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神捕(校对)第5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8/627

  “这是什么?火油?”宁月眼神瞬间冷了下来,火油刺鼻的味道无处不在的灌入鼻孔。
  “怪物不惧刀剑,砍杀是很难奏效的,唯有火烧,才能彻底的杀死!”
  “不用了!”宁月薄薄的嘴唇中冷冷的吐出三个字。微微抬手,突然间一道雪白的剑气横扫而过。怪物的咆哮和小庄的哀求戛然而止,无穷的剑气肆虐天地,几乎一瞬间,眼前的囚笼仿佛是被手掌抹去的沙画一般消失不见。
  当夜,宁月心事重重的坐在军帐之中,在天黑之前,宁月和千暮雪曾深入草原探寻怪物的踪迹。但是结果却是很不满意,千里草原,万里枯荣。草原之上的青草郁郁葱葱,但是宁月和千暮雪御空数百里,却不见一个部落不见一只怪物。
  但是,凉州边境出现怪物,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宁月和千暮雪扩散搜寻数百里,却连一只怪物的踪迹都没有。不只是没有怪物的踪迹,就连活物的踪迹都没发现。
  草原,就仿佛是一座无穷大的坟场。没有生命,没有活物,乃是青草植被的天地却是生命的禁区。但是,就在十来天前,草原上还在飞速的恢复着次序。
  圣山已经倒塌,芍药的圣女宫重新选址于大雪山。但是大雪山周围也如连绵的草原一般没有一丝一毫的踪迹。可多王的汗庭,仿佛被大地吞没了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一无所获之下,宁月无奈的回到了凉州,回到了段奇峰为他们精心准备的军帐。宁月坐在椅子上发呆了很久,千暮雪接着油灯悉心的擦拭着羲和剑。
  不知道过了多久,军帐外传来清晰的脚步声,还没有靠近,宁月的声音便已经送到了军帐之外,“段将军进来吧!”
  段奇峰掀开军帐,捧着一叠军报踏入军帐,“王爷,这是这些天来我们对怪物的记载,还有一些怪物习性的判断。从目前的情报上看,这些怪物与之前记载的血奴有很大的不同。血奴虽然也是杀不死的怪物,但是他们至少还是维持人形。行军打仗,与我等无二。虽然以鲜血为食,但也说话交流,行军打仗也通军法韬略。但是这些怪物却不同,他们不仅吸食鲜血,更爱分食血肉。他们的形态已经和人完全不同,四肢坐地,攀附墙岩如履平地。而且怪物似乎并不通言语,他们完全遵循本能。嗜杀成性,嗜血成魔,就算野狼的智慧也要比他们的高!”
  “如若这般,这群怪物也不足为惧!”宁月皱着眉头说道,“大周熟读兵法的军队,难道连一群野兽都不如么?虽然他们刀剑难伤,但是我们有火炮。”
  “其实不然!”段奇峰否定了宁月的推断,“以末将观测,虽然这群怪物毫无理智嗜血成性,但是他们并非是完全遵循本能在行动。每一次黄昏出现,每一次的目标都如此明确,甚至败退之时,溃败的都如此整齐划一。在背后定让有人在操纵,或者说有怪物在操纵。他们之所以没有理智,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级别太低。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们甚至比我们这些训练有素的军队还要精锐。因为他们不怕死,完全的服从命令。他们不知道恐惧,也不懂反抗!再加上怪物刀枪不入,一千只怪物足以抵得上我大周五千精兵。一旦数量过万,那就真的是噩梦!”
  “但是今天我和暮雪前往草原探寻,横扫数百里草原却不见一个怪物。难道他们都是凭空出现的?如果草原之上怪物繁多,那不该能逃过我们的耳目……”
  “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另一个特性!”段奇峰轻轻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一饮而尽,“自从怪物第一次出现,我便一直想要弄清楚怪物从何而来。在怪物褪去之后,我便命斥候追击草原,但是,出击的斥候,没有一个能活着回来。之后我便在黄昏之前,命将士们在外等候,怪物现身之时,他们亦无所察觉。直到昨天,我们的挖坑的时候才明白,这些怪物竟然是来自于地下。他们能潜藏于地底深处,潜藏于水底,沙硕之中。王爷,你试想一下,原本一马平川的草原,突然间无数怪物从地底钻出四面八方的围拢而来。就算是十万大军,又如何能抵挡这样的神出鬼没?”
  宁月的眉头皱得更深了,怪物能藏于地底深处,而且从总总迹象来看,这些怪物都不能算是活物。因为就凭宁月的精神感知,都无法发现他们的生命波动。如果他们蛰伏,在宁月的感应中他们就和一草一木一样是死物。
  在宁月的前世如果遇到这样的怪物也定然头疼更何况是现在军队。处于冷兵器时代,仅仅拥有简陋的热兵器,面对这种特性的怪物根本就没有一战之力。
  “玄州那里有没有出现怪物?”宁月神情严肃的问道。
  “没有!在我们第一次遭受怪物偷袭的时候就命人向玄州预警,但是这十几天来,这里几乎每天都会有怪物出没,但在玄州却风平浪静。”
  段奇峰说着,脸上也露出了满脸的疑惑,按理说同样是直面面对草原的关卡,没理由就厚此薄彼啊。
  宁月想了想,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怪物的踪迹,就连我也无法探测出来,所以也没办法只能守株待兔了。我和暮雪将留在这里以防意外。在我动身之前,朝廷已经高度重视了凉州边境安危,不久后会有大军开拔来此。局时,大周所有的调动物资,都会以凉州玄州为首要。在大军到来之前,由我和暮雪坐镇应该万无一失。怪物出现,已经不是我大周皇朝之危,而是天下生灵之危。过会儿我会亲笔书写奏报,你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是,末将明白!”段奇峰也没有矫情,立刻命手底下最优秀的斥候抓紧准备。
  宁月写的军报,不仅仅是向皇上禀明怪物的特性,还有一封是让莫天涯广发天下的英雄帖。怪物神出鬼没,而且还刀枪不入,单单朝廷的军队已经很难抵抗。
  这一次不是中原和草原之争,也不是朝廷和江湖之争,而是天下苍生和天地浩劫之争。宁月将家国危难,种族威胁写的声情并茂,并让莫天涯誊抄,并发送九州各大宗门。
  当天夜里,宁月连发了数道最高指令,在第一批刚刚送往京城之时,第二批连忙前往荒州天幕府。命立刻联系可联系的天幕府捕快,即可前往凉州玄州支援。
  第三封便是将信转交到器宗东皇小萱手中,命她立刻将器宗的存货全部运往凉州玄州。这个节骨眼上,宁月已经顾不得其他了。虽然怪物没有大规模入侵,但宁月甚至可以预见,现在只是试探,很快就是无穷无尽的怪物海洋了。
  宁月将可以请到的外援,可以联系到的势力都联系了一遍,凉州守军八百斥候竟然还不够用。
第九百五十五章
全国总动员
  京城御书房,这里一直是大周皇朝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甚至从御书房出去的政令,要比从乾坤殿之中的多得多。多少关系到大周未来数十年的大事,多少关于数百万百姓生死存亡的政令,都是从御书房发出。
  以前,御书房的主人是莫无痕,十几年间,处理了太多的大事,而莫无痕在位的十几年,也是大周皇朝飞速发展的十几年。
  哪怕天灾人祸不断,但莫无痕凭着高超的手腕,生生的稳住了大周的安定。虽然莫无痕定号为武皇,但莫无痕却从未动用过武力,除了逼不得已的反击之外,竟然没有对外宣誓过一场战争。
  不是莫无痕不想,而是莫无痕不能。不得不说,这是莫无痕的悲哀。而现在,虽然在御书房下手的依旧是那几个内阁大臣,但主位上已经换成了莫天涯。
  此刻的莫天涯脸上,却显露着前所未有的稳重与凝重。几位大臣看到这一幕的莫天涯,心底既是安慰又是心疼。莫天涯刚刚登基,皇位还没有做热,大周就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
  不,这次危机还不是针对于大周,而是针对于整个天下苍生。宁月的奏报他们都已经看过,之前段奇峰的奏报还算是委婉含蓄,但宁月的奏报,却是直接将一众大臣的心,提到了天花板上。
  什么生化危机他们不懂,但灭世大劫却是很好理解。尤其是,如果无法将怪物阻拦于国门之外,那么就不仅仅是大周皇朝崩塌,也不是九州生灵涂炭。
  直接的结果是,九州大地甚至天下大地之上,再也不会有一个生灵。人,会死绝,鸟兽鱼虫,皆会死绝。死绝,还不是大劫,这让一众大臣在感觉不可思议的同时纷纷感觉背后发寒。
  但是他们都熟知宁月的为人,他们都清楚宁月不喜欢危言耸听。既然说的那么严重,那么事实一定是那么严重。原本还想着看看情势在决定资源调动力度的内阁大臣,再也不敢看看情况了。
  连夜,数十道政令下发到九州各级。不管什么理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必须把命令中的任务完成了。完不成,那就立刻开刀问斩。不问理由,不问过程,只要结果。
  一瞬间,整个大周皇朝都掀起了滔天巨浪,无论是官员体系,还是平民百姓,各行各业,都仿佛被这一道响雷惊醒。
  朝廷急红了眼,杀人的刀子也很锋利。在这个节骨眼上,所有人的小算盘都收了起来。原本以为,面对这样的劫难,大周上下也会众志成城团结一心。
  但是就在刚才,现实给了莫天涯一桶冷水,而内阁大臣们的刀,却已经渐渐出鞘杀气弥漫。因为送往江湖各门各派的求援信,竟然得到了一个统一的回复——闭门羹。
  各大门派仿佛存心想看朝廷的笑话,他们不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也不说朝廷的事赶我鸟事。他们就是避而不见,无论信使如何好说歹说,掌门不在,长老不在,留下的弟子,做不了主。
  一两个,可以接受,一个个都这样,这不是摆明着么?曾维谷不断的揪着下巴上的胡须,胡须已经被揪的只剩下稀稀拉拉几根。但是曾维谷非但没有停下,反而是不把胡须揪光誓不罢休的架势。
  “皇上,不能犹豫了!”司马敬明突然打破了沉寂,冰冷的声音缓缓的响起,“之前先帝还说,之前对江湖武林的政策错了。
  但现在来看,是没有错啊!江湖武林平日里处处和朝廷作对,等到国难当头,生死存亡之际,他们又一个个避之不及。
  以前,我们都以为,江湖武林便是武学宗师的摇篮,虽然武林中人闹腾,但他们毕竟能出一两个高手以稳定九州皇朝。
  但现在来看,非是江湖武林乃高手之土壤,而是武道宗师,选择了江湖而已。心怀天下者,终究会心怀天下,他们并不会因为出生在何处而改变自身的信念。
  就好比诸葛巨侠,出生微末,崛起于江湖,但是他成名却在于心怀天下。距江湖之远而忧君,放眼江湖有几人?
  乱我天下者,终究会乱我天下,并不会因出生朝堂而更改,就好比前中山郡王,生在皇家宗庙,却行背典忘祖之事,害的我大周皇朝苦不堪言。
  江湖为武道高手之摇篮,那真的死抬举了他们。皇上,之前定国亲王在,臣不敢多说,本次原是借题发挥,但定国亲王竟然为了江湖武林而定一部律法于国法之上?此,乃真正的大逆不道还请皇上明察……”
  “哎哎哎——司马元帅,咋们在商讨如何应对此次灭世大劫,你怎么又扯的如此深远?以定国亲王的判断,咱们还有没有明天都犹未可知,灭江湖还是扶江湖,如今还有意义么?”曾维谷脸色阴沉的缓缓抬起头,下巴上的胡须,变得更加的稀少了。
  司马敬明脸色微微有些古怪,默默的抬起头看了一眼曾维谷。他和曾维谷一文一武辅佐了三代帝皇,数十年来,配合默契几乎从未有过政见上的冲突。
  曾维谷清高,一心只求青史留名。所以当政数十年来,清廉如水。而司马敬明深受皇恩,也是荣仁帝家奴出生,从出生的那一刻,他的生命就注定了要为大周朝奉献。
  江湖武林的顽疾,在司马敬明眼中不仅仅伤害朝廷的政令,最根本的原因是有损皇上的威严。所以对江湖武林动手,司马敬明包括军部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当初之所以和曾维谷一道被勒令闭门思过是因为有人要动身为太子的莫天涯。为莫家保驾护航了数十年的司马敬明,哪里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曾相国,老夫就是在说眼下之灭世大劫。如今我朝大军皆尽开拔前往边疆,在此国难当头之际,他们空有报国救世之力却袖手旁观,老夫以为,应该杀一儆百,逼迫他们开拔边疆抵御外敌,难道还任由为之?如果我大军全部到达凉州,而他们见有机可乘行不轨之事,到时候中州内防空虚,任由他们胡闹,我大周危矣。老夫是武夫,所以老夫只管御敌防御,江湖武林不动,老夫不敢妄动!”
  曾维谷的脸色更加的阴沉了下来,轻轻的敲击着椅子扶手一边长长的叹出一口气,“现在的情势,我们还有余力对江湖武林出手么?凉州之外,大战随时可能发起,如果这个时候再分兵,一旦被拖延,如何是好?再者说,定国亲王本也是江湖武林出生,他现在不也为朝廷几经生死?定国亲王现在为大周镇守边疆,我们这个时候对江湖出手,是不是太不顾及他的感受了?”
  “定国亲王乃是皇亲国戚,根正苗红,哪里是江湖武林出生?再者说,定国亲王在乎的,无非是江州武林盟的人,其他武林宗门,他岂会上心。当年先帝对江州武林盟动手,老夫不也是全力反对?江州武林盟和那些假仁假义的武林宗门岂能混为一谈。曾相国这是上纲上线一棒子打死啊!”
  “好了!你们别吵了!”莫天涯听不下去了,用力摔下手中的奏报站起身,脸色阴沉的走出御案在御书房之中来回走动。
  “我们之前以朝廷的名义去请九州各大宗门助拳原本就不妥,是朕高估了自己在江湖武林中的声望了。朕当初也是被火急火燎的有失判断。江湖武林看似一盘散沙,但是他们但凡何事都是有些名目的,蛇无头不游,鸡无头不走,要想请江湖武林助拳,需先拿下那三个宗门!”
  “皇上是说……武夷派,峨眉派,还有普陀寺?”司马敬明问道,但转瞬间却脸色阴沉了下来,“峨眉派就不说了,峨眉派与我朝廷有着不解的仇怨,他们定然不会出手相助。普陀寺虽然是江湖武林宗门,但是自从三十年前,他们宣布封山之后再也没有弟子行走天下。再说了,普陀寺除了是武林宗门,他们还是禅宗正宗,信徒遍布天下,如果他们一心吃斋念佛,我们也不能勉强他们。唯有武夷派,却也是千难万难。数月前,先帝撕毁与他的约法三章,在想取信与他已经不可能。而且紫玉真人更是九州武林盟盟主,如今江湖武林做壁上观,老臣以为就是武夷派暗中示意的。”
  “紫玉真人朕虽然没有交集,但从宁月的口中也算了解一二。此人虽然势力,也好名利。但是此人的德望其实并不在诸葛巨侠之下。原本由诸葛巨侠去武夷山最为合适,但是诸葛巨侠要调查天机阁一事一时无法抽身,朕思来想去,还是由朕亲自去一趟武夷山吧。”
  “不可!”这一次,司马敬明和曾维谷异口同声的喝到,“皇上千金之体,还是不要以身犯险了。九州武林盟如今与朝廷交恶,如果他们生出歹意,皇上如何自处?就算要请动紫玉真人,也不该是皇上亲自去,何不一纸传召,命紫玉真人进京面圣?”
  “得了吧,朕没那么娇贵,再说了,现在是朕有求于人家,还摆什么谱?朕明日动身前往荒州,看在朕亲临的面子上,他紫玉老儿还不至于闭门不见吧?”
第九百五十六章
第二次九州武林盟大会
  荒州武夷派之上,原本恬静的武夷派被突然来访的各大宗门打破了平静。而似乎,武夷派上下对各门各派的造访早已有了预料。早早的安排了房间,早早的采购了生活物资。
  大周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向来以消息灵通闻名的江湖武林又怎么可能不知晓?甚至在半个月前,就已经来了一大批江湖武林人士。而这一波,却是比以往的任何一波都要声势浩大。
  武夷派身为现在江湖武林的泰山北斗,江湖武林中的大事当然要听取武夷派的意思。更何况,这十多年来,紫玉真人这个九州武林盟主也是相当称职的。江湖武林之中但凡有了什么纷争,找上武夷派几乎都能妥善解决。
  之前一段时间,朝廷和江湖武林的关系异常紧张。原本江湖武林对朝廷好不容易积起来的好感也被莫无痕这大刀阔斧的动作败坏的干净。
  现在看到大周皇朝有难,不少人心底倒是说了一句报应。可是就算是报应,各大门派掌门的心底却是并没有多少幸灾乐祸。
  莫无痕死了!原本以为,听到莫无痕死了江湖武林人士应该拍手称快。因为莫无痕这个武皇,对江湖武林人士来说根本就是悬在头顶的剑,谁也不知道这把剑会在什么时候落下。
  莫无痕对江湖的敌意,从他登基以来就赤裸裸的表露了。但是,当莫无痕死讯传遍九州,当举国皆哀的时候,各门各派竟然不约而同的关起了山门。
  对于江湖武林来说,莫无痕无疑是一个暴君。但对于天下百姓来说,莫无痕却是一个爱民如子的仁君。江湖武林虽然脱离了朝廷,但是他们不能脱离百姓。
  他们的衣食住行,和九州百姓息息相关,他们不是真正的异端也不是不需要吃喝拉撒的神仙。在莫无痕活着的时候,他们只想到对自己的打压和迫害,而当他死了之后,却渐渐的记起了莫无痕的好。
  也许各门各派避而不见并不仅仅是厌恶朝廷排斥朝廷,更是因为他们内心的矛盾。他们立派的宗旨就是锄强扶弱替天行道。没有哪一个宗门立派的宗旨是为了和朝廷对着干,或者为了打家劫舍伤天害理。如果是这样,这群人也不会是武林宗门,他们会被打上邪魔外道的标签根本不可能被江湖武林接纳。
  替天行道,锄强扶弱虽好,但随着大周的日渐强盛,各门各派发现他们的事业已经没有了可以继续的空间。百姓安居乐业,也没有人愿意放下好好的生活去做杀头的买卖。
  锄强扶弱,吏治清明,百姓们可以寻求官府替他们做主也不需要大侠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那一段时间,大侠们过得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8/6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