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一枚(校对)第3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5/845

  “哼——”一声腻人的呻吟在王勃的耳边响起,女人的身子也不由自主的动了动。
  王勃抿嘴一笑,知道自己的恶趣味终于得逞。面对窗外月光下那清晰可见的宽阔的操场,不远处那高耸的,莘莘学子们读书求学的高楼,一时间,豪情万丈,心胸变得无比的宽广。
  “驾——”王勃突然一声低呵,抬手如扬鞭,一个巴掌拍在马丽婷雪腻的圆臀上,再无顾忌,一前一后的策马奔腾起来!
第704章
搞定
  第二天,在方悠,马丽婷,胡小琴和何云湘这四女的帮助下,还是借助于“老朋友”万元波的录音棚,只用了半天时间,王勃就把给Twins写的《下一站天后》录好了。
  面对王勃妖孽一般的创作能力,前川音资深编曲老师,“万能乐队”的队长万元波已经无语了。在得知王勃的那两首曾经让他激动得全身发抖的摇滚乐《披着羊皮的狼》和《死了都要爱》并没卖给哪位歌星或者唱片公司之后,尽管没抱什么希望,他还是向王勃发出了想买这两首歌的请求。
  “抱歉,万老哥,这两首歌我真不打算卖。这么给你说吧,大概两个月之后,我会在成市开一家私人音乐工作室,这些歌我都有大用。”王勃仍旧是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他所剽窃的所有歌曲,都是后世传唱度极高的,让所唱歌星一炮走红的热歌劲曲,怎么可能随便卖给万元波?
  “兄弟打算出山?”万元波一愣。
  “谈不上什么出山。”王勃摇了摇头,“只是想给我写的这些歌找几个适合它们唱的人来唱。”
  “兄弟想开唱片公司?”万元波震惊了,没想到眼前这小子不是想当明星,而是明星的老板!
  “一开始只是个私人的工作室,录音,做些签约新人的培训。后面看情况,发展顺利的话,不排除成立一家唱片公司的可能。”王勃也不否认自己的志向,而后一脸带笑的看着万元波,道,“万老哥,你是音乐界的老前辈,小子初出茅庐,到时候还要请你多多指点迷津哦!”
  “我算啥子老前辈哦?!上不了台,完全上不了台面!”万元波连连摆手,按耐住心中的震惊,心想,难怪这小子对于自己的那些歌一直不肯松手,原来是用来捧新人的!
  难道这两个川音女生就是他准备新签约的艺人?
  想到这里,万元波便将目光看向正在录音棚看录音师拷贝母带的方悠和马丽婷,觉得方悠还好,这女娃的嗓音相当的有特色,脸子和条子都是上上之选,带着明星相,只要有适合她的好歌,比如去年的那首《遇见》,便很有可能一炮而红。
  但那个马丽婷嘛,漂亮倒是漂亮,不过除了一嗓子高音,完全没多少特色啊!
  “哈哈,万老师这样子就谦虚了哈!小子我是音乐界的纯新人,两眼一抹黑,工作室一开始,到时候肯定有需要麻烦万老师的地方,只是希望届时万老师不吝赐教才好!”王勃哈哈一笑,恭维万元波两句。
  看清了王勃的野心后,万元波对于眼前的这个在他的心目中完全是百年难遇的音乐天才又有了新一层的认识,至少,对王勃的身价起码得重新估计了。包装,打造明星的娱乐公司可不是那么好开的,没有几百万,还真是玩不转。
  这么一计较,万元波的态度便有些不一样了,马上又改口道:“不过,老哥我虽然上不了什么台面,但是对于成市的高校,各大歌舞厅,酒吧,演艺场还是比较熟悉的。如果到时候老弟在这些方面有什么需求的话,只管开口,别跟老哥客气!”
  万元波的想法也很简单,有才,有钱,而且岁数还小的王勃,那完全就是前途无量,此时不打好关系,更待何时?
  只是,一心只关注音乐的他目前还不清楚王勃在文坛“爆得”的大名,不然,那态度,起码还要热情一倍。
  “那是肯定的,万老哥!以后工作室开张,和老哥的录音棚以及老哥的‘万能乐队’都是有合作的可能。”
  录完歌,带走了十几盘母带,王勃留了四盘给四女做纪念,中午又请她们吃了顿大餐之后,便开车打道回府,在方悠,马丽婷依依不舍的目光中,结束了自己两天的成市之行。
  回到四方,王勃先去了市公安局,帮程文瑾代领了拜托薛涛帮忙办理的程文瑾的港澳通行证。在2000年的时候,港澳通行证这种证件,走正常程序的话,一般要一个星期才办得下来,不过,被薛涛打了个招呼,特事特办,只用了两天,王勃就领到了程文瑾的港澳通行证。
  翻开程文瑾的港澳通行证,王勃也没看其他,直接朝程文瑾的证件照看去。照片中,程文瑾的一头长发被盘了起来,亮出了修长细腻的脖子。如柳叶一样的眉毛,清澈明亮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挺直如刀削般的鼻梁,嘴唇不厚不薄,在两个嘴角处有一点点微微上弯的弧度,绽出若有若无的笑意。
  程文瑾表情自然,也没化妆,完全是清汤挂面。
  但就是这张清汤素面的脸,却让王勃看了又看,瞧了又瞧,恨不得当场将这张完全体现了对方自然美的小照片剪下来以作留念。能够把小小的证件照都照得这么漂亮,清新脱俗,赏心悦目的人,并不多,大概也只有真正的美女才能照得出来吧。
  王勃将程文瑾的港澳通行证揣在兜里,走出公安局的大厅后,就给程文瑾打了个传呼。没要到两分钟,便有电话打了进来。
  “程阿姨,我从成市回来了。刚才去了市公安局,把你的港澳通行证取了,你现在有空嘛?有的话我给你送过来。”王勃说。
  “你回来了呀?还给我拿了通行证?这么快?”听筒中传来程文瑾略带讶异的声音。
  “嘿嘿!我走的后门嘛,自然快了。”王勃“嘿嘿”一笑,“对了,程阿姨,你辞职手续办完了么?”
  “完了!就差今天晚上请几个同事吃散伙饭了。你现在在哪里?要不,我坐辆三轮车过来找你吧?”程文瑾道。
  “没事儿。我开的车,我来找你好了。”王勃说。
  程文瑾听王勃说开着车,也就不再坚持,说了一个地名。此时的她正在逛街,这次要去香港呆一两个月,她的衣服好多都过时了,打算买几件合乎潮流的夏装。
  王勃在卖衣服一条街的亭江西路找到了程文瑾,见到对方的时候,程文瑾的手上已经提了好几个纸袋。王勃见状,便赶紧推开车门,去接对方手里的纸袋。他是不知道程文瑾要买衣服,不然,就在省城给对方买几套回来了。在王勃的眼中,眼前这位优雅端庄的程阿姨,不论穿什么衣服,都能穿出自己的风格和品味来,一点也感觉不到落伍。
  “程阿姨,你还逛街吗?”
  “差不多啦。再买阿姨我就破产了。”程文瑾笑道。为了在香港的时候不给王勃丢脸,今天买的两条裙子,一件衬衣和一条裤子,程文瑾都是买的牌子货,花了她将近三个月的工资,如果不是想浴火重生,迎接新的人生和挑战,她万万是舍不得买的。
  当然,四方这个小地方,也没什么大牌子,即便是牌子货,也牌子得有限。
  “程阿姨,我不知道你要买衣服,早晓得,我就从成市给你带几套回来了。”王勃看着一脸明媚,仿佛已经走出了和丈夫争吵泥淖的程文瑾,颇为遗憾的说。
  “我哪能用你的钱?”程文瑾横了王勃一眼,略带娇媚的道,看了下左手腕银色的手表,见时间还早,便说,“你下午还上课不?不上的话我们找个地方坐坐,然后讨论下后面的安排吧。我这边差不多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程阿姨,不用,我明天再去学校。这附近有个茶楼,要不,我们去茶楼坐坐?”
  程文瑾点了点头,“那就去茶楼坐会儿吧。”
  在这家名叫“品茗居”的茶楼,王勃和程文瑾相对而坐。坐下后,王勃当着程文瑾的面,直接掏出自己的全球通,给远在香港的霍文熙打了个电话,说他的人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赴港,询问对方什么时候方便。同时还告诉霍文熙,他为Twins写的新歌已经完成,并且配了乐,制作了伴奏,请人唱了个样本,到时候会让程文瑾亲自交给对方。
  对于王勃的效率霍文熙是大感吃惊,更吃惊的是对方还给歌配了乐,制作了伴奏。也就是说如果对方制作的伴奏足够优秀的话,到时候只需要让阿娇和阿莎跟着唱,然后重新录一次音,连请配乐师配乐的时间和金钱都省了。王勃写的歌,制作的伴奏质量高低先不论,单是对方办事的效率和考虑问题的周全,便让霍文熙很是生出了一些感动。
  于是,霍文熙立刻说,她这边也完全没问题,王勃的人随时可以过来。来之前把航班号告诉她就OK了,到时候她亲自去机场接他的阿姨。
  “搞定!”王勃合上手上摩托罗拉V998的盖子,冲对面的程文瑾笑着道,“程阿姨,香港那边随时恭候你的大驾!”
第705章
下降了51分
  2000年的4月17日,周一,程文瑾拖着一个红色的拉杆皮箱,在蜀都的双流国际机场,登上了飞往香港的航班。
  王勃走出机场的送客大厅,返回机场前的停车场,找到自己那辆红色的桑塔纳,钻进去,点火,开始回走。
  路上,他拨通了香港李凯的电话,告诉了程文瑾的航班号。
  两天前,他就给香港的李凯打了电话,希望麻烦对方到时候派辆车去启德机场接一个内地到香港英黄娱乐进行学习培训的阿姨,然后送去英黄。电话中,王勃并不讳言的告诉李凯,此举就是想借他李公子的虎威狐假虎威一下,免得英黄的老板见了他阿姨后起什么不该有的逮猫心肠。
  这是举手之劳的小事,李凯听了后,连说没问题,到时候他让司机开自己的劳斯莱斯去接他的阿姨。王勃便连声的感谢,说他也是听说英黄老板在这方面的名声不太好,此举也算是提前给对方打个预防针。正大光明的追求他毫不担心,就是担心对方下作的手段。
  他这么一说,李凯立刻哈哈大笑起来,说:“维克多,你的担心有点多余了。杨老板年轻的时候风评是不怎么好,但是以现在对方的身价地位,五十几快六十岁的年龄,哪怕是仙女下凡,也早已经过了使用下流手段去俘获美女的阶段了。不过你这么一说,我倒是好奇起来,你阿姨多大了?莫非是难得一见的大美女?是的话我倒是不介意亲自去机场接你阿姨一趟。哈哈哈哈!”
  听着李凯开怀的笑声,王勃一阵无语,感觉自己似乎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拒了老虎却招来了豺狼。王勃很平静的说:“Richard,程文瑾阿姨是我女友的母亲,也是我的亲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哪怕有再小的可能性,我都要从根子上杜绝。”
  一听王勃拜托自己接的是他的丈母娘,李凯脸色一凛,立刻收拾起自己的玩笑,说:“Sorry,Victor,我不该跟你开刚才那种玩笑。放心,到时候我让我的助理亲自跑一趟启德机场。对了,你的《流浪地球》我看完了。磅礴大气,酣畅淋漓,真真是一流的科幻小说。要不要我介绍一两家香港的出版社给你认识?”
  “香港的出版社?那感情好。程阿姨目前是我的文学经纪人,到时候你可以把出版社的信息给她。”
  “行。”
  ……
  已经是四月中下旬了,天气转暖,人们身上那些厚实的衣衫也开始逐渐褪去,走在季节前面一些的男女已经开始穿短袖的T恤,衬衣,或者裙子,为街头带来一股清凉的春末的气息。
  而伴随着这日渐暖和的暮春时节,整个四方的中小学第二学期下的期中考试也姗姗来迟,将在4月20日这天开始。
  距离期中考试还有三天不到的时间,王勃也收拾心神,心无旁骛,努力的抱佛脚,连正在写的《三体》都停了下来。这学期的课程他耽搁得实在太多,平均下来,每个星期至少都要请两三天的假。如果换成是其他学生,怕早就被学校给开除了。
  三天的努力,让王勃找回了一部分应试的状态,但也仅仅只是一部分而已。高中阶段的考试要想考取高分,对解题速度的要求极高。王勃平时练习得少,好多老师布置的作业,试卷他也觉得是浪费时间,懒得做。俗话说,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写手生,解题的速度大降的他对于这次的考试自己是否还能蝉联年级第一,乃至德市第一也没什么信心。
  好在,现在的他已经不追求这个了,即便依然能够蝉联德市的状元,也激不起他多大的兴趣。
  考试时间依然是三天,从4月20号到4月22号。
  三天后,考试结束。走出考场的王勃摇了摇头,心想,这次即使自己能够考年级第一,跟第二名的差距,怕也会很小。希望到时候班主任肖劲松别借题发挥,训自己一顿才好。
  王勃的预感十分的灵验。两天后,期中考试的试卷陆续被各科老师批改了出来。语、数、外,物理和化学这五门主课,王勃总分依然是年级第一,但是却破天荒的跌破了七百分,只考了681分,跟他上学期期末考试的732的超高分相比,足足低了51分!和考了六百七十多的年级第二名丁夏的差距,也缩小到十分以内!
  不用说,他成绩的大降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尤其是班主任肖劲松。总成绩出来的当天下午,王勃就被肖劲松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苦口婆心的给眼前这位他寄予了厚望的爱徒上起思想政治课来。
  “……王勃啊,你现在明白了吧?学习这个东西,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真的是来不得半点虚假!从732,降到681,足足比上次低了51分,差点连年级第一都保不住了,这其中的原因,不用说,我想你也清楚。初中的时候,在语文课本上你们学习过一篇文章,叫《伤仲永》,这文章的意思,你这么聪明,应该明白吧?一个人,即使天赋再好,再聪明,如果不努力,又或者骄傲自满的话,到头来也会是一场空……”肖劲松噼里啪啦,嘴皮子翻飞,对低眉垂首,坐在他对面的王勃就是一通教育。
  作为一个学生,这学期以来自己是没一个学生的样子,但是王勃对此并不感到抱歉。他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对人生的规划,并自己对自己负责,所以对肖劲松苦口婆心的谆谆教诲心头完全是不以为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按部就班,通过高考去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比如寒冷,比如郭今民,比如那些官二代,富二代,红二代,又比如他这个带着穿越金手指,能够看清未来十几年历史发展趋势的未来人士。高考,只是没关系,没背景,没钱,没权的苦逼普通老百姓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个手段。他表姐黎君华,薛涛,董贞这些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上辈子成绩没他好,大学也没上,只混了个高中文凭,但是却比他成功,比他优哉游哉多了。
  话虽这么说,但是肖劲松的出发点毕竟是好的,所以王勃的态度也算恭敬,也并不想就此跟自己的老师进行一翻到底什么是人生赢家的辩论,两人的思想根本就不在一个位面,说也说不通。
  “知道了,肖老师,以后,那个,呃,我会尽量少请假,多花点心思在学习上的。”王勃低眉垂首,等肖劲松发泄了一通自己的不满,端着茶杯喝水的间隙,开始主动认错,态度也是毕恭毕敬。
  “你——好自为之吧。以你的智力,不说像丁夏,郭晓亮他们那么努力,就是像班上的一般同学那样花时间去学习,明年的高考,考个川省的高考状元,也是轻易而举的事。王勃,我也知道,你的爱好广泛,在音乐,文学上都有天赋。但是高中就只剩一年多点,把这一年多坚持过去,到时候考入北大清华,进入中国最顶尖的名校,上了大学后,再去充分发展你的兴趣爱好,不是比现在这样顶着高考的压力,牵牵绊绊,要好得多?也自由自在得多?你说是不是?”肖劲松看着王勃,继续循循善诱的劝说。
  是个鬼啊是!王勃心想,北大清华对一般人来说高不可攀,是梦寐以求的求学圣殿,对我而言也就那样,但嘴上却说:“肖老师说得是。我会好好考虑并收心的。”
  看着眼前这个点头不已,态度尚算阔以,就是不知道对自己的说教是真听进去还是假听进去的学生,肖劲松的心头也只有摇头苦笑。如果王勃仅仅单纯是学习好,而没那么多兴趣爱好;或者仅仅有兴趣爱好,却还没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扬光大,才名远播的话,今天他的说教,就不是这种语气,也不是这种循循善诱的方式了。
  肖劲松明白,眼前这个已经在华夏文坛闯出偌大名气,现在就是立马辍学,走全职写作的道路,未来也会混得很好,不会比大多数北大清华毕业生混得差的学生,高考对对方来说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考省状元什么的,大概也并非是对方的理想——那只是他自己的理想,如果他肖劲松能够在自己教育生涯中亲手铸就一个省高考状元的话,那将是他一辈子的荣誉。
  而且名利双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5/8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