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一枚(校对)第8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2/845

  这天晚上,为了事先搞定自己的老汉儿姜大有,姜梅让她妈范开群特意做了几个好菜。晚上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坐在窗明几净,宽大整洁的现代化饭厅中。姜梅开了一瓶他老汉儿最爱喝的泸州老窖,亲自给自己老汉儿倒了好几杯,待到姜大有喝得二晕二晕的时候,姜梅对自己的老汉儿说:
  “爸,我跟你说件事。”
  “啊,啥事?梅梅,你说。”姜大有打了个酒嗝,睁着醉眼蒙眬的眼睛看着女儿。
  “就是……就是后天勃儿要到山上来玩。”姜梅瞟了她老汉儿一眼。
  “勃儿要上来?好事呀!王哥,曾姐,还有萍萍他们上不上来嘛?”姜大有面色一喜。王吉昌这位大哥一来,不仅每次来都会跟他这位“姜老弟”带一后备箱的好酒好菜,还会给他带不少自家吃不完,用不掉的好东西。
  “王叔他们不来,就……就小勃一个人上山。”姜梅说。
  “一个人?”姜大友心头顿时有些失望,但很快老脸一舒,笑道,“一个人就一个人嘛。到时候我和你妈去镇上买点山珍野味,好好招待一下勃儿。”
  “要得!你们多买点菜嘛。太普通的就不要买了,买点稀奇的……哦,对了,爸,你以前不是问我的个人问题吗?那个……我……我耍了一个男朋友。”姜梅低着头,心头打鼓的说。尽管她现在已经不怕她的老汉儿了,她还成了她老汉儿一天到晚挂在嘴边的骄傲,但是一想到姜大有如果知道自己找的男朋友是王勃的话……
  姜梅打了一个哆嗦,有些不敢去想那个画面。
  “你找……男朋友了?”姜大有一愣,几乎有些反应不过来。
  “找了。”姜梅低着头说。
  “哦,什么时候的事?那娃是那里的?在干啥子?”醒悟过来的姜大有眼睛猛地一睁,急急的问,身上的酒气一下子也散去了两三分。
  “有点久了……已经是几……几年前的事了。他也是我们四方的人。现在……在做生意。”姜梅应道,头却是越来越低,声音也越来越小。
  “几年前?那你咋现在才告诉我们喃?”姜大有听自己女儿说她几年前就耍朋友了,顿时有些生气,说话的声音不由大了几分。
  “小点声,吵架嗦?梅梅没告诉我们,肯定有她的道理嘛。你那么凶干啥子?”范开群见姜大有开始凶姜梅,急忙出声护驾。
  “那个,我……这不是好奇嘛?”姜大有讪讪而言,然后喜笑颜开的看着姜梅,搓着手,有些兴奋的说,“梅梅,既然你都告诉我们了,既然那小伙子也在四方,要不,你哪天把他喊到我们屋头来耍嘛,让我和你妈也见一下?对了,我看干脆喊他后天来好了,反正勃儿要过来,都是年轻人,有共同语言。”
  “……要得嘛。就让他后天来。”姜梅犹豫了下,点了点头。
  “那就说定了哈!开群,明天我们一早就去赶场,去华蓥镇——算了,梅梅,你干脆开车载我们去县城好了。县城的东西丰富一些。华蓥也没什么好买的。”
  “要得嘛。”姜梅继续点头。
  “对了,那小伙子叫啥子喃?好大了?他晓得不晓得你离过婚哦?”姜大有突然想起似的问。
  姜梅只感觉自己的呼吸一下子发紧,心脏似乎蹦到了喉咙。她便深呼吸两口气,缓缓吐出,同时想,缩头是一刀,抬头还是一刀,死就死吧。
  “他晓得我离过婚……年龄比我小一些……姓……姓王,叫王……王勃!”
  “啊,王勃?跟勃儿同名同姓,这么巧啊!”
  “什么‘这么巧’?就是勃儿!梅梅和勃儿,几年前就在一起了!”旁边的范开群瞪了自己丈夫一眼,揭破谜底。
  “那个,妈,老汉儿,你们慢慢吃。我吃饱了,上楼了。还要打……打几个电话。”姜梅的脸皮再厚,此时此刻,也不敢再待下去,更不敢看她老汉儿的脸,匆匆撂下一句,飞起起身,冲出了厨房。
  ……
  姜梅离开后,坐在厨房的姜大有嘴巴大张,犹如木雕,一动不动,起码两三分钟后,这才缓过神来,随即呼吸急促,脸冒红光,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自己的老婆,结结巴巴的问:
  “开群,你……你刚才……说的……是……是真的?梅梅和勃儿,在……在耍朋友?你……你没开玩笑?”
  “你才开玩笑!”范开群翻了个白眼。
  “那……那梅梅为啥……为啥瞒着我?”
  “瞒着你?还不是怕你得意忘形,张起嘴巴乱说?我先警告你哈,姜大有,梅梅跟勃儿的事,连王哥和曾姐都不晓得,目前只有你我两个晓得,你给我把嘴闭紧咯。”
  “为……为啥子喃?”
  “你蠢啊!”范开群拿起筷子就朝旁边的姜大有戳去,“若是让王哥和曾姐晓得了他们的事,肯定要喊勃儿跟梅梅断了!梅梅大勃儿那么多,还是二婚嫂,哪里配得上勃儿?”
  “也是哈!但是,勃儿和梅梅,这……他们两人怎么会……开群,我现在脑子乱得很,简直就是一团浆糊。你说,勃儿咋把梅梅看上了啊?还有梅梅,面外那么多男人不找,她干嘛去找勃儿?而且人家勃儿还有女朋友。”
  “哼!”范开群却是不屑的一哼,“梅梅不找勃儿,你能住现在这种县大爷都住不起的大别墅?你能天天吃香喝辣?每个月还有钱拿?时不时的还能跑到重庆去超,去耍?如果不是梅梅找了勃儿,你八辈子都别想!
  “姜大有,我再次警告你哈,你现在的一切享受,一切安逸,都是勃儿给你的!而勃儿之所以愿意给你,给我,愿意让我们吃好穿好,还愿意花几十万给我们建大别墅,全都是看梅梅的面子!
  “所以,一旦你,还有我,管不好自己的嘴巴,把梅梅和勃儿之间的关系传了出去,传到王哥曾姐的耳里,让王哥曾姐丢脸,下不了台,然后逼迫勃儿跟梅梅一刀两断的话,你觉得梅梅还能待在勃儿身边?不呆在勃儿身边,她一个初中生还能找大钱?你我一天还能吃香喝辣,到处旅游?人家能给我们建房子,也能把房子推了!”
  见范开群说得严重,想到失去眼前一切享受的后果,姜大有顿时打了一个寒颤,心头一凛,直接摇头,赶紧道:
  “不说,我不说,我打死都不说!对谁都不说,总行了吧?”
  “你晓得就最好!别当蠢猪!”范开群冷冷的道。自己的一番警告终于把丈夫给唬住了,她也就大松了口气。
  ……
  晚饭过后,范开群敲开姜梅的闺房,向女儿通报了姜梅离开后她和她老汉儿之间的交谈。
  姜梅得知自己的父亲坚决守口如瓶,绝不乱说后,跟她母亲一样,也松了口气。在决定告诉她父亲她和王勃之间的关系之前,她一直在心头想着对策,说话的方式方法。她的父亲只是老农民一个,没什么文化,也无法跟他讲什么大道理。至于知识分子的自尊、自傲,包括她自己的尊严之类的,也没这方面的意识。如果有,当初也不会为了几千块钱的彩礼钱跟张小军闹得水火不容了。
  说直白点,他父亲就是一个现实的,有着农民的淳朴,但又不乏农民的市侩、短视,狡猾,以及重男轻女的一面的这么一号人。
  如果说田芯的父母都还算知识分子,在涉及到女儿婚姻方面,第一个想的,肯定是女儿自身的尊严和幸福,那么,对姜大有来说,他更多的,怕是只会考虑自己的安逸和享受,能够得到的实惠。至于女儿给人家当小三,青人,屈不屈辱,委不委屈,怕不在他第一等的考虑之内。
  基于此,想了半天的姜梅便没有采用好姐妹田芯的策略,在姚淑琴面前猛夸王勃的为人,王勃的善良和大方,以及她现在跟王勃在一起的各种幸福。她只能直白的告诉脑子不会转多少弯的父亲,他现在的一切物质享受,在四乡八邻中的高人一等,都是她姜梅“忍辱负重”得来的!一旦她离开了王勃,她父亲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有可能烟消云散,化为乌有!
  当然,考虑到父亲作为长辈的面子,这些话,最好由母亲去说,去跟父亲耳提面命。
  ……
第1603章
电影杀青
  十一这天,王勃开车去了姜梅的老家一趟,拜见了自己的另一对“岳父岳母”。
  跟在田芯家中的彼此尴尬,大家都不自在相比,在姜梅的屋头,他就自在太多了,完全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
  进门前,他一直有点担心老丈人姜大有对他的态度,毕竟睡了人家的女儿好多年,而且还让人家的女儿这么多年来一直没名没分的跟着,对一个有正常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的父亲而言,始终是件有些憋屈和丢份的事。
  然而,进门后,面对他这个上门女婿,姜大有以前对他的那种小心和讨好依然如故,但脸上却多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掩都掩藏不住的欢喜。姜大有看他的那种目光,对他的问候,脸上显露出来的热情,讨好,满脸的堆笑,在王勃看来,完全跟看自家的女婿别无二致!
  两世为人的王勃太熟悉这种表情的含义了,以至于进门前不由自主冒出来的紧张感一下子没了用武之地,整个人顿时松弛了下来,人也自在了许多,心想,今天他终于可以不用吃了午饭就“落荒而逃”了,倒是可以好好在山上耍耍。
  王勃在姜梅家歇了一晚,一直待到第二天上午才走。
  在姜家过夜的时候,身份转变的好处一下子体现了出来:
  他终于不用像以前一样偷偷摸摸,像做贼似的跟姜梅“偷青”,代之以光明正大的拉着姜梅的手去她的闺房睡觉。
  拜别了姜梅一家之后,接下来的两天,王勃又走了两家亲戚,参加了一次高中的同学会,整个寒假便差不多宣告结束。
  ……
  大四的最后一学期在正月十五过后如期开学。与此同时,由他初执导筒的处女作《疯狂的石头》也到了开机的时间。
  2005年2月17日,王勃开学后的第二天,电影《疯狂的石头》剧组人员齐聚山城,在重庆的某家赞助酒店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开机仪式后,敲大鼓,扯大旗,正式开机。
  因为预算的不足,上一世,《疯狂的石头》不仅请不起有名的演员,整个拍摄周期也相当的仓促,所有的镜头,只用了四十多天就拍摄完毕。
  这一世,虽然不缺预算,王勃也不打算将拍摄的周期搞得过长。而且,因为整部电影他上辈子看过好几遍,所有经典的画面都在他的脑海存留着,届时,原班人马,直接布景演戏就是,连多余的镜头可能都不会多拍,后期的剪辑也可以按照上一世的样子来剪,以便节约时间和成本。
  这就是作弊的好处。
  ……
  2005年的整个二月跟三月,王勃带着剧组,在《疯狂的石头》上一世的几个拍摄地:嘉陵江索道,才开通不久的2号线轻轨站,解放碑罗汉寺,解放碑步行街,南滨路江边,等一系列拍摄地辗转挪移。
  拍摄的时候,王勃知道自己的斤两,整个拍戏期间,便跟宁好,这位上一世的原导演,这一世的副导演做了分工,全程由他来给演员们说戏,纠正、指导和调校演员们的演技;而宁好,则负责掌镜拍摄。两人分工明确,并行不悖,合作得十分的愉快。
  宁好的看家本能就是摄影,在北影也是学的摄影,算是摄影的科班生。后来慢慢的开始拍些小广告和小片,这才朝导演的方向转。上一世《疯狂的石头》的拍摄,大部分时间,便是由他这个导演亲自掌镜拍摄的。
  而王勃,因为对台词,布景,对各位主角配角在《疯狂的石头》这部戏中的表演实在是太过烂熟于心,历历在目,虽然没有说戏的经验,但跟一众演员们说起戏来,那也是头头是道,有的放矢。有时候,演员们一时半会儿没领悟到他王导的意思,他甚至亲自跳下场,手舞足蹈的跟演员们现身说法,以身示范。
  在《疯狂的石头》的整个拍摄期间,不论是演职人员还是周围围观看戏的本地路人,时常都能看到一个二十出头,带着装笔大墨镜,倒扣鸭舌帽的年轻人,热情洋溢,激青四射,连比带划对着一群演员们说戏的身影。
  戏,就这么在全剧组人员的共同的努力下按照剧本和分镜头一天天的拍了下去,除了最开始因为王勃这位导演,全剧组权力最大的人没怎么进入状态而导致拍摄的进度有点慢,NG了很多次,浪费了不少摄像机的内存外,越到后面,随着大家彼此的熟悉,最主要是王勃本人对导演这个以前没干过的行当的熟悉,拍摄的进度,便越来越快,甚至后面的很多镜头,都是一遍就过。
  而剧组人员对王勃这位年轻导演的看法,也随着拍摄的深入,随着他“才华”的展露慢慢的从最开始的些许轻视到最后深深的敬佩和佩服起来。因为这位“小导演”的成长实在是太快了。尤其是看他给演员们说戏的时候,这种感觉尤为强烈。导演在拍戏的时候,虽然有剧本可依,但很多时候,剧本只是一个参考,在真实的拍摄中,导演,演员,都可能对剧本进行一定程度的更改,或者对一个镜头,一个画面进行不同演绎和不同的尝试,以期得到最好的效果。因为很多时候,对剧中人物的形象,导演虽然有一定的想法,但这个想法不是每一次都清晰无比,有时是模糊的,他自己也不太清楚,也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只有等演员们演一遍之后再来看表演的内容跟自己脑海中对这一角色的定位匹不匹配。如果不匹配,跟想象中的差得太远,那就只有再来,让演员们一遍又一遍的尝试。
  有时候,演员们一遍一遍的NG,可能并非演得不行,而是导演自己心头对角色没有准确的定位,自己也搞不懂哪种效果最好,于是只有折磨演员,让演员们一次又一次的表演下去了,然后美其名曰,老子精益求精,要求严格。但被折磨的演员们心头则会想:
  反正剧组里你导演权力最大,你说是就是喽。
  然而,在王勃的剧组,演员们以及周围的工作人员们却吃惊的发现,这王导,尽管没什么导演的经验,甚至一开始还闹一些低级的笑话,让他们好笑又不敢笑,但对方对戏中角色的定位,却异常的清晰而精准。每个角色,在每一个场景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包括神态,他都能用清晰、准确,而非模棱两可的语言表述出来。
  有时候,为了加强说明的效果,更能为演员们理解,他甚至亲自跳下场连比带划的示范,尽管因为非专业演员的缘故其本人的演技并不咋滴,甚至让他们发笑,但却让一众演员们,包括龙套和配角,都十分轻松的明白了解了他想表达的意思,如何精确的去诠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总之,王勃这位初出茅庐的年轻导演尽管在具体的导戏过程中因为经验的缺乏在很多方面还稍显稚嫩,但是,他对剧本的深刻了解,对剧中人物精准的把我和刻画上却了如指掌,无人能及,仿佛整个片子,每一个角色,包括配角都活灵活现,活生生的存在于他的脑海中似的。
  《疯狂的石头》在经过近五十天的紧张拍摄后,于2005年三月的最后一天,电影终于杀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2/8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