼此之间,早就心照不宣了。
  今次围捕和控制深渊巨兽的行动,虽然发生在东方世界的沿海一带,主要由地球军中的东方力量负责。
  但地球军的基础,是由昔日大洋两岸的双雄共同打下,现在地球军中的东西方力量,仍旧处于微妙的平衡中。
  深渊巨兽这种“终极生物决战兵器”,是极有可能打破平衡的恐怖存在,在内忧外患愈演愈烈的当下,地球军内部必须精诚团结,为了避免误会,共同参与行动的,包括了不少来自西方的军事力量,此刻,其中的魔法师和鱼人族,正好排上用场。
  在西方魔法师和鱼人族大显身手,镇压海洋的同时,另一艘特种渔政船上,亦有几架攻击机和运输机,不顾浓雾,强行起飞。
  浓雾的范围并不大,这里距离海岸也不算太远,即便无法原路返回,也可以降落到浓雾区域之外,别的特种渔政船上,或者干脆飞回陆地去,降落到军用机场里。
  因此,这些攻击机和运输机,并没有后顾之忧。
  而当他们飞到渐渐稀疏的浓雾之上,高度和速度都双双降低之后,不可思议的疯狂一幕发生了。
  运输机上方,竟然掀起了一个特殊的舱盖,十几道人影竟然从里面爬了出来,就站在机舱上面,甚至像是钉子一样,牢牢钉在机翼上!
  狂风呼啸,气流颠簸,比惊涛骇浪更胜一筹。
  但这些人就像是和运输舰融为一体,根本无惧风浪。
  他们或是面容古拙,或是充满了威风凛凛的强者气息,周身流光溢彩,甚至缭绕着一柄柄熠熠生辉的飞剑,赫然都是来自修仙界的穿越者,以及地球上激活了强大超能力的觉醒者!
  更有强者直接盘坐在攻击机或者俯冲轰炸机的机头上,双臂环抱,面露冷笑,背后交叉背负着几十柄特种合金打造,削铁如泥、无坚不摧的战刀,命令攻击机和俯冲轰炸机,直接朝深渊巨兽所在的位置扑去。
  没错,既然怪兽能量护盾的特性,是速度越慢,越难防御,自然很快就会有人想到普通舰炮和火箭弹的速度,也动辄就能接近甚至超越音速,仍旧不免激活部分能量护盾。
  那么,如果用冷兵器——刀剑近距离攻击,效果会不会比枪炮更好呢?
  如果没有“灵气”这一因素,提出这种建议的人,应该直接送到精神病医院去。
  自从火绳枪第一次发出咆哮,刀剑和铠甲的荣耀,就注定要被砸个粉碎,没人能逆转这一规律。
  然而,“灵气”这种神秘能源的出现,就像是火药第一次应用于战场一样,再次将人类根深蒂固的军事法则,砸了个稀里哗啦,来了个翻天覆地。
  由天材地宝融入特种合金里面打造出来,又灌注了大量灵气,受到符文和秘法驱动的冷兵器,被修真者或者觉醒者操纵着,的确能发挥出比不少热武器更强大的破坏力。
  特别是在对抗怪兽的战场上。
  因为怪兽体型太大,一旦人类降落到它的身上,它就没有太好的防御办法。
  固然人类光凭刀剑很难撕裂它坚硬的鳞片或者甲壳,直抵要害,将它杀死。
  但它除了潜入深海之外,也很难将人类从身上甩下来。
  这种双方都无可奈何的骚扰,其结果往往是怪兽认输,逃跑算数。
第0733章
消失的巨兽
  是以,过去数月之内,人类和怪兽的激战,往往是以多炮塔战舰的万炮齐鸣为背景,再加上搭载着绝世强者的攻击机和俯冲轰炸机,将机炮、火箭弹、航空炸弹和绝世强者们一起投放到怪兽身上,在熊熊烈焰和刀光剑影之间展开。
  这种既先进又落后,好似大杂烩般的战术,也算是灵气复苏时代独有的风景。
  只是,今天,西方魔法师和东方修真者各显神通,纷纷靠近深渊巨兽,却全都扑了个空。
  当“疣猪”攻击机将盘旋高度降至极限,简直要坠落在大海里时,他们仍旧没有发现深渊巨兽浮出海面的头颅和躯干。
  即便迷雾渐渐消散,能见度提升到上百米,平静的海面一览无余,仍旧没见到那座奇峰凸起的“岛屿”。
  在几艘科学考察船上,深渊巨兽的心跳已经突破每分钟一百次。
  却忽然突兀地归零。
  就像是深渊巨兽的心跳瞬间停止一样。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真相是,深渊巨兽已经苏醒,并且挣脱了人类的束缚和监控,潜入海底!
  这一点,从科学考察船和特种渔政船收回来断裂的电缆和光缆上,就可见一斑。
  取而代之,在深渊巨兽原本驻留的区域,海面之上,出现了一个慢慢扩大的漩涡。
  那就好像深渊巨兽在海底凿开一个巨大的窟窿,海水源源不断泄漏进去,漩涡不断扩大,很快就要威胁到四周特种渔政船的安全。
  特种渔政船和周围的驱逐舰、护卫舰,只能纷纷调头,仓促逃离漩涡。
  “轰!轰轰轰轰!”
  海底忽然传来了一连串震耳欲聋的巨响。
  伴随着一道道粗大的水柱从天而起,像是一座海底宫殿缓缓升起,高耸入云的廊柱首先浮出海面。
  这是部署在深渊巨兽周围的水雷,被漩涡激荡的湍流引爆。
  原本万无一失的防线,就这样被深渊巨兽突破。
  来自海底潜艇部队的报告,他们再次捕捉到深渊巨兽的踪迹,这头庞然大物在利用迷雾遮掩身形,利用漩涡引爆水雷之后,已经下潜到了海底,背离海岸线,不慌不忙朝大洋深处“走”去。
  这个消息,忧喜参半。
  喜的是,它似乎并没有朝陆地进军,践踏灵山市的打算,灵山市数百万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有更多沿海城镇,都得以幸存。
  忧的是,它好像识破了地球军的陷阱,感知到了人类的恶意,一旦从大陆架潜回到真正的深海远洋,那就是纵虎归山,谁知道它卷土重来时,究竟会以何等面貌,怀着什么样的目的?
  “潜艇部队已经锁定目标,随时可以发动鱼雷攻击!”
  “海面舰艇也已封锁深渊巨兽所在水域,深水炸弹统统就绪!”
  现在,到了军方指挥官,做出最后决断的时候了!
  ……
  “你们,你们说什么?”
  同一时间,灵山市应对地底危机的指挥中心,乌正霆中校的脸色难看到像是刚刚被深渊巨兽踩了一脚,艰难道,“现在控制着深渊巨兽的,极有可能是白夜的灵魂,而且,他已经,已经背叛人类了?”
  “不不不。”
  楚歌急忙解释道,“白夜的确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特调局第七处的控制,而且他也,呃,因为罹患离魂症的缘故,对自己的人类身份产生了怀疑和迷惑,变成了某种……半人半鼠的东西,但说他‘背叛人类’,这也太武断了一点。”
  “都半人半鼠了,难道还不算背叛人类?更何况,你们说,他的灵魂中还嵌入了部分病毒博士的理念和逻辑!”
  乌正霆中校捂着胸口,虽然心痛如绞,却还是固执己见,“不行,我必须将这一情况,汇报给海上行动的最高指挥官知道,他们必须第一时间将这头半人半鼠,还拥有深渊巨兽身体的怪物消灭!”
  “不行,军方不能这么做,合着我们刚才这么多话都白说了?”
  楚歌急道,“现在的情况并不是最糟糕的,至少深渊巨兽还没有狂性大发,也没有落到天人组织手里,白夜——无论他的灵魂和身体究竟变成什么样子,我坚信他对人类文明仍旧是忠诚的,至少是部分忠诚的,或许,他并不想危害人类文明的利益,只想在人类文明的利益和鼠族文明的利益之间,取得某种平衡!”
  “平衡?”
  乌正霆中校连连冷笑,“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千万年来都是这颗星球上独一无二的万物之灵,我们高居于巍峨的王座之上,总不需要和任何畜生取得所谓的‘平衡’,现在,白夜想要把人类从王座上一把拉下来,让人类和老鼠平起平坐,就这样,还不算背叛人类?”
  “怎么和你讲道理,就这么麻烦呢?”
  楚歌怒道,“反正,我把话放在这里,过去一个月里,是我始终陪护着白夜进行心理治疗,我对他的心态和思维模式非常了解,我认为他和天人组织的疯子是两回事,是可以沟通、争取和挽救的。
  “想想看,如果我们真能说服白夜,取得某种平衡,呃,妥协的话,那么,军方的计划就不算完全失败,我们还是有希望得到深渊巨兽这名强力盟友。
  “反过来说,倘若军方因为计划失败和曝光而恼羞成怒,连沟通的机会都不给,就不分青红皂白乱轰一起,即便杀死深渊巨兽,都是莫大的损失,更别提万一杀不死对方,令对方在出离愤怒的情况下,彻底泯灭人性,展开疯狂报复,到时候,千千万万的冤魂究竟该去找谁?那些被夷为平地的沿海城镇,所有的损失,又该谁来负责?
  “别忘了,现在的深渊巨兽,不再是浑浑噩噩的畜生,而是拥有人类的灵魂和智慧,深知人类武器的性能和地球军的战术,你确定用来围猎普通怪兽的方法,能抓住或者杀死这头拥有人类灵魂的深渊巨兽?”
  “这……”
  乌正霆中校一时语塞。
  “看样子,这件事你也做不了主,乌‘中校’!”
  楚歌特别加重了“中校”两个字的语气,提醒对方,“我不反对你将地底发生的一切,都如实汇报给上级,但我希望你能加上刚才我说的这些专业判断,我相信,军方高层总有足够的智慧,能兵不血刃,得到皆大欢喜的结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4/8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