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一枚(校对)第8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2/845

  好在,他进北影进修的初衷也并非把自己变成一个大导演,不过是想来启蒙,对导演这个职业有个基本的了解,同时,借助北影这个平台认识一帮子未来拍电影需要的人才。电影制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导演(包括副导演,执行导演,场记等),制片(包括制片主任,监制,财务,统筹等),剧务(包括剧务主任,剧务助理等),摄像(摄像师,灯光师等),美工(道具,化妆等),录音……林林总总,需要一大票人通力合作。
  整个9月,10月和11月,王勃除了上课学习基本的导演知识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和班上的同学,系上的老师拉关系,交朋友,赴各种饭局去了。班上的同学基本上都是社会上的人,老师更是世故圆滑的人精,对于他这个亿万富豪,大名人的有意结交自然很少有装清高的。从他们的身上,王勃得到了大量的如何把投资变成一部电影的知识。
  不少同学在得知他进修的目的就是为了拍一部电影后更是毛遂自荐,要来给他当副导演,片酬随便,他也不用干其他的事,挂个导演的名就行,只要投资,其他的找演员,找剧组等一切活计,全都可以交给他们。
  有些上课的老师在得知他准备投资几百万来“玩个票”之后,也开始给他推荐自己认识的导演,当然都是一些他没有听说过的无名导演。
  对这些自告奋勇的人,王勃没有完全拒绝,只是说有需要的时候会给与考虑,尼玛,老子投资几百万让你们这些一辈子都红不了的人练手?老子不晓得自己练么?
  他这一届的导演进修班,的确没看到未来有什么潜力的名导。
  11月底,老谋子筹备开拍《满城尽带黄金甲》,王勃从媒体上得知消息后,当即给老谋子打电话,要求到剧组来“打酱油”,打算从头到尾了解一部电影到底是如何拍摄,作为一部电影灵魂人物的导演又是如何把控全局,居中协调的。在北影进修的两三个月中,通过上课,看书,外加跟一帮子北漂的演员,导演们吹牛打屁,王勃已经得到了不少电影制作的相关知识和窍门,但只有理论,还缺乏具体的实践。
  王勃只是过来看,又不指手画脚,这种顺水人情老谋子自然是何乐而不为,开玩笑说只要他吃得了剧组的苦,吃得惯盒饭,他就过来看吧。
  说起跟老谋子的认识,就不得不提方悠。
  2008年,华夏将举办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这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体育盛世,老谋子张一某作为奥运会的总导演,需要一个唱开幕式的大歌星。这大歌星,他最初属意的是刘焕,刘焕资格老,家喻户晓,是歌坛的老前辈,老艺术家。
  然而,安吉拉.方在欧美世界如彗星般的崛起,成为华夏有史以来第一位在格莱美获得多项大奖,唱片打破销售纪录,第一位代表亚洲黄种人征服欧美白人和黑人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超级天后之后,张一某便毫不犹豫的抛弃了刘焕这一过气的,只在华夏国内霍得转的老艺术家。为了表现自己的诚意,他甚至亲自飞了一趟美国,登门拜访了在美利坚发展,大赚美元的安吉拉.方,向其发出了诚挚的“为国争光”的邀请。
  让张一某没想到的是,安吉拉.方这位万众瞩目的超一流国际巨星,面对他这位“国际名导”的邀请,当着他的面,给他的老板王勃王子安打了一个电话,询问他老板的主意,大有老板不同意,她就拒绝演唱,拒绝“为国争光”的架势。
  这是张一某第一次正眼看待那位他以前只听说过名字,但却没怎么关注的“文艺小青年”。
  前不久,王勃打算筹划拍摄《疯狂的石头》,想去北影进修,想找关系走后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跟自己公司旗下艺人有过合作的“国师”老谋子!有着方悠的居中介绍牵线,老谋子二话不说,直接告诉了他在北影导演系当系主任的老同学的电话。两人便是这么人认识的。
  ……
第1583章
撞车
  王勃在张一某的剧组呆了一个月。
  一开始,对于他这个毫无影视经验,不好好写他的,写他的歌,却妄想转行拍电影的家伙,无数人嘴里不说什么,心头却嗤之以鼻,感觉他不是钱多得没处花,便是狂妄自大——拍电影和写、写歌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么?一个是个人工作,另外一个是团队协作加导演天赋,隔行如隔山,完全是不同的领域好不好?还真当自己是全能天才了?
  不过,一段时间之后,通过他刻意的“折节下交”,经常豪爽的请吃请喝,毫不在意自己名人,亿万富豪的身份,跟普通剧组人员,哪怕是毫无名气的录音师,灯光师也能谈笑风生,打成一片,那些起先在心头对他多少有些鄙视的人对他的看法也慢慢的有所改观,感觉这人学习半年就想亲自操刀,直接拍一部大银幕电影的想法虽然狂妄,不切实际,但人还是很不错的,没什么名人的架子,极好相处,人也风趣幽默,是一个虽然有钱,但却没什么“铜臭味”的有意思的家伙。
  观感一变,众人对王勃这位少年天才那些在他们眼中看起来幼稚和无知的问题大多也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些热心肠的,还向他“未来的剧组”介绍起自己那些有本事有才华,但就是缺点运气的同行朋友来。
  总之,在《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剧组所呆的一个月,王勃不仅从张一某的身上获得了具体而又宝贵的导演电影的知识和经验,更是跟老谋子的剧组人员打成一片,结交和认识了一大批优秀的,有实践经验的电影行业从业者,飞速的编织着自己在影视圈的人脉网络。
  王勃是这样的一种性格,做一件事,不做便罢,要做,便想方设法,全力以赴的将其做好,事事我必抗争,成败不必在我!
  结束掉在张一某剧组“打酱油”,“偷师学艺”的工作后,2004年过年前的一个月,王勃的拍摄计划开始进入到第二部分,遴选演员和筹备剧组,这两项工作,几乎是同时进行。
  有着张一某的推荐和他自己这几个月在帝都摸爬滚打结识的人脉,王勃轻松的组建了他的剧组。剧组的副导演,便是上一世《疯狂的石头》的原导演宁好这倒霉悲催的倒霉蛋。
  就在几个月前,宁好完成了他数年磨一剑的新剧本,然后兴高采烈的拿到广电去审查备案,只要广电的审查一通过,他就可以借此去找投资人拉赞助了。
  然而,让他大吃一惊的是,他那既不涉政又不涉黄,绝对原创的剧本却没被通过,没通过的原因是“涉嫌抄袭”!宁好吓坏了,赶紧上网查了查广电批准的明年将在华夏内地拍摄的影视名单,果然,一部跟他同名同梗概,也叫《疯狂的石头》的电影赫然在列!
  宁好怒不可遏,心头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有人偷了自己的剧本然后拿去广电提前备案捷足先登,因为两个剧本实在是太他妈像了,不仅电影的名字一模一样,内容梗概也是差七不差八。
  然而,当愤怒的宁好冷静下来,看了一眼对方剧本的备案时间是在好几个月前,而且备案人是大名鼎鼎的少年天才王勃王子安之后,心头的愤怒当即如泄气的皮球卸了一大半。几个月前,他的剧本都还没有打磨完成,就连拍摄地都还在重庆,羊城和武市几个城市徘徊不定,直到上个月他去三座城市亲自考察了一下,才最终把拍摄地定在了重庆这一新兴多变的直辖市。而《疯狂的石头》这一未来电影的名字,也是在确定了拍摄城市后才最后想出来的。
  也就是说,对方的剧本在他的剧本还没完成的时候就已经打磨完成了,根本不可能抄袭他。要说抄袭,外人也只会以为他抄袭对方。
  他是谁?一个只拍过广告和DV短篇,在影视圈籍籍无名的路人甲。
  而对方却是成名数年,名满华夏的大名人,大富翁,和成功企业家。王勃王子安根本就不认识他,连两人共同认识的熟人都没有一个,指责人家抄袭他的剧本?
  这不是搞笑嘛!
  “我草!这世界上,还真他妈有这么巧合的事啊!还是说,我跟那王勃王子安是心有灵犀,英雄所见略同?”看着广电退寄给他备案结果的回执信,宁好欲哭无泪的将其扔进了自己的垃圾桶,连同扔进垃圾桶的,还有那花了他无数心血,数年磨一剑的剧本《疯狂的石头》。
  自己的剧本跟别人撞车,还莫名其妙得了一个“抄袭”的罪名,让宁好一度心灰意冷,感觉前途暗淡,喝了好几天的闷酒,整个未来一片灰暗。
  就在宁好借酒浇愁,慨叹自己命运多舛的时候,北影的一位跟他关系很好的老师,也是他摄影的启蒙恩师给他打来电话,说大才子王勃王子安准备试水拍电影,投资虽然不多,只有几百万,因为对方不打算请什么名演员,但是剧本很有创意,他看了,绝对有火的潜质,加上对方在青少年当中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到时候说不定成为票房黑马也有可能。现在对方正在筹备剧组,急缺人手,问他有没有兴趣去给对方当副导演。
  宁好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拒绝,感觉就像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反倒叫自己去当干爸似的。
  但是,启蒙恩师随后的几句话说服了他,说现在北漂的演员,导演一大堆,但是愿意拿出真金白银的投资人却极其难找,找也是找张一某,冯笑刚,陈楷歌这些有票房保证的大导演。现在有这么一个冤大头愿意拿几百万出来试水,尽管进剧组后他无法当导演,掌控全局,但是对只拍过广告和短篇小电影的他来说却是一个难得的锻炼和学习的机会。
  而且,跟那王勃王子安这位突然喜欢玩电影的亿万富豪搞好关系,他未来想拍电影,不也是多了一个拉投资,拉赞助的渠道么?
  就这样,在启蒙恩师的牵线搭桥之下,宁好成了王勃新剧组的副导演。
  然后,饭桌上,大家推杯换盏的时候,在得知他竟然是北影摄影系毕业之后,王勃更是当即拍板,让他在当副导演的同时,再兼职新戏的摄影师一职。
  仅仅见了一面,吃了一顿饭,都还没有看过自己的作品,王勃这位成名甚早的天才少年,亿万富豪就对自己委以重任,同样也是文艺青年的宁好完全目瞪口呆,百感交集,随即在心头冒出了一股强烈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情绪。
  “王总,我……我敬您一杯。感谢您对我的信任,我……我不会辜负你对我的期望的!”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的宁好当即起身,给自己面前的酒杯斟满,双手举杯,一饮而尽。
  “哈哈,宁师兄,客气了哈!你是影视圈的前辈,我就是个来影视圈玩票的新人,以后剧组还得靠师兄你多多帮忙,多多支持,多多出力哈!”王勃哈哈一笑,用他那浓重的川普冲宁好说,也端起了杯子,心头却无比畅快的想,早知道你这个被我截胡的原作者会主动上门,我还费几个月时间来学习导演个啥?直接挂个导演的名,出钱给你拍算了。
  在找老谋子托关系进北影进修之前,王勃一直在犹豫这电影到底是由他亲自操刀还是让原作者宁好来拍,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没好意思去找宁好,过不去心头“做贼心虚”那关。
  却没想到对方会在他摄影导师的介绍下主动上门,这倒省下了他去寻找副导演和摄影师的功夫。
  不仅如此,王勃还打算饭后礼贤下士,跟对方深入的交谈交谈,然后将筹建剧组的事情也一股脑儿的交给对方去办。他来当出品人,制片人,投资人和掌握全局的导演就行了。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选演员。
  ……
第1584章
口吐狂言
  《疯狂的石头》是一部男人戏,没有什么女主角,只有两个出场不多的女配角。
  戏里面的五位男主角,一个是保安队长“包世宏”;一个是黑道大哥“道哥”;一个是阴谋狠毒,企图霸占工艺品厂土地的房地产商人“冯董”;一个是“道哥”的手下“黑皮”;最后一个是国际大盗“麦克”。
  上一世,这五位男主角分别由大陆的郭涛,刘桦,徐峥,黄渤和香江的连晋扮演。这五位,在2004年,除了香江的连晋和徐峥相对有点名气外,其余的郭涛,刘烨和黄渤,基本上默默无名。而连晋和徐峥的相对有名,也仅限于电视剧。大银幕对他们来说,还都是从未涉足过的处女地。
  至于后来的双料影帝,喜剧之王黄渤,现在还在帝都的娱乐场跑场卖唱,一心想去对长相要求没那么高的歌坛闯荡。
  而2004年的郭涛和刘桦,在此之前虽然都演过一些电视剧,但基本上都没怎么涉足过大银幕,跟后来“十亿导演俱乐部”的徐峥一样,都是电影界的粉嫩新人一个。郭涛,刘烨和黄渤,演《疯狂的石头》时三人的片酬一共——5万。
  你没听错,当时的三人在电影圈的价码就是那个价。对当时从没上过大银幕的他们来说,片酬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演戏的机会。
  除了五位男主角,还有三位出场不多,但极其搞笑让人印象深刻的配角,一个是岳小军饰演的“小军”,一个是王迅饰演的“四眼”,还有一个则是由彭波饰演的“谢小萌”。
  几个主演的片酬是以万计,三位配角的片酬则是发工资。谢小萌在剧组呆了45天,最后得了2100元的片酬。
  对这几位男主角和男配角,王勃都不打算换,就按照上辈子宁好采用的原班人马来好了,一个是他怕换了人之后演不出原版的味道,另外一个则是这些人廉价,可以为他节约钱。除了到内地来赚钱的连晋,大陆内地的几个主角配角,那个时候真的是不在乎什么片酬——没名气,粉嫩新人,想在乎也在乎不起来,北漂龙套千千万,你不来演有人来——,他们在乎都是机会而已。万一一不小心因为某个角色一炮走红,赚钱还是个事儿吗?
  实际上,出演《疯狂的石头》里面的主角配角,没有一个后悔的,片酬翻了百倍千倍的黄渤,徐峥这些牛人就不说了,连戏中没有什么存在感的配角中的配角,只跑了个龙套的“厂长”,在出演了《疯狂的石头》后,身价都暴涨了好几倍。
  有人做了个计算,2005年花三百万就能拍下来的《疯狂的石头》,十年后,要想原班人马出演,三个亿都不一定搞得定!
  男主男配王勃打算启用原班人马,只是在两位无关痛痒的女配角上,王勃决定重新选角。
  《疯狂的石头》里面的两位女配角,一个是“包世宏”在公交车上当售票员的女朋友,原版是一个挺清秀的女孩,王勃打算让郑燕来客串,充当《疯狂的石头》里面的颜值担当。
  另外一个则是“厂长”的儿子“谢小萌”的女友,一个穿皮装,露肚脐,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的小飞妹,这个王勃就准备来海选了,打算过一把海选女演员的瘾。
  ……
  2004年底2005年初,华夏娱乐圈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已经封笔告别文坛的大才子王勃王子安竟然准备转行拍电影了,而且是直接当编剧,当导演一把抓,电影的名字都取号了,叫《疯狂的石头》,一部以他自己现在生活的重庆为背景的喜剧。
  对此,圈里圈外,有人期待,有人叫好;但更多的人还是抱着一种看笑话的心情来看待他拍电影这件事的。
  “影坛非文坛,王勃王子安,请回头是岸!”
  “《疯狂的石头》不如叫《疯狂的文人》!”
  “《疯狂的石头》票房大竞猜,我猜一百万!”
  “新人导演,全新演员,你们期待吗?”
  “……”
  见诸于报刊杂志,网络电视的,绝大多数,便是这类明嘲暗讽的声音。
  有好事的,直接采访王勃,“哪壶不开提哪壶”的问他对自己这部处女作票房的期望。
  “对《疯狂的石头》,我有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先上个两千万!”当着采访他的媒体记者的面,王勃不知谦虚为何物,毫不嘴软的说。
  然后,他的这句“我有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先上个两千万”直接火了,犹如十几年后“某首富”的“小目标”的翻版,成为了无数人的口头禅。
  他的这个小目标发布之后,立刻引来了无数人,尤其是电影圈,影评人士和电影爱好者的口诛笔伐外加哈哈大笑,觉得听到了今年最好笑的笑话,感觉那王勃王子安如果不是狂妄自大,那就是脑子有问题,就像他取的电影名,真的“疯了”。从来没执过导筒,一个有票房号召力的名演员也没有,投资只有区区三百万的一部影片,竟然敢喊两千万票房,难道他不知道大陆导演,到目前为止票房过亿的也仅仅只有张、陈、冯这三位第五代大导演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2/8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