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一枚(校对)第3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7/845

  但愿不要太好吧!王勃想,不然隔壁这将近一亩,六百多个平方的土地,他还真没办法“巧取”回来。
  正忙活着,几个舅舅舅母,连同表弟表妹都骑车过来了。王勃一家人见了,就扔下手中的活路,连说稀客,曾凡玉向自己的弟妹们散烟,王吉昌则端出已经抹干净了的椅子板凳,让大家坐下耍,又叫王勃给小一辈的抓糖抓瓜子,忙得那是不可开交。
  几个舅舅舅母见大姐一家都在忙,却哪里肯坐,一个二个,都挽起袖子,套起围裙,扫地的扫地,抹灰的抹灰,除草的除草,贴对联的贴对联,贴门神的贴门神,都开始帮忙活忙来。
  有了几个舅舅舅母的搭手帮忙,破落的老家很快被收拾一新,勉强可以呆人了。而后,王吉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麻将扑克,招呼舅子们打牌,几个舅母则去后院,帮着母亲准备除夕夜的年饭。
  几个舅舅刚坐下来没多久,小娘一家和二娘一家也先后骑摩托车来了。王勃一家人又是连番的“稀客”,一一安顿。
  表姐黎君华一家是差不多四点过到的。他们的到来,自然受到了王勃一家人的热烈欢迎,端椅子的端椅子,撒烟的撒烟,泡茶的泡茶。
  王勃端着一把竹椅子,走到黎君华的跟前,笑嘻嘻的说:“姐,你坐啊!”
  黎君华看看才打扫过的,焕然一新的王勃的老家,压低声音问:“勃勃,咋想起在农村过年了?”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嘛。”王勃把前不久他老汉儿的话用来应付。
  “少来!”黎君华白了王勃一眼,“凭你现在的身家,在四方买套大房子易如反掌吧?”
  “嘿嘿,那倒是!”王勃嘿嘿一笑,毫不谦虚的说,“不过城里面那个鸽子笼子一样的单元楼,我还真不太稀罕。等过两年有钱了,我一定把我家的这几间小瓦房推了,然后在原址上建一栋前面是草坪花园,后面是游泳池和运动场的美国式大别墅。姐,你觉得如何?”
  如果半年之前王勃说这话,黎君华一定会觉得自己这表弟在呓语,说梦话;现在,黎君华却是美目一亮的说:“那你把你的美国别墅建大一点,给我留个房间。到时候周末的时候我过来度假。”
  “这多简单的事?到时候我弄他个七八个房间,什么健身房,小电影院也一起整起,一到周末,咱们就回乡度假。姑爷,大姑都可以一起回来。涛哥,贞姐,静姐他们也可以喊过来。到时候就在别墅前的草坪上开Party,举办个烧烤大会,舞会什么的,多惬意?”
  黎君华脸上顿时露出一副向往的神色,喃喃的说:“勃勃,真的可以?”
  “姐,最多三年,你拭目以待吧。”王勃豪气的说,目光越过自己表姐那张吹弹得破的俏脸,落到了一两百米远的几间破败不堪的茅草屋,那里,曾是王勃生活了三年的地方。旁边有三间瓦房,那是王勃的大爷,王吉昌的哥哥王吉永的家。王勃看过去的时候,有几个男女似乎正站在院门口朝自家这里观望,但人很快又不见了,只剩下紧闭的院门。
  在各位舅母娘娘的帮忙下,五点半的时候,三桌丰盛无比的年夜饭便弄好了。“噼里啪啦”,一串一万响的鞭炮放过,一片烟雾腾起,王勃上辈子从未经历过的,最为热闹的年夜饭便就此开始。
  尽管晚上的年夜饭丰盛无比,王勃的母亲曾凡玉几乎把家中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煮了,但这几天一直都是大鱼大肉,大家吃东西的兴致便不太高,倒是各种闲聊,对未来的展望却是说得热火朝天。
  勿用说,作为曾家和王家两个家族目前最有希望,也最有本事的王勃,一上桌,便成为了话题的中心。亲戚们聊着他的成绩,他未来要上的名牌大学,比如北大清华,聊着他家目前四处开枝散叶的米粉店……几乎所有的话题,都是围绕着他在转。亲戚们的脸,或高兴,或憧憬,或自豪,或讨好,也有比较勉强和不甚自在之处……不一而足。而他的父母,听着亲戚们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称赞,继父王吉昌是一脸的欢乐,开怀;母亲曾凡玉除了高兴跟欢喜外,还有无限的唏嘘跟感触,显然是想到了自己儿子前几年所经历过的一般孩子所没有经历过的苦难。干姐姐曾萍见了,便拿起酒瓶给曾凡玉倒啤酒,说是要向干妈敬酒,谢谢干妈的照顾之恩。
  所有的一切,王勃都看在眼里,只有用频频的敬酒来打断亲戚们对自己的夸赞。他是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又感觉到了一种责任和压抑。诚如亲戚们所希望的那样,他已经成了两个家族的希望之所在,中兴之所在,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论他愿意还是不愿意。
  这顿让王勃难忘的年夜饭,从五点半吃到八点半,整整三个小时后才告结束。而后,连续不断的烟花开始从自家院坝中央射出,爬升,然后在离地四五十米的半空轰然炸开,绽放出灿烂而又绚丽的烟火。这烟火,照亮了王勃家的大院,让他家所在的这个地方,在这一刻,成为了整个队,整个村最亮丽的风景。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热闹过后,亲戚们一一散去。王勃一家将三桌残汤剩饭收拾完,将没吃完的剩菜打好包,连同带过来的锅碗瓢盆一起塞入面包车之后,也开始打道回府。
  跟27号那天晚上的情形差不多,还是干姐姐曾萍开车,他母亲曾凡玉坐在前排的副驾驶,他和王吉昌两个喝了不少酒的酒鬼独霸后面两排。
  不久之后,开车的曾萍说,今天晚上的这顿年夜饭是她长这么大以来吃过的最温馨,最热闹,也最为和谐的年夜饭。
  一旁的曾凡玉听了,便叹口气说,也就今年才这样。以前家里面造孽,哪怕是过年,也没多少菜,她这个当大姐的更是从来没有在过年的时候把弟弟妹妹喊来团过年……说着说着,曾凡玉就哽咽起来,开始用手擦泪。
  “这大过年的,哭啥子喃哭?现在的日子这么好过,你还有啥子好伤心的嘛?”坐在最后排的王吉昌听到曾凡玉哭,有些不高兴的说。
  “我哪里是哭?我是高兴!”曾凡玉辩解说,又开始抹泪。
  王勃倒是十分理解自己母亲的心情,想当初,还没跟他亲生父亲离婚的时候,那时他们家的家境是所有兄弟姐妹中最好的,每年过年办的年夜饭,也是最丰盛的,到后来跟了好吃懒做的王吉昌,过的日子却是一年不如一年,家里过年就再也没有办过大的团年饭,屋头人也不多,冷冷清清,最多将小舅,小舅母和外婆喊到家里来吃过饭。
  而今年,在他的帮助下,家里的境况一日千里,他母亲终于可以不用再为钱发愁,扬眉吐气,挺直腰杆的把所有的亲人喊到家里来吃饭,思甜忆苦,抚今追昔,母亲一时伤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王勃开始安慰自己母亲,说:“妈,这个不算啥!以后每年过年,咱们都像今天这样,把外婆,娘娘舅舅,大姑表姐他们喊起一起过!也别老是吃中餐,到时候中餐,火锅,烧烤一起整,想吃啥吃啥!吃完后还放烟花。今年咱放了八箱,明年咱翻一倍,放他个十六箱,你说怎么样?”
  他母亲还没开腔,坐在王勃身后的王吉昌就连说要得。曾凡玉立即回头瞪了王吉昌一眼,说:“要得啥子要得?那烟花那么贵,又不能吃又不能穿,就光好看!还放十六箱,八箱我都嫌多!”
  “嘿嘿,妈,既然你嫌多,那就还是放——你说放几箱就几箱,儿子以后都依你,好不?”王勃赶忙说。
第629章
曾萍的感谢
  以往的正月初一,对王勃来说,都是较为无聊的一天,基本上都是看年前从租书店租的YY小说度过,像《寻秦记》,《大唐双龙传》这种,女主要多,全处全收,满足他自己的YY和精神幻想。
  今年的正月初一,他还正在屋头睡懒觉,就先后接到好几通电话,有同学,有朋友,明里暗里的都在问他今天怎么过,是不是出来跟他们聚一聚。
  王勃正想答应一处,却见干姐姐曾萍正从衣柜中给他找出新年要穿的衣服,感觉自己去年大半年时间忙忙碌碌,陪这陪那,但似乎完全没有专门陪过身边这位默默付出的女孩,而女孩不仅没有丝毫的抱怨,还一直给他鼓励,让他别管她,别负了他的那些红颜知己们。如此一想,王勃的心头便是一痛,遂找了些理由,推了所有人的邀请。
  “萍萍,今天我们去竹溪公园玩吧。哪里应该很热闹。”王勃穿好衣服后,对正在客厅等他的曾萍说。
  “啊,去竹溪公园?是华华姐他们要去吗?”曾萍刚才听王勃正在跟他表姐通电话。
  “她们不去。就我两。不好不?”王勃说。
  曾萍愣了愣,但慢慢的点了点头,抿了抿嘴,小小的脸上很快绽放出两枚圆圆的小酒窝。
  王勃开车载着曾萍去父母所在的烟厂小区,吃了一碗“吊颈索”(面条),却没看到自己的继父。
  “妈,老汉儿喃?”王勃问。
  “你老汉儿吃了一碗面就下乡了,估计是切肖三娃店子上打牌切了。”正在吃面的曾凡玉道。
  正月初一打牌是王吉昌坚持了一辈子的传统,王勃也不觉得有多奇怪,就问自己的母亲今天去哪里耍,要不要他开车把她送到娘家,因为王勃知道,他母亲在四方城里,除了大姑一家,差不多举目无亲,一个人都不认识。
  “刚才你大姑打电话来喊我到他屋头切耍。我吃了饭就准备过去。你和萍萍切耍你们的嘛,不要管我。”曾凡玉说。
  王勃没想到他大姑王吉凤正月初一这天会叫他母亲去耍,这可是上辈子从来没有过的待遇。看来,随着他家的富裕,有钱,很多事情,很多人都变了,没有的有的,不太可能的也变得可能了。王勃欣慰的点点头,说让自己的母亲放心去玩,中午也勿需管他们,他们找得到地方吃饭。
  王勃带着曾萍,在竹溪公园逛了一圈。人实在太多,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除了人还是人,对王勃来说完全没什么看事。倒是挽着他胳膊的曾萍却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
  “勃儿,你知道嘛?这是我第一次来竹溪公园哦!”曾萍笑着对王勃说。
  “第一次?小时候没来过?”王勃吃了一惊。
  “那时候,家里离四方远嘛。来一次四方都挺不容易的。”曾萍说。
  王勃听了,顿时便想起了身边干姐姐那个比他还要糟糕好多的童年。王勃停住脚步,看着曾萍的脸,说:“萍萍,那我们今天就好好的逛逛竹溪公园吧。这公园虽然小,但还是有好几处可以看的景致的。像‘飞鸣桥’,‘沁园’,‘小南湖’,‘青雀塔’……大大小小的景致,有十几处呢……”接下来的时间,王勃便收拾起前不久那种因为熟悉而导致的漫不经心,陪着曾萍,随着人流,慢慢的参观起公园内大大小小的景致。一边参观,一边给曾萍讲一些有关这些景致的传说和典故,包括他小时候第一次春游进公园时的各种窘迫与不堪,都给自己的干姐姐摆了摆。
  他这么一说,如同当初的梁娅,立刻获得了曾萍无数的同情和怜悯。女孩咬了咬嘴唇,没说话,只是挽着王勃胳膊的手,却是更紧了一些。
  两人在公园内转了约莫两个小时,时间就到中午了。
  按照四方这边的传统,正月初一这一天,通常是早上吃“吊颈索”(面条),中午吃“人脑壳”(汤圆),当然也不一定非要如此吃,不过是习俗如此罢了。王勃和曾萍开着车,在一家开门的小吃店各吃了一碗汤圆,权当午饭。但光吃汤圆却不感觉怎么饱,还想再吃点什么有盐有味的,却发现开车走了两条街,都没找到一家开张的餐馆。王勃正气恼间,想着要不干脆杀到表姐家蹭一顿饭吃算了,这时,曾萍就说干脆回家吧,昨天晚上剩了那么多好吃的,不吃可惜了呢。王勃一想,也是,放着自家那么大几钵“腊的卤的炖的煮的”不吃,还在街上找餐馆,不是有病嘛!
  回到家,两人亲自动手,热了几个两人爱吃的菜,每人又开了一瓶啤酒,浅饮慢啄,有滋有味的吃了起来。
  “勃儿,我敬你一杯。谢谢你,谢谢干爸和干妈,没有你们,我都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样了。”突然,曾萍给自己的酒杯倒满酒,双手端起,对王勃说。
  “萍萍,你犯规了哟。”王勃笑着冲曾萍说。
  曾萍知道王勃不喜欢她对他说谢谢,但是现在,她真的是很想感谢眼前这个这个大男孩一番。人有了比较才会知道好歹,现在的她,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没人疼,没人爱,被嫌弃,被毒打,被利用的可怜虫,她也终于有了一个家,一个宛若天堂一样的家。在这个家里,有她喜欢,关心的爱人,有她尊敬,并愿意孝敬一辈子的长辈。她关心喜欢的那个他懂她,怜她,爱他,照顾她,将她从地狱和深渊中拯救了出来;而他的父母也毫不嫌弃她,把她当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看待,不论给王勃买什么,都会有她的一份。
  “我知道,你就让我犯一次规吧。我以后再也不犯了。”曾萍小脸红红的说,举着手中的啤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哈!”王勃温柔的看了曾萍一眼,也拿起自己的酒杯,干了。
  中午的这顿加餐,两人吃了起码一个小时,吃得王勃的肚皮圆滚滚,这才宣告结束。王勃一边拍着自己的肚皮,一边看着曾萍挽起袖子,在饭厅和厨房来回走动,如同一只穿花蝴蝶,收拾着两人前不久的残局。很普通,很家常的一个画面,却让王勃的心头涌出无限的温馨。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王勃暗自叹息一声,心头甚至产生了一种让对方当自己的妻子,两人就这么心心相印一辈子,白头偕老的念头。
  然而,他自己却知道,这种纯粹而又地道的想法,对现在的他来说,已经太过遥远,基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630章
意外来客
  正月初一过后,接下来的好几天,对王勃一家来说,都是异常的忙碌,忙着走亲戚,吃春酒。王吉昌这边的三亲六戚,以前结交的“狐朋狗友”,给王勃认的保保、保娘,干爹、妈妈;母亲曾凡玉这边的亲戚;还有王勃自己的同学,他的那些“酒肉朋友”,生意伙伴……差不多从初二开始,便天天都有人请,有时候一天还有两三处,以至于一家人不得不分头走,你走这家,我走那家,或者中午在这家吃,晚上在那家吃。
  上辈子,春节期间,王勃一家每年也会走两三处亲戚,通常是城里的表姐家,干爹干妈家,和正月初十的小舅家,间或加一两处“意外之请”。
  但今年,几乎每天都会接到以前想不到,不敢想的“意外之情”,多到了让王勃一家人常常分身乏术的地步,让王勃着实体会了一番“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意境。
  不用说,这种吃吃喝喝的同时,还能看到、听到,感受到亲戚朋友们的连番的艳羡,夸赞和褒扬,不论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都给王勃的继父王吉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美妙感受,让其自信心也好,虚荣心也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满足。
  面对亲朋好友们各种动听的好话,曾凡玉当然也是相当的高兴,尤其是听到别人说着自己的儿子如何懂事、知礼,如何的有本事,以后肯定要当大官,当大富豪……凡此种种夸奖跟赞美的时候,更是让曾凡玉的心头又欣慰又骄傲,觉得以前吃的那些苦,受的那些累,如今都值了。
  而姐姐曾萍,在跟王勃或者他父母走亲串戚间,见到了大家对他们一家的尊重,王勃一家人对她毫不见外的亲近和维护,也是感触颇深,心中感激连连。曾萍在心头下定决心,这辈子,一定要让眼前的这个人幸福,让他快乐,只要他幸福和快乐,她可以去做任何事,哪怕就是用她的命去换取,也在所不惜,无怨无悔。
  王勃家的这种今天走东家,明天走西家,连续走亲戚的状态,一直到正月初九,才暂时告一段落。因为初九这天,是四方电视台对他的人物专访播出的日子,也是他老汉儿王吉昌在四方的蓥峰宾馆大宴宾客,庆祝他在第二届“中华杯新概念作文大赛”喜获特等奖的庆功宴和答谢宴。
  这次的庆功宴,可以说是王勃一家发家一来,所办宴席中规格最高,最上档次的一次。不仅办宴席的地点鸟枪换炮,从平民餐馆“大三元”换到了“蓥峰宾馆”这家整个四方第二高档的宾馆,来参加宴席的来宾们的身份,也是不同凡响,“高高在上”,让王勃的父母,干姐姐,包括很多知道对方身份后的亲戚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这些参加王勃庆功宴和答谢宴的客人们,除了他们家的亲朋好友,薛涛,李静这些生意伙伴,唐建,廖小清这些耍得好的同学外,还有他的班主任肖劲松,语文老师唐素珍,四方中学副校长彭弘翊,校长黄志华,除此之外,市教育局的正副局长,包括四方市委宣传部的一位副部长,也“意外”的莅临,直接让王勃全家“诚惶诚恐”,就差扫塌以迎了。
  教育局长,宣传部长这些平时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当然不可能是王勃请来的,现在的他还没那面子。这三尊大佛的突然降临,让王勃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事后通过询问班主任肖劲松,肖劲松告诉他,有可能是校长黄志华通传的消息后,他这才恍然大悟。但马上又是一阵疑惑,他也就在一个作文比赛中得了个特等奖,怎么就受到了局长,部长大人们的亲睐了?
  不过随后一想,有可能是看了上海方面的报道,知道了他是被前文化部部长都盛赞为“小鲁迅”,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等几乎所有中国一流高校都抢着要的人物,更是川省明年高考状元的“超级候选人”,以后怕是很有可能飞黄腾达,前途无量,现在趁自己还没发达之前结一善缘,给点面子,以后说不得就有用得上的时候,反正也就是一顿饭的工夫,惠而不费,何乐不为呢?
  王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觉得自己大概猜明白了教育局,宣传部的这些头头脑脑不请自来的原因。
  当然,不论对方有什么目的,或者完全就心思单纯,没有任何目的,对他和他家来说,都是好事,长脸,长面子的大好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7/8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