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一枚(校对)第8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6/845

  “我打死你个死娃娃!我打死你个死娃娃!家里有车你不开,你偏要骑你那个烂摩托!你不骑你那个烂摩托,你王姑爷这么会出意外?我打死你……”王勃的二嬢,也就是表弟罗永豪的母亲,一边哭丧,一边劈头盖脸的用手打着自己儿子的头,脸上的表情,跟她儿子一样,俱是惊恐和畏惧。
  王勃没想到自己的表弟和干姐会朝自己下跪,还把他老汉儿的“咎由自取,自己找死”的责任朝自己的身上揽。
  “你们这干啥?我怪你们了吗?一个二个急着揽责,照你们这样说,我是不是也要道歉?我是不是也该死?我如果不送耗子摩托车,是不是我老汉儿就不会骑,今天也不会死?你们是不是这个意思?起来,都给我起来!我这个当孝子都还没急着跪,你们跪啥子跪?”王勃冲跪在自己地上的二人吼道。
  见自己的表哥没怪自己,不论是跪在地上的罗永豪和还是他母亲曾凡淘,父亲罗家贵都大松了一口气。罗永豪慢慢的站了起来。但王勃的干姐曾萍却依旧长跪不起,苍白的小脸,悔恨没减半分。
  王勃见了,便叹了口气,上前一步,直接把她干姐从地上抱了起来。他能够理解她干姐的心情。他把他父母的安危交给了她,让她照顾,现在王吉昌出了意外,曾萍便感觉自己没尽到照看之责,辜负了王勃的托付,让王勃年纪轻轻,便经历丧父之痛,让干妈经历丧偶之苦,为此,她感觉万分自责,不能原谅自己,犹如上辈子王勃对于自己母亲的去世,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他永远无法原谅自己一样。
  “别责怪自己了,萍萍。我老汉儿那是意外,谁都不怪,只怪他自己。这就是他的命!”王勃一边拍着曾萍的背,一边小声的在她的耳边低语。
  曾萍开始还只是默默流泪,听王勃这么一说,顿时“哇哇哇”的撕心裂肺的大哭起来。王勃也是眼泪花花,一半是为阴阳两隔的王吉昌,一半是触景生情,让他想到了上辈子母亲去世时他痛不欲生,犹如行尸走肉的样子。
  而在周围其他人的注视下,便感觉这两兄妹是因为丧父之痛而悲伤哭泣。王勃的那些嬢嬢舅母,便都开始安慰起两兄妹来,她们自己也眼眶泛红,泪光闪闪,不无悲戚。
  王勃和曾萍拥抱了一会儿,松开曾萍,问他母亲在哪里。
  “干妈在楼上,哭了一下午,面前还说着要等你回来,后来大家看她摇摇欲坠,一副伤心过度的样子,便劝她去楼上躺着,你回来后再告诉她。”曾萍说。
  “我上去看看我妈。你帮我照顾一下郑燕她们。把晚上的住宿给她们安排好。”王勃对曾萍说,转身上了楼。
  王勃走进父母平时所睡的房间,却见他母亲曾凡玉根本没睡,手里拿着一大摞照片,全是这几年她和王吉昌游山玩水时照的。
  “妈——”王勃走到曾凡玉的跟前,喊了声。
  “你老汉儿,他——”曾凡玉抬起头,张开嘴,说了半句,便泣不成声,再也说不下去。
  王勃走过去,把自己的母亲紧紧的搂进怀里,用力的拍着母亲的后背,说:
  “我晓得,妈,我都晓得了。爸走了,你不要难过,妈,你还有我,还有萍萍,以后还有孙儿孙女,你不要难过——”王勃安慰着自己的母亲,安慰到这里的时候,便再也安慰不下去。他并非他的母亲,无法体会到母亲的悲伤。从舅舅那里接到王吉昌的死讯后,虽然他云里雾里,行如木头,但并非有多么的难过,只是被上一世无数的记忆充斥着。
  王吉昌作为一个父亲,坦白讲,不管上一世还是这一世,都是不太合格的,没尽到作为一个父亲的基本责任。上辈子,王勃好学用功,中考时,作为一个连参考书都买不起的农村娃,却能够以乡镇第一名,全市前五名的成绩考入四方唯一的省重点中学,放在一般的家庭,当父亲的肯定高兴疯,肯定拼死拼活都要把自己娃的书给供出来。然而好吃懒做的王吉昌却连几百块钱的学费都交不起,还要王勃用自己存了好几年,一分也没舍得花的压岁钱去垫。考上大学后,学费也是一分没交,实际上,他根本就没考虑过王勃这个继子万一考上大学后的学费问题。幸好当时有国家助学贷款,不然王勃也只有辍学了。
  后来,他毕业后,有了还算不错的工作。老家田地被占了,父母被农转非,开始享受城里人才有的医保和社保。正当辛苦了几十年,全家人的日子都开始好过之后,得意忘形的王吉昌却把可以享福了的他那含辛茹苦一辈子的母亲活活摔死,所以,王勃的心头对这个实际上没为他付出什么,却还给他带来灾难的继父其实是心怀怨恨的。
  这一世,他的重生虽然改变了全家人的命运,王吉昌也没机会去当负心薄情的恶人,但是有着上一世的记忆在,王勃表面笑呵呵,心头对王吉昌依然有着来自于上一世的疙瘩。幸好母亲跟他的感情还算不错,不然他肯定会棒打鸳鸯。
  所以,对于王吉昌咎由自取的死亡,王勃的心头其实并没他表现出来的那样悲伤。
  可是,现在看到母亲伤心欲绝的痛苦样,王勃才知道,母亲对继父的感情,何止不错,而是相当的深厚。这一世的王吉昌,因为他的重生没机会去负心担责,不用为金钱操心,可以全心全意的去施展他的“幽默风趣”,借花献佛的去表达对身边人的关心,母亲对继父的感情,想必也就比前一世更深,更甚。
  对王吉昌的死活并不太在乎的他是永远也无法完全理解母亲的丧夫之痛的。
  ……
第1628章
商量
  这天晚上,一直忙碌到约莫深夜两点才睡。
  王勃先是安慰了自己的母亲,然后下楼,将那些得知他继父死讯而跑过来吊唁,慰问,上香,帮忙的三亲六戚,三姑六婆,邻居,队长,村长,镇长,父亲的战友,餐饮公司和娱乐公司的高层们,家就在附近的,王勃便劝各位街坊邻居,叔叔伯伯,嬢嬢阿姨们都回去休息;家远的,则让田芯和郑燕两人负责,统一安排到四方最好的酒店,金桥酒店去住宿。
  当所有的外人都离开后,王勃身边便只剩继父和母亲这边的亲人了。继父这边的人不多,只有继父的大哥王吉永和大姐王吉凤两家人。母亲这边的人就有点多了,他的外婆,四个舅舅,四个舅母,两个嬢嬢和两个姑爷,以及六个表弟表妹,包括两位岁数稍大的表弟表妹的男朋友、女朋友,浩浩荡荡二十几个人。
  王勃把十几个长辈叫到一起,商量如何办理他老汉儿的丧事。大家便问他怎么办,是学城里人在殡仪馆举行追悼会还是按照农村人的传统就在家里办。
  王勃想了想,冲围着他的一群男男女女的长辈和平辈们说:“我老汉儿就是个农民,也不是啥当官的,就在家里给他办吧。家里地方大,铺得开,迎来送往也方便。届时吹吹打打,搞闹热一点,给我老汉儿风光下葬。”
  办丧事的地点决定了之后,接下来便是请道士,看日子。
  王勃的大哥王吉永主动请缨,说请道士的事包在他身上,他明天一早就去。
  “要得,大伯,那就谢谢你了。芯姐,你记得明早派辆车给我大伯。”王勃说。
  “不用不用!我明天开车送爸去就行了。”王吉永的女婿,王勃堂姐王梅的丈夫向超急忙说。向超在蓉城做二手车生意,这次开了辆普桑回来。
  “也行,那就麻烦超哥了。”
  “麻烦啥子哟?您太客气了,勃儿!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向超带着点讨好的说。
  这时,他大娘于秀兰和堂姐王梅也让他不要客气,有什么需要的,直接吩咐就是了。
  道士既定,葬礼第二个要办的大事就是请厨子办流水席。这个任务被王勃的舅舅嬢嬢们接了过去。考虑到他们这个外甥现在的影响力,这流水席的规模怕是空前的,一个厨子不一定搞得定,便对他说是不是请两个厨子。
  厨子请多少,这需要看丧宴的规模。王勃让大家帮忙统计人数。父亲这边的亲戚交给王吉永和王吉凤去统计,母亲那边的交给几个舅舅嬢嬢去计算,其他的,则涉及到王勃的同学,朋友,和四家公司的下属。王勃把田芯,姜梅,郑燕,他干姐曾萍等人喊了过来,让她们一人负责一块,分别统计计算。
  半个小时后,几方一汇总,最后统计出来的人数竟然多达四百多人。这里面,当然还会有遗漏的,因为四方这边的习俗是死了人,除了至亲,其他人是不用请的,道士的唢呐一吹起来,鞭炮一响,周围的四乡八邻就知道有人去世了。如果生前跟死者的关系比较好,就会主动个过来上香拜祭,随点钱,然后吃两顿饭。上辈子王勃的母亲去世,丧礼上,便出现了好多他见都没见过的面孔。这也侧面说明了她的母亲生前的人缘。
  王吉昌这个好吃懒做的人以前一直是队上邻居们背后鄙视,嘲笑的对象,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的人缘,但是架不住这辈子因为他这个继子而咸鱼翻身,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凭空多了无数的“好友”,“好邻居”和“好战友”。今天王勃从魔都飞过来,都十一二点了,换以前,没什么娱乐活动的四乡八邻早就睡了,但迎接他的,却是无数他没多大印象,甚至见都没见过的热情无比的街坊邻居。
  所以,他在计算丧席人数的时候,绝对要做一些预留。
  “一桌十个,十桌一百,现在确定要来的差不多有四十桌人。那就预计六十桌好了。舅舅,嬢嬢,明天你们去请三个厨子,让他们一人负责二十桌流水席。”王勃最后拍板说。他的这些嬢嬢舅舅们他就用不着派车了,因为家家户户早就跟着他鸡犬升天,成了有车一族。
  “要得,勃儿,我们明天一早就去。”
  道士,丧席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比如购买香蜡钱纸,手孝,头孝之类的祭奠用品,这些杂事,也被王勃的嬢嬢舅舅们接去了。
  大概的事情商量既定之后,王勃便叫亲戚们早点回家休息。考虑到自己母亲的哀伤,需要人安慰,但他自己显然不是一个好的会安慰人的对象,他便把他外婆,母亲的两个妹妹,他的两位姨妈留了下来,照顾和安慰伤心的母亲。
  所有的亲戚们都开车离开了,倒是王勃的表姐黎君华在送了自己的父母回城之后又跑了过来,打算和自己丧父的表弟共进退。一起过来的还有她的经纪人董贞。她和马丽婷原本在外地参加商演,得知自己的小舅去世后,想都没想,当即推了手边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飞回了老家。
  亲戚们离开之后,王勃又召集曾萍,田芯,姜梅,罗琳,陈香,伍雪,还有她表姐黎君华,董贞,以及凑热闹的马丽婷,一群莺莺燕燕的女将们开了一个短会,主要商量随后几天如何安排远道而来过来吊唁的来宾们的接待和住宿问题。他现在有四家公司,光是员工就有数千人,普通员工肯定没必要折腾人家,但是一干高层以及一些中层,比如两百多家米粉店的店长,他即使不让这些店长们过来吊唁他老汉儿,人家肯定也不会听,而且也不合情理。他对这些中高层员工算是有知遇之恩,他的父亲去世了,这些受他好处的中高层员工们过来吊唁,祭奠,也算人之常情。
  大家一阵商量,最后便决定各负责各的:
  “曾氏餐饮”这边的人由田芯,姜梅承头去负责接待和安排。考虑到“曾氏餐饮”的人最多,王勃又让陈香和伍雪去帮两女打下手。
  “娱乐公司”这边的来人由董贞和他表姐黎君华负责;
  然后是两家互联网公司,王勃交给了郑燕和罗琳;
  最后,便是王勃的那些大学同学和高中同学,王勃全部让他干姐曾萍和马丽婷去负责接待和安排。
  所有细枝末节的事情商量完毕之后,已经是凌晨两点了。
  众人便让王勃早点去休息,随后几天还有他忙的。
  王勃于是起身,跟众女再见,打算回房间眯一会儿。
  回房间睡觉之前,他又去他母亲的房间看了看母亲,发现母亲,外婆和两位姨妈都在。
  “你快去睡嘛。明天道士,厨子,客人们来了你还要忙。”王勃的母亲曾凡玉睁着红肿的眼睛冲他说。外婆和两位姨妈的安慰让母亲的神情看起来轻松了一些。
  “要得,妈。我马上就去睡。你也早点休息吧。还有外婆,二嬢,小嬢,你们也早点睡嘛。”
  “我们晓得睡。你莫管我们。你自己早点去休息。”他二嬢对冲他说。
  “就是,你早点去休息,勃儿。不要把你的身体搞垮了。”小嬢也附和说。
第1629章
和解
  王勃睡在自己的房间,面朝上,房间内的灯已经关了,一片漆黑,但他的眼睛却睁得大大的。禸体上,他感觉自己无比的渴望休息,然而在思想上,却毫无睡意。
  过往的,和王吉昌有关的记忆像走马灯似的在他的脑海中来回闪现。上辈子的王勃,是不太愿意去想跟王吉昌有关的任何事情的,因为这些记忆,大多数都不太美妙,几乎没有什么温馨的,让他为他这个继父感到骄傲和自豪的画面,反之,绝大多数都是对方的好吃懒做,贪图享乐,干事情偷奸耍滑,拈轻怕重,对妻子,对儿子,对整个家庭,没有一丝一毫的责任心,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他和母亲十几二十年没有一件新衣,没有一双新鞋,从初中开始,学费就交不起,高中更甚,大学更是一分钱拿不出,在身边同学生活费普遍四五百一月的情况下,他只得两百,还经常拖延,不能按时给他打过来,以至于他母亲不得不经常回娘家去找自己的弟弟妹妹借个三五两百找他小舅给他汇过去。在王勃的印象中,自从他母亲嫁了王吉昌,他有了后爸之后,他便从原来那个生活还将就,最起码不用为最基本的生活开销发愁的少年,变成了一个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到整个大学结束,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经济状况在班上也是数一数二——倒数——的孩子。这严重挫伤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原本还算开朗,乐观的他变得过度敏感,过度自尊,然后过度自卑,说话,做事,包括追女,畏首畏尾,没什么自信。后来,对方的固执己见不听劝,我行我素的性格更是造成了他母亲的早逝。这直接把他的最后一点精神寄托也给摧毁了,也成了他在最悲观绝望的时候选择从小区高层纵身一跳,去另外一个世界去追寻自己母亲身影的间接的帮凶。
  所以,上一世的他是不太想去回忆跟王吉昌任何有关的事情的,尤其是他母亲离世后。
  现在,在王吉昌离世的这一刻,有关王吉昌的记忆却变得异常的活跃,清晰,具体,且不再像以前一样面目可憎,让王勃一想起就来气,感觉他和他母亲这辈子倒了八辈子的霉。
  他开始感觉,哪怕千般不好,万般不是的王吉昌,也有其“可爱”,“积极”的一面。譬如,他会经常的鼓励王勃,让王勃好好读书,用心学习,争取脱掉农皮,不再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当农二哥。用来鼓励他的榜样就是他的姐夫,黎君华的父亲,那位在县农行信贷部当主任的黎明德。他表姐一家人是他接触的第一家城里人,让他第一次具体可感的感受到了城里人和农村人的差别之大,生活水平之悬殊,简直就像两个世界的人。
  自从去了表姐家之后,以前并不感觉读书有什么用,考第一名值什么钱的他平生第一次萌生出了要努力学习,脱掉农民,争当城里人的愿望。还有附带的一个小愿望,那就是以后争取找一个像表姐黎君华一样时髦,漂亮,不土的城里女孩儿当婆娘!
  又比如,王吉昌虽然好吃懒做,好逸恶劳,不晓得存钱,家里一有点钱就想吃香喝辣,祭他的五脏六腑,但王吉昌经常花钱买的那些肉,烧卤,凉菜等在当时的王勃和他母亲看来颇为奢侈的东西,他总归是买回来让全家一起吃了,没有躲在一边吃独食,或者跟狐朋狗友去下馆子。
  再比如,王吉昌虽然缺乏作为一家之主的责任心,但王勃跟他生活十几二十年,他也没怎么打过他,在王勃的记忆中,好像也就打过一次,其他时候,对他这个继子基本上都是采取说服教育。
  当然,这个也跟王勃表面上听话懂事,从不惹是生非,还经常考班上,年级上第一名,让开家长的王吉昌经常被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表扬不无关系。如果他成绩甩尾巴,经常垫底,在家长会上被班主任点名批评,或许他的结局又会是另外一种结果。
  但不管怎样,王吉昌没像很多没文化,暴脾气父亲那样对他进行棍棒教育,给他留有最后的尊严,他对此还是表示感谢。
  最后,或许也是让王勃恨他不起的最重要的一点,王吉昌对她母亲还是比较好的。虽然在物质上没给她母亲什么享受,但是在精神上,凭着他那张爱说的,歪歪道理满箩筐,会哄女人的嘴,让她母亲哪怕生活条件每况越下,也愿意死心塌地跟着他,并且感觉幸福。在王勃的记忆中,母亲和王吉昌在一起十几二十年,两人几乎很少脸红吵架,即使有,大概也就一两次。平时,王吉昌对她母亲,基本上相敬如宾,家中的财政大权也让他母亲管,尽管屋头的现金和存款,十几二十年来,几乎很少有超过一千块的。
  ……
  无数的记忆,无数的脸孔,声音,在王勃的脑海中闪现,回响,载沉载浮,起起落落,出现又消失。想着两辈子跟王吉昌这个继父在一起的风风雨雨,恩恩怨怨,那些虽然清贫,但偶尔也不乏欢欣的场景,一时间,王勃思绪翻腾,愁肠百结。他只感觉埋藏在自己内心最深处,存在了两辈子,犹如坚冰一样的倔强,永不原谅的硬块,在慢慢的,无声无息的变软,消融。
  而随着那硬块的消融,原先还清晰无比的无数糟糕、不堪回忆的印象和记忆便也慢慢的变得依稀起来。
  从接到王吉昌的死讯到现在,他还从来没有流过眼泪,此时,想着过去的种种,情绪上涌,眼眶到底还是忍不住湿润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6/8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