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一枚(校对)第1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845

  “姐,刚才我妈老汉儿的话你也听见了,你表个态嘛!”
  “我,我……”关萍激动得全身发抖,感觉犹在梦中,双手紧紧的抓着大腿两侧的椅面。她抬头看了看王勃,却见王勃朝她点了点头,脸上带着鼓励的神情。关萍深吸了口气,压抑住快要跳出胸腔的激动,轻声的喊了两声:
  “干妈!”
  “干爹!”
  “哎——”回应她的,是两声异口同声的应答。
  曾凡玉笑得乐开了花,一把将身边的关萍再次搂在怀里,用手摸着关萍后脑勺的头发。王吉昌也在用手摸自己的后脑勺,“嘿嘿嘿”的一脸烂笑。两人再次看向关萍的目光,已然有了不同。
  王勃用筷子把自己的空饭碗敲得当当响,道:“妈,老汉儿,光‘哎’一声就完了嗦?干女有这么好收的吗?你们两个还是要拿点实际行动出来啊!红包红包!不大不要,越大越好,赶紧的!”
  在王勃的撺掇下,王勃将自己妈老汉儿上个月的工资压榨了一大半,一人掏了六百块钱出来,作为给干女儿的见面礼。关萍死活不要,但禁不住王勃一家三口的强拽硬塞。最后只得红着脸的收下了。
第333章
心态各异
  第二天,王勃自然是在家里“温习功课”,父母和“干姐姐”去米粉店上班。中午吃了午饭,王吉昌和曾凡玉难得的给自己放了半天假,拉上新认的干女,连上爱凑热闹的王勃,一家四口,便在四方卖衣服的几条街逛游起来。
  曾凡玉挽着关萍的手,一个摊子一个摊子的挨着逛,每看到一件她自己觉得好看的,花哨的衣服,她都要让卖衣服的取下来给身边的干女儿试试。关萍试倒是试了,但是当曾凡玉问她喜不喜欢的时候,她却一直摇头,说不喜欢。多几次后,曾凡玉便看出了干女儿的心思,是不愿意花她的钱。曾凡玉心头更加欣喜,打定主意今天一定要把自己这仙女儿一样的闺女好好打扮打扮。
  曾凡玉让关萍试衣服的同时,关萍也一直在让王吉昌,曾凡玉和王勃试着衣服。于是乎,一家四口试来试去,两个小时后,什么秋衣秋裤,外套裤子,男式皮鞋,女式皮鞋,每个人的手里无不大包小包的提了好几包。
  关萍不想再花干爹干妈的钱,但是禁不住这一家三口各种理由的劝;王吉昌和曾凡玉也不想花干儿女的钱,曾凡玉是真不想花,王吉昌只是嘴上不想花,心头还是想的,只有王勃是嘴上也想花嘛是心头也想花,还帮着关萍劝自己的父母,说这是我姐孝敬你们二老的心意,赶紧收下,别让我姐寒心云云,引来曾凡玉的“大骂”,骂王勃不知礼数,不懂事。
  “我还是娃娃家,十八岁都没有,懂啥子事哟!”王勃回了自己老妈一句,顿时将几人逗得一乐。
  回家的路上,王吉昌开玩笑的“抱怨”,说还是女儿好,把王勃养了这么大,也没穿过自己儿子的衣服。王勃心道,老子我这辈子也没穿过你给老子买的新衣服好不好?老子要不是重生,逆天改命,下场比关萍还要凄惨!关萍的凄惨也就凄惨到二十岁左右,如果没有自己的“拨乱反正”,横插一脚,阴差阳错,她和廖俊“郎有情,妾有意”,最后多半还是要嫁给廖俊这家境不错的帅小伙的。嫁进了廖家,某种程度上讲也算是脱离了苦海,以后的日子决计不比呆在关家差。
  王勃虽然“心有不忿”,嘴里却说道:“妈,老汉儿,你们没听说‘女儿就是妈老汉儿贴心的小棉袄’嘛?能认我姐当你们的干女儿,是你们八辈子修来的福分!你们以后就等着享福吧。”
  王勃的话,听得王吉昌和曾凡玉心花怒放,王吉昌再次露出大板牙,一连的说“好”;曾凡则“呵呵呵”的笑,看向关萍的目光满是慈爱。关萍听了,却是粉脸通红,羞涩不已,瞪了王勃一眼,有心想说他“瞎说”,但又不能否认他的话,心头便只有下定决心,以后,她一定会尽自己所能,把他的父母当成自己的父母来对待。
  几人手里提的这些衣服鞋袜,在王勃的眼中,其实都是地摊货,基本上全是这些个体户从成市的荷花池或者羊城那边批发过来的,质量委实不咋滴。但王勃父母这辈子,知道的就是地摊货,三个月前,不论是他,王吉昌还是曾凡玉,连地摊货都是欲穿而不得。至于关萍,也一样,在米粉店上班之前,连地摊货都从来没穿过。所以,四个人当中,除了王勃,其余三人对手里提的新衣服,新鞋子,是又高兴又满意,如同过年过节穿新衣服的小孩,欢喜得不得了。
  前世的王勃,自从工作之后,他买东西基本上就只在专卖店买,很少去逛那些不论款式还是质量,都不咋样的小摊小贩了。重生后基本上也延续了上一世的习惯,不论是身上的T恤、牛仔裤还是运动鞋,都是去专卖店买的“牌子货”。
  但是,因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给他配齐了的不是别人,而是关萍,所以虽然是地摊货,他也有种被人关怀的,深深的感动,觉得无比的温暖。哪怕现在有人提几包Armani,Prada,Gucci让他换,他也是不换的。
  下午,田芯,李翠和解英三个休假的员工陆陆续续的返店,很快便得知王勃的父母认了关萍当干女儿的事。三人都相当的吃惊。吃惊过后,李翠和解英自然是羡慕,甚至还有点嫉妒关萍的好运。这是显而易见,明摆着的事:作为王勃的干姐姐,王勃父母的干女儿,关萍以后只要不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随着米粉店的扩张,王勃家如吹气球一样的发迹,她肯定也会水涨船高,平步青云。
  尤其是李翠,她以前看关萍每天照顾王勃的起居,又是给他洗衣服,甚至连内裤袜子这些私密性的衣物都会洗,又是日日不辍不厌其烦,不堪其扰,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他煮荷包蛋,一开始还有点觉得关萍是自讨苦吃,“摊上烂事撒不了手”,心头未尝没有一点点幸灾乐祸的成分。现在一看,这才多久?三个月都不到,人家的身份就随之一变,先是成了米粉店管财务的会计,现在又从和她们没什么两样的员工,摇身一变,成为了老板儿的干姐,“皇亲国戚”!
  这关萍,看着老实愚笨,实际上却是最精,最阴的一个啊!看着王勃的父母看关萍的那种喜悦,兴奋,溢于言表的样子,李翠的心头,顿时就开始泛酸。
  解英没李翠那么多花花心思,她当然也羡慕,但也仅止于羡慕,嫉妒心虽有,但却不重。她同样想到了关萍几个月如一日的照顾王勃,就觉得关萍也不容易,换成是她她都不一定坚持得下来。即便能够坚持下来,也无法保证自己心甘情愿,不闹情绪。关萍能有今天,也是日久见人心,苦尽甘来吧,解英想。
  这么一想,解英便再次坚定了以后也要像关萍学习,任劳任怨,好好干,踏踏实实的干的想法。不仅她自己要这样,也要告诫在网吧当网管的弟弟解明,让他好好学习,用心做事,莫要辜负了王勃对他的期望。
  而田芯,田店长,在得知关萍成为了王勃的干姐姐后,一开始也像李翠和解英一样,震惊无比。但震惊之后,和其他两人的羡慕和嫉妒不同,田芯却从心头泛出一股暗喜!她也是第一个反应过来,向关萍祝贺,也向王吉昌、曾凡玉包括王勃祝贺的。
  田芯一祝贺,其余之人也马上反应了过来,纷纷祝贺王勃一家和关萍。王勃的小舅母钟晓敏直接嚷了起来,让“喜得干女”的哥哥姐姐请客。
  钟晓敏这么一闹,其他员工当然是跟着起哄。他们不敢直接要王勃的父母请客,却扭着小老板王勃,说他既然平白无故的得了个干姐姐,不请客吃饭,庆祝一下,实在不像话。
  于是,王勃大手一挥,直接说:“不就是一顿饭嘛,说这些!下了班后,根根香,走起!”
  刚才逛街的时候,他的父母包括关萍都出了血,你给我买衣服我给你买鞋子,三人的工资都“挥霍”了一大半,就他自己这个月的工资还没怎么动,那就花花吧。
  对于吃,王勃一向是很大方的。
  就这样,一群人又去吃了一盘鲜香麻辣的串串香,其中的热闹和欢乐略去不表。
第334章
五虎将的忧虑
  1999年的8月,腾训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政官CEO马腾得到了合伙人张东和陈斌带给他的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首席技术官CTO张东带来的好消息是距离去年11月份OICQ发布仅仅9个月之后,OICQ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一百万大关!从现在开始,除了一些预先保留的特殊号,六位数的OICQ号已经没有了,要从7位数开始放号了。他们的这一成绩,将自己的竞争对手,也是搞即时通讯的CICQ、PICQ和网际精灵甩得很远,目前可谓是一枝独秀。
  而首席行政官CAO陈斌带来的却是一个坏消息,公司的账上快要见底了,目前只剩下了一万块钱。
  一万块钱的现金,连给五个合伙人发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如果没有新的资金进来,公司将面临破产。
  这一好一坏的两个消息让马腾经历了一次冰火九重天,立即将另外两个创业元老,首席信息官李唐和首席运营官李晓波叫进了办公室,一起商量对策。
  小小的办公室烟雾缭绕,气氛凝重,五个曾经雄心勃勃,现在却焦眉愁眼的腾训五虎将,想了大半天,最终想到的只有两个办法:
  1,增资减薪!
  2,为腾训找个下家接盘,卖一笔钱大家分钱走人,好聚好散!
  几个年轻人大学毕业也没几年,除了马腾家里比较有钱外,其余四人都没存下几个钱。马腾虽然是个富二代,父亲更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家里开的更是少见的奔驰车,但是在1995年的时候,马腾父亲就给自己的儿子出了五万供他建立Ponysoft。Ponysoft是个类似于BBS的小网站。这个小网站,除了让马腾认识了一批互联网的人外,钱是一分没找到。1998年,马腾的父亲又给了儿子二十几万让他和张东成立了深圳腾训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期间又陆续吸纳了三个合伙人。五个年轻人捣鼓了快一年,目前也没看到任何盈利的前景。马腾的父亲虽然有钱,但也不可能一二再而三的将白花花的银子拿给儿子去打水漂。
  但是,该投的钱已经投了,五个合伙人也是骑虎难下,经过一番痛苦的商量后,一致决定把股本从最初的五十万增加到一百万。当然,大头还是只有马腾这个占了47.5%股份的大股东出,其余几人出小头,几人再咬牙出一笔钱,把眼前的难关先度过再说。同时,五人也决定削减自己的工资。马腾和张东两个创始人的工资从月薪5000减到2500,李晓波,李唐和陈斌这三个合伙人则从2500降到1250,大家直接砍了一半。1250元在1999年的深市,房租,交通费一除,剩下的也只够填饱肚子。
  增资减薪只是给看不到任何盈利前景的腾训公司判了个“死缓”,要想彻底解脱,早点超生,还得找接盘侠。于是,找买家的工作也同时启动。首席执政官CEO马腾和首席运营官COO李晓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当中,便开始了推销腾训的艰难旅程。
  他们第一个找到的就是腾训公司的房东,深市赛格集团。马腾和李晓波一连约了赛格电子副总经理张奥三次,听了马腾和李晓波两人对自己公司未来前景无比光明的描述,张奥三次说的都是同一句话:“马总,李总,你们这玩意儿我们确实看不懂啊!不收费,免费让用户下载使用?钱从哪里赚啊?”马腾和李晓波心想,老子知道怎么赚钱,还用得着来找你?
  对房东赛格电子的游说,就这样无疾而终。
  腾训公司想到的第二个买家是李晓波的老东家,广省电信。
  李晓波找到了广省电信旗下21CN事业部担任高级经理的丁豪旗。马腾和李晓波在丁豪旗面前舌颤莲花,唾沫横飞,又是图表又是数据,列举了腾训公司的OICQ从去年上线伊始到目前疯狂的增长速度,未来潜力无限,现在一挖,以后绝对是金娃娃,摇钱树,巴拉巴拉。然而,丁豪旗同张奥的回答差不多:
  “贵公司的OICQ现在看上去的确是一个成长性不错的项目,呵呵,但是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全世界恐怕没有一个人知道该用它来如何赚钱。我们花巨款买一个连如何赚钱都不清楚的公司,买来干什么呢?”
  腾训的首席执政官和首席运营官在广省电信这里得到了一个“呵呵”。
  之后,两人又马不停蹄,辗转北上,通过熟人马宁找到了华北地区最大的寻呼企业“中北寻呼集团”。马宁将马曾二人介绍给集团高层,并怂恿上头把OICQ这个“神奇的小东西”买小来。马曾二人在中北寻呼集团的高层面前打起精神,又是一番伶牙俐齿。两个高层笑眯眯的听完马腾和李晓波的演讲,然后笑眯眯的说了一句:
  “马总,李总,感谢你们为我们讲了个笑话。但是坦率而言,您二位的这个笑话还真不那么好笑。”
  马腾和李晓波不辞辛劳,坐了几十个小时的绿皮火车赶到帝都,却只是“讲了个笑话”。
  接下来的一两个星期当中,两人又找了几个企业,然后,几乎所有被二人接触过的买家,都无法理解两人嘴里腾训公司的技术和无形资产的价值。有收购意向的,却提出只能按照公司有多少台电脑,有多少服务器,有多少桌椅板凳等实体财产进行收购,对公司的报价,最高的一家,也只有六十万,和几个合伙人的心里底线100万有不少的差距。
  五虎将之一的陈斌出身金融家庭,看到执政官和运营官跑了大半个月,身上的肉都跑掉几斤,也没跑出个名堂后,决定亲自出马,找银行贷款。负责信贷的主任问他有什么可以抵押的。陈斌说有电脑,有服务器。主任又问,电脑是新的还是旧的?陈斌实话实说,旧的。主任笑了笑,指了指街对面的典当铺,说,您大概走错地方了,对面那家可能更适合贵公司。
  一个月过去了,几个合伙人东奔西跑,也没将公司卖掉。一个月前说是将股本增加到一百万,但是一时半会儿,几个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又哪里拿得出来。当初五个人一起投资五十万,就已经是破釜沉舟,将各自老底掏干,现在又要拿五十万出来,怎么拿得出来?
  没奈何,公司账上的现金流已经快要断绝,公司存亡就在眼前,再怎么不好意思,几个年轻的合伙人也只得拉下脸,厚着脸皮去找各自的亲朋好友借。深市稍微认识的人,都被几人借了个遍。东凑西挪,最终又凑了五万块钱划到公司的账上。几人在借钱的时候一度说能否将借款转换成腾训的股票做抵,所有人都或直接或婉转的表示拒绝。其中一个慷慨的直接说,你们这公司如果最后真倒闭了,这钱也不要你还了,但是你们公司的股票,算了,你们还是自个儿留着吧。
  时间飞逝,转瞬间到了九月底,十月初。OICQ的注册用户每月以几何级的数量增长,期间,公司又买了一台服务器放到电信局去托管才能应付日渐膨胀的数据处理需求。服务器一买,几人已经降到最低的,只能维持温饱的工资一发,房东的租金一除,上个月五个合伙人求爹告奶讨来的五万块钱,便又有些捉襟见肘,所剩无几。
  在四处碰壁,面对公司想卖又不掉的窘境,公司的首席运营官李晓波对几个合伙人说:“我和老马以前找的都是本圈子,信息产业的企业和个人。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些人,包括我们,都看不清未来,包括即时通讯的祖师爷,美国的ICQ也是一直在烧钱,找不到盈利模式。所以,我们不能在圈子内融资,这些人,人老成精,不见兔子不撒鹰。我们应该去找一些更疯狂的人,一些不看重眼前利益,只关注未来潜力,通过上市或者二次出售,在资本市场套利的VC,venturecapital,也就是风险投资!是的,我们应该像ICQ一样,去找风投要钱!”李晓波捏着拳头捶了捶眼前的茶几,狠狠的说。
  马腾,张东,李唐和陈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马腾正待点头,就在这时,他忽然听到外面有人一声喊:
  “马先生在吗?请问马腾,马先生在不在?”
第335章
南下深市
  国庆过后,王勃再次向班主任肖劲松请了两天“病假”,将提前几天从几个银行卡账上取出来的十万巨款朝书包一塞,带上提前预定的机票和钱包,开启了他南下淘金的旅程。
  王勃取钱是通过关萍取的,陪同的是田芯。两人第一次取这么多钱,完全是心惊胆战,走在路上都有些疑神疑鬼。最后也不敢走路了,直接喊了个人力三轮就朝家里飞奔。
  两人将这笔价值两套房子的巨款交给王勃的时候,田芯自然再一次问起了王勃“意欲何为”,关萍也又紧张又好奇的盯着王勃。王勃走到两人的跟前,对二人神秘一笑,道:
  “能否花出去还不知道,暂时保密,等花出去了,再告诉你两。你们保佑我这次能花出去吧。若真能花出去,几年之后,哥哥一人送一辆甲壳虫或者Mini给你两开。”说完,王勃探出双手,同时在两人吹弹可破的粉脸上轻轻的拧了一把,而后在田芯发飙之前,飞快闪身,大笑而去。
  “王勃——”屋内响起一声田芯的尖叫。
  关萍则用手摸了摸刚才王勃掐她的地方,面含羞涩,一头雾水的问:“芯姐,什么是‘甲壳虫’啊?还有什么是‘迷你’?我咋听不懂勃儿说的话呢?”
  “这小色胚!鬼晓得他说的是啥子东西!”田芯“气呼呼”的说。
  王勃先坐长途大巴到成市,然后打了个车到机场大巴的上车点等待。到了机场,换登机牌,然后过安检。过安检的时候他还担心自己书包内的一包巨款是否会被安检员截下来询问。前世他去国外出差,知道出国所带现金是有一定限额的,超出部分还要向海关申报。但是国内航班是不是有限额,限额是多少,他就有些不清不楚了。上辈子他也从来没有带过这么多钱上过飞机。他也想过将银行卡直接带到深市,到了深市再取。但是他知道ATM机每日提款都有限制,柜台取款超过五万也要提前预约,他没那么多时间。而且在异地一下子取这么多现金,王勃也觉得有点太过扎眼,容易惹人觊觎,徒增变数。
  再说,在华夏异地取现还要收取不菲的手续费。包里的这些钱,是自己父母,小舅母,关萍和田芯她们一碗一碗冒出来,一块一块攒起来,坦白讲,上辈子当了一辈子屌丝的他也有些舍不得这笔手续费。怎么说呢,这心理,和《天下无贼》里面的农民工傻根儿宁愿带几摞现金回老家也不选择存银行的心态差不多。
  为了以防意外,被机场的有关人员叫去盘问,王勃将自家的户口簿,米粉店的营业执照,存取款记录等等文件都复印了一遍,随钱一起装进了书包中。
  而他之所以背个书包,做学生打扮,而非自己的双肩旅行包,也是为了掩人耳目。
  不过,事实证明,他的担心完全是多虑了,坐在X光机前的安检人员的确是朝他多瞟了两眼,但也没说什么,甚至还给了他一个微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8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