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一枚(校对)第7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8/845

  太畅快了,太震撼了,两人犹如挨了一道闪电,头发,连同全身的汗毛,一下子炸立,竖起,直到又一次的主歌被磁性,嘹亮的女生唱出,两人这才舒缓不少。
  此时此刻,不论是吉姆还是詹妮弗,都已经完全沉浸在由旋律和方悠独特嗓音所营造出来的那悲怆而又气势高昂的氛围中,难以自拔。
  A段主歌,B段主歌,又一次的过渡句,当第二次的高朝袭来的时候,两人直接从各自的椅子上站了起来,开始不由自主的跟着哼唱,然后,便是连绵不绝,犹如潮水,一浪高过一浪的高朝,冲击波。
  当最顶峰的浪潮过去之后,完全沉浸在美妙歌声中的吉姆和詹妮弗已经是大汗淋漓,痛快不已,她们以为歌曲即将结束,心情也不由缓和了下来,因为大多数流行音乐都是这么玩的。
  却不想,高朝之后还有高朝,一浪之后还有一浪,两人只听见一个不带任何歌词的清亮啸音,犹如喷气式战机的旱地拔葱,在前面高朝的浪尖上拔地而起,直上云霄。
  之后,又是几个连续拐弯,不无炫技但却行云流水的滑音,犹如在尖刀上跳舞,更像在钢板上拉丝,飘飘荡荡,越来越远,最后只剩下一溜烟云的尾迹,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Rolling
In
the
Deep》作为阿黛尔的成名作,公告牌雄霸七周,单曲销量超过4300万,一举让阿黛尔成为世界乐坛最顶级歌手的神曲,坦白讲,王勃第一次听的时候,却并没多少感触。倒是《中国好声音》一个叫郑泓的胖胖的女学员的翻唱,把王勃感动得潸然泪下,不要不要的。在王勃看来,郑泓的声音,不论是音质还是音色,比阿黛尔更阿黛尔,尤其是高音部分,那种恰到好处的撕裂,粒粒饱满的金属质感,直让人头皮发麻,灵魂与之起舞,震颤。那是一个只凭声音,就可以感动无数人的天赋好嗓。
  而在对《Rolling
In
the
Deep》的翻唱中,郑鸿便在结尾部分对原作进行了余音绕梁的改编,可以说青出于蓝胜于蓝。王勃后来听阿黛尔的歌,基本上听的都是郑泓的翻唱。在他看来,郑泓这个唱外语的小姑娘除了嚼文嚼字没有阿黛尔这个说母语的本土人清晰,自然,对一些细部的处理没有作为作者的阿黛尔老道和老练外,其他的,在音质和音色,在声音的穿透力上,小姑娘都完胜阿黛尔。
  奈何,郑鸿太胖了,外表也太平凡太普通,属于整容都整不好的类型,哪怕翻唱得再好,她也成不了阿黛尔,甚至在好声音中多走几步,也不可能!加上她自己只有天赋好桑,并没有什么创作能力,选秀节目完了之后,很快便泯然众人,被人遗忘。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是你有能力,有天赋,就一定能够出人头顶的。
  在王勃给方悠录制的版本中,使用的便是郑泓改编的版本。一来,他的确认为小姑娘的版本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属于凤头豹尾;二来,让歌喉比郑鸿还更胜一筹的方悠唱郑鸿找人精心改变的版本,也算是对她某种程度上的纪念。她那个唱哭了自己的版本,在上个世界不见天日,无人问津,只有少部分人知道,那么,就让它在这个世界借自己的手和方悠的口,传遍天下吧!
  让吉姆和詹妮弗目瞪口呆,刮目相看的《Rolling
In
the
Deep》结束了。两个痴痴傻傻的男女站在原地呆了半天,好不容易清醒过来之后,看向彼此。
  吉姆说:“亲爱的,你哭了。”
  詹妮弗用手背抹了抹自己的眼眶,笑着说:“亲爱你,你也哭了。”
  吉姆也跟着笑了,吸了吸鼻子:“詹妮弗,我想再听一遍。”
  “不,今天晚上,我要用我的CD机重复播放它!”詹妮弗鉴定的说。
第1471章
横空出世
  吉姆和詹妮弗只是英美加澳新数十家电台,音乐电视台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例子罢了。
  在程文瑾和方悠具体了收件人之后,在随后的几天时间,根据距离的远近,那总计几十家电台、电视台的主持人们先后收到了两人寄的《Rolling
In
the
Deep》这首歌的单曲CD。
  收到CD的主持人,有超过一半的人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当即播放了这首阿黛尔的成名曲,全球四五年时间,便畅销四千多万的灵魂歌曲。
  这一半多人,绝大部分,都像吉姆和詹妮弗一样,无不震惊加震撼!
  有的是被歌曲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和催人泪下的歌词所感动!
  有的,或者可以说大部分人,都是被方悠那磁性、沙哑,带着金属质感的独特的嗓音,那毫不稚嫩的,高超的唱腔,以及极具爆发力的演绎所折服!
  尤其副歌(高朝)的部分,那冷峻婉转的唱腔和近乎哭泣的烟嗓,让歌声穿透冷冽的空气,直达人心,字字叩击人的灵魂,然后与之发出共鸣的,渗透到灵魂深处的震颤!
  总之,这是一首不论是词曲还是演唱,都充满激青,臻于完美,绝对超一流的灵歌!
  被震惊、感动,甚至像吉姆和詹妮弗那样被感动到哭的主持人们,对《Rolling
In
the
Deep》无比喜爱,对唱这首歌的歌者更是一致推崇,认为那个名叫“Angel”的,目前还不知道有多大年龄的女孩的将是欧美流行乐坛的一颗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
  惊喜之下,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电台和音乐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都选择了在当天晚上自己的节目中对其进行播放,哪怕《Rolling
In
the
Deep》这首歌目前只有音频,没有视屏,不是MV,无法在电视台进行播放,实在是爱煞了这首歌的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们随便搭配了一些街景,风景,和电影作为该歌的临时MV,也忍不住想在第一时间向观众们进行推荐!
  而在播放前,几乎所有的主持人,都对《Rolling
In
the
Deep》这首歌和那位名叫“Angel”的歌者,进行了不吝言辞的赞美和推崇。有的主持人更是大胆预言,说大家将会见证一位流行乐坛超新星的诞生!
  有了电台,电视台这种主流媒体的播放和推荐,方悠在美国出道的新歌的受众人群开始以几何数量进行增长,再也不是前一周那样的不愠不火。
  人心都是肉长的,又或者说,普罗大众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都差不多。数十位主持人以及围绕在他们身边的数百名工作人员感觉好听,深受感动的歌曲,被数量扩大了千倍万倍的听众和观众们听了,绝不至于无动于衷,几乎引起了同样的震惊和骚动。不少心思细腻,敏感,情感丰富的歌迷们更是被方悠直击灵魂的嗓音和千回百转的转音震得心脏一颤一颤的,眼眶湿润,乃至泪流满面。
  这种多年难遇的好歌,是需要一听再听,反复聆听的。
  而在歌曲版权严密保护的欧美,歌迷们要想反复听一首歌,要么在线听,要么去音像店买CD。哪怕十年后,这种情况也大同小异,只是多了一个在线收费下载的渠道,像苹果的iTunes,Spotify等APP软件。
  也就是说,在欧美,你想反复聆听,欣赏一首歌,只有花钱买正版!而不像华夏的歌迷,直接打开千千静听,或者来后的酷狗,酷我,qq音乐,虾米音乐等音乐软件播放或者音乐APP。
  这也是十几年后,欧美歌坛的歌星们动不动还能将唱片卖出数百万,乃至数千万份的根本原因。
  一首唱哭了无数人,凿穿了无数歌迷忄青感防线的灵魂歌曲,唱这首歌的人却默默无闻,而且最恐怖的是,这位不知道是谁,拥有独特的,近乎天籁般嗓音的新锐歌手,不仅歌喉了得,而且竟然还有超凡的作词作曲和编曲能力!
  万千歌迷们顿时激动了,兴奋了!无比的想了解这位被“明珠暗投”的民间歌手,想去聆听她更多的作品,购买她的唱片。
  激动之下,一部分歌迷冲向就近的唱片店,向店主询问Angel的唱片,卖唱片的店主却一头雾水,说完全没听过这个人。
  另一部分方便上网的歌迷则激动不已的打开Google,去搜寻《Rolling
In
the
Deep》这首歌以及唱这首歌的歌手Angel。
  然而,令歌迷们吃惊的是,不论是《Rolling
In
the
Deep》这首歌还是有关歌手Angel的咨询,都少得可怜,近乎没有。他们只是在一些供网友上传的音乐网站找到过有关《Rolling
In
the
Deep》和Angel的相关信息,但除了歌词,歌曲的词作者、曲作者和编曲人外,其余的一概皆无。
  对了,他们还发现了电台,音乐电视台主持人介绍这首歌时所造成的一出谬误,那就是《Rolling
In
the
Deep》这首歌并非由Angel单独所作,她还有一个叫Victor的合作者。
  于是,大家又迫不及待的去搜寻Victor的信息,结果依然是一无所获。那Victor,就是一阿猫阿狗,路人甲,在作词作曲这个圈子中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么一号人。
  至此,歌迷们终于明白了,这位具有超一流创作才华的天才女歌手,完全是横空出世的一位素人歌手,目前没被任何一个哪怕最小的唱片公司签约!
  “尼玛,那些唱片公司的人,一个二个还真他妈是在吃屎,这么优秀的歌手都不去签约包装!”无数歌迷在心头对那些唱片公司冒出了差不多同样的鄙视。
  还有一部分既不方便去唱片店,也不方便上网,或者可以上网,但是家中电脑没有音响的狂热歌迷们,则直接把电话打向了播放该歌曲的电台和电视台的热线电话,强烈要求电台和电视台的主持人再播放一遍。广播电台因为一天到晚本来就要播很多串场歌曲,既然听众们如此热心和热情,对电台播放的新歌反应如此强烈,效果如此之好,自然不介意多放两遍。
  至于音乐电视台,因为很多节目早在一两天之前就把播出内容给确定了下来,不太好临时更换,但是,当热线电话的听众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听众要求他们再一次播放《Rolling
In
the
Deep》的时候,观众就是上帝,不少懂得变通的音乐电视台也很快更改了节目单,让《Rolling
In
the
Deep》这首歌强行加塞,替换了一些不太重要的播出时间。
  总之,当吉姆和詹妮弗这对节目主持人决定把方悠的新歌在本电台进行公开播放的时候,蛰伏了十几天,一直不愠不火的《Rolling
In
the
Deep》,终于开始慢慢的火了。
  而演唱,并作为《Rolling
In
the
Deep》第一作词人,作曲人和编曲人的方悠,Angel,在沉寂了近两年之后,在另外一个更加宽广,更加耀眼,亚洲人,尤其是华人从来没有涉足过的舞台,一下子横空出世,一步一步,踏上了征服欧美的传奇之路。
第1472章
将装笔进行到底!
  大量听众的搜索,点击,反复循环试听,让方悠的《Rolling
In
the
Deep》在其上传的各大音乐网站的排名持续上升。
  11月5日,即《Rolling
In
the
Deep》上传的第十天,《Rolling》被各大电台,音乐电视台反复播放的第三天,《Rolling
In
the
Deep》首次登山上某音乐网站的首页,并上了该网站的热播排行榜。
  而一旦上榜,《Rolling
In
the
Deep》在该网站的排名,便开始坐火箭了。前一百,前五十,前十,前五,前三,仅仅不到两天,方悠的《Rolling
In
the
Deep》,见车超车,逢人过人,将一首又一首耳熟能详的老歌,一曲又一曲老歌手最近发布的新曲,一一斩落马下,登顶,问鼎冠军!
  其他各主流音乐网站的情况也差不多。《Rolling》不登首页便罢,一旦被其登了上去,就没有不问鼎冠军的,区别只在于早一天的迟一天!
  一个星期后,整个欧美网络中的主流音乐网站的排行榜,全被横空出世的一首流行歌曲《Rolling
In
the
Deep》霸占!
  而随着《Rolling》在电台,音乐电视台和网站的热播,登顶,其在综合各种数据制作而成的全美,乃至全世界最著名,最权威的音乐榜单Billboard(公告牌)上面的排名,则完全可以用一飞冲天来形容!
  2003年11月中旬,经过近半个月的发酵,传播,由王勃作词作曲和编曲,由方悠演唱,前世让阿黛尔一歌封神,总计夺得七个公告牌周冠军的神曲《Rolling
In
the
Deep》,提前八年,再一次登上了公告牌冠军的宝座!
  这是公告牌成立一百多年以来,历史上唯一一首只闻其声,却始终不见其人的歌曲!就在全世界所有的音乐人,全球各大唱片公司,全球无数歌迷都在震惊,感叹,猜测,并疯狂的寻找那位“亲自创作”并演唱了该歌的作者时,那位名叫“Angel”的作者和歌手,却像消失了一般,完全不见了。
  而这,反过来又增强了Angel的传奇色彩。
  无数歌迷以及圈内人开始纷纷猜测Angel的身份。
  白人歌迷大多觉得Angel(天使)是白人——哪位见过黑人天使的?
  而黑人歌迷则认为Angel应该是黑人,不是纯血,至少也应该是一个混血,就像迈克尔·杰克逊。黑人的能歌善舞和音乐才华全世界都有目共睹,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天后惠特妮·休斯顿,玛丽亚·凯莉,哪位不是黑人或者具有黑人的血统?
  至于黄种人,呃,在这场由欧美歌迷们掀起的人种竞猜活动中则只有在一边看热闹,打酱油了。先不说Angel那让人完全听不出来任何口音的一嘴纯正,地道,标准的英文唱腔让所有的黄种人难以认为对方会是一个亚洲人,仅仅对方这种一歌既出,就迅速火遍整个欧美,登顶公告牌,成为最近一段时间欧美整个流行音乐歌坛,娱乐圈的话题人物和中心人物,这种名气和霸气,历史上就没有哪位亚洲歌手获得过。
  而且,如果对方真是一名亚洲人,既然在对亚洲人和黄种人更具有偏见的欧美白人世界都能凭才华,凭本事出人头地,那么,干嘛不在对其更友好,更容易让自己被接受,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亚洲成名成腕?就凭对方现在的创作能力和那把把欧美人都征服了的天赋好嗓,港澳台,日韩中,随便哪个地区和国家,怕是早就功成名就,炙手可热,不可能这么默默无闻。
  ……
  盘活了自己的娱乐公司,让唯一签约的两组艺人在墙内墙外相继开花,并大红大紫——尽管方悠在欧美的大红大紫现在还跟她无关,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实现,因为目前的她正按照三人之前商量过的策略“把装笔进行到底”,然后等第二首催泪情歌《Some
One
Like
You》问世,彻底俘获住一帮子欧美白人黑人时才能闪亮登场,收获荣光——忙碌了大半个月的王勃总算清闲了下来,可以好好的松口气了。
  王勃开车回到阔别了大半个月的重庆,正好赶上川外的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持续了一个星期,王勃想着大三以来自己基本上没怎么参加的课程,叹了口气,直接向系主任彭双全申请了免考。
  彭双全没为难他,反而在电话中笑呵呵的安慰他说不打紧,他的正事要紧,他会给他班上的相关老师打招呼的,听得王勃哭笑不得。两人交流了一阵,彭双全还问候了他的秘书郑燕。听到对方提到郑燕,王勃愉快的心情顿时低沉起来。
  挂了电话,坐在公寓沙发上的王勃发了会儿呆。想到郑燕,他算了算时间,而后不无怅然的想着那位可人的,跟他心灵相通,心心相印,他用起来也得心应手的俏秘书,俏师姐,到现在辞职已经快三个月了。
  “燕子,你去了哪儿?现在的你还好么?”王勃喃喃自语,摸出手机,翻出郑燕的电话,下意识的拨了过去。
  听筒中想起了“嘟嘟嘟”的响声,但却不是以前那个重复了几十遍的“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停机”,而是打通了,电话的那一头有响铃的声音。
  这一刻,王勃只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停止了。
  然而,响铃响了十秒不到,就被挂断了。王勃大急,赶紧又打,这次,却没打通,听筒中直接传来了移动公司甜美的电话录音“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请稍后再拨!”
  王勃连续拨打了数次,结果依然是千篇一律的“已关机”的提示声。
  “燕子,是你么?你以前的那张卡并没有扔,是不是?”王勃自言自语,无比激动,又无比焦急的在不大的客厅中踱来踱去。
  在郑燕离开的三个月中,他曾给对方打过无数次电话,发过无数条短信,一开始,对方还仅仅选择不接他的电话,不回他的短信;到后来,没过多久,他再打过去的时候,那边已经是“已停机”。
  至此,某种程度上,王勃算是彻底的绝望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8/8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