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一枚(校对)第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45

  当然,王勃并不后悔曾经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那无边的小说海,也不觉得如果读了北大清华就一定会怎么怎么,或者念川外有什么不好,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际遇,会碰到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经历。
  雨雪风霜都是风景!而且,在美女如云的川外,他也经历了很多美好的经历,观赏了足够多的美女,留下的足够回忆一辈子的记忆!
  当然,也有无数的遗憾,无数因自卑,因贫穷而只能远观无法近距离“亵玩”的深深遗憾!
第4章
卖米粉
  “爸,今天战况如何?”王勃饭快吃完的时候,父亲和母亲才一前一后的回家。
  如果放在以前,恨父不成钢的王勃肯定会碗筷一扔,就跑回自己的房屋,眼不见心不烦。现在再世为人,生理年龄虽然只有十六七岁,但心理年龄却已经三十几的他不会那么孩子气了。
  王吉昌有点意外继子的反应,他知道继子是非常反感自己去小卖部打牌的。以前每次打牌回来,继子都不会给自己什么好脸色,今天却是怎么了,开始主动关心自己的战况?而且还是一副喜笑颜开的样子?
  真是怪事!
  “呵呵,今天手气不错,赢了八块多!如果不是你妈喊我吃饭,我肯定还要赢!那时候手气正好!”继子不给自己脸色看,王吉昌自然高兴,也就笑呵呵的应道。
  “手气好?那应该趁热打铁啊!没得事,爸,一会儿吃了午饭继续再战!到时候咱爷俩一起上,咱们一起大杀四方!我给你抱膀子!”王勃一拍桌子,大声地说道。
  王勃的反应让王吉昌的心头更加犯嘀咕了,有点搞不清状况,不过他也不愿意多想,继子既然不反对自己打牌,那不是更好,于是顺口说:“要得!等吃了饭再去赢那几个龟儿子的钱!不过,我一个人去就行了,你还是呆在家里多看看书。现在虽然放假,也不要太过放纵,这马上就高二了,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
  王吉昌的身上尽管有多种多样的毛病和性格缺陷,但有一点却是让王勃不得不佩服,甚至说感激的那就是从头到尾王吉昌都鼓励王勃好好学习,争取能够脱掉身上的这身“农皮”,成为像他姐夫那样的城里人。
  王勃之所以发愤图强,除了主观方面的想改变现状外,也跟王吉昌时不时的鼓励教育有关,尽管,这种鼓励绝大部分时候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随口一说。
  “我晓得爸。对了,爸,我们今天晚上吃米粉吧。”王勃点点头,他刚才也就为讨继父高兴随口一说,怎么可能去给不务正业的王吉昌抱膀子?
  “吃米粉?”王吉昌一愣,随即恍然,心想,怪不得这小子刚才那种态度,原来是想吃米粉。也罢,反正今天手气好,那就给他两块钱让他去冒二两米粉。
  王勃一看王吉昌的表情就知道他误会了自己的意思,于是赶紧解释:“是这样的爸,我下午想去街上买点干米粉,买点猪肉和调料回来,我们自己炒臊子,自己熬老汤,自己弄米粉吃。你放心,我不要你出钱,我用自己的私房钱去买。我请你和妈吃。”
  王吉昌“哦”了一声,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继子,有些不好意思的搓搓手,哂笑着说:“那你肉不要买多了,割个一斤左右就行了。我今天下午也早点收工,回来炒臊子。”
  好吃懒做通常是连在一起的,王吉昌除了懒之外,还好吃,家里面一年到头出的钱,至少有一半被他花在了吃上。他一听晚上有好吃的整,心头一乐,当即同意。
  “勃儿,吃啥子米粉嘛!你把你自己的钱留着,以后读大学用。”勤俭节约的母亲一听王勃打算花自己的钱请家里人吃米粉,赶紧阻止。
  “没事儿,妈!我好久没吃米粉了,想吃。自己弄,花不了多少钱。”王勃笑着对母亲说,继而转头催促继父,“爸,你快点去吧,去慢了可能没位置了。趁手红,打灯笼,趁你今天手气好,多赢点回来。”
  “要得!我这就去。说好了哈(语气助词),今天晚上的米粉我弄,你们吃现成。”王吉昌兴冲冲的去肖三娃店子打牌去了,只留下愁眉苦脸的母亲和坐在一边笑得有点莫测高深的王勃。
  “勃儿啊,你咋个想起了要请我们吃米粉喃?你存点钱多不容易的。这再过两月就要开学了,你的学费还没有着落。两年后万一你考起大学,那又是一大笔钱。我和你爸还不晓得这钱从哪里出。唉,真是焦人(急人)!”
  母亲叹息一声,紧锁着眉头。王勃完全能够理解母亲的忧虑,实际上,自从嫁给继父之后,母亲就没有一日没为钱焦虑过。但她仅仅只是一个没有任何文化,除了农活和家务活,也没任何赚钱技能的农村妇女。
  在没跟父亲离婚前,母亲女主内,父亲男主外,两人齐心协力攒下一份在周围邻里看来还不错的家业。
  可是现在的继父除了两天打渔,三天晒网,做点零工挣点钱外,家里再没了其他的收入来源。母亲倒是想弄点副业来干,比如喂养些鸡鸭,或者买两头猪仔,然而,哪怕是买鸡苗鸭苗和买猪仔的钱家里也拿不出来。
  王勃本想等晚上让父亲和母亲尝过自己的手艺后再告诉两人自己的发财大计,但母亲脸上的焦虑让王勃心痛不已,于是他决定提前透露自己的赚钱计划。
  在他的赚钱计划中,父亲是靠不住的,属于有他不多,无他不少的角色,主要还是要靠吃苦耐劳的母亲。
  “妈,你先不忙收拾,你听我讲。”王勃站起来,绕到母亲身边,按着母亲的肩膀让其坐下,“你刚才说的我也考虑过,妈,两个月后的学费,要六百多。两年后你儿子不是‘万一考上大学’,而是肯定会考起大学。大学的费用我打听过,一年要至少要五六千,这还不连生活费和住宿费,你觉得,以我们目前这个家庭来说,出得起出不起这笔费用?”
  王勃的话让曾凡玉更加的忧愁,他不等母亲张嘴,马上又道:“如果爸从现在开始努力挣钱的话,兴许能够攒够我读高中和上大学的钱,但他是啥子人这么多年了你又不是不晓得。让他打牌可以,二十四小时不吃不喝都没问题;让他做活路,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所以,如果我们不想其他的办法,指望我爸,两年后即使我考上大学,我也没钱去念!”
  “想办法,哪里又有啥子办法去想啊!”曾凡玉摇了摇头,“实在不行,到时候我拉下脸找你那些舅舅借!”
  “借钱是一个路子,但也不是长久之计。况且,我们借的不是三五两百,而是几大千!而且要连续借四年!舅舅们肯定也拿不出那么多钱。即便拿得出,你觉得舅母她们会同意?”
  母亲脸上忧虑的表情让王勃十分的不忍,但是他知道,这是让母亲同意自己计划必须走的一步,不把问题给母亲讲清楚,不把事实的残酷剖开摆在母亲的面前,母亲很难下定决心跟着自己干。
  “如果你舅母他们不同意,我就下跪去求,给他们磕头让他们借钱!”曾凡玉激动起来,叫道。儿子的话让她第一次清晰的意识到这个家庭两年后所要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平日的她也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但那又有什么用呢?见识有限,心胸和魄力更有限的她也没办法啊!
  曾凡玉也知道要钱的那一天迟早会到来,也晓得那会用很多钱,但到底有多少却是没一个明确的概念。现在听儿子说一年就要六七千,甚至更多,她的心几乎凉透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下意识的就叫了起来。
  见火候已到,母亲完全明白了事情的急迫性和经济性,王勃抓起母亲树皮一样的皲裂的手,缓慢而又铿锵有力地说道:
  “妈,咱不用给谁下跪,也不用委曲求全的向人借大笔的钱。咱们自己去赚。赚钱的法子儿子已经想好了,那就是去卖米粉!”
第5章
进城
  “啥子,卖米粉?”曾凡玉一愣,完全没想到儿子会想出这么一个主意。
  “对,就是卖米粉!”王勃点了点头,道,“我们学校附近有个卖糕点的,生意不好,开不下去了,门面准备转租,咱们去把它接下来,改成米粉店卖米粉。那个门面的位置很当道,而且就在四中边上,开张后生意肯定好。”
  “这个,勃儿,咱们没弄过啊?而且,万一没生意,那不是要折本折惨?”曾凡玉忧心匆匆的道。做生意对她一个一年到头不在田头就在屋头忙碌的传统妇女来说,实在是有点遥远。
  “妈,放心。米粉我会弄。我有个同学,他妈老汉儿在两路口开了家米粉店,味道超级好吃,所以生意好得不得了,一天要赚百百子元(一百,数百的意思)。这个同学跟我关系很好,前段时间我去他家的米粉店耍过几次,顺便问了他妈如何做米粉,他妈也没藏私,都告诉了我。所以,味道方面你尽管放心。我今天晚上就准备弄给你们看,你们吃过就晓得了。只要咱们米粉的味道好,价格不比人家贵,人家卖好多我们就卖好多,加上咱们米粉店的位置好,又有大量的学生来照顾生意,生意想撇(差)都难!”
  卖米粉这个买卖刚才还只是王勃闪念一动,拍脑袋想出来的。但是刚才趁母亲去肖三娃店子喊父亲吃饭的当口,他仔细的想了想,发觉还真是一个积累第一桶金的好生意。
  首先,在他的记忆中,在高一的暑假期间四中门口不远的一个蛋糕店的确是准备转租,不过后来转租的人并没有开什么米粉店,而是装修一番后开了家小小的文具店,因为靠近学校,所以生意很是不错。
  但是文具王勃从来没接触过,并不熟悉;米粉却是他十分熟悉的——自然,他所谓的会弄米粉并不是那他编造出来的同学母亲教他的,而是他在重生前妻子离开后那两三年的孤单生涯中自己摸索出来的。
  妻子离开后,王勃就变成了一个人。一个人经常面临的一个烦恼就是做饭问题。做饭简单,但关键是弄菜。弄多了吃不完,弄少了又懒得弄。而且一个人坦白讲,也没有多少做菜的气氛。
  有没有简单方便而且又美味的东西?
  有!王勃想到的就是冒米线。
  要冒一碗好吃的米线需要解决三大难关:1,底汤;2,油辣子;3,臊子!
  在王勃独处的三年,为了方便的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他通过网上查资料自学,加上无数次去那些好吃的米线店现吃取经,以及大量的实验,前前后后花了差不多两年时间,才终于做出了两三款让他满意的米线。米线的味道虽然不能跟重庆最好吃的几家完全比肩,但至少有他们百分之九十的功力!而且,他还在别人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所以确切的说不存在谁更好吃的问题,只能说是各有千秋!各有所好!
  重庆是直辖大市,不是一般的县城可比。既然自己弄的米线味道能够不输于重庆最顶尖的米线店,王勃没理由不相信比不了小县城的米粉店。
  味道好,地段佳,那还有什么理由不赚钱?
  王勃越想越觉得此法可行,于是才有了刚才他和继父的那场对话。那不过是他为晚上跟继父和盘托出自己的发财大计打的一个埋伏罢了。
  卖米粉只是小买卖,想赚大钱不太可能,赚赚小钱罢了。捷径谁都想走,他也想一下子就赚到今生的第一桶金,但是原始资本的积累,据说都是带着血腥的。如果有路子,王勃并不介意也去搞点血腥的资本,加速自己第一桶金积累的进程。但是,还是那句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还打洞!出身决定命运,搞血腥资本,是需要门槛的,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去搞的,也不是人人都能搞得到的,所以,对于一穷二白,没背景,没关系的穷N代来说,一开始还是老老实实的出卖劳力,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积累吧。
  “所以,妈,现在咱们只需要做两件事情,第一,先弄出咱们的秘方米粉出来,看看是不是真的好吃。如果真的好吃,第二,就是赶快让爸去大姑那里借点盘店的资金,把店盘下来,稍微改造一下,马上就可以营业赚钱了。”王勃继续对他母亲说。
  “勃儿,你说的可是真的?你那同学他妈真的教了你如何冒米粉?这可是人家吃饭的本事,就那么轻易的告诉了你?”曾凡玉半信半疑的看着王勃问。
  “千真万确!”王勃肯定的点了点头,“我跟我那同学关系不一般,他成绩没我好,他父母也希望我能好好带带他们儿子,望子成龙,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考上大学,你说是不?况且,我也没说我要开店,只是说我爱吃米粉,想学会后让我妈弄给我吃。妈,你要不信,等下午我从城里买了材料回来,弄给你吃你就相信了。”
  “那你先去城里买东西吧。如果你真冒出了跟城里那些米粉店一样味道的米粉,那我……我就让你爸去你大姑那里借钱!”曾凡玉说。经过和自己儿子的交流,她终于下定了决心。为了儿子的未来打算,这个家也的确是应该做些改变了。要真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了儿子的前程,自己还有什么脸面面对王勃?
  “行,妈!你就等着吧。我这就上街去!”说完,王勃起身回到了自己的卧室,从木箱子中掏了一件蓝衬衫和灰色的西裤换上,拿了几十块钱骑着车出门了。
  ……
  天气很热,没有风,也没有云,火辣辣的太阳直射着大地,连树上的知了也懒得叫了。
  这个天气,应该穿吸汗的棉质体恤加短裤会比较清爽,但王勃的箱子里并没有体恤这玩意儿,确切的说,直到他念大学兼职赚钱以前,他都没穿过T恤。他青少年时代夏天所有的衣服,全部都是衬衫:长袖的短袖的,各种不同颜色的。自然,这些衬衫都是他继父从他城里的姐姐家里淘来的他姐哥不要了的旧衣服。
  所以,刚出发不到十分钟,头顶大太阳骑车的王勃就已经是汗流浃背。他现在走的是一条柏油路,这条柏油路一头连接直达,县城的水泥大件路,一头通往另外一个乡镇。他家就在泊油路边上,距离市区六七公里,骑自行车也就大概半个小时的样儿。
  很快,上大件路的岔路口到了,王勃直接把车骑到路边一个自行车修理铺前,让刘师傅给车的后轮加点气,他刚才就感觉到胎压有点软,也不知道是不是内胎漏气。
  刘师傅给他打气间隙,王勃花了一块钱从旁边的小商店买了一个娃娃头雪糕,美滋滋的舔食起来。
  “勃儿,气加好了。这个天气太毒,没敢给你打得太硬!”加气完的刘师傅冲王勃说道。
  “要得,刘师,来,钱给你,谢了哈(语气助词)。”王勃从兜里摸出一个一毛的镍币,一边递给刘师傅一边道,“对了,刘师,天这么热,你还在这里摆摊,怎么不等下午凉快点的时候在摆?”
  刘师傅接过镍币,憨厚地笑道:“谢啥子哟!”顺手扔到工具箱内的一个圆盒子中,有些无奈的说,“这不是要吃饭得嘛!这不,我不在这里摆,咋个赚你的钱喃?那你又去哪里喃?你们不是放暑假了得嘛!”
  “去城里买点东西。要得,那我先走了,你慢慢摆哈(语气助词)。今天天气毒,肯定有爆胎的。”
  说着,王勃将娃娃头塞进嘴里,拍了拍被太阳晒得发烫的坐垫,将穿着泡沫凉鞋的脚搭在踏板上,正准备一蹬,这时,一辆红色的女式弯梁自行车从身边骑过,风一样的朝大件路冲去。车上的女孩约莫十四五岁,穿一条天蓝色的无袖连衣裙,后脑勺留着一条乌黑发亮的马尾,随着女孩儿的前行飘来荡去。
第6章
张静
  王勃定睛一看,感觉很熟悉,但是女孩儿只给他留了一个修长的背影,加上几乎故乡的所有人都十几年没见过了,无数记忆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一时半会儿他也无法从背影认出是谁。
  女孩儿骑得有点快,很快就到了前面的大件路,然后开始减速,下意识的转头一望后面,见没什么大车驶上来,于是轻松的一扭车龙头,朝通往市区的方向行去。
  而就在女孩儿转头的一刹那,一直盯着女孩儿不放的王勃终于看清了女孩儿的面目:秀气的五官,被太阳晒得通红的脸蛋,青春健康,含苞待放,活脱脱的一个美人胚子。
  这不是张伯家的张静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