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一枚(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845

  “靠!什么时候换车了?还整得跟老子的车一模一样。你就不能换个牌子啊?”唐建见王勃骑了一辆跟自己的车除了颜色,其他完全一模一样的七变速山地车时,略感意外。
  “切!你以为老子想跟你‘撞车’啊?老子倒是想买辆‘GIANT’,但是四方没得卖的啊!选来选去,也就贱人你骑的这个还看得过去,只有买一辆将就骑一下咯!”
  “GIANT?啥子东东?”
  “捷安特啊!你不会是没听过吧?”王勃故意面露“不屑”的道。
  “靠!老子咋个不晓得捷安特?啊,你也晓得捷安特?”唐建再次一惊。上次王勃能够说出Sony的最新款随身听就让他意外了,不想这次又蹦出了一个他也才听到没多久的新名词“捷安特”!而且还带英文!他也是这个月去省城的表哥家中玩时从表哥口中知道了捷安特这个自行车高端品牌。
  “捷安特嘛?T湾人搞的一个自行车牌子,在自行车里头相当有名,产品行销全世界。高端货跟欧美一线品牌相比也不遑多让。很多专业赛车手的比赛用车选的就是捷安特。总之,你把它看成自行车里面的奔驰宝马就行了。”
  王勃巴拉巴拉,自顾自的说,丝毫也不理会脸色越来越精彩的唐建。通过几次跟唐建这种富家子弟的接触,他基本上摸清了与这类人打交道的方式,那就是一不要客气,二不能心怯,他屌你要表现得比他还要屌,千万不要让他把你给看扁咯,再配合着说几句脏话,吐两句年轻人爱说的口头禅,大致上就能搞定。如果是一副唯唯诺诺,应声虫,阿谀奉承的态度,反而容易被这种人瞧不起。
  “靠!杀手,你真不愧是咱们班上的杀手!老子服了!”唐建露出一副心服口服的表情,跟着又好奇的问,“不过,你咋晓得这么多喃?你从哪里听来的哟?”
  但王勃这次没理唐建,只是“嘿嘿”一笑。
  王勃之所以会知道捷安特这个牌子,纯属意外。前世,因为做的是外贸这一行,他几乎每年都要去羊城参加一两次号称“亚洲第一展”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参展期间,一次,一个喜欢自行车的同事兴奋的告诉他在捷安特的展台发现了捷安特最新推出的一辆由碳素纤维打造的新品,只有几公斤重,一只手就可以提起来,让王勃跟着也去长长见识。也就那次,王勃知道了捷安特这一由T湾同胞创造的世界知名自行车品牌。
  这些,自然不可能对唐建讲了,于是便笑而不语。
  但他的“笑而不答”看在唐建的眼中却显得有些莫测高深起来。唐建心头一禀,对王勃这个曾经并无交集的班上的优等生越发的好奇。
  四中的车棚离米粉店不远,一两分钟就到了。
  到了车棚,四人锁好车,见一路上都没什么学生了,唐建这个成绩不算差,但也说不上好的人就叫大家走快一点。王勃倒是无所谓,也不慌张,只是跟在三人的后面。
  唐建见王勃神态自若,走路也是闲庭信步,不紧不慢,一点也没有那种因快要迟到而造成的紧张跟慌乱,心头便又是一奇。跟王勃接触越多,他就越加发现这家伙身上有着太多的与众不同。
  高二七班在四中教学楼主楼的三楼,最靠边的一间。这间教室王勃坐了三年,大致位置是记得的,但是教室内自己坐在什么地方他就没什么印象了,王勃只是希望自己的同桌刘伟今天不要不来就行了。
  四人走到门口,唐建,李东和刘峰径直进了教室,朝各自的座位走去。因为不晓得自己高一时的位置,王勃就只有站在门口,视线如同雷达,在教室的中部扫来扫去,寻找着昔日同桌刘伟的身影。
  “咋个嘛,耍了两个月,连方向都找不到了嗦?快点进来坐起,马上发新书了。”班主任肖劲松见王勃一直站在门口瞅来瞅去,开了个玩笑说。
  “哈哈哈哈——”七班的学生顿时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第169章
王勃,变了
  如果是前世的王勃,被全班的同学哄堂大笑,可能立刻就会脸红筋涨。但“此王勃”已经非“彼王勃”,面对班主任肖劲松这个三十几岁,说不定还没前世自己大的中年男的玩笑,王勃大大方方的耸了耸肩,一摊双手,道:
  “肖老师,我就是想着过了今天,以后恐怕就睡不成懒觉了,所以今早特意大睡特睡。这不,刚起来不久,现在还有些迷糊,东南西北都搞不清楚了。”
  “哈哈哈哈——!”七班的教室再次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四方中学的学生一半都是从农村考进来的品学兼优的乖娃娃,剩下一半也是城里几个学校的尖子生,高价生也有,但并不多,所以整体的校风和学风算是很好的。校风好的一个标准就是敬畏师长。班上的这些学生见王勃被班主任揶揄了一顿后不仅不憷,丝毫没有不自在的表情,反而借坡下驴,打蛇随棍上的“回击”了班主任一下,在好笑的同时,便颇感意外。因为王勃在他们的印象中一直就是个勤奋好学,循规蹈矩,老师最爱的乖娃娃。
  可今天这乖娃娃怎么有些不乖了?吃错药了还是头脑中的哪根筋搭错了,竟敢在班主任面前说白话(开玩笑)?
  好奇之下,一些人就开始观察起王勃来。
  而在对王勃进行观察的时候,农村学生和城里学生又有不同的着眼点。
  农村学生对王勃身上的穿着打扮最为敏感。
  王勃以前大多数时间穿在身上的都是校服,一周六天他至少要穿四天的校服,剩下的两天基本上也是衬衣+西裤+泡沫凉鞋这种不伦不类的搭配。
  而现在王勃的身上穿的却是从未见过T恤,牛仔裤外加运动鞋的“新潮”装扮。学校内也有不少男生女生这样穿着打扮,但通常都是一些住在城里,家境较好的学生。
  几个细心的农村来的女同学还发现王勃脚上的运动鞋不是她们脚上的那种从地摊上买的只要三十四块钱,但穿两三天就要臭脚的人造皮大路货,而是带有一片叶子的李宁牌!
  据她们所知,李宁的鞋子,很少有一百块以下的。
  而一些城里学生却是觉得王勃身上的神态和气质有些不一样了。
  此时的王勃。带着一张灿烂的,让人感到亲切而又自信的笑脸,让很多人都有一种这家伙是不是换了一个人的错觉。以前的王勃成绩虽然很好,考第一名如同吃家常便饭。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笑容不多,很多时候都较为严肃,有一种难以靠近的距离感,就像不少像他成绩一样优异但同样来自农村的学生一样,腼腆。内向,话不多,有时很自负,有时又让人感到有些自卑。
  就在底下学生对站在门口一直不进来的“王同学”评头论足,小声议论的同时,班主任肖劲松也在观察这个让他感到很诧异的学生。不过他的诧异倒不是王勃身上“鸟枪换炮”的着装,因为他已经从几个在“曾嫂米粉”吃过饭的同事那里听说了王勃家开米粉的事。经济条件好了,换身好点的衣服自然不足为奇。
  肖劲松的诧异来自于王勃对自己的态度。
  难道经济条件好了,连一个人的性格都跟着变了?
  肖劲松在内心摇了摇头,感到有点“无法接受”。这种无法接受当然不是讨厌。他还不至于那么狭隘;而是一种“不适应”——一个明明一直在自己面前小心翼翼,恭恭敬敬的学生,突然之间就像同事一样和自己随便说笑,在其身上感受不到任何敬畏。这突然的转变让肖劲松一阵错愕,很有点不适应。
  “哦,你的意思是说你还没睡醒嗦?那你要不要回去再睡个回笼觉再来上课嘛?”肖劲松皮笑肉不笑的揶揄了一句。
  肖劲松的这话再次让班上的学生发出“哈哈”的笑声,但一些较为机灵的学生只笑了一下,便立即收口,敏感的他们已经闻到了这话中的某种不对味。
  十几岁的学生都听出肖劲松的话里不对味了,作为比班上的这群少男少女大了一轮的王勃自然不可能听不出来。他知道自己这班主任为何会对自己不爽。说话夹枪带棒,不过是因其在自己身上没有发现,没有感受到一个学生面对师长时“应有的”那个态度,故而有些轻微的恼羞成怒。
  但他并不在意。
  是的。基于彼此年龄,见识,甚至学识的差距,他一点也不在意!肖劲松是他的老师不假,王勃可以给予他必要的尊重,但尊重不等于敬畏。不等于他也要像其他学生那样在老师面前唯唯诺诺,大气都不敢出,以此让老师满足那自以为是的虚荣心。
  前世他满足了很多老师的虚荣心,他们也好这口,但这一世王勃不打算配合了。
  “这倒不用!”王勃没理会肖劲松暗自的不爽,朝班上的同学做了个鬼脸,径直朝教室中间靠过道的一排位子走去。
  他已经发现了前世的同桌刘伟。
  “勃哥!你牛!”王勃拉开椅子一坐下,旁边的刘伟就朝王勃竖了一个大拇指。
  “嘿嘿,过奖,伟哥!”王勃“嘿嘿”一笑,然后又回头朝坐在自己后排的廖小清眨了下眼睛,“美女好!”他小声的喊了句,然后在廖小清反应过来之前飞快将头转了回去。
  王勃的这句“美女好”不仅大出同桌刘伟的意料,更是让后排廖小清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他怎么这么大胆?
  廖小清心头大叫,心尖上仿佛站了个小兔子,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廖小清的同桌李杨见了,看了看脸红的廖小清,又瞧了瞧前面王勃的背影,脸上随即露出一股暧昧的怪笑。
  “不是你想的那样!”廖小清红着脸小声朝李杨解释。
  “嘻嘻,不是那样是哪样?”李杨笑着道。
  “王勃这家伙变了,见谁都叫美女!不信你问罗艳丽。罗艳丽也被他叫过美女。”廖小清急道。罗艳丽,廖小清,李杨三人都是初中同学,彼此非常的熟悉。
  “帅哥”,“美女”的叫法还没像后世一样烂大街,阿猫阿狗都能叫帅哥、美女。现在的帅哥、美女只针对长得帅和生得美的男女。但是对方长得帅,生得美,一般都是背后评价,除非是男女之间的表白,少有当着人这么说的。这有点像喊人“有钱人”,一般只会在背后说别个有没有钱,不会当着人家的面叫人家“有钱人”,开玩笑除外。
  上次在好吃街,廖小清就被王勃“美女”“美女”的叫过两次,今天一来,又被王勃叫了一次,廖小清的心头顿时便有些气,觉得王勃不尊重自己。
  “我不信!”对廖小清的解释李杨根本不信,因为罗艳丽都能叫美女的话,那一百二十斤的她也可以是美女了,“小清,老实交代,你跟他到底是啥子关系?”
  “不信算了!”廖小清咬着嘴唇说,很想用手里的钢笔一钢笔插进王勃的后背,“你跟他啥子关系,我跟他就啥子关系!”
  “嘻嘻,你就装嘛!来日方长,我就不信你能一直装下去而不露出马脚来!”李杨再次暧昧的一笑。
  1999年的四方中学,早恋虽不至于是个绝对的禁忌,但也是禁忌,像很多学风好的学校一样,从上到下肯定是打压的。不过禁忌之所以是禁忌,那就说明它受到了很多人的向往。四中学生间谈恋爱的虽然不多——有肯定也只能当“地下党”——但是在青春期荷尔蒙泛滥的年纪,男女之间那种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小眼神,小动作,在班上和学校却也非常的常见。
  王勃刚才回头的那声“美女好”,不仅让李杨解读成了他和廖小清存在某种暧昧关系,也让他旁边的刘伟产生了同样的判断,以为自己这同桌和身后的廖小清“关系不正常”。
  “勃哥,你真牛,不愧是我们班最大的杀手!小弟佩服!”刘伟再次朝王勃竖起大拇指,一阵挤眉弄眼。
第170章
七班的三大美女
  身后廖小清小声的解释和李杨的戏谑,加上身边刘伟的调笑,王勃都听见了。这让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那个动作过于孟浪。平日的他也是跟关萍,田芯等成年女性笑闹惯了,习惯成自然,有点“积习难改”。平时,除了为了占便宜而采取的策略性的装萌卖幼,他绝大部分时候的意识都是一个三十几岁成年人的意识,面对不同的对象,比如父母,长辈,他说话的时候会有所注意,但最多也就是在外面加一些晚辈应有的包装,骨子里还是一个成年人的思维。
  “以后可要注意了,身边的这些小女生既不是社会上的成年女性,也不是后世的九零后,零零后。她们传统而保守,有些话,有些玩笑还是少说为妙。”王勃在心头暗暗的告诫自己。
  班主任肖劲松见班上的学生基本上到齐,就开始发表他新学期的讲话。
  “两个月的暑假我想大家都应该耍得差不多了。既然耍得差不多了,那么该收的心就应该收回来了。从今天开始,你们就告别了高一,正式成为了高二学生。高二可以说是整个高中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你们将面临着文理分班的选择,大多数学科的基础教学也将在这一年中完结。高三基本上就是复习做题。所以实际上,各位能够真正学知识的,也就剩下这一年,因此无论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肖劲松一开始讲话,教室里顿时就安静了下来。对新学期的好奇,对高二年级的向往和恐惧,分班的抉择,让所有的学生,包括坐在教室最后面的几个调皮捣蛋的差生都听得比较认真。
  只是除了王勃。
  王勃当然不是因为前世听过一次肖劲松的“开学演讲”才听不进去,而纯粹是因为肖劲松的这些话,也包括他以后会说的很多话,对经历过一次的他来说都乏陈可善,没任何意义。一个人讲话,什么时候能够引起听众的兴趣?有四点,第一,你很有钱;第二,或者你很有权;第三,你要么很有才,有口才,有学识,说一些人家没听说过的见识和道理;第四,大家是很好的朋友,愿意倾听,哪怕你说得很没水平。
  学生之所以听老师的话,基本上是基于第二点跟第三点,老师的权威加上他们高过学生的知识与见识。
  但肖劲松对目前的王勃而言,一二三全不占优,肖劲松也不是他的朋友,他便没那兴致听对方的“陈词滥调”。
  于是,如同身边的刘伟一样,王勃表面做出一副仔细聆听的姿态,私下却是一心二用,开始用目光打量起班上的这些十几年未见,还年轻得可爱,也幼稚得可爱的同学们。
  王勃首先打量的是班上的美女,这基本是一种本能。
  王勃所在的高2001届一共有九个班,他在七班。七班的成绩在全年级排不算最好,成绩最好的他上学期期末考试在全年级的排名也只能排在十名左右。但是七班的美女却是最多。
  然而在前世,王勃对于班上的几个美女却没什么感觉,完全感觉不出廖小清,孙丽这些全年级男生公认的美女有啥子漂亮的。那时,王勃这个“土农民”眼中的美女只有两个:一个是九班的梁娅,另一个是八班的一个他至今不晓得名字的女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8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