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一枚(校对)第8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4/845

  2005年7月的最后一天,王勃携郑燕,罗琳,陈香和伍雪四位秘书助理,从重庆直飞魔都,拉开了他正式将产业东移的序幕。
  ……
第1623章
王勃的一天
  位于魔都浦东新区中南部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于1992年7月,是华夏国家级高薪技术园区,与陆家嘴,金桥和外高桥同为魔都浦东新区四个重点开发区。王勃两家“高科技”互联网公司“起点中文网”和“博客中国”的新总部,便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内某写字楼的七楼和八楼。两家公司,各占一层,互不干扰。“博客中国”在下,“起点”在上。
  考虑到“起点”的员工相对较少,作为两家公司董事长的王勃的办公室,便也选在了八楼。他的办公室,除了面积比普通的员工大几倍,另外多了一个睡午觉的休息室和会客室外,其余的倒也没什么区别。两家公司的两层办公楼只是租的,也就呆个几年,所以倒也没必要装修得富丽堂皇。
  两位秘书,郑燕和罗琳的办公室在他办公室的旁边,跟其他员工一样,都是敞开式的。
  实际上,两家公司,除了他这个董事长和两家公司的CEO以及财务总监,也就是他干姐曾萍有独立的办公室外,其余的人,都是开放式办公。不同的部门也只是用隔断进行简单的分割。一个员工只要站起来,放眼望去,整个办公大厅,便能一览无余。新兴的互联网企业讲究管理的扁平化和上下级沟通的高效,快速和顺畅,员工之间,员工和上级之间讲究人格上的自由和平等,多干实事,少搞政治,那么,还有什么能够比把普通员工和级别不太高的中小领导混在一起进行敞开式办公更高效的呢?
  既然新兴的互联网企业都这样搞,王勃也就只有随大流了。
  董事长,以及董事长秘书的入驻,在一开始的两个月,很是让两家公司的几个高层人员“心惊胆颤”了一番。以前,虽然王勃也是他们的上级,但是天高皇帝远,公司的大小事情,基本上都是他们几个商量着就给办了,然后给远方的董事长一个报备。公司虽然不是他们自己的,但给几位老总的感觉,却跟是自己的无异。
  现在,这个学生董事长终于毕业了,开始正常上班,和他们一起办公,对于几位以前自由惯了的老总而言,便多少有些不习惯,总感觉自己的头上多了一层无形的枷锁似的。
  不习惯的还有郑燕和罗琳。
  两位大小秘书的不习惯,则是以前午觉时可以睡床的福利没有了。现在的午休时间,两女便只有跟其他员工一样,要么去园区晃悠,消磨时间,要么趴在办公桌上眯一会儿。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最开始的一两个星期,实在是难受。
  这时,两位大小美女便无限的怀念起川外的那套小公寓起来,怀念两人吃过丰盛无比的中饭后,躺在王勃那张一米二的大床上呼呼大睡的美妙时光。
  对了,说到怀念,两女还有一个十分怀念的,便是午饭。以前跟王勃开小灶的时候,那午餐,今天是海鲜,明天便是野味,后天又成了山珍,三天一小吃,五天一大吃,巴适,安逸,赛过活神仙。
  现在,便只有跟其他人一起在园区吃食堂,或者跟公司同事组团去外面的街上下馆子,AA制。
  前后的巨大变化在两位俏秘书的心头造成了强烈落差,然而,当看到身边的同事们都这样,嘻嘻哈哈,感觉天经地义似的后,两女立刻憬悟:
  不是现在的生活变差了,而是以前的生活太好了,日子太美了。现在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上班白领的标准状态。
  两位大小秘书的辛苦,王勃当然瞧在眼里,疼在心上,不过,一时半会儿,他也只有先疼在心上,让两位俏秘书先“吃吃苦”再说。作为董事长,他当然可以叫郑燕和罗琳在午饭的时候去他办公室,跟他一起吃陈香和伍雪开车送过来的“特殊盒饭”,但是,这让其他员工怎么看?都是你的员工,都是你的下属,都在为你赚钱,你这个当董事长的却怎么那么偏心?只给你的两位美女秘书开小灶,搞特殊?你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关系?
  员工都是很八卦的,也容易嫉妒,人的嫉妒心一重,工作便不可能干得好。为了避免其他员工的闲话,让两位俏秘书被同事们孤立,每天吃午饭的时候,王勃便只有“躲在”自己的办公室,跟两位编制不在公司的生活助理陈香和伍雪一起“孤单”的享受两女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了。
  午饭过后,王勃通常会睡一会儿午觉。
  在他办公桌后那一排大书柜的后面,有个小房间,由一扇被木工做成是跟书柜一个样式的,不起眼的“小木门”连接,类似于电影中那些董事长们都爱搞的密室。厕所,浴室,沙发,一米二宽的小木床,都在密室内,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密室,是程文萱“揣摩圣意”,未经王勃允许私下给他弄好的,公司内知道的人不超过六个,也就程文萱,王勃,以及她的两个秘书和两个助理知道密室的存在。
  通常,在睡之前,陈香都会给他按摩按摩。有时候,仅仅只是单纯的按摩。但有时候,如果王勃“兴趣”来了,他也会拉着小兔牙缠棉缠棉。
  两人在密室内缠棉的时候,伍雪则会在外面替两人放风,以防万一有人敲门进来,撞破两人的好事。
  所以,每当陈香去密室给王勃按摩,但半天都不出来,而且隐隐的,从门背后传来奇奇怪怪的声音时,站在密室门附近把风的伍雪都会相当的紧张,生怕有人闯进来找王勃。
  除了紧张,一遍一遍的听着那种腻到骨子里的声音,她自己也是心慌气短,躁动不安,很想堵住自己的耳朵,但又不想堵住,既不想听又很想听。
  总之,十分的矛盾。
  两个给王勃送饭的生活助理在公司呆的时间从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不等,看王勃的“兴趣”了。之后,便会带上一摞饭盒开车回家。
  睡过午觉的王勃通常在下午两点到三天起床,起床的时间也视两位生活助理离开的早晚而定。两女走得早,他便起得早;走得晚,便起得迟。
  下午,王勃在公司呆的时间不定,有时候睡过午觉,坐不到半个小时就会开着他的奔驰S600离开。来魔都后,王勃买了辆新车,奔驰最新款的S600作为自己的新座驾。重庆的那辆宝马X则留给了田芯。
  有时候,则会呆到最晚一批,当夜幕降临,窗外街灯四起时,才会离开,视公司事情的多寡而定。
  这便是王勃正式踏进社会,开始上班后一天的标准生活。
第1624章
李凯的执念
  八月初,李凯亲自给王勃的“姐姐”,也就是姜梅打了一次电话,游说姜梅把方子卖给他或者由他注资,双方建立一个加油宝的炼制厂,共同发扬华夏中医药的传奇瑰宝。不过有王勃在其中坏事,李凯的游说自然是无功而返。
  没过多久,这家伙又亲自飞了一趟魔都,面见王勃。面见的目的依然只有一个,那就是继续游说他一起把加油宝产业化。李凯觉得电话中好多事情无法跟王勃细谈,比如加油宝产业化之后的前景和深远的意义,他这次过来就是准备把这些刨开了跟王勃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不过,王勃对“加油宝”未来的发展已然有了一个清晰的路径,李凯这次的面谈最后也只能徒劳无功——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一点收获,感觉恼火的他“一气之下”,离开前把王勃王公馆冰箱内的七八瓶加油宝存货全部一扫而空,还要求王勃以后每个星期,都要给他快递几瓶“加油宝”,算是发泄了自己的郁闷之情。
  回到香江之后,李凯依然有些不死心。他分了一小杯加多宝出来,拿到港大化学系一个当教授的朋友那里去化验,看能不能搞清楚“加油宝”的具体化学成分,然后他自己开厂,进行化学加工。
  当然,化验之前,他并没告诉对方这黑黝黝,像凉茶一样的玩意儿具体是什么东西。
  几天过后去,港大的朋友告诉他化验的结果,说他给的东西化学成分很复杂,由醇类,醛类、羧酸、酯类、酸类等多达数十种有机物构成。
  “能够人工合成吗,Poly?”什么醛类、酯类的玩意儿李凯听不懂,也不关心,他只关心能不能进行人工化学合成。
  “人工合成的前提是知道具体的成分和配比。你给我的样本太少,我也只搞得清几个占比比较多的大类物质。”对方说。
  “那我再给你提供些样本,你能把所有成分都弄清楚吗?”李凯急道。
  李凯的教授朋友想了想,然后道:“你再提供些样本,当然有助于我的分离试验,但是……”那教授朋友旋即摇了摇头,“要想真正弄懂这几十种化合物的到底是什么,基本上不太可能。”
  “不太可能?”李凯呆了呆。
  “是啊!可口可乐简单吧?就是些糖,二氧化碳,色素,还有一些含量甚少,不知名的微量化合物。但就是这些微量化合物,全球的所有饮料厂,包括他的竞争对手,如百事可乐都想知道是啥玩意儿,但就是不知道。而也是这些微量化合物,才决定了可口可乐最终独特的味道。对了,Richard,你还没告诉我这黑黝黝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没什么,就是一种提神醒脑的中草药。”李凯有些失望的搪塞说,“对了,Poly,这玩意儿,对人体有没有什么毒副作用呢?”他很快又想到了一个有些严重的问题。
  叫Poly的化学教授耸了耸肩,摊手说:“这个,你怕是找错了人。你应该去一趟医学系。不过,以我的浅见,任何药物,不论中药西药,都是是药三分毒,吃多了都伤身。但西药的成分和副作用都写得明明白白,中药嘛……呵呵,Richard,你如果想靠喝这玩意儿来提神的话,我劝你还是少喝点。”
  从港大化学系的那位教授朋友离开后,李凯才发现自己想得太过简单了。是啊,如果化学真是万能,那这世界上的那些名酒啊,饮料啊,还有药物的配方啊,早就被人破解,然后烂大街了。
  同时,他又进一步想到,如果他能够简单的找个化学家就能把这玩意儿的具体成分和配方给解析出来,然后进行人工合成,那么,这不意味着以后其他人,其他富豪,也能够轻松的重复他的工作?那他现在干的这些事还有什么意义?
  如此一想,李凯豁然开朗,感觉这段时间自己被“加油宝”强大的功效,每天晚上雄风不倒,夜夜笙歌搞得有些执念了。
  而且,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像他那位化学教授朋友所言,这完全由中药熬出来,具体成分都没有完全弄懂,也没做过任何药理和病理实验,更缺乏临床数据的东西,真的没有副作用吗?
  想到临床数据,李凯立刻想到了华夏历史上的那总计八百多个皇帝,他们,不是最好的临床数据吗?实际上怎么样呢?这八百多个“万岁万万岁”,活过六十岁的,连二十分之一都没有!
  如此一想,李凯顿时打了一个寒颤。
  “去浸信会医院!”原本打算回家的李凯拍了拍前面司机的座椅。
  “好的,少爷。”带着白手套的司机一掉头,径直朝香江最好的私立医院驶去。
  ……
  当李凯从自己私人医生的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好几个小时之后了。他让自己的私人医生给他做了一个全身体检,体检期间,他开始跟私人医生聊天,话题便是古代的皇帝。李凯问医生为啥皇帝大多短命,对方哈哈一笑,毫不犹豫的说:
  “当然是纵谷欠过度了!”
  “不是有专门给皇帝吃的椿药吗?”他还有些不死心。
  “就是那玩意儿吃多了啊!毒素积累,量变到质变,然后嗝屁!中药没经过提纯,杂质和有害物质太多,但一般人不知道,凭感觉以为中药没有副作用——这世界上哪有没有副作用的东西啊?肉吃多了都要长膘,加剧肥胖,然后带来更多心血管疾病方面的风险。”私人医生说。
  李凯呆了呆,两位专业人士都向他指出,中药,也就是他目前经常喝,已经有些离不开了的玩意儿,绝对有毒,吃多了绝对有害,华夏历史上一个个早薨的皇帝就是明证。
  “但Victor自己说不是已经喝了几年了么?怎么每次见他都是精神焕发,神采奕奕的样子?难道是他平时喝得并不多,以及他现在还年轻的缘故?”李凯不由想。比起专家来,李凯显然只会听专家的意见。
  “唉,罢了罢了。是药三分毒,以后‘加油宝’这虎狼之药自己还是少喝点为妙。什么东西,一旦凭借外力,而不是自己的元气,都不是什么长久之计。”他暗自叹了口气。
  直到这个时候,李凯才差不多完全放弃了这段时间,想把“加油宝”产业化的强烈执念。
第1625章
金风玉露
  李凯有了怎样的心理变化王勃不清楚,他现在正忙着帮来魔都的姜梅在自己的后花园内建着“提炼室”呢。
  姜梅是八月中旬过来的。之所以来得怎么急,自然跟王勃的催促不无关系。而王勃的催促,则源自于李凯对“加油宝”极大的信心——那家伙都亲自跑过来跟他谈判了,这充分说明了“加油宝”在对方眼中的地位和价值。
  王勃在后花园的葡萄架旁边给姜梅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提炼室”。提炼室分三部分,一部分是药材储藏室,一部分是加工厂——其实就是一排燃气灶加煎药罐,最后一部分是半自动灌装设备。既然准备批量生产,而且还准备卖高价,再像以前那样用可乐瓶子装,那就太寒碜了。王勃打算定制一批高档的酒瓶和外包装,然后再给“加油宝”取一个高大上一些的名字。名字他已经想好了,就叫“金风玉露”,取的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个典故。
  名字,配上药效,简直不能再般配了。
  建造提炼室和购买设备用了半个月时间。然后王勃又让姜梅囤积了一批原材料,直接在魔都的中药材批发市场买的。现在“加油宝”的名声还没有打出去,也没怎么引人注意,倒用不着搞什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及“鱼龙混珠”的把戏。
  当所有的一切都搞定之后,王勃便等着李凯那边的订单了。在王勃想来,只要李凯开个什么Party,跟一群狐朋狗友分享他的“加油宝”之后,那么“加油宝”这种神奇的饮料就会在上流社会迅速的流传开来,进而供不应求。
  然而,让王勃没想到的是,他的手工作坊都建好快一个月了,李凯那边依然没什么音信——既没有继续游说他一起合资开厂,也没有让他加大“加油宝”的供应量,他依然是一周七瓶,每周一次,雷打不动的给对方快递过去。
  “Richrd这家伙,到底是怎么回事?前段时间急吼吼的催老子开厂,现在老子把‘厂子’开好了,那家伙又没什么音信了。”王勃自言自语的道。
  姜梅也有些急。她来魔都已经快两个月了。除了建作坊的时候她当了半个月的监工外,其他时间,基本上就无所事事。王勃给她描绘的“加油宝”供不应求,把她忙得脚不沾地的景象并没有出现。
  “勃儿,要不,我还是回重庆吧?”一天晚上,激青过后,姜梅说。在魔都闲了一个月,没什么事做的她,极度的不自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4/8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