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一枚(校对)第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845

  因为大华商场没有包装服务,所以,买到了钢笔的王勃又找了家鲜花店弄了个彩纸包装。彩纸包装礼物在国外很流行,国内不怎么流行,至少目前的四方会这样弄的不多。
  钢笔算是王勃自己送给张静的生日礼物。他又去水果市场买了一箱水蜜桃,到时候让自己的父母拎着上门。这水蜜桃又大又红,一看就多汁多水,价格当然也是跟口味成正比,好几十闷(几十块)!反正换成是前世的王勃,即使是工作后的他,也是舍不得买这种高档货的!
  第二天上午,到了十一点钟的样子,王勃一家人就准备去赴宴去了。这算是一家人第一次在吃饭的高峰期集体走人,以前也没过先例,所以王勃提前交代好了留守的五个员工,把工作重新做了分工,让钟晓敏代替王吉昌的角色去后厨冒粉,关萍替他收钱,剩下的三人则见机行事。
  当老板不可能一直冲杀在一线,他和父母迟早有一天会“退居二线”,动嘴不动手的,提前锻炼一下手下员工随机应变的能力也是一件好事。
  当王勃一家提着礼物来到张静家的时候已经是十一点半。一家人刚一踏进院子大门,就有人向张继发和李桂兰通风报信,于是,没过几秒钟,王勃就看见李桂兰两口子喜笑颜看,风风火火的走上来迎接。
  “王哥,曾姐,勃儿,你们来了!快进来坐!哎呀,打空手来就行了嘛,还提啥子东西嘛!真是的!”李桂兰腰上系着围裙,显然正在厨房里忙碌,一边从王吉昌的手中接过水蜜桃箱子,一边一脸灿烂的说着客气话。
  话不多的张继发则简单的招呼了三人一声,让三人进堂屋去吃瓜子,吃水果,随即从兜里摸着一包红塔山,分别给王吉昌和曾凡玉撒了一支。
  “也没有买啥子东西!就买了点水果!”王吉昌客气地说道,面对发小跟妇女队长突发的热情,显然还有些不太适应。
  “李娘,张伯!”王勃喊了声李桂兰和张继发,“有没有水,李娘?口有点干!”
  “啊,你口干呀,勃儿?有有有!冰箱头有维维豆奶,我切给你拿!”李桂兰忙不迭的说。
  “给他拿啥子豆奶哟!让他直接去喝井水!”旁边的王吉昌见王勃一来就要喝人家的豆奶,觉得有点不像话,开始呵斥。
  “没得事,王哥!今天太阳大,喝点冰豆奶正好降降温!你等一哈儿,勃儿,我去给你拿哈!”说着,李桂兰就把手里的水蜜桃箱子递给张继发,准备去给王勃开瓶维维豆奶。
  “在冰箱头嗦,李娘?那你不用麻烦了,我自己切拿!你和张伯该忙啥子忙啥子,不用招呼我们。”王勃直接将他老子的话忽略掉,自来熟的朝张继发家中的堂屋走去。
  四方农村有个习惯,都爱把电冰箱放在堂屋或者客厅中,有些还要在冰箱的头顶搭上一张枕巾,给人一种爱惜得不得了的感觉,也不知道有啥子用处。对很多才富裕起来的农村人而言,电冰箱不单单是一个厨房电器,更是一个高档的,可以用来显摆的电器!
  既然是用来显摆,那就要堂堂正正的放在一个最显眼地方,堂屋。
  “那要得嘛!你自己去拿哈!冰箱里面还有张静买的汽水跟可乐。你想喝啥子就拿啥子喝嘛!”李桂兰看着王勃朝堂屋走去的背影,乐呵呵的提醒道。
  “这鬼娃娃,一来就要喝饮料!一点都不讲理!”继子的不懂事让王吉昌有些不满,嘴里责备说,马上又补充了一句,“在屋头每天就都要喝几大瓶!”
  “都到屋头来了还讲啥子理嘛!讲理就见外了哈,王哥!再说娃娃家嘛,都爱这些,我们张静也爱喝豆奶和汽水。”李桂兰笑着道。王勃的“自来熟”不仅没让她感到突兀,反而放松了不少,心中更为欢喜。
  王勃没理会他老子的抱怨,直接来到堂屋。此时,堂屋内的沙发上已经坐了不少的人,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剥瓜子聊天,王勃扫了眼,觉得大概是李桂兰娘家的亲戚,反正他一个都不认识。
  他微笑着朝众人点了点头,算是招呼,然后就径直来到冰箱前,拉开门,拿了一瓶维维豆奶,用嘴咬开瓶盖,众目睽睽之下,旁若无人的仰头“咕嘟咕嘟”的喝了起来。
  如果是以前的王勃,对面这种场合,他肯定会规规矩矩的坐在客厅里看电视,当个好儿童。哪怕他真的渴了,想喝水,至多也就来到水井边用碗接上一碗井水来解渴,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自来熟”的开冰箱拿“贵重”的饮料。他每次去他城里的大姑家做客,通常就老老实实的坐在客厅,吃点瓜子水果什么,从不乱走乱动。
  只有到了外婆家,小舅家,他才会放松,才会乱动,自来熟的当成自己的家一样,随性而自由。
  所以,在很小的时候,王勃那颗敏感破碎的心就明白了什么时候可以自由点,什么时候不能自由;什么时候可以自来熟,什么时候不能自来熟。自由跟自来熟都是需要一定的资本跟底气的。不是对谁都可以自来熟的,也不是谁都可以自来熟。得分人,得看自己有没有那份能够自来熟的实力,不然就不仅不招人喜,反而会招人厌了。
  前世的王勃,既无资本,又无底气,在面对比自家更“上一等”的人时,为了不惹人厌,他就只有装乖娃娃,做出一副十分懂事的样子。
  但实际上,这真不是他的本性。
第118章
鸳鸯谱
  “勃哥!”王勃刚喝完豆奶走出客厅,就碰到了张静。张静脆生生的喊了他一声,显得有些腼腆。
  王勃的眼前一亮,盯着眼前的少女细看:
  少女身上穿着一件王勃从未见过的崭新的白色无袖连衣裙。连衣裙的样式十分的新颖,斜领,左肩上一个大大的蝴蝶结造型,搭配着腰间的一条三指宽的粉红色腰带,让眼前的少女看起来亭亭玉立,宛若荷塘中的一朵初开的白荷花。
  张静似乎特别钟爱连衣裙,蓝色的,红色的,白色的,给王勃的感觉就好像整个夏天,这姑娘就是让一件件五颜六色的,色彩和款式各不相同的连衣裙从自己小小的身躯上飘过一般。
  “happybirthday,静静!你今天真漂亮,就像公主!”王勃从西裤的屁股兜拿出彩纸包装的钢笔,递给张静。
  “谢谢,谢谢勃哥!”张静明显十分的惊讶,没想到王勃会送她礼物,而且这礼物还用好看的彩纸包了起来。
  实际上,农村孩子彼此之间的生日交往,基本上少有送对方礼物的,不过就是去对方家中吃顿饭,玩一玩了事。送礼物的风气几年后才会慢慢流行起来,但这两三年却少都很。原因也简单,没钱!
  “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随便买的。拆开看一下,看喜不喜欢?”看着一脸惊喜,激动莫名的张静,王勃就觉得这68个大洋花得十分的值当。坦白讲,他当初在买68这款的时候,旁边还有一款28的,犹豫了起码有一分钟,他最终才下定决心“破费”一次。现在看来,即便是为了小姑娘脸上这个真诚而灿烂的笑容,他也觉得物有所值。
  “现在就打开?”张静看着王勃问。中国人不流行当面看客人送的礼,看要,也要等宴席过后,客人离开了之后再看。
  “那就随你咯!”王勃笑着说。
  “那我等会再拆。外面的包装好好看,现在拆了好可惜。”张静把玩着钢笔盒外面的彩纸,说。
  但围在张静身边的几个小孩却在怂恿她拆。
  “静静姐,你就打开看一下是啥子嘛!”
  “就是,静静姐。打开给我们看一下嘛,看是啥子东西。”
  “静静姐,等你拆开后你能不能把外面那层彩纸给我?我觉得用来折暗鹅(千纸鹤)肯定很好看!”
  张静被几个小孩一怂恿,心头也仿佛猫爪一般想知道王勃送她的是什么东西,环视一周,最后又看了看王勃,张静说:“勃哥,你要不要到我屋头来耍哈儿?”
  王勃跟客厅内这些张静家的亲戚不熟,无法交流。他妈曾凡玉主动帮忙去给李桂兰剥豆Mer去了。王吉昌则坐在院子头的板凳上跟张小军等张家院子的几个老少爷们摆龙门阵,享受着几个曾经不太瞧得上他的人的恭维。王勃正觉得有些无聊,张静一叫他去自己的闺房,他就顺水推舟的答应了下来。
  “我还没去你的房间看过,今天得好好参观参观。”王勃对张静说道。
  “啊,很一般的。没啥子东西得。”见王勃说得郑重其事,张静赶忙谦虚的道。
  “静静住的地方,即便原来很一般;但是你住进去了之后就不一般了。”
  “啊——?”张静有些不太明白王勃的绕口令。
  王勃心头道一声“罪过”,如果对方是个成年女性,刚才的话算得上在调情了。王勃推了张静一把,掩饰刚才的口误,说:“啊什么啊,快领我去你的房间吧。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看看你住的地方了。”
  “哦——”
  就在王勃和张静,以及张静家亲戚的几个小屁孩混在一起的时候,厨房中的几个婆婆大娘却以王勃为话题的中心聊了起来。
  “桂兰,你们觉不觉得王吉昌的儿这段时间变化有些点大?”在一个案板上帮忙切着黄瓜的谢德翠第一个发言。
  “啥子变化嘛?”正在给鱼刮着鳞片的张老二的婆娘黄朝凤接口说。
  “我以前觉得王吉昌的儿有点傲,有些闷,但上次去他们米粉店吃米粉,就发现这娃很热情,嘴巴也甜,跟以前相比,完全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谢德翠说。
  “你觉得人家傲是你不了解,没有怎么跟人家接触过。王勃这娃娃还是不错的。我们静静每次去找他辅导功课,每次人家都很热情和耐心。”李桂兰说。王勃一家今天是她重点招待的对象,她才不会容谢德翠这大喇叭在这里乱讲。
  “啥子呀,桂兰,你们静静找王勃辅导功课来的呀?啥子时候开始的哟?”谢德翠大惊小怪的道。
  “就是放暑假开始的,都一两个月了。听静静说,她勃哥给他讲课比老师还讲得好。老师讲的她有时候还听不懂,他勃哥一讲,她一听就懂。她自己感觉这两个月收获很大。”李桂兰道,一副得意的语气。
  除了王家经济状况的巨大改观是她请他们一家来吃饭的主因,但不容忽视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王勃本人对女儿功课方面的帮助。
  “安逸安逸!桂兰,你倒是给你们静静找到了一个好老师。”谢德翠一脸的羡慕,“你说,让我们张科也去找这娃辅导他愿不愿意干喃?”
  “你们张科才好大点哟?等你们张科读一年级的时候,恐怕人家都读大学切了哟!”
  “也是哈!我们张科现在才读幼儿园。看来到时候只有喊静静给他辅导一下了。”谢德翠一脸的遗憾。
  “李娘,刚才静静和王勃站在你们堂屋门口的时候,你看到没有嘛?”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张小军的老婆,谢德翠的儿媳姜梅突然开口说。
  “看到了,爪子(什么)嘛?”李桂兰问。
  “我发现,静静和王勃站在一起,不论是身高还是年龄,看起来都蛮般配的。我觉得你们和王伯伯他们完全可以当亲家。”姜梅开玩笑道。
  谢德翠最喜欢开的就是这种玩笑。姜梅这么一起头,立刻兴致勃勃的起哄:“就是就是!桂兰,你看,王勃这娃儿长得宽皮大脸的,成绩又好,高也有那么高,跟你们静静又合得来。现在王吉昌两口子也咸鱼翻身,开始找大钱了。这门亲事不错,可以考虑一下!”
  张老二的婆娘黄朝凤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跟着火上浇油:“这个主意好,我看要得!静静今年十五,王勃那娃儿我看也就十六七岁,刚好大一两岁。李娘,你们和曾娘他们又挨得这么近,也算知根知底!”
  “你们不要在那里乱点鸳鸯谱哈!两个娃娃现在还小,还在读书,你们莫要乱说!”李桂兰急忙阻止道。她朝窗外瞟了一眼,见王勃的母亲曾凡玉仍旧坐在屋檐下剥青豆Mer,这才放了心,然后继续说,“再说,现在都什么社会了?讲究的是自由恋爱,哪个还兴啥子包办婚姻哟!”
  “啥子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啊!你不同意,那万一人家两个小的相互看上眼了喃?”谢德翠继续起哄。
  “就是啊,李娘。你们静静生得漂亮,长大后肯定是个大美女。王勃那娃娃也不差,中考的时候还是蓝回镇的中考状元。你们两方的家庭也差不多。多好的一门亲事呀,我看你和张叔真的可以考虑一下。”挑起话头的姜梅继续怂恿道。
  李桂兰最初听几个婆婆大娘乱点鸳鸯谱时还浑不在意,完全当玩笑话来看,继续听了几人的详细的分析解说后,却觉得考虑一下似乎也未尝不可。
  因为正如刚才三人说的那样,王勃这娃儿的确不错,浓眉大眼,身高也相当的高,成绩又好,又热情懂事,从不为非作歹,去年又考上了四方最好的高中四方中学。听他妈老汉儿说现在在班上的成绩也很好,经常考第一名。这样看来,以后考个好大学几乎是没什么问题了。
  而自己的女儿,成绩虽然也不错,但现在还在读初中,能否考上四中还是未知数,考上了四中能不能考上大学更是未知数。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大学生,李桂兰不会觉得吃亏。
  更让她觉得不吃亏的就是王吉昌也不知道走了啥子狗屎运,从队上最穷最差的那一拨最近一月咸鱼翻身,成功逆袭,变成了队上的领头羊。尽管她并不知道王吉昌现在到底有多少钱,但是光看对方对最新那个铺面的装修,她就知道王吉昌两口子开的那个米粉店肯定赚大发了。
  而且这才仅仅一个月的时间!
  要是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发展下去,一年,两年,三五年之后,这家人能够变成啥子样子呢?
  李桂兰已经有些不敢想象。
  最最重要,也最让李桂兰震惊和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所有的这一切,据王吉昌两口子讲都是他们的娃娃王勃“给整的”。这娃现在才多大呀,十七岁有没有?十几岁就能整出个这么大的名堂出来,等他二十几三十几的时候,那不是要给他们屋头搬一座金山回来?要是静静嫁给了王勃,成了他的婆娘,那自己和张继发作为他的丈母娘和老丈人,那不是……
  李桂兰发现自己的呼吸都开始有点困难了。
  “哈哈,李娘,你是不是心动了?你们看,李娘的脸都红了,肯定是心动了。也是哈,王勃这么好的女婿,要人才有人才,要身家也有身家,我如果有个静静这么漂亮的女儿,我肯定想方设法的都要让女儿嫁给他!可惜我生了个带把的,莫得机会了哟!”黄朝凤“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8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