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一枚(校对)第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45

  “对头,是有事,不过是好事。刚才在化龙桥那里给他们都打了电话,幺娘他们现在应该在路上了吧。好了,小舅妈,外婆,你们先和我妈一起整一下菜,我去喊一下大舅,二舅和三舅他们。”说着,王勃也不理好奇心越来越重的小舅母等人,一溜烟出了大门,跑去喊人去了。
第19章
赞不绝口
  晚上五点,王勃的两位娘娘和姑爷都骑着摩托车过来了。三位舅舅,舅妈在忙完了一天的农活后也陆续来到了小舅家。
  能够在外婆家再次将母亲娘家的一大家子人聚集在一起,王勃十分的高兴。像这样的聚会,在母亲离开前的每一年,都会有一两次,比如端午节,中秋节,特别是在外婆生日的那一天,更是全家老少,八方云集的回到外婆这里,一大家子吃饭喝酒,打牌聊天,拉家常,聊近况,展望美好的未来,其乐融融,好不快乐。
  这种聚会,是王勃一年中仅次于过年的最期待的日子,尤其是正月初十外婆过生的那一天,不仅意味着好吃好耍好玩,而且还有不菲的红包拿。
  母亲死后的第二年,小娘和姑爷因姑爷的情变而离了婚。王勃的继父王吉昌更是和母亲的娘家“苦大仇深”,断了往来。当逢年过节两个嫁出去的姐妹再次回娘家团聚的时候,已经物是人非,冷清了不少,整个气氛便完全不如以前了。
  看着兴高采烈,热热闹闹,相互问候的舅舅舅妈,娘娘姑爷们,特别是小娘和小姑爷,王勃心中暗暗发誓:这一世,他决不让发生在母亲和小娘身上的悲剧重演!
  “勃儿,你今天咋个想起要请我们吃饭喃?你发财了嗦?”心直口快的二娘笑着道。
  “就是!勃儿,你是不是捡了一块金子哟?捡了金子的话要拿出来大家瓜分哈(语气助词),你不要一个人独吞了哟!”三舅也跟着打趣。他们队上个月有人在河坝挖沙子的时候捡了一块二两重的狗头金,发了一笔横财,消息传开,没有人不羡慕。
  “我觉得勃兄肯定是耍朋友咯!喂,勃兄,那咋个一个人回来喃?真是的,你咋个不把你女朋友带回来让我们看一下嘛?!”小姑爷张志平也笑着和王勃开玩笑。
  如果在外婆的这个大家族里面非要找一个能人的话,那肯定非小姑爷张志平莫属。早在王勃念小学的时候,小姑爷便开始做废旧塑料回收的生意,同时还在当队长。当然,现在已经是村长了。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小姑爷对王勃的称呼便不是昵称般的“勃儿”,而是叫他“勃兄”,仿佛跟他平辈似的。王勃对此很是新奇,于是偶尔也管小姑爷叫“张兄”,小姑爷也并不见怪。
  因着小姑爷村长的身份,加上自己做生意,自然而然,小姑爷说话的分量便成了整个家族中最重的一个。王勃也准备把小姑爷作为自己借钱的突破口。他心中有很大的把握这个愿意平等待他的,比其他舅舅舅妈们更有眼光的小姑爷会支持他的事业。因为在前世为了读大学的生活费,被逼得没法的母亲经常找小娘借钱,五百一千,或多或少,没有哪一次小娘一家让母亲空手而归过。
  而在所有的舅舅娘娘们当中,最不将他当成外人,最贴心的,也是小娘和小舅两家。他们对自己一家的情分,王勃一辈子不忘。
  “小姑爷,女朋友是没得,要不你把你们村上那些合适的,漂亮的美女给我介绍几个嘛?没成就算了,如果到时候真成了的话你这个红爷婆(媒人)我肯定还是会认的,红包也会有的。”对于亲戚们的玩笑,王勃以前的反应不是脸红筋涨,就是灰溜溜转身走开,惹不起躲得起,一般很难招架;而今却完全是小儿科,应付起来毫无压力。
  王勃的回答让周围的人哈哈大笑,二舅妈更是接口道:“哟,勃儿,你的心还不小嘛,几个?一个你吃得消不哟!”
  “哈哈哈哈!”周围的亲戚们又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这时,在厨房忙碌的曾凡玉大声的告诉王勃老汤已经热好,叫他进来配作料。于是,王勃朝周围的亲戚们拱了拱手,让他们稍安勿躁,马上揭晓他们一直询问却被王勃秘而不宣的谜底。
  在母亲和舅妈们的帮助下,很快,十几碗鲜香麻辣,热气腾腾的牛肉米粉就被大家端上了桌子。
  “舅舅,舅妈,娘娘,姑爷,在开始晚上的正餐之前,我先请你们吃碗我做的米粉。吃完后你们给我评价,看这碗米粉卖得到钱没。”
  “咋个嘛,你准备在你们屋头卖米粉嗦,勃儿?”
  “哟,看不出来哟,勃儿,你还会冒米粉!你从哪里学来的手艺喃?”
  “这米粉看起来卖相不错,我觉得跟城里面的差不多。”
  “……”
  对亲戚们的调侃,王勃只是微笑以对,并不开腔,只等亲戚们吃后的反应。
  动作最快的是小舅妈,刚吃了一口,就大叫了起来:“哎哟喂!好吃!真的好吃!”说完,又开始大口大口的整了起来。
  “真的好吃呀?”旁边的二娘问。
  “嗯,好吃惨了!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米粉!”小舅妈一边大口吃米粉,一边囫囵应道!
  “那我要赶紧尝一下多!”见小舅妈说得这么“悬”,二娘也忍不住端起一碗吃起来。和小舅妈一样,刚吃了一口,便赞不绝口的道,“霸道!这味道确实霸道!我看比我在东门上吃的那家‘李米粉’的味道还要好!”
  而小舅妈和二娘的话让周围其余的舅舅舅妈,娘娘姑爷们忍不住了,纷纷走上去端起放在桌子上的米粉碗,急不可耐的品尝起来。
  如同小舅妈和二娘的翻版,很快,一系列的惊叹声和赞美声就从亲戚们的口中传了出来:
  “这味道确实好吃!简直不摆了!”
  “巴适!巴适得板!”
  “我看比那些城里馆子里的米粉还要有味!太香了!太好吃了!”
  “勃儿,你这手艺到底是从哪里学来的哦?你不去卖米粉简直是你们四方人的损失!”
  “……”
  听到兄弟姊妹们吃了自己儿子做的米粉那一声声赞叹和表扬,曾凡玉终于松了口气,对于后面准备开口借钱的事也更有底气了。
  而继父王吉昌,最初还是一副局外人的样子,见继子的手艺得到了亲戚们的交口称赞,也高兴起来,与有荣焉,好似这米粉是他自己冒的一般。
  亲戚们的反应基本上在王勃的意料之中。前世的他,虽然没赚到什么钱,但重庆的各种好吃的大餐也好,小吃也罢,基本上被他这个“好吃狗”给吃遍了。如果一个东西不是真的好吃,有特色,一般也难以引起他多大的兴趣。但对于自己精心研制出来的米粉,王勃却是百吃不厌,几乎每天都会冒上一碗来解馋!
  既然自己这个嘴巴挑得不得了的“好吃狗”都觉得好吃,那么对于一辈子住在农村,没吃过什么好东西的亲戚们,这碗王勃前前后后花了四五个小时才弄出来的,色香味俱全的米粉,带给亲戚们的冲击,恐怕就不单单是一句“好吃”那么简单了。
第20章
摊牌
  “舅舅舅妈,娘娘姑爷,刚才你们也吃了甥娃子给你们冒的米粉了。你们觉得这个米粉拿出去卖,卖得脱没有?”等所有的亲戚都吃得差不多了的时候,王勃终于开始言归正传,准备回到今天的主题上来。
  “卖得脱!咋个卖不脱喃?这么好吃的米粉,我还从来没有吃过!肯定卖得脱!”二娘最先开口道。
  “卖肯定卖得脱!问题是你在哪里卖!在你们屋头卖还是在你们街上卖,肯定是不一样的!”小姑爷道。
  “耶,勃儿,你们家莫非真的要开米粉店嗦?”问话的是二舅妈,问完后,不经意的瞟了一眼自己的丈夫,大概是意识到了什么。
  “就是勃儿,你们真打算开米粉店吗?到时候谁来卖喃?姐姐和王哥卖啊?”小娘说道,一副大感兴趣的样子。
  “你们猜对了,我们家就是准备开家米粉店!但不是在屋头开——开在屋头哪个来吃嘛——我们准备在四方城里面开一个。铺子我和我爸今天上午已经看好了,就在四方中学边边上,位置好得很。我定金都交了,准备过两天就去签合同。现在的问题是家里面还差点钱,想恳请各位舅舅舅妈,娘娘姑爷们支持外甥一把。这个米粉店对外甥很重要!说生死攸关也不过分!因为再过两年外甥就考大学了,凭我的成绩考个重点大学基本上没啥子问题得!但是上大学的话,一年的学费就要几大千,还不算住宿费和生活费。而我们家的这个现状,你们也晓得,到时候肯定是交不起的!如果有了这个米粉店,那我们一家的生活,包括我以后上大学的学费,也就不用愁了。”
  铺垫了那么多,最终,王勃向自己的亲戚们“摊了牌”,接下来,便是看效果的时候了。此时,他忽然感到自己的心跳莫名的快了起来,心头颇有些紧张,这种情况,即便是上午在城里大姑家面对表姐的时候,也未曾有过的。
  王勃的话还没说完,气氛便开始有了变化,变得有些沉闷起来。最初还叽叽喳喳,有说有笑的亲戚们都沉默了,一时之间,都不说话了。
  这种沉闷,让人略感压抑的气氛让王勃的母亲曾凡玉焦急起来,揪心不已的她就打算开口,求下一自己的兄弟姐妹,但却被王勃用眼神给制止了。母亲的性格王勃十分清楚,一旦开口,很可能变成一种哀求。前世是不得已,这一世,王勃决不让母亲去恳求谁。
  “做生意?现在的生意恐怕不是那么好做的哦!搞不好就容易折本。”第一个开腔的是大舅妈。
  大舅妈一开腔,马上就有人接腔,二舅妈立刻接着道,“就是!现在的生意哪有那么好做哟!姐姐是老实人,又算不来账,王哥的性格又是那种大大咧咧的性格。这种性格去做生意,很容易吃亏的。”
  三舅妈因为才嫁给离异的三舅没多久,不好发言,但一听说涉及到借钱,脸色还是变了变,尽管很轻微,但还是被摊完牌后就一直注意观察亲戚们反应的王勃注意到了。
  王勃又将目光看向几个舅舅。
  大舅舅和二舅舅在吸烟,脸上仍旧带着笑,表情倒是没多大变化。小舅舅刚才上厕所去了,不在,只有小舅母在。小舅母也没说话,却是一脸诡笑的看着王勃,还朝他眨了眨眼睛。王勃的回应则是耸了耸肩膀。两人在其他人都没注意的时候完成了一次无声的交流。
  王勃的四个舅舅,除了经常在外打工的三舅舅,其余三个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勤劳,节约,为人老实,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起码有三百天都在田里忙碌。他们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唯有以诚待人,可惜的是,因为性格方面的原因,家里的财政大权,自然就旁落到了舅妈们手里。
  两个娘娘和两个姑爷也没开腔。二姑爷的话本来就不多,而小姑爷则一直在喝茶,大概在想些什么,或者单纯的在等其他人发言。
  没有人发言,没有人接王勃的招,让原本还信心满满的他心头也不禁开始打鼓。
  “难道我把舅舅娘娘们想得太好了?即便大舅舅,二舅舅和三舅舅那里比较悬,小舅,两个娘娘那里也应该有点反应啊?现在的默不作声是什么意思?不想借?”王勃暗自思忖。
  前世在自己的姐姐去世后,小舅舅,小娘以及二娘完全就把王勃当成了自己的儿子,不仅经常打电话嘘寒问暖,而且多次询问王勃差不差钱,差的话就开腔,不要自己扛。特别是没有子女的小舅,对待王勃更是巴心巴肝,没有任何的计较。在那无数个寂寞孤苦的深夜,想到去世的母亲,想起舅舅娘娘们对自己的好,王勃都会眼眶泛红,泪水涟涟。
  不过,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王勃本人都从未找自己的亲朋好友借过一分一毫的钱,哪怕在他最困难的日子,他也从没开过口。和自己的母亲一样,他是属于那种宁愿别人欠自己,也不愿自己欠别人的性格。世间万种情,唯有人情对他来说最难消受。他从母亲,从舅舅娘娘们身上继承了勤俭持家的品行,从小便养成了存钱的习惯,也正是因为这一习惯,生活对他来说尽管不是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说多灾多难,王勃还是依靠着自己的力量,用着在丰年时存上的不多的储蓄,一个人在外地打拼,坚持了十几个春秋。
  如果不是知道自己以后一定会发达,有机会十倍百倍的报答舅舅和娘娘们,依照王勃“万事不求人”的本性,弄死他他也不会开口找亲戚们借钱。“人亲财不亲”,“亲兄弟,明算账”,“救急不救穷”,这些古语,俗语,无比清楚的告诉了王勃人际交往中所应该遵循的原则。而他,也在前世有限的人生中,见惯了那些因为金钱没处理好而闹得鸡犬不宁——夫妻不和,亲人反目,甚至妻离子散。
  就在王勃思绪翻飞,思考着几个舅舅和娘娘们心头到底作何打算时,一直沉吟不语的小姑爷终于开腔:“勃儿,你预算过没有,你这个米粉店到底需要多少钱?”
  王勃明显一愣,还没从对亲戚们的疑虑中反应过来,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来,大喜,赶忙道:“已经做过几遍预算了。门面转租费1200,月租600,押一付三,所以房租这里一次性就需要交3600。那个蛋糕店已经装修过,厨房也是现成的,所以盘下来后只需要换个招牌,简单装饰一下,买几张桌椅,再买些冒米粉的厨房用具,就可以开张营业了。总共我算了一下,大概需要五千块钱。”
  “五千……”小姑爷端起永远不离身的茶盅,喝了口浓茶,想了想,说,“我上个月囤了批鞋底,要卖出去的话起码还要等两三个月,不然你这五千我就给你出了。这样,我和你小娘给你出两千!剩下的三千由你几个舅舅和二娘给你凑。老梦,你出好多?”小姑爷直接将矛头对准三舅舅。
  “啊!”三舅舅曾凡梦没料到张志平会突然将矛头对准自己,有点不知所措,看了看四周,见大家都看着他,三舅舅一咬牙,道,“那……那我出五百嘛!”
  “爬你的哟!五百你拿得出手吗?不行,一千!你的家底大家又不是不晓得!”
  “我……我哪有啥子家底嘛?有点家底也被天天那鬼豆子给糟蹋了!”三舅曾凡梦做出一副十分委屈的模样。他口里的天天,便是他的儿子,王勃的表弟曾天。
  “那我给勃儿添一千嘛!”上厕所的小舅曾凡嵩刚从厕所出来,听完小舅妈的转述,马上就表示愿意支援一千。
  “现在已经有四千了。剩下的一千你们哪个出?”小姑爷干脆当起了筹款主持人。
  “剩下的一千我出了。”二娘曾凡淘当即表态,“味道这么好的米粉,如果在四方开起店了,生意不好简直就没天理了。”
  “你看嘛,大家一家凑点,这钱不就出来了?勃儿,你这钱什么时候要,我喊你小娘给你取。”
  “我给那蛋糕店的老板儿说的是三天之内去签合同。如果三天不去的话,定金就不退了。”王勃急忙应道,此时的他,心头简直乐开了花,那快,感,甚至比跟女人上床还来得猛烈。
  “要得!既然你要得急,那你明天到我们家来嘛,家里没那么多现金,我喊你小娘去储蓄所给你取。”小姑爷说道,然后又把头转向其余几个承诺了要出钱的人,叮嘱道,“你们几个也是哈(语气助词),明后天就给人家勃儿取出来,不要耽误了人家的大事。”
  “要你说!”小舅妈故意“不满”的道,“我明天直接给勃儿送去!不像你,还要叫人家来拿!你那摩托车那么省力,就不晓得取了钱送过来?还要叫人家勃儿跑一趟!你当啥子姑爷哟!”
  “哎,说这些!”小姑爷大气的挥挥手,转头吩咐小娘,“曾凡绣,你明天取了钱直接给勃儿送家里去,免得你姐在那里说三道四!”
  “要得!”小娘笑着应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