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一枚(校对)第4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1/845

  无数媒体记者,省内的和省外的,开始奔赴西南小县四方,试图第一时间采访被无数学生、家长们热议的新闻人物,文化名人王勃,想问问他为什么弃北大清华于不顾,而选择“名不见经传”的川外?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和北大有仇还是跟清华有恨?
  可惜,记者们却扑了个空,被王勃的父母告知他们的儿子去旅游去了,现在究竟去了哪里,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没捉到正主,记者们自然大失所望,心有不甘,于是转而求其次开始采访王勃的父母。面对记者长枪短炮的采访,一向能说会道的王吉昌脸泛红,心发慌,支支吾吾,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全,站在一边的曾萍见了,就只有上前帮腔,说他们的弟弟之所以选择川外,是秉承华夏人“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古训,不想离父母离得太远。弟弟选择的外语是一门文科,学校的好坏对他个人知识吸取的帮助有限,他自己的事业目前也主要在华夏西南,所以干脆选择了一所就近的,可以经常回来照看父母,关注家里事业的学校。
  这理由说得几个记者目瞪口呆,直翻白眼。尼玛,还什么“父母在,不远游”,那以后你父母死了,那你是不是要在父母坟前搭棚结庐,穿孝衣,睡草席,枕砖头土块,守孝三年,并且在守孝期间,不饮酒,不吃肉,夫妻不同房,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呢?
  沽名钓誉,这小子绝对是沽名钓誉!不少记者听了曾萍的解释后,心头立即腹诽。
  但也有一两个感性的女性记者被王勃的孝心所感动,感觉对方不仅文采飞扬,才华横溢,而且颇具孝道,古风蔚然,哪怕为此放弃念名校的机会。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精神啊!在传统文化日益凋零的当今华夏,这种舍己为人的孝道精神,难道不应该发扬光大,大书特书吗?
  王勃姐姐的话被记者们或原封不动,或添油加醋的报道了出去,立即在华夏大地刮起了一道猛烈的旋风。无数教育界和文化界名人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尊重王勃个人选择的;有为王勃孝道拍手称道的;也有说王勃作为一个现代青年,却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不懂变通的;还有说王勃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孝道,完全就是为了出风头,博名声,沽名钓誉的任性——但这一论调,立刻招致了无数人的反驳,说以后你也任性一个看看,你家孩子能够上一本,你也去让他上二本,甚至专科,沽名钓誉一番。
  总之,继一年前新概念作文大赛王勃的三篇杂文在媒体上引起风潮外,一年之后,在他即将上大学当口,面对他“任性”的,不按牌理出牌的选择,华夏媒体的目光,再次齐聚在这个年轻的复合型天才的头上,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各种各样的大讨论!
  家长,大人们为王勃选择议论纷纷,争得面红耳赤的同时,年龄稍小,以中小学生为主的王勃的粉丝们也分成了两派,讨论得不亦乐乎。
  稍微理性的一派认为他们的偶像这次在学校的选择上是有点欠考虑,任性了。即使不选北大清华,选帝都的北外或者魔都的上外也行啊,干嘛川外?
  而另外一派稍微感性的铁粉,却是无条件的支持偶像的选择。他们认为,自己偶像的选择,凭什么要合你们大家的意?你们觉得北大清华好,他就一定要选北大清华吗?北大清华不过是一群死读书的书呆子,历年各省的高考状元,基本上都被北大清华搜罗光了,但是有用吗?
  看看政界,从华夏恢复高考至今,有出现过一位省部级领导的状元吗?
  没有!
  看看商界,有没有什么状元登上过胡润、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或中国富豪榜?
  也没有!
  再看看文学文化界,有得过茅盾文学,鲁迅文学奖,甚至诺贝尔文学奖的状元吗?有写过知名小说的状元,全国文明的文化学者吗?
  还是没有!
  那么,那些昔日光辉无限的状元们都跑哪儿去?废了,泯然众人矣?还是去了美帝,为了美帝人民的幸福添砖加瓦?这难道还不能让人反思吗?反思我们的教育,反思我们的唯分数论,唯学校论?
  而王勃王子安,他正是高瞻远瞩的看到了华夏教育的这一弊端,这一人才变蠢材,甚至废柴的制度性缺陷,才在高中的最后一年休学闭关,才在高考选择学校的时候身体力行,不随大流,以自己看似任性的选择冲破世俗观念的囚牢,为世人树立榜样,独立,自主,不为任何外在因素所影响。
  这是什么?这是大无畏的精神啊!这是世人皆醉我独醒,敢对所有人说不的冷眼旁观啊!
  在华夏,最缺乏的不就是这种敢于对一切权威说不的精神么?
  最后,别忘了,王勃王子安的才华,他的天赋,他为家里开创的事业,可不是什么是名师名校教出来的!
  王勃的铁粉,可没那么彬彬有礼的好说话,利用各种机会,场合,摆开车马,为他正名,鼓吹,和反对他的人论战!至于那些反驳的理由,到底是自我YY补脑,还是真的冥冥中领会了王勃思想的精髓,那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
  似乎是为了给这场思想的论战,文化的论战和教育的论战火上浇油,八月初,经过一个月的设计,排版,印刷,王勃用一年时间“呕心沥血”完成的首部科幻长篇大作《三体》首部曲之《地球往事》由作家出版社隆重出版面市。首次印刷,一百万册!
  在这本书上,作家出版社的主编胡茂林同样征集了三位重量级评论家的书评,被加在了书本的腰封上:
  “我是从来不相信天才的,子安小友改变了我的想法。看了小友最新的《三体》,这只能是天才的人才能写出的天才作品!据小友说《三体》是个三部曲,他准备写三本,我十分期待后面的两本书。”前华夏文化部部长,华夏著名作家王猛说。
  “我毫不怀疑,王勃王子安这个年未及弱冠的小家伙,单枪匹马,凭一己之力,便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追看后续部分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峰说。
  “彻夜看了子安老弟的《三体》,我开始怀疑一件事,那就是我所认识的王勃王子安,很大可能已经被初唐最伟大,才华最横溢的大诗人,大文人王勃王子安附体。我只能这么想,才能熄灭作为同是文人的我对他的嫉妒之火。”华夏著名作家余化在推荐词里面写到。
  整个八月,借助王勃选校所掀起的这股热潮和风波,他的《三体》首部曲之《地球往事》卜一上市,即刻大卖,一时间,洛阳纸贵,一书难求。
  尤其是近五十万《科幻世界》的订阅者和同样近五十万的《萌芽》订阅者,喜欢他作词作曲的歌迷,以及无数喜欢他,崇拜他,以前看过他书的广大中小学生,他的那些粉丝们,第一时间冲向书店,书摊,抢购他的新书,然后一传十十传百,被看过的人口口相诵,心甘情愿的利用各种机会充当“自来水”,带起下一波更大的抢购狂潮。
  半个月后,《地球往事》断货,一百万册全部售罄,印刷厂火力全开,开始了第二个一百万册的紧急加印!
  此时,不少聪明人终于恍然大悟,回过神来,在看到王勃的新书销量劲爆后,顿时“明白了”王勃王子文在高考志愿上填报川外最真实的想法:
  为了让自己的书热销,故意制造一个不可思议,难以置信,犹如天方夜谭一样的话题,把全国人民耍得团团转,为他那个不合情理的选择争论得面红耳赤,他自己却在一边偷偷的出货卖书,闷声发大财!
  我靠!把全国人民都卖了还帮他数钱啊,高,真尼玛的高!
  无数自以为看懂了王勃心思,阴谋的人开始赌咒发誓,说他完全就是一个沽名钓誉,满心腹黑,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之辈!大家瞧着吧,等九月份开学的时候,那家伙绝不会去读什么川外,不是北大就是清华!
第863章
程文瑾的按摩1
  外面针对王勃的媒体们已经吵翻了天,一开始还仅仅围绕他任性的高考志愿在谈,各抒己见,或赞成或反对,或嘲笑或力顶。
  然而,等《三体》出来之后,众人的目光则又很快落到了他的新书上面。
  先是他的粉丝们,那些原本就喜欢看小说,尤其是科幻小说的读者们所搅动的风潮。得到王勃新书上市的消息后,他们迫不及待的第一时间涌入书店,以实际行动支持自己的偶像,买书,看书,先睹为快。
  最开始,很多读者对王勃的新书并未抱太大的希望,只是基于爱屋及乌,喜欢他这个人而购买。在不少人看来,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完全是两个概念,而王勃在此之前也只写过两个短篇和一个中篇,在这么短的时间仓促写长篇很多人便担心他是否能像前面他写短篇和中篇那样游刃有余,轻松驾驭。
  然后,怀着半期待,半怀疑的心情,他们翻开了书,仅仅只看了五六页,便彻底的被王勃用优美洗练的语言所讲述的那个脑洞大开的幻想世界所彻底折服。“三体游戏”,“三日凌空”,“乱纪元”,“恒纪元”,“人列计算机”,三体人的“脱水”和“泡水复活”,锁死地球科技的“智子”,近乎神迹的“宇宙闪烁”,用飞丝将一艘游轮切片的“古筝行动”……这一个又一个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科幻概念,让书迷们脑洞大开,亮瞎了眼,很想知道王子安那个十八九岁的脑袋是如何想出来的。
  还有便是书中那一句又一句让人印象深刻,一想起便引人发笑,或者恐怖莫名,绝望之极,但又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的金句:
  “烧死他,用文火!”
  “批示已阅,狗屁不通!大字报在地上贴就行了,不要发到天上去!”
  “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三体!”
  “你们……是虫子!”
  “……”
  看过《三体》,无数人心潮澎湃,掩卷遐思。尤其是那些地地道道的老少科幻迷们,直接陷入了一种兴奋莫名,激动得全身发抖的癫狂状态。他们自发的利用各种机会开始跟人分享,纷纷在网上的各大论坛高呼狂喊,讨论书中那些不可思议的情节,点子,对王勃王子安的才华报以最崇高的赞叹,顶礼膜拜,并情不自禁的将各种溢美之词,光辉头衔冠在他的头上:
  “华夏科幻第一人!”
  “名不虚传,真真是单枪匹马,凭一己之力将华夏的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
  “足以和艾萨克.阿西莫夫,亚瑟.克拉克比肩的世界级科幻大师!”
  “2001年,华夏科幻元年!”
  “欢迎走入王子安的《三体》世界,它将颠覆你的世界观!”
  “……”
  而那些一开始反对王勃,对他这个仅仅凭借三篇杂文就在文坛爆得大名,感叹“时无英雄,竟让竖子成名”的一波人,面对铺天盖地,几乎一面倒的赞美,这些人也忍不住了,偷偷的走入书店,买上一本,悄悄的阅读,不过却不是抱着欣赏的态度,而为了挑刺,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对那些只懂得说好的脑残粉进行反驳。
  上一世刘迟新版的《三体》有无数的溢美之词,下到十来岁的小学生,上到美国政要如奥巴马,商界巨子如扎克伯格,马腾,李言宏等,都对《三体》推崇备至,刘迟新本人也因此名利双收,成为包括央视的《对话》,《小崔说事》,凤凰的《鲁豫有约》等一流访谈节目的座上嘉宾,各个省台,卫视的采访邀约更是不计其数。
  然而,尽管如此,《三体》受到的批评也是泛滥成灾,不计其数,主要集中在两点,文笔的差劲和人物的呆板,扁平化和公式化。
  现在,王勃这个文学科班生通过自己远比刘迟新丰富,细腻得多的文笔,对小说人物更加多面,复杂,立体的烘托、描写,完全补足了《三体》原著中这两块经常被传统文学圈人士所诟病的短板。那些一心想挑刺的人们一时间便有种“狗咬刺猬,难以下嘴”的感觉。找不到明显的黑点,不少人就只有酸溜溜的说,这小说也就那样,哪有那些脑残粉捧的那么好?传统文学里面那些经典的文学形象,随便拖一两个出来,都要让《三体》中的人物相形见绌!
  不过这些泛泛而谈,落不到实处的批评和批判的声音刚一出来,立刻淹没在那些越来越多的赞美之中,完全翻不起什么大浪。
  此时,当初对王勃高考成绩够高却选择了一所“垃圾学校”的行为持怀疑和批驳态度的人不少也开始偃旗息鼓,改变态度,感觉这年轻人确实不一般,的确有超人一等的旷世才华,其人犹如珍珠,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大放光芒!或许在他的眼里,北大也好,清华也罢,还是他自己报的川外,都没什么两样吧。
  外面针对王勃报考学校和新书的评论,争吵,已经是热火朝天,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热议的高潮。一些对此不太关注的人也主动或被动的被吸引,参与进来,买书看书,然后被震撼,继而激动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中不乏各行各界的大腕,大咖。大腕大咖们的影响力自然不是下面的小渣渣可以比拟的,一经发言,迅速的被各行各业的媒体所传播,放大,进而给《三体》的销售带来一波波更大的销售狂潮!
  然而,不论是针对王勃报考学校的讨论也好,还是针对他新书《三体》的热议也罢,王勃都不太关注,依然按部就班的在俱乐部拼命的练拳,直到某一天他在俱乐部锻炼的间隙,程文瑾告诉他,川外招生办的人迫切的想跟他谈一谈,问他要不要像对待那些要采访他的记者一样推了还是怎么的时,王勃才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关注外面的世界了。
  “川外的招生办?找我有什么事?”休息室内,王勃用程文瑾递给他的白毛巾擦了擦头上和脸上的大汗,喘着气问。最近的大半个月,程文瑾一有时间就会来俱乐部陪着他练拳。
  对于王勃突然的健身要求,程文瑾一开始浑不在意,只以为对方因为假期无聊,想找个事情干。不想王勃在俱乐部一呆就是一个月,风雨无阻,坚持不懈,而且没有停下来的趋势,对外面的大小事情也是不理不问,全挡给了她,程文瑾这才注意到王勃身上的不对劲,身上一定发生了什么事。程文瑾委婉的旁敲侧击了几次,但却没什么效果,套不出任何话来。出于某种担心的心理,程文瑾从那以后,开始一有时间就来俱乐部陪他,为他递毛巾递水,或者学着俱乐部内的那些为会员服务的职业按摩师,为他做些松弛按摩类的恢复工作。
  “还能有什么事?怕你事到临头,不去川外上学呗!那找你的招生办主任呐,估计是代表川外向你许下什么好处来了。”程文瑾抿嘴一笑,将一瓶富含维生素的运动饮料拧开盖,递到王勃的手上,然后从王勃手上接过毛巾,绕到后面,在对方的肩膀和后背上仔细的擦拭了一遍,拭去湿漉漉的汗水。擦拭完后,程文瑾将毛巾扔到一边,站在王勃的后面,伸出一对修长的芊芊素手,搭在王勃的肩膀上,温柔的为他按摩起来。
  “哦,是嘛?那既然这样,姐,你就帮我约下他,抽空见见吧。”王勃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身上的肌肉犹如棉花一样的松弛下来,舒服得直想长吟一声。
  对面程文瑾给自己的按摩,王勃最初是很不适应的,一直拒绝,但程文瑾却一直坚持,说他现在已经是蜚声全国的大作家了,要注意影响,若还是去洗脚店这种地方,被一些无良媒体看见了,不知道要怎么写呢。王勃因为每天超负荷的锻炼,一天下来,累成死狗,全身上下的肌肉,又酸又痛,他便想到了上辈子经常去的洗脚店——当然是正规的——试图通过洗脚店技师的按摩来达到放松身体,迅速解除肌肉疲劳的目的。不想去了几次后,很快被程文瑾发现。程文瑾担心外界的影响,便不让他去了。然后开始自己操刀,为王勃按摩放松。为此,程文瑾还亲自去了几次洗脚店,体会了几次女技师在自己身上按摩的套路。在俱乐部的时候又细细咨询了几个职业按摩师,向对方讨教了一番按摩方面的知识。程文瑾端庄大方,气质高雅,面孔精致绝伦,身上的穿着更是考究,不亚于电视上的那些大明星,面对程文瑾巧笑倩兮的咨询,几个男技师完全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一两个大胆的还想让程文瑾当靶子,在她的身上为其亲自示范,不过当然被程文瑾摇头拒绝,敬谢不敏。
  一个有意想学,一个诚心想教,加上几次在洗脚店的体验,程文瑾倒是很快掌握了不少按摩的技巧,在王勃每天锻炼的间隙和锻炼回家后的晚上,亲自在王勃的身上操作实践,羡煞了俱乐部内无数的男会员和男教练。
第864章
程文瑾的按摩2
  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给王勃按摩了,但是每一次将自己的手搭在对方赤裸,年轻,肌肉遒劲的肢体上,程文瑾都会控制不住的脸红。她犹记得自己第一次为对方按摩时的情景,男孩也是刚锻炼完,上身赤裸,只穿着一条运动短裤,满头大汗的走进休息室。她先让男孩自己用毛巾擦去身上的汗水,然后让男孩在软凳上坐定,开始将自己的双手搭在男孩的胳膊上——其他部位完全不敢去碰。
  那是怎样的触觉啊?像火一样滚烫!滚烫之下,是一块块隆起的,明显能够感受到的块状肌肉,像石块一样硬,带着强力的弹性,不难想象当其挥拳运动时所蕴藏的爆炸性力量!
  程文瑾只记得当时的她仅仅一个触摸,便立刻面红耳赤,心头发慌,有种立刻走掉的冲动。
  自己的脸肯定红得厉害,程文瑾后来想。不过幸好当时王勃已经累瘫了,只顾闭着眼睛大口大口的喘气,没注意到她的异样,不然她大概没有勇气将后面的按摩动作做完。
  而从那以后,程文瑾给王勃的按摩,便不再从手臂开始,而是绕到对方看不见的背后,从肩膀上的肌肉起步,然后慢慢的适应,慢慢的平复因身体接触而带来的控制不住的激烈心跳,等能够以一种“工作”的心态来对待眼前这具年轻的,充满活力的,修长,健壮,犹如大卫雕像一般的身体后,最后才绕到侧面,开始去按王勃的手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1/8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