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一枚(校对)第4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6/845

  “请问,你们是川外的老师吧?我是王勃。”王勃走到三个上辈子四年也没见过几面,更从来没资格与其对话,这辈子对方却不远千里,连夜驱车跑到自己家门口来求着自己上川外的两位前母校领导面前,故意有些不确定的问。而此时他的心头,除了感觉有些造化弄人外,更多的,则只剩下爽了!
  暗爽!
  “你好,王勃!终于见到你了。现在要见你一面,可真不容易啊!待会儿你一定要给我签个名。这是我女儿得知我要来见你后给我下的死命令,完不成不准我回重庆。”川外的招办主任只愣了一下,立刻焕发出爽朗的笑容,主动走上去握住王勃的手,“对了,我姓万,叫万勇。这位是彭双全彭老师,你所报的系的系主任,这位是李老师,英语系的党委书记。”
  “万老师好,彭老师好,李老师好。”王勃依次点头喊道,并跟其余两人握手,态度谈不上多么的热情,当然也不算冷漠。地位决定态度,现在是对方有求自己,不是自己求对方,用不着低三下气,讨好卖乖。
  稍事寒暄,王勃就准备领三人去车库停车。开车的是招办主任万勇,先上了驾驶席。党委书记李芳客气的给王勃拉开副驾驶的车门,让他坐副驾驶,自己则跟彭双全坐到后排。王勃客气了一句,也就遂了对方的意。在华夏不少人的心目中,一直有副驾驶为准尊的习惯。王勃有很长一段时间也是这么想的。直到后来有人告诉他最“尊贵”,也最安全,出了车祸也不容易死的是司机的后面,而非副驾驶后,他才改变了打车就坐副驾驶的习惯性动作。
  王勃领三人去到车库,停好车,而后坐电梯到了家里。程文瑾早已把家里的防盗门打开,并泡好了待客的茶水。
  “三位老师,这是我的文学兼音乐经纪人,程文瑾程女士。程姐,这位是英语语言文学系的系主任,彭双全彭老师,这是为英语系的党委书记李老师,这位是联系过你的招办主任万勇万老师。”王勃向双方介绍道,然后便好整以暇的看着三个被程文瑾容貌和气质所震惊的三个川外老师。尤其是和程文瑾通过几次电话的招办主任万勇,嘴巴张得可以放下一个鸭蛋,完全没想到电话中那个客客气气,说着标准普通话的女人竟然如此的端庄,如斯的漂亮!
  相互寒暄、落座后,很快进入正题。
  首先是万勇代表川外发言,先向王勃和程文瑾介绍了一番川外的悠久历史,在业内所取得的成绩,截至目前所涌现出的杰出校友——介绍到这里的时候,万勇的脸上出现了一丝赧色,因为真正的人才川外建校几十年来实在是乏善可陈,没几个拿得出手的——两三个驻外大使,一个司长,十几个参赞,也就这些了。文化名人?好像没有;在华夏叫得上名号的大公司,大企业的老板,总裁?好像也没有。如果能够把王勃王子安招募进来,他或许将会成为川外有史以来最知名,或许还要加上个最有钱的校友!
  “咳咳!”李芳端起茶杯,咳嗽两声,提醒万勇别继续吹嘘川外的杰出校友了,也不看看面对的是什么人。
  万勇被李芳一提醒,顿时醒悟过来,不再巴拉巴拉。
  “……那个,王勃同学,我对川外的介绍就大致告一段落,接下来,由彭老师给你介绍一下你所报考的英文系的大致情况吧。”
  “好的,万老师,谢谢你。呃……那个……川外……还是出了蛮多人才的嘛。”王勃笑着附和两句,心头不由想到了上辈子那个在海牙当秘书,帮自己办旅行证的吴明同学。下个月去的重庆,倒要好好请对方吃一顿,谢谢对方上辈子的援手之恩。
  接下来,轮到彭双全给王勃介绍英文系的情况——系里的师资力量啦,英文系在川外的一直以来的老大哥地位啦,英文系的拳头产品高级翻译班啦,巴拉巴拉。不过,彭双全吸取了万勇的教训,没提什么英文系的杰出人才——在“书歌双绝”,被无数媒体鼓吹,号称“百年难出,千年不遇的跨领域大才子”面前,哪里拿得出手啊?
  最后发言的是英文系党委书记李芳。李芳没说那么多虚头巴脑的东西,实际得多,主要说了王勃的入校后的待遇问题。
  首先,四年学费全免,并提供四年八期,全校最高的一等奖学金,以及每月500元的餐费补助,500元电费,水费以及出行坐车的交通补助。
  其次,为他所在班级配备听、说、读、写、译,全系最好的师资力量。
  第三,单独为他提供一间带热水器,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和电脑的留学生公寓,尽量为他的文学创作和音乐创作提供最优质的后勤保证。
  第四,如果入校后对所选专业不适应,可以任选川外开设的任何专业。
  “……王勃同学,你看,你还有没有什么要求没有?如果你还有其他的要求,可以提出来,学校尽量为你办到。我和彭老师来之前,学院的张院长和刘书记再三强调,一定要为王勃同学创造一个最良好,最优异的学习环境,把好关,服好务,让他学习,生活和创作三不误。刘书记说,以王勃同学可以上北大入清华的成绩却报考了川外,这既是对川外的无比信任,同时也是对川外全体教职工和领导们的鞭策和压力。因为,王勃同学不只是川外一校的学生,更是全国万千高校共同的学生!同行们在看着,王勃同学的书迷,歌迷,那些关心他健康和成长的无数华夏同胞都在看着!既然王勃同学屈就的选择了川外,那么川外便有义务,有责任,更有决心让其在川外度过愉快而富有意义的四年!今天,川外以王勃同学为荣;明天,无数川外的师生,校友将以川外为荣,以能够和王勃同学同校为荣!川外的近万师兄,师姐,一千多名教职员工已经做好了王勃同学到来的准备。我们有信心,更有决心为王勃同学营造一个不下于其他任何高校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让王勃同学绝不虚度四年美好的青春年华。
  “王勃同学,请相信川外吧!川外,必会让你不虚此行!”
第872章
过山车
  2001年的夏天,对四川外语学院来说,怕是建校以来最为独特,也最为风光的一年。四川外语学院,一个从来不被媒体关注,更难以被全国媒体提及,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有这样一所学校,却在已经过去的七、八两个月中,被突然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时间成了无数媒体追逐的“宠儿”,疯狂热议的对象。
  “川外这次走了个狗屎运,捡了一个全国最‘大牌’的学生!”这是无数媒体想表达的意思,可能不会说得这么直白,但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无不是扑面而来的,赤裸裸的羡慕嫉妒恨。
  除了“羡慕嫉妒恨”之外,更多的却是质疑,鸣不平和兴致勃勃的看笑话:
  “没一个博士点,更没有全国知名的学者,教授,川外能培养王子安这样一个复合型天才吗?不要将这样一个百年难遇的好苗子给毁了啊!”
  “川外配不上王子安!王子安选择川外绝对不值!”
  “你们不相信,我就把话摞在这里:川外最后肯定会乐极生悲!川外的招生历史,每年倒是会碰到一些六百多分的优秀学生,但这些从第一志愿掉下来的,远超川外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在九月初去川外转了一圈后,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回校复读!665分,今年的清华、北大都可以上了,读川外?恐怕川外没那个本钱吃得下!王子安怕是在跟川外开一个让他们先喜后哭的玩笑!”
  “……”
  面对全国媒体铺天盖地的质疑,冷嘲热讽和幸灾乐祸,川外的招办,英文系,和学院的领导班子,也先后经历了从兴奋,狂喜到忐忑,不安的犹如坐过山车一样的起落。事实的确如同记者报道的那样,每年都有从第一批录取掉下来,第二批落到川外的超过六百分的高分学生,但除了少数一两个认命的学生外,大多数高分学生在开学报名的时候到川外来转一转,见识了川外“狭小”,跟大气毫不沾边的校园环境后,很多人便选择把录取通知书一扔,打道回府,掉头走人!
  王勃王子安,这位让四川外语学院在两个月内享受了建校以来几十年都没有享受过的关注和荣耀,全国无数高校,北大、清华等一流名牌大学无不趋之若鹜,求贤若渴,想将其收入囊中的超级天才学生,真的会选择川外,亲睐川外,并最终留在川外吗?
  对此,川外英文系的系领导和院领导毫无信心。
  然而,“万事我必抗争,成败不必在我”,对四川外语学院的院系领导们来说,只要有一线的希望,他们都会努力的争取。这是一个让四川外语学院从默默无闻到名声大震,甚至凤凰涅槃,一飞冲天的关键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果能够让王勃王子安留在川外,成为川外的学生,不仅对未来的招生有着不可估量的示范效应,在塑造川外对外形象,引进更多人才,一流师资,乃至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更多建校经费等事项上都不无裨益,大有好处!
  看看每年北大、清华等一流高校是怎么争抢优质生源的吧。为了证明自己是全华夏最好的,对学生最有吸引力的高校,他们争先恐后,四处网罗各省的高考文理状元。招办老师,院系领导亲自打电话,甚至亲自上门拜访,向状元们和状元们的家长据理力争,许下各种好处,有的甚至连夜将学生接走,避免竞争对手的接触!
  王勃王子安以未及弱冠之年,两年之内,取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三届以来唯一一个“特等奖”;科幻文学最高奖“银河奖”特等奖和一等奖得主;出书两本,成为华夏文坛黑马,销量最大的畅销书作家;写歌四首,得奖无数,是华人新晋女天后,新一代玉女掌门Angela“背后的男人”;最后,王勃王子安更是以数百万年收入成为20岁以下,白手起家最富有的人!
  2001年,或者还包括后面的很多年,王勃王子安绝对是全华夏最炙手可热的中学毕业生!得到他一个,超过所有的高考状元!
  历史已经证明,高考状元只能火一年,甚至只有高考后的短暂两三个月,之后便泯然众人,无人问津。
  但是王勃王子安,他已经火了整整两年!以后如果还有新作,新歌问世,还将继续火下去!
  为了把天上掉下来的这块馅饼顺利的吃到手,四川外语学院的院系领导连夜开会,商讨对策。而重中之重便是要先联系到王勃,探寻他真正的口风——是真的想报考川外还是想戏耍他们一把?
  接触的结果让人心惊又心凉,无法联系到王勃,无法得知他的去向,连王勃的父母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跑哪儿去了,只说去旅游去了,至于具体旅游到哪儿,什么时候回来,却不知道。最后招办人的人只得到了王勃经纪人的电话。
  如此不如人意的结果,让川外院系领导们的心头开始泛起一种不好的预感,感觉王勃在自己的高考志愿上报川外,怕真的是像一些媒体所说,想制造点新闻,博关注,吸眼球,为他的新书造势。
  而事实上他也的确成功了。书还没开卖,场子已经火了起来。《地球纪元》一发售,便是万人空巷,洛阳纸贵,让人无数作者,图书经销商惊讶到极点的大火特火。
  川外的院系领导们开始猜测,他们的人接触不到王勃,还被告知对方去旅游了,恐怕是去北京的“清华园”,“未名湖”去“旅游”了吧?
  这个时候,不少川外的院系领导心头已经做好了空欢喜一场的准备。一些领导甚至抱怨说那王勃王子安简直是欺人太甚,太过狡诈,把川外当小丑一样的耍。另一些领导则阿Q似的自我安慰说耍就耍吧,一些学校想被耍还没资格呢。就那小子的这一戏耍,川外就是花一千万去电视台打广告都没这种效果!
  事情的转机来自于王勃经纪人的回电,说王勃终于旅行归来,有时间接见川外的老师。
  川外的院系领导们顿时大喜,心情再次从波谷跃升到波峰。道理再简单不过,如果王勃已经被北大清华暗自网罗走了,那根本没比要再接触他们。现在愿意接触,恐怕人家真的是旅行归来,并且真的有想读川外的想法。
  当然,前提是川外得拿出一定的诚意出来。
  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川外的领导们连夜开会,从衣、食、住、行,硬件软件,物质和精神各方面制定前所未有的特殊政策,显示自己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把王勃王子安这近几年来华夏最大牌,最轰动,最知名和最富有的学生收入川外的囊中。
  这便是李芳对王勃和程文瑾说的,让两人呆若木鸡,完全不可思的话的由来。
  ……
  王勃知道川外过来的几位是来给他开条件的,对于他这种比高考状元还牛逼无数倍的风云学生,川外要是不给他特殊待遇那真的就稀奇了。
  比如,他曾想过川外估计会给他减免学费,发奖学金什么的。但是每月还给他一千元的餐费补贴,水电和交通补贴那就难以想象了。
  更难以想象的还有一间家电齐全,单间配套的留学生公寓。
  和很多高校一样,川外在对待留学生,哪怕是来自黑非洲的留学生,和两百年前的大清没什么区别,都是“宁予洋人,不与家奴”。留学生享受的是普通华夏学生享受不到的超国民待遇。当时还是愤青的他对此曾写过很不客气的讽刺文章讽刺川外领导“僵尸复辟”,“卖国求荣”,并给校刊投稿——这种文章当然不可能发得出,没请他喝茶就算好了。想不到,现在轮回一世,轮到他享受超国民待遇了。
  王勃即使念川外,哪怕是北大清华,他也不可能长期睡寝室的。寝室只是个幌子,偶尔感受下民情,增强一下兄弟情义的地方。大部分时间他都会住外面。为此,他特意让他的“不动产事业部”的部长程文萱在川外所在的沙区最繁华的步行街三峡广场附近给他购置了一套三室两厅,一百多平的大房子。装修,包括全套家具家电在暑假的时候就已经整好弄完。程文萱还亲自去附近的重百商场把床单,被套,浴室内的全系列洗漱用品,厨房内全套厨具用品给他购置了一通。对王勃来说,他去重庆,只需要简单的带几件衣服,就可以拎包入住。
  有这么好的住宿条件,出门就是无数的餐馆,酒吧,商场,坐拥闹中取静的繁华之地,他哪有什么心思住学生宿舍?哪怕是超人一等的留学生宿舍他也看不上眼。
  随着财富的增长,品味的提高,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王勃发现自己是越来越不想亏待自己了。
第873章
皆大欢喜
  王勃从目瞪口呆中回过神来,喝了口茶,然后看着眼前三个一脸渴望,同时又有些患得患失的川外来客,道:“万老师,彭老师,李老师,首先感谢你们不远千里跑来蓉城给我做的这个详细的说明,贵校向我本人所提供的这些可称之为豪华的优待,让我看到了贵校的诚意,对此,我十分的感谢。大体上,我没什么意见,只想提两点小小的要求。”
  王勃的话,当即让三人一震,大喜,脸上的忐忑顿时不翼而飞。英文系党组书记李芳当即兴奋的对王勃道:“王勃同学,你请说。”
  “这第一点嘛,就是给我配置的那个留学生公寓。三位老师,比起一个人住一间屋来说,我还是更愿意跟班上的同学呆在一起。”
  “啊,这个……可是王勃同学,大学宿舍都比较吵闹,你如果没有一个单独的,比较安静的环境,怕是会影响你以后的创作呀?”见王勃不要川外领导们为挽留他这个全国名人,超级学生所精心准备的糖衣炮弹,李芳急了。
  “就是,王勃同学,我们给你准备的那个留学生公寓在住宿条件上比普通的学生公寓要好得多,也要安静得多。开学的时候,我领你去参观一下,你肯定会喜欢上的。”彭双全也在旁边劝说。
  “要不这样,王勃同学,留学生公约还是单独给你保留,同时在集体宿舍也给你分配一间床铺。你想跟班上同学交流感情的时候,就住集体宿舍,想安静创作的时候,就去留学生公寓,你觉得怎么样?”李芳转了转眼珠,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她刚一说完,万勇和彭双全立刻点头附和,齐声道:“这个主意好!两全其美!”
  王勃脸上的肌肉抖了抖,有些不好意思:“三位老师,这样……真的好吗?”
  “好!有什么不好的?”
  “没得问题!完全没得问题!”
  二男一女连声说。
  “那,三位老师,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哈。”王勃摸了摸鼻子,应承下来,他实在不太有经验拒绝别人的好意,尤其是来自于上辈子高高在上,这辈子却恭敬异常的两位系领导的好意。
  “那王勃同学,你的另外一个要求是?”彭双全又问。
  “第二点嘛,三位老师,文学和音乐是我未来发展的两个方向,平时会投入很多时间在看书和创作上。高三的时候,我为此还休学了一年。所以,三位老师,对于学校设置的不少课程,我可能不会有太多的时间去上。”王勃向对方提出了自己的第二点要求,对他来说也是最为重要,直接关系到他大学四年能否轻松加愉快度过的关键性条约。
  “这个也没得问题。到时候我们会给你选过课程的所有老师打招呼,让他们体谅你的难处,以大局为重。”彭双全挥了挥手,一脸无所谓的说。
  “呵呵,这个理解。事有轻重缓急嘛!而且,我们川外也是鼓励学生创业的。”李芳也笑着说。
  “那么,王勃同学,你还有其他的要求吗?都一并提出来吧,让彭老师和李老师一起给你解决。”万勇说。
  “没有了,就这些,三位老师——哦,对了,我想打听一下:我所报的英语语言文学系的班分出来了吗?不知道我被分在了哪一班?”王勃忽然想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既然川外这么重视自己,会不会特意把他调配到一个成绩更好的班级而让他跟上辈子的同学们失之交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6/8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