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社(校对)第1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8/1242

  无论如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生,衍生之意。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鲧复生禹。
  罪族白马,被驱赶到炎黄文明圈边缘,成为蛮夷。
  但是禹并没有遗忘父辈的遗志,也没有懈怠。
  失败乃成功之母,他努力琢磨着先辈们留下的资料,完善着堵疏并用的治水理论。
  并最终,等来了那个能洞察人心,极有识人之明,且善于用人,乃至让后人都怀疑是穿越者的舜。(详见前面的番外上古帝王的套路)
  在山海经里,虽然杀鲧的帝,与用禹的帝,都只写了‘帝’这一个字,没有指明是谁。
  但我认为,如果是尧杀得鲧,那么重用禹的,必不可能是尧。
  全族流放然后自己打脸?即便如此,那也是尧将治水之事,托于舜。
  舜情商极高,才假托帝之名,提拔了禹。
  我更认为,是舜继位之后,启用了长大的禹,洞察出了禹的才干和品性,破例提拔,委以重任。
  舜,是何等洞察人心的智者,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完全了解禹这个人,跟鲧一样,都是极端务实之人。
  禹治水几十年,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
  而这几十年,都在舜的任期里,这背后没有舜的完全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重用禹的人,肯定是舜,舜也有这个识人之明和用人之能。
  鲧的失败,禹的成功,不仅仅是经验的差距,在我看来,还有帝是否全力支持与信任。
  “禹所导积石之山”,“禹攻云雨山”,“禹攻共工国山”。
  导与攻,一字之差,或许是完全不一样的过程。
  积石山也地处偏远,那里早已没人居住,所以只是‘导’。
  而云雨山、共工国山,都明显是在各大氏族的实际控制范围内,有人住。
  这里的攻,真的就没有打仗的意思吗?
  在别人的底盘,凿别人的山,一点冲突都没有?
  泄洪导流,如果会淹没聚居区,那是要迁徙的。
  开别人的山,还要迁徙别人的民,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以现代的组织度,都是非常困难的事,那时代必然爆发极大的冲突和社会矛盾。
  兵戎相见,是很正常的。
  但是显然,舜非常支持禹,有这位情商极高,从微末之际出人头地成为帝王,为禹背书,充当禹的坚实后盾,禹才能成功啊。
  鲧攻过榆山、程州之山,最后还是失败。
  那禹攻云雨山,攻共工国的各种山,结果如何呢?
  山海经:“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相繇是共工氏的附庸,图腾是九首蛇身,且自环。哇塞,这个图腾超震撼,比漫威九头蛇图标帅多了,相繇是上古九头蛇组织?
  开玩笑的,总之这个相繇氏,非常厉害,会吞噬很多土地,其呕吐之物,会把大地变成溪流沼泽,上面的水都是苦的,估计是污水,动物们都没法生存。
  禹堵了洪水,灭了相繇,血都是猩臭的,污染土地,植物都没法生长。
  那片地方就是池沼,很多水,无法居住,禹往上填土,并把腐烂的污染的土挖走,可那里依旧是池沼,填上去的好土也被污染了。
  最后禹把挖出的淤泥,堆砌成台,便是群帝台,在昆仑之北。
  这个台,大约就是山海经里写的‘帝喾台、帝尧台、帝丹朱台、帝舜台’。
  其实禹,情商还是有的……他虽然跟父辈一样务实,但并不傻,与舜的关系处的很好。之后开辟纯世袭的王朝,也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
  总之,这段文字,就是记载禹治水期间,疏导山川期间,所遇到的麻烦。
  攻共工国山,并不顺利,共工氏不愿再次迁徙,不愿山被挖开,直接和禹兵戎相见。
  对此,《淮南子》也有类似记载。
  “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遍流,四海溟涬。民皆上邱陵,赴树木。”
  得,照这意思,洪水是共工的锅咯?
  其实很显然,共工应该只是跟禹起了冲突,不愿配合而已,跟禹刚了一波。
  共工氏这里我简单解释一下,“共”字在甲骨文中写作两手搬一块方形物体,表示双手合作的意思。甲骨文中的“工”字写作上“工”下“口”,“工”的形状为斤锛之类斫木工具,所以甲骨文中的“工”字表示用斤锛之类工具整修东西,或者进行这类活动的工匠。可知“共工”一词的含义是合作完成一件复杂的事情。
  这件事便是兴修水利,有人考证,共工氏是一个善于组织人力治水的部落,他们把高地铲平,低地填高。在上游水域修筑堤防。
  其实,就是水库。
  但是他们的工程能力明显有限,水库也不可能永远蓄得住,得有疏导措施。
  不要怀疑古人的智慧,七千年前的良渚古城,遗址中就已经被我们发掘出原始的水库,可以蓄洪、防水。是全球最早的水利工程,已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共工氏善于这个,因为总是泄洪,或者因为失误而导致水库决堤,所以共工氏被后世传为水神,且传他性情凶厉,经常用洪水害人。原因就在这里。
  对此,共工氏自己肯定也有锅,而且很可能就故意利用人们对洪水的恐惧,威胁周边的部族。
  山海经:“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翻译一下就是说有个共工台,别人射箭都不敢往北边射,因为怕共工台。台在系昆山的东面,四四方方,南面(画)有一条蛇,虎色斑纹。
  我寻思,那虎色蛇,可能是个水库龙浮雕闸门,大抵是泄洪口上的装饰物。
  泄洪的闸门,叫做龙门。
  作为共工氏的附庸,相繇显然也有类似的水库,处于高处,只要开闸,就会‘呕吐’污水,所以好的地便会化为沼泽,而且还是腥臭的。只不过他的图腾,或者闸门的装饰物是自环九头蛇。
  因为禹要开山,迁徙他们,相繇就很不服了,共工也想掂量一下舜的能力,看看他配不配当帝,要是舜跟尧一样,不怎么支持治水者,那禹就别想开他们家的山!
  于是双方发生冲突,甚至一场大战。
  战争中,相繇直接水攻,开水库放污水,那些污水很可能是长期的生活污水,可能还富含矿物质,直接把交战地区的土地,淹成了盐碱地,而且还是重度灾区,所以谷物无法生长。
  经历过洪水的朋友都知道,洪水是非常脏的,因为会把地下各种脏东西翻腾出来,还有各种污秽淤泥。
  如果水库本来就很脏,长期是死水,有各种生活垃圾,那么再一泄洪,淹没的地直接化为腥臭沼泽是完全没问题的。
  然而,共工氏虽然会玩水,但是禹的家世也不一般,鲧乃至鲧的祖上,也传下来一条治水之法。而且是堵疏并用的先进技术,比共工氏这种旧时代的技术更厉害。
  再加上舜的大力支持,牵制共工氏,作为大禹的坚实后盾。
  所以这一仗禹赢了,不仅如此,舜还成功平定了共工氏,解决了这个长期以来的大麻烦。
  尚书记载,舜的功绩就是平四罪。共工就是四罪之一。
  舜打服了共工,至于四罪中的鲧族,则是用怀柔手段降服的,降服之后还重用了鲧族的禹,收为己用。
  所以周朝文献说舜平定四罪,恐怕所言非虚,至少山海经里,就记载了其中两罪被平的线索。
  综上,啃下了共工氏这么个硬茬,禹和舜的君臣相宜,整个布土九州的治水计划,更加得以顺利实施,后面恐怕都没什么大阻力了。
  磕磕绊绊,禹和舜两个极有能力的人,最终完成了这份伟业,降服了黄河。
  并在这期间,禹周游列国,踏遍山川,写下连山经,即《山海经》里的‘山经’。
  山经严谨,而海经则明显散乱,是收集各地的说法,汇集而成。可能就是把各个部落守护的少许上古文字记载,综合起来。
  之后禹的重臣伯益,又跟在后面,把禹自己的事迹也加入进去,并图文并茂,汇成山海经图,作为夏朝传承之典。
  这便是山海经,第一次成书。
  也是山经与海经,有序程度差别很大的原因。
  山经是禹写的,而海经则是收集各方国、部落的典籍,汇编出来的。
  所以山经格式统一,一山连一山,严谨细密。海经则较为散乱,时间线也很跳跃,一会儿黄帝时代,一会儿黑帝时代,一会儿又是少昊那边。
  执行力也差很多,禹又要治水,到处都要忙,不可能去海外,海外的部分,是颛顼绝地天通之前的人,记载并流传的记录。
  至于海外到底是多远,上古黄帝时期的技术程度到底如何,是不是在绝地天通之后出现了一次大倒退,我只能以后再讲了。
  洋洋洒洒,一万八千字,勉强讲完了禹。
  总结一下。
  大禹治水的神话,太过有失偏颇,人人皆只称颂成功者,却忘了失败的先驱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8/12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