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社(校对)第2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6/1242

  “嗒嗒……”墨穷直接跳到湖面上,仿佛踩在硬块上一般。
  尽管这一踩,脚下又有点往下陷的感觉,但他很快又能稳住,并且能一点点熟悉这种感觉,加深控制。
  不仅是他,其他人也陆续站稳,虽然一受力又感觉有点不稳,但深一脚浅一脚还是能走,不像之前那样直接崩溃了。
  易波笑道:“这就是收容物效应,它不是学识也不是黑科技。它自有其属于自己的规则,独立且超然。”
  “尽管空气墙特性它依旧可以训练,但我们的训练更多体现在对用法的开发上。而其能力的强大与否,却不在于苦练,你们苦练几个月,都不如吃一颗糖,从甜味中领悟来得快。这是何其没有道理的事,可它就是事实。”
  “不过,即便如此,你们也要努力训练,把‘人为’因素尽可能地放大,做到哪怕没有甜味加持,也能做到一定程度的稳定发挥。”
  ……
  众人的训练很苦,或者说很甜。
  他们几乎每隔一分钟,就要吃一颗‘甜不死’。
  因为他们对糖份的利用,还是太浪费了,动不动就是制造一大空气板供他们行走于水上。
  这使得他们站不住多久便会落水,然后老老实实游上岸,再去吃颗糖。
  若一直这么消耗,一周两车还真不够……
  不过,墨穷很快掌握了诀窍,因为他一直在试验……这玩意儿能不能射。
  答案是,可以。
  生物场就像是延伸出去的外肢,它与身体连为一体,是自身的一部分。虽然其无形无质,只对空气有效。
  但对墨穷而言,这就相当于一把看不见的多功能弓弩。
  而箭,就是制造出来的空气墙。
  空气墙是可以被操控而移动的,它在生物场内,被赋予了奇异的性质,并可以被挪动位置。
  可控的挪动,仅在于生物场范围内,暂时为止,墨穷仅能释放生物场蔓延到体外半米左右,也就是说,空气墙只能在这半米内自由运动,或锚定在这半米内的某处。
  那它能不能离开生物场呢?可以,扔出去。
  扔出去的空气墙依旧能维持一段时间,只要糖份足够。
  之前易波就提到过的隔空扫物,便是如此。
  生物场范围内扫就不必提了,扫之外的,则唯有将其发射出去。发射出去的空气墙,将不再能控制,脱离生物场的它会遵循牛顿三大定律,阻力、摩擦力、引力、相互作用力都会影响它。
  所以这就是个离弦之箭,就是个出膛炮弹。这空气炮有多大威力,决定于扔它出去的方法。
  毫无疑问,这是墨穷的领域。
  这能力给他带来了一把无形的空气炮,也许对别的人来说,实战意义不如一把枪。
  但对墨穷来说,这完全可以作为‘人剑相御’的升级版。
  这能力依旧不能让墨穷直接射自己,因为生物场与他完全相连,是他的一部分,无法脱离,能脱离的只是空气墙。
  可这已然极有用了,思想有多快,回收和释放生物场的速度就有多快,将空气墙射出,然后迅速在重新连入生物场。
  这就相当于当初把剑射出,然后再握住操作是一样的,只要不再撒开,就不会重置落点。
  而在生物场内,他可以改变空气墙的形状,和位置,自然就可以套在身上……包裹人体……或做成别的什么。
  如此,它可以被空气墙裹着飞,而原本控制空气墙移动的成本直接省了!因为给了发射初速度的箭,会一直射向目标,飞行本身不再需要任何动力。
  这犹如身上套着飞天空气殖装,再算上空气墙柔性、刚性等各种运用,或许它还是武装色霸气?
  “身随气动,气随心动。这就是……人气相御?”
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糖的天才
  墨穷想得挺不错,但实际运用中,发现了许多难关。
  比如空气墙不稳定,比如消耗太大很容易体内缺糖。
  不过,这些难关都是可以克服的,都是能在接下来的训练中解决的。
  首先空气墙不稳定,这纯粹是熟练度的问题,是他们初学者生物场控制不敏感的缘故。
  而如何提升生物场的能力,这是该效应的特色,它就是非要不断地感受甜腻,才能渐渐提升。
  等他们吃了足够多的甜食,受过足够多的训练后,他们的空气墙也会像教官们一样稳定。
  另一个问题则是消耗过大,不过这可以从糖份储量上去解决。
  真要不顾身体的不适,他们完全可以往肚里里塞一两斤的特制糖块,那么墨穷人气相御的用法,就可以坚持的更久。
  “不过,依旧坚挺不了五分钟啊……”
  墨穷把自己榨干后,爬上岸,大口大口地塞糖,让糖混着唾液深入喉咙,就可以被判定使用了。
  随着大家发现动不动就要补充糖份后,他们开始不一个一个吃了,直接一口气往肚里塞十几个再下水训练。
  不仅如此,他们还连吃带拿,腰上还别了两包,共二十四颗。
  感觉到糖份缺失后,跟摸飞刀似得从腰间抓俩糖丸塞进口中,也省得来回跑了。
  如此作为,已然是和教官们一样,二十四颗属于标配携带量,但而在高强度运用下,墨穷却依旧要五分钟回来补给一次,可见该能力消耗之大,初学者尤其大。
  而如何减少消耗,正是第二年训练的重中之重,其他的骚操作反而是其次。
  诸多用法反而没什么好教的,之前的演示,易波已经展现了空气墙的刚柔性质,那短暂的演示就是一种启发,由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了。
  当基础的操作熟练后,消耗量大大减少后,完全可以自由训练,任由大家去自行开发。
  每个人都有自己顺手的用法,每个社员,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空气绝技,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妙用无穷。
  万事开头难,众人此刻还在为如何精准地在脚下生成空气墙而烦恼。
  “……噗通……噗通……”
  落水声连绵不绝。
  很多人,即便在甜味Buff的帮助下,能在水上行走了,但要想跑还很难。
  因为空气墙看不见,他们确定其位置,纯粹靠感觉。
  诚然,生物场能让他们感觉到空气墙的位置,但这个感觉并不精确,相反还挺模糊,类似双耳效应,听声辩位。
  没有长期训练,人并不能准确判断出声源的具体位置,会有不小的误差。
  生物场对空气墙就是类似的波纹感应,所以空气墙到底被造在了离地十厘米,还是三十厘米,还是一百厘米,对他们来说,乃是都有可能的。
  空气墙造得越大,这种误差就越小,反之,空气墙越小,则误差越大。因为所需要知道的具体位置的精度要求,就更高了。
  有时明明觉得自己把空气墙制造在了眼下的某处,可实际上它可能在旁边一点,高度也不同。
  一脚伸过去,不禁没能踩住,反而还小腿撞上去,绊了自己一跤,一头扎进水里。或是干脆用脸。用肚子去怼上了空气墙。
  “不行,急不得急不得……”
  众人很快学乖了,以至于,可以看到湖面上一群‘盲人’,往前迈脚时,总要先用脚尖试探试探,确定踩实了,才敢整个迈过去。
  亦或者,生成空气墙后,将其推到脚下,使其触碰水面产生波纹。
  如此就可以确定空气墙的位置了,肯定在水面上。
  不管是哪种方法,都过于麻烦。
  犹如闭着眼睛下山似得,这速度能有多快?根本就是在水上挪……
  连在水平面上都如此,更别说上天了,以他们现在的熟练度,真要上了天,别说凌空虚渡了,顶多也就是凌空磨蹭,甚至可能手脚并用,玩成凌空蠕动。
  想做到教官们那样熟练,内心百分百确定空气墙生成的精确位置,初学者们还差得太远。
  要不怎么从踩水开始呢?不仅是水排斥开可以确定位置,也因为摔进水里死不了。
  否则一下子让他们从跳楼开始,怕不是要医疗小队贴身陪同了。
  ……
  “来一场雾就好了,或者直接给空气染色……”
  摔了很多次后,有人内心如此想着,但却没说出来。
  甚至,就算有人提出来了,他们也不会有人去响应,因为这种提议就是在偷机取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6/12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