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一枚(校对)第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845

  明天还要赶路,王勃便克制着没有多喝,三分将一瓶13°的红葡萄酒喝完后就没有再要。心情不佳的江小柔倒是有种一醉方休的冲动,如果王勃像前晚和昨晚一样朝她劝酒,她说不定就不醉不归了。奈何今天晚上的王勃难得的克制起来,她一个女生,便只有将心头那种想喝酒的欲望压了下去。
  “小柔,你是明天上午九点过的火车是吧?”晚餐快要结束的时候,唐素珍突然问。
  “嗯!九点过一刻!”江小柔点头。
  “那看来咱们明天原本在火车站的告别要提前到今天晚上了。我和王勃准备坐飞机回成市,上午八点的飞机。明天一早,我们将在酒店门口直接打车去机场——都是这家伙嘛,说沿路的风景已经看过一次,再看也没什么意思。我看他是想早点衣锦回乡,向父母和亲朋好友告捷了。噗嗤——”说着,唐素珍直接瞪了王勃一眼,语气中无不嗔怪,而后噗嗤一笑。
  今天在城隍庙逛街的时候,王勃见到有订机票的点,便去问询有无明天从魔都飞成市的机票。一听对方说还有几张早班的,二话不说就开始掏钱给两人订票,任唐素珍如何推脱都不听劝,连说这是他孝敬唐素珍的,对方是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让唐素珍无可奈何的同时,又颇有些欣喜。
  她还从来没坐过长着翅膀的飞机呢!
  “哪有啊,唐老师!”王勃当即叫了声,反驳道,“我是实在受不了那硬座了。这次是从沿海到内地,春运期间,返乡民工一定挤爆火车,到时候想补卧铺都补不了。就那么硬座四十几个小时,我怕是到了成市,整个人都散架了。”
  江小柔没想到王勃和唐素珍竟然换了飞机,十分的意外,她一直还想着明天三人在火车站分别时该如何跟王子安——一个相遇于“新概念作文大赛”,相识“新概念作文大赛”,相知于“新概念作文大赛”,极有好感的男孩儿——道别!不知道明天自己会不会情绪激动,或者说不出话来!
  可是,没想到,分别不是明天,而是今夜!
  “呃,没,没关系……长途硬座是很难受。所以我母亲来回都是给我定的卧铺。”江小柔喃喃的说。
  “我们来的时候坐了一天的硬座,后来实在受不了,补了个卧铺。这也得多亏王勃,不然很是要遭点罪呢。”唐素珍笑道,立刻想到了几天前在来魔都的火车上睡得迷迷糊糊,浑身酸痛的自己被王勃叫醒时得知有了地方睡后的诧异和惊喜。那个时候,是怀着满心希望而来,现在,却是带着来之前难以想象的荣誉载誉而归!想到这几天的充实,希望,紧张,期间惊喜不断,意外不绝,很快就到了对这个城市,对江小柔说道别的时候,学文学的唐素珍,多多少少有些多愁善感的唐素珍便感觉到了时光的匆促,人生这场宴席不论高潮或低潮,不论精彩或平淡,不论当主脚还是当配角,都有落幕,谢幕的一天!而当这一刻到来之际,留给其中的人却总是诸多的不舍。
  如此一想,唐素珍便开始有些激动起来,从自己随身携带的包中拿出纸笔,伏在桌上写了几笔,而后拉着坐在旁边的,江小柔的手动情的说:“小柔,明天你一个人去火车站,一定要小心。钱包,身份证之类的,一定要贴身放。我和王勃,明天……就不送你了。这个是我在四方的联系地址和电话,学校和家里都有。以后有空来川省,就给我打电话吧。当然,我以后去帝都,也会去找你的,让你给我当导游。呵呵,我还没去过帝都呢。咱们认识的时间虽短,却颇为投缘。小柔,别忘了在中国西南一个叫四方的小县城,还有个怀念着你的朋友哦。”
  “唐老师——”江小柔颤声道,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叫我珍姐吧。我也不是你的老师,咱两就姐妹相称。”唐素珍的眼睛也有些泛红,干脆将江小柔拥抱在怀里。
  “珍姐——”
  江小柔很快将自己在北京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写了两份,一份给唐素珍,一份给王勃,而后对两人说:“贞姐,王子安,能够认识你们,我……很高兴。以后你们到北京,一定要找我。我……”到此,却再也说不下去。江小柔偏头,轻轻的抽泣起来,只感觉无限的留恋,万般的不舍,以及一种莫名的难过。
  王勃从唐素珍手里要过纸笔,开始一笔一划的写自己的地址,学校的,家里的,以及电话。离愁别绪,最是让人伤感,尤其是好朋友之间。所以今天晚上从开始到现在,他一直都有些嬉皮笑脸,把分别的气氛弄轻松。然而当唐素珍和江小柔眼睛红红的相互抱着的时候,他心头强筑的那堵貌似坚固的高墙,转瞬间开始分崩离析,毁于一旦。
  几天前,当一桌人都在对他进行质疑,嘲笑的时候,只有江小柔,这个漂亮,文静,人如其名的姑娘为他发声辩解。而后再见时的相处,对方的善解人意,大方得体,乐于助人,幽默俏皮,包括对方在发现他被组委会不公正对待时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一面,都给他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可惜,这么好的一位姑娘,至此一别,再见的机会却无限的渺茫。想到这里,多收善感亦多情的王勃顿时鼻头发酸,眼眶也泛起了一层雾气。
  待江小柔的情绪稍微好些之后,王勃起身,来到江小柔的身前,将写着自己地址和电话,包括qq号和Email的便签簿放在对方身前的桌上,定定的看着江小柔的眼睛,无比坚定的说:
  “小柔,我为能认识你这个朋友感到荣幸和骄傲。咱两一个在北,一个在南,远隔数千里,至此一别,虽然不太方便见面,但是现在电话,信件,qq,Email什么的,却也方便。以后到了川省,请务必联系我。以后有什么困难,不论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不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同样请务必告诉我,你的朋友王子安,即使不能为你解决,他也将会是一位最佳的听众。总之……请多保重吧!”说到这里,王勃也是说不下去。头一偏,眼角便有两颗什么晶莹的东西滑了出来。王勃用手指揩去,继而展颜一笑,再次看向早已泪眼朦胧的江小柔,张开双手,说:“小柔,明天就要走了,咱两来个拥抱吧。”
  江小柔咬着嘴唇,缓慢的站起,但王勃却已是迫不及待,张开双臂将身前的女孩拥入了怀中,双手紧紧的用力,好似要把江小柔挤进自己的胸腔一般。两团如同小馒头一样的凸起顶在自己的胸前,然而,王勃却生平第一次没有那男女之思,爱欲之想,有的,只是那浓浓的离愁别绪。
  这该死的悲欢离合哟……
第603章
载誉而归
  一月二十九日,王勃和唐素珍先乘飞机到了川省的省会成市,然后坐机场大巴直达市区,下车后打了辆出租车到了北门的城北客运中心,在城北客运中心又换乘成市和四方之间的长途大巴,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颠簸,摇晃,终于在下午三点的时候,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四方。
  不过,虽然是带着巨大的荣誉载誉而归,但是他在魔都那边的影响力,造成的震动,掀起的波澜,似乎还没传送到老家这边。四方这边静悄悄,一切如常,下车后王勃既没看到鲜花,也没听到掌声,王勃便忍不住在心头开始扁嘴:
  靠!什么“文坛新秀”,什么“时代先锋”,什么“当代小鲁迅”,这都回到家乡了,却连个三流小歌星的待遇都没有,这“文化人儿”在当代中国的地位,还真是没落得可以呢!
  嘿,不过这也正是我希冀的!文人,作家真要像歌星,影星那样招蜂引蝶,老子还不屑为之呢!
  王勃很快又心安理得起来!
  当天晚上,得知自己儿子在这次去魔都参加的一个叫什么新概念的作文比赛中获得了最高的特等奖后,王吉昌当即大手一挥,豪气十足的表示要去四方最好的火锅店“德庄”定两桌,为他祝贺,王勃却拦住了自己的老子,说:
  “爸,我这次去上海得的这个奖,怎么说呢,比较不同寻常,可以说比高考中了状元还厉害!一般学生高考考上了,都要广请宾客,何况我这个,所以,你那两桌根本不够看。不仅不够看,而且请客地方也有点不够档次,不合时宜。这么着吧,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年前我们也忙,客人们也不一定有时间,年后初几头的时候你去找算八字的算个黄道吉日,我们去金桥酒店好好摆十几桌,祝贺一下。”
  “啥子?切金桥酒店请客?请也就请你娘娘舅舅,你华华姐,大姑姑爷他们,有那个必要切金桥嗦?”王吉昌大声地叫道。
  王吉昌这么一提醒,王勃也觉得去金桥请客似乎也有些招摇,目前他还是学生,身份不对,还是低调一点的好,于是就说:“不切金桥,那就切蓥峰宾馆嘛!”
  “四方除了金桥就是蓥峰了,还是很贵得嘛!你如果想吃中餐的话,还不如去上次你过生时候的‘大三元’!大三元味道不错,价格也适中,何必遭那冤枉钱?”王吉昌一脸肉痛的说。
  “老汉儿,大三元如果只是请娘娘舅舅他们这些自己人,当然无所谓。但是这次请的人,身份不一般,除了现在教我的那些老师需要请之外,还有四中的校长,副校长,甚至教育局那些当官的可能也要来凑热闹。大三元烂朽朽的,哪里够档次嘛?!”王勃说。
  “啥子?你们校,校长都要来?还有教育局那些当,当官的?”王吉昌瞪得如铜铃,结结巴巴的说。
  “嘿嘿,不然,我咋说要切蓥峰宾馆喃?”王勃“嘿嘿”一笑。
  虽然晚上王吉昌要大宴宾客的计划被王勃取消了,但是小吃一下,慰劳慰劳自己多日没沾辣椒的肠胃却无什么大碍,反而正当其时。王勃还是让自己老汉儿王吉昌去德庄先定三桌,晚上的时候,把表姐一家请上,然后自己一家,外加田芯,姜梅这两位干将,以及在米粉店上班的小舅,大舅和二舅几家人,一起吃个家宴。
  “你倒是会抠我。不过先说好,这次吃火锅的钱我可以给你出,年后在蓥峰宾馆摆席的钱我可拿不出来哈!”王吉昌见自己这继子绕来绕去,不仅请客地点的档次和规模扩大了不少,晚上的火锅也没绕掉,立即给王勃打预防针。
  “哪能要你拿嘛,老汉儿!直接店里出!今天晚上和年后的请客,都从店里走账!”这次,轮到王勃大手一挥了。
  “嘿嘿,这还差不多!”王吉昌一听,嘿嘿一笑,露出一嘴大板牙,顿时放心下来。
  晚上在火锅店的吃饭,自不必说,充满了喜气洋洋,王勃也收到了无数的夸张,不过这些夸赞却没一个夸到实处,没能够捎到他的痒痒,则多少让王勃觉得有点美中不足。
  原因也很简单,他的娘娘舅舅们都是农二哥,没什么文化,根本不懂什么新概念作文大赛。姑爷黎明德虽然有一定的文化,可是一直在银行上班,对在教育界的事基本不关注,尤其是自己的女儿高中毕业后,最多就打听、了解下某某家的儿女考上了某某大学。她表姐黎君华也与此类似,离校多年,今天晚上才第一次从王勃的嘴里听见“新概念”这个名词,完全不清楚复赛一等奖,乃至王勃嘴里的特等奖有什么意义和影响力,王勃也不可能王婆卖瓜,自己吹自己如何的了不得,不得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于他在魔都受到的诸如被媒体记者围攻,被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招生办的老师“哄抢”,“跪求”,基于同样的理由,也是不好出口。
  “唉,看来,我还真不是个能锦衣夜行的主啊!”王勃在心头感叹一声。
  王勃在魔都荣获“新概念作文大赛”特等奖的殊荣没能引起亲朋好友们太多的关注,倒是他家即将在德市这个地级市开的新店却成了大家热议的对象。
  “曾嫂米粉”德市的旗舰店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选址,选址后紧锣密鼓的装修,同时对新员工的招募,培训,在田芯这个得力干将有条不紊的推进下,“曾嫂米粉”德市旗舰店终于在王勃去魔都参赛期间,完成了最后的精装修。这两天,田芯领着一帮新老员工,正在做着开店前的筹备工作。基本工作大体上准备就绪,就等王勃一声令下,选个黄道吉日开张大吉。
  “今天是新历28,农历腊月二十二,还有七天过年。这样,也懒得选什么黄道吉日了。后天吧,就后天,明天再准备一天,后天开张!”吃饭的时候,当田芯,王勃的父母,包括几个亲戚都在打听,询问德市分店什么时候开张时,王勃想了想,最后一锤定音的说。
  “行!那就后天,30号开张!”田芯甜甜一笑的说。她早就想开张了。实际上,德市分店的筹备工作早在前两天就基本上完成了,这两天一直都在查缺补漏,同时等待他这个决策者的回来。考虑到德市是一个地级市,德市旗舰店的营业面积足有300个平方,面积整整是四方旗舰店的两倍!四方店目前的单日营收在四五千左右,按此计算,德市差不多就是八九千近万!一万元营收,五千元利润,按照自己在“曾嫂米粉”百分之五的股份计,落到她自己名下的,每天就有250元!
  250元呐,相当于普通员工半个月还多的工资了!
  所以,田芯是巴不得两天前就开张!在每天跟王勃的电话会议中,还在上海的王勃倒是让田芯跟自己的父母商量,随便选个日子开了得了,反正几个月前光汉店的开张,没他还不是运转得好好的。但是德市不比四方和光汉,是“曾嫂米粉”进驻的第一个地级市,王勃不在家,田芯的心头就一直不踏实,生怕行差踏错。哪怕王勃不亲自到场,只要他人在四方,而非远隔千里的外地,她自己就能感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变得自信满满,一无所惧;否则,便总是有些底气不足,患得患失!
  “曾嫂米粉”德市旗舰店的开张事宜就这么定了下来。临近晚饭的末尾,王勃却感受到了几道不同寻常的目光。一道来自于干姐姐曾萍;一道来自于他的左右臂膀,知心爱人田芯;另一道,则是情根深种,把所有的精神和肉体已全部无私献给了他的姜梅。三道目光热情似火,意味深长,其含义不言自明,立刻便让王勃头大起来。
第604章
名震乡里
  连续在魔都折腾了好几天,没有一天睡过一次踏实觉,回到老家后的第一天,王勃就打算美美的睡一觉,好好补充一下失去的睡眠。
  然而天不遂人愿,酣梦正香,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就在枕边响起。这是干姐姐按照他的意思在他去魔都期间为他在卧室装的一个分机。
  迷迷糊糊的王勃刚一拿起电话,听筒中就传来了干姐姐曾萍激动而又慌乱的声音:“勃儿,电……电视台的来了,说……说是要采访你!你快点来米粉店吧!”
  电视台的一打岔,好梦自然难圆!在魔都被媒体记者多次“围攻”过的他也不觉得家乡的一个县电视台的采访有多么的重要。不过再不重要也是正事,比他睡懒觉要重要得多。于是,挂断电话后的王勃半眯着眼睛,艰难而又有些不情不愿的从被窝中爬起来,开始洗漱,换衣,梳妆打扮,这么一整饬,人多少清醒了不少。
  骑着自己山地车的王勃开始朝米粉店骑,隔着老远,就看到贴有四方电视台台标的一辆面包车停在了自家的米粉店门口。自己的父母,曾凡玉和王吉昌,干姐姐曾萍,如同迎接青天大老爷一般的围在两三个电视台工作人员的跟前,毕恭毕敬,显得紧张而拘谨。他们外面还围了一圈看热闹的人,有米粉店的员工,也有路过的,喜欢看稀奇看古怪的市民老百姓。
  “王勃你好!我是四方电视台新闻栏目的记者林雪。首先,恭喜你在第二届‘中华杯新概念作文大赛’中喜获特等奖这一前所未有的殊荣!感谢你为四方人民增光添彩!作为你的四方老乡,我们也感到十分的荣幸。为了让全市人民更好,更全面的了解你的事迹跟荣誉,我台打算给你做一个人物访谈,你看行吗?”王勃下车后,在自己的父母迫不及待的指着他告诉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他就是他们的娃娃,是要采访的对象后,一个熟悉的倩影立刻走了过来,用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笑着对王勃说。
  操!这不是四方台那个整天播新闻的美女主播吗?一直不晓得叫啥名字,搞了半天,原来叫林雪嗦?看着眼前这个画着淡妆,相貌,气质颇为不俗的美女,王勃心头当即一声“操”,嘴上却一脸笑意的说:“你好,林记者!过奖过奖!当不得你的如此赞誉!不过,总算是没给父老乡亲丢脸吧!这样,林记者,我们进去坐着聊吧。对了,你们吃饭没有?没吃饭的话,我请你们吃米粉。”王勃一边说,一边将几人朝人少的老店里面引。在魔都,被一帮不认识的外人看着,王勃不怎么在意,只当在舞台演戏;但是在老家,被一帮父老乡亲,家乡人民当猴子一样看,他却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用客气,王勃,我们都吃了饭的。今天就是来采访你这个为四方人民争了大光的大才子的。你发表在《萌芽》上的那篇文章,包括发表在《科幻世界》上的那两篇小说,我都拜读了。相当不错,相当震撼哦!”四方台的新闻主播林雪见王勃用四方话跟她说,也就换了四方话。
  在老店,林雪先大致和王勃寒暄了两句,然后便开始给王勃讲起采访的流程,诸如他们会问些什么,会拍些什么,他这边,包括他的父母需要做些什么样的配合,诸如此类的细节。交流的时候,林雪吃惊的发现,眼前这个只有十来岁的大男孩,竟然一点也不怯场,在她面前侃侃而谈,表现得相当的大方。这让她十分的吃惊。她在四方台工作也有好多年了,采访过的人不计其数,不论是大腹便便的地方官员还是派头十足的企业家,生意人,当面对她这个四方的知名主持人,面对镜头的时候,少有人还能将那副在下属,员工面前人五人六的派头维持下去,无不战战兢兢,慌慌张张,笨嘴笨舌起来,以至于不得不重来很多次,才能稍微弄出一个能够表现采访对象“英明神武”的录影。现在虽然还只是采访前的初步交流,没有开镜,对方面对镜头时的表现还有待考察,但是仅凭王勃现在这种临危不乱,镇定自若,连一般成年人都极其少见的养气功夫,就已经相当的了不起了。
  “不愧是在全国竞赛中脱颖而出,一举成名的人物啊!这小家伙,以后前途无量——噢,什么以后,《青年报》,《申报》,魔都本地的电视台,各种媒体都开始大规模的报道,热议他的事迹了,连北大清华这些中国顶尖名校都抢着要的人物,人家现在已经是大有前途的红人了好不好?哪里还需什么以后啊!”林雪想着昨天对王勃所做的资料收集,看到对方现在的表现,才冒出不久的吃惊,很快便释然了。
  四方电视台这次准备对他做的,是一个持续时间在20-30分钟的人物访谈,除了需要采访他本人和他父母外,他的语文老师唐清华,班主任肖劲松,乃至四中校长黄志华都在受邀之列,除此之外,还需要采访一些起陪衬,烘托,突出他这朵红花绿叶的群众演员,也就是他班上的一些同学。林雪已经了解到,明天是四中发期末考试通知书的日子,届时所有学生都会来学校领通知书,正好可以就此拍摄些背景资料,比如对方在校园勤奋学习的样子。至于今天,就拍校园外的镜头好了。
  但是校园外的镜头,也有不少:王勃在农村的老家,现在在城里的新家,旁边这个她也经常吃的,据说在王勃的指点下成立起来的,现在已经成了四方小吃届标杆的“曾嫂米粉”……需要拍摄的东西委实不少。所以,大致交代完后,林雪也不废话,很快便指挥起协助她的工作人员,按照事先准备的采访流程,开始了对王勃的采访拍摄。
  29号这一天,王勃,包括他的父母,干姐姐曾萍,便是农村老家,印刷厂租住的新家,米粉店这三处地方,来回奔波,在摄像机的注视下,在林雪一个又一个问题的问询下,或回答问题,或什么也不说,只是在镜头下演戏:
  演坐在农村老家破旧,空荡的房间内,勤奋好学,挑灯夜读的样子;演放学归来,孝顺懂事,帮着父母忙这忙那的样子;演博览群书,琴棋书画,多才多艺的样子……
  总之,各种演!
  至于在学校内认真听讲,乐于助人的样子,乃至在学校运动场英姿飒爽,朝气蓬蓬的样子,则只有明天去学校再行拍摄了。
  当四方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扛着摄像机,在王勃老家拍摄的时候,毫无疑问,顿时引来了周围父老乡亲的围观,指指点点,交头接耳,带着难以置信的目光和震惊无比的表情,议论纷纷:
  “厉害啊厉害!王吉昌一家这下真的是发达了,鸡犬升天了,都上电视了!”
  “就是啊!这才多久?一年都还不到吧?就上电视了,这龟儿王吉昌咋这么厉害喃?”
  “球经不懂!电视台哪里是采访王吉昌嘛?人家是采访他娃娃王勃好不好?”
  “采访王勃?为啥子要采访王勃喃?”
  “刚才我切打听了一下,说是王勃在一个啥子作文比赛中得了大奖,人家电视台才来采访他的!”
  “我就晓得王勃这娃娃以后会有大出息!以前他们还没有搬切城里的时候,每天晚上我从他家门前过,有时候都深更半夜了,还能看到王勃这娃娃在看书!”
  “是啊是啊!我也看到了。有时候都深夜两三点了,那娃娃屋头的灯火还亮起在!我就没看过有这么努力的娃娃,简直随时随地都抱着书本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8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