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一枚(校对)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845

  朱鹏喜又从头至尾的仔细看了一遍,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检查,最终被他发现了一个少写了个字母的错词。朱鹏喜下意识的松了口气,脸上随即露出一股溢于言表的喜色,用手中的红笔将错误单词划了出来并亲自给予了改正!
  24.5!朱鹏喜直接打了一个他从事英语教学近十年的一个从未打出过的超高分!
  朱鹏喜疑惑了。
  如果说前面拥有标准答案的选择题和改错题可以作弊的话,但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作文如何作弊?而且,哪怕作文也有标准答案,高中生作文的标准答案肯定也就一百字左右,最多不超过一百二十个单词。而王勃的这份作文,却足足有两百个单词!不少单词还很长,完全不在高中的教训大纲之内!
  这如何解释?
  难道这王勃是个英语天才?
  但整个高一,却没听教七班英语的余德英说过七班有谁考过什么了不得的高分。全年级的英语高分,基本上都在自己班上!
  王勃的这份因为卷面被扣了0.5分的超高分作文,打消了四中英语学科带头人朱鹏喜将其作废的念头。尽管心头还有无数的疑问,但是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他还是拿起红笔,在试卷的得分处打下了149.5——一个在他的教学生涯中见未所见,闻所未闻的超高分!
  这时,朱鹏喜才恍然意识到:刚才对方的睡觉,根本不是因为得了什么病,而纯粹是闲得无聊!
  批改完王勃的卷子,朱鹏喜大出了一口气。短短的几分钟,心情起伏跌宕,感觉比批改一个班的卷子还要“累”!他走下讲台,在教室内转了一圈,来到后门,忽然发现王勃这个他刚才叫去看病的人“病人”却并未离开,而在坐在距离教室不远的空中走廊上,背靠着栏杆假寐。
  朱鹏喜跟王勃不熟,现在对方又在休息睡觉,从礼貌的角度他是不太好去打扰对方的。但是他又实在按耐不住心头的好奇心,特别想知道对方是如何考出那个前无古人的分数的。
  于是,在这份好奇心的驱使下,朱鹏喜走到王勃的跟前,装模作样的咳嗽两声。
  王勃被咳嗽惊醒,抬头一看,见打扰自己睡觉的又是朱鹏喜,心头便有些不喜。
  “朱老师!”王勃喊了声朱鹏喜,从地上站了起来。尽管心头不喜,对方站着,他作为一个学生坐着,也是有点不礼貌的。
  “呵呵,”朱鹏喜冲王勃呵呵一笑,“你的试卷我刚才给你批改了一下,嗯,考得不错!确切的说应该是相当的优秀!”
  “哦,是嘛?”王勃有些意外,也有些好奇自己的分数,“那我考了多少分喃,朱老师?”
  “149.5!错了一个单词,扣了你0.5。不然就给你满分了。”朱鹏喜道。
  “啊,有149.5啊?那的确是有点超常发挥了。”王勃一听自己这次竟然考了149.5,也相当的意外。在他自己的估计中,上140基本上是没什么问题的。选择题有道考情态动词的题目摸不太准——这也是常有的事,因为不少题目根本就没标准答案一说,有标准答案,那也是出题者心目中的标准答案——,改错题有个考冠词的,也有点吃不准,作文会扣点分,其他则基本没什么问题了。运气好,145以上,运气差一点,140,141,142,这便是王勃对自己分数的估计。
  站在旁边的朱鹏喜一直在注意观察王勃的表情,当自己告诉对方考了149.5后,他没发现对方有多么的惊喜——这跟大部分学生听到自己考了高分的表情都不太一样——,只是略有些惊讶。朱鹏喜心头一跳,跟着便问了句:
  “哦,那你觉得自己能够靠多少分?”不过,朱鹏喜这问题不是用中文问的,而是直接说的英语。
  朱鹏喜忽然跟自己飚英语,王勃想也不想的就用英语回答:“朱老师,我自己估计这次能考140分以上,运气好的话能够上145,运气不好嘛,@#¥%……&×”王勃巴拉巴拉,把自己对本次英文考试的猜想,包括两处有疑惑的考点,原原本本的告诉了朱鹏喜。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王勃嘴里的一口标准的BBC伦敦腔一出,直接把朱鹏喜还想用英语打听一下王勃学习英语的历程和心得的念头抛到了九霄云外。
  “呵呵,不错,凭你目前的英语水平,直接参加高考都够了。加油,继续保持!”一口中式英语外加川式英语的朱鹏喜不敢在“伦敦腔”面前班门弄斧,直接扔下两句老生常谈的场面话,灰溜溜的闪了。
第245章
财务委托
  下午第二科是物理。物理和生物是王勃最喜欢的两门科目,在前世,这两科也是他的两个得分点。
  吸取了上午考数学时时间不够用的教训,这次,王勃有意加快了自己的解题速度,为了节约时间,几道运算量过大的选择题他还讨了巧,没有直接硬解答案,而是使用验证法加排除法,间接得到了正确的答案。由于时间分配得当,尽管他的做题速度比前世巅峰时期的状态慢了不少,但紧赶慢赶,还是赶在铃响之前把所有的题目全部完成了,并利用剩下的十几分钟时间检查了几道摸不太准的题目,改正了一个错处。
  下午两科一完,有一个小时吃晚饭的时间。王勃再次邀请廖小清、林文健和李杨三人去自家的米粉店吃饭。考虑到林文健家庭的困难,一天两顿吃“曾嫂米粉”对他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去的路上,他便给三人一人塞了张绿卡。
  “曾嫂米粉”的绿卡属于传说中的东西,很少人见过,王勃也就给唐建,几个“二代份子”和他们的父母,以及班上的老师送了一张。看着手上这个传说中的东东,三人喜形于色,好奇的看来看去,正准备对王勃说些感谢的话,就见王勃朝他们眨了眨眼,道:“别声张,自己知道就行了。”
  三人于是心领神会,不再研究手里的绿卡,揣入了兜里。
  就像中午一样,米粉店仍旧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厅内厅外都坐满了人,不少都是年级上的同学。“曾嫂米粉”的消费比起学校食堂和同行的小吃店都要高一些,体壮一点的男生想要完全吃饱,一个二两基本不够,至少要吃两个二两,四块钱。而四块钱若是吃食堂差不多可以吃两顿了。今天一下多了这么多以前很少来光顾“曾嫂米粉”的年级同窗,跟联考不无关系。
  考试嘛,稍微奢侈一下也无所谓。
  这次,王勃没在自家店里看见梁娅,倒是再次看见了郭晓亮,九班的头号尖子,也是整个年级,整个四方县城,乃至整个德市这个地级市的头号尖子。
  如果历史不出现任何意外,两年后,郭晓亮将以德市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大的生物工程系,然后本硕连读,在2006年飞越太平洋,去美国普林斯顿攻读生物博士。博士毕业后进入美国某知名医药企业,获得绿卡。几年后,又成为了美国公民,在美国娶妻生子,落地生根。过了几年,又将年迈的父母接了过去安享天伦之乐。
  郭晓亮,从一个全家靠父亲蹬人力三轮过活的农民子弟,靠着他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毅力,在没有任何外力和关系的帮助下,努力拼搏二十几年,翻越重重高山,全家老小,终于在太平洋的彼岸,完成了一家人的大团圆并实现了他自己的人生理想。
  一个纯正屌丝的完美逆袭!
  多年后,四方中学搞80周年校庆,受邀的优秀学子中,便有郭晓亮,这个曾经让四方中学完成历史性突破,带来莫大荣耀的高考状元。不过,那个时候,郭晓亮的身份已然是人人羡慕的美籍华人了。
  在王勃的整个学生时代,如果非要让他找一个敬佩的人,那也就是郭晓亮了!人穷志坚,不屈不挠,中间更是克服了无数的诱惑,最终住上了美国高档社区的大别墅,娶了个美国白婆子,并开上了美国人引以为傲的凯迪拉克。每次回国,都能得到四中校长和四方父母官亲切的接待。这条穷人的翻身路他曾经也想走,奈何智商不够,也经不起各种诱惑,刚走了一小半,就被人一脚踢了下去。
  晚上七点,继续开考。科目是化学。
  如同上午的数学和下午的物理,因为在暑假下了一番苦功把数理化在高一前的整个体系梳理了一遍,又做了不少的难题,总结了一些考题的套路,晚上的这套化学试卷在王勃的眼中就显得太过一般,没什么难度。在规定的时间内,王勃做完了所有的试题,还重新验算了几道疑题。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140分应该问题不大。
  语数外,物理和化学一考完,王勃立刻长舒了一口气。对准备读理科的他来说这下没什么可操心的了。明天的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完全可以应付了事。生物在王勃这一届会并入理科,和物理、化学一起变成“理科综合”,成为3+X里面的X的一员。但是3+X这一恢复高考以来的最重要的考试改革现在所有人都不知道,要明年教育局才会公布。而且生物虽然是理科,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基本上都是以记忆为主。记忆性科目,记得越早忘得越多,纯属浪费时间,不到高考前半年,王勃是不打算在生物上花太多的时间。
  化学一考完,已经是晚上九点。出了学校,王勃没直接回家,而是骑车去了网吧,他想看看自己的网吧现在的生意如何。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好家伙,全部19台电脑被人霸占得一台不剩外,那些联机打游戏的电脑前更是被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而王勃的合伙人,薛涛,李静,董贞和黎君华四个也赫然在座,一人霸占了一台电脑。薛涛和李静打着《红警》,董贞和黎君华则聊着OICQ,几个“二代份子”全神贯注,玩得不亦乐乎,连王勃对他们的招呼也无暇理会,点了点头后随即就把目光转向了前面的屏幕。
  电脑和网络对人的吸引力由此可见一斑。
  转了两圈,王勃来到前台,伏在台面上,轻轻的咳嗽了两声。坐在台后的罗永豪却毫无所觉,兀自盯着眼前的电脑,眼都不眨一下。
  王勃眉头一皱,从旁边绕到罗永豪的身后,却见自己的表弟正跟刚才在大厅所见的游戏玩家一样,打《红警》打得正酣!
  王勃的脸色当即便沉了下来。
  这时,正在打游戏的罗永豪也终于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抬头一看,却是自己的表哥。表哥面无表情,操着手,好整以暇的看着自己。罗永豪吓了一跳,条件反射似的一扔鼠标,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哥,你……你来了?”罗永豪看着王勃,忐忑无不的道。
  王勃没接腔,一屁股坐在罗永豪让出的椅子上,看着正闪耀着游戏画面的屏幕,似笑非笑的道:“不错嘛,这游戏好耍哈?今天打了几个小时?”
  平平淡淡的一句话让罗永豪后背一紧,随即冷汗涔涔,低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
  王勃用鼠标将罗永豪正在打的《红警》关闭,调出网吧管理软件,开始查询开业以来的数据。
  “时空部落”连上开业前的那小半天试营业,到今天一共三天半。王勃对网吧财务的要求是一天一结。不过考虑到网吧营业时间的特殊性,可滞后一天,即昨天的账今天结,今天的账明天结。因为几个合伙人都要上班,王勃自己也要上学,“时空部落”的财务便是委托“曾嫂米粉”的“财务部”来代管的。“曾嫂米粉”目前根本没什么“财务部”,实际上只有一个会计,那就是关萍。但四个合伙人不晓得,一听王勃找了个专业的“财务部”来打理网吧的财务,当然巴心不得,完全赞成。
  具体的做法便是“曾嫂米粉”每天委派他们的财务人员,也就是关萍,来时空部落查一次账,收一次钱,并于当天把头天的收入存入网吧专门的银行账户。“曾嫂米粉”财务部每个月给“时空部落”的几个股东出示一份财务收支的明细表,供股东们了解网吧的收入状况,并随时接受任何一个股东的问询。
  几个只想赚钱,却不想多干事的合伙人完全赞同王勃的这一“专业性”的提议。几个一合计,主动提出每个月给“曾嫂米粉”的“财务部”三百块钱的管理费。但王勃却没同意,觉得太多,最后双方一人退了一步,管理费从三百降到了二百五。
  就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王勃就给自己的“大丫鬟”关萍找了一份羡煞人的外水。关萍每个月的总收入,就从原来的550变成了目前的800,一举超过店长田芯650的月薪,成为了目前“曾嫂米粉”收入最高的人员,害得唯一知情的田芯私下经常笑他偏心,就顾着他的“大丫鬟”。
  “时空部落”开业的三天半,关萍一共来查过三次帐,收过三次钱。
  第一次,也就是试营业的那小半天,19台电脑平均上线5.5个小时,优惠期间一个小时3元,总收入313.5。
  第二次,开业那天,19台电脑平均在线11个小时,总收入627元。
  第三次,也就是昨天,19台电脑平均在线14个小时,总收入798元。
  关萍每天晚上都会把网吧的收入报告给王勃。罗永豪这几天每天九十点钟,估摸着王勃下了晚自习,回了家,也会打电话给他报告一次,顺便反应一下当天网吧的经营情况。王勃这两天虽然没去网吧,其实对网吧的状况了如指掌。
  所以,当罗永豪看见自己的表哥,当着他的面,面无表情的直接翻出网吧管理软件查看数据的时候,尽管自己没有任何的弄虚作假,但还是让他额头冒汗,身体如同坠了冰窖,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第246章
训导,放假
  王勃看了网吧开张以来的各项数据,跟关萍报给自己的一对比,没发现有什么出入。之后,王勃又打开一个门户网站,看了看新闻。整个过程,他既没看罗永豪一眼,也没跟他说话。
  他的沉默,让躬身站在一旁的罗永豪更加的心惊胆颤,直冒冷汗。
  一直到过了差不过二十分钟,王勃关闭浏览器,转动屁股下的座椅,这才面向眼前这个低眉垂首,连大气都不敢出的表弟罗永豪。
  “耗子,这两天我也比较忙,有些事情没跟你说清楚,所以也不能怪你。现在,我就把网吧管理人员的规矩告诉你。无规矩不成方圆,希望你能够认真听好,并用心的记在心里,不要违反。
  “我这里,上班期间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规矩就是严禁打游戏,聊OICQ和看电影。你可以用这台电脑看新闻,甚至小声的放点音乐来听,都无所谓;但是游戏、聊天和电影,在‘时空部落’是被禁止的。客人可以,但网管不能。明白了吗?”
  “我,我明白了,哥。”罗永豪低着头,颤颤巍巍的道。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比自己只大了三岁的表哥面前,他感到了一种比父母和老师给他的还要大无数倍的压力,一种无形的威严,虽然表哥说话也不大声,表情更非严厉,但现在的他就是感到一种深深的恐惧。
  “明白了就好。”王勃点了点头,没有表情的脸终于缓和了不少,“耗子,做任何事情,都有任何事情的规矩和要求。当农民有当农民的要求,你大娘他们卖米粉有卖米粉的要求,你老汉儿在带钢厂上班也有工厂的规矩,他也必须得遵守。我在四中读书,也要遵守四中的班规和校纪。你看,任何人,包括我,都不是想干啥就干啥,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四中的一些班规和校纪,我其实很不理解,心头更想违反,但是我明白我一旦违反,我就会面临被四中开除的危险,我的大学梦很可能没有成真就要提前破灭。所以到最后,对于那些不理解的要求和规矩,我选择了遵守。
  “耗子,我清楚,对于为什么不让你在上班期间打游戏你可能也不理解——反正也无聊,没事,玩一下有啥子大不了的嘛!你是不是这样想的?你也不用着急着否认。不理解很正常。我禁止你的原因我现在也不告诉你,你自己慢慢体会,好好想一想,对一个没文凭,没技能的人,他是应该花时间充实自己,学点一技之长;还是追求观感刺激,把光阴浪费在好玩,但也就仅仅好玩的游戏上。我可以帮你,给你提供一些学习提升自己的机会,但帮助也很有限度,人只有先自强别人才能帮之。”
  这时,有人下机,又有一个马上要接着上机的人,王勃便结束了对自己表弟的训导,站了起来,拍了拍罗永豪的肩膀:“你忙吧。”
  几个二代份子在王勃到了后不久便陆续下机,将机位让给了顾客。李静一看时间,九点半,提议去金水河喝夜啤酒。王勃以明天还要考试为由拒绝了。
  跟几人分别之前,他再次叮嘱几个合伙人提供一个网管人选,说这么大个网吧,他表弟一个人完全忙不过来。几个“二代份子”被王勃催急了,干脆说他们根本没有像罗永豪这样的亲戚,而且也不想更多的人知道他们在网吧入了股,让王勃这个“董事长”自己搞定人事问题。
  三百块钱一个月的网管,如果贴个招聘启事出去,不知道好多无所事事的小年轻会抢破头。肥水不流外人田,王勃自己已经没了合适的亲戚朋友,就打算回家问问屋头的几个女生,看看她们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她记得解英和李翠家里面好像都是两姐弟,两人都有个弟弟。
  于是回到家,王勃就把网吧还要招一个网管的人对几个正在客厅看电视的人说了。话刚一说完,解英立即一脸渴望的道:“勃儿,让我弟弟试一下吧。我弟弟解明,去年初中毕业。我老汉儿想让他去学厨师,但我弟弟不是那个料。他人很老实,很听话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8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