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0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4/2149


第1259章
两个废材
  华国就是弄到一架苏27战机也注定仿制不出来,单发动机一项就掐脖子了。
  没有发动机其余的就等于零。
  华国在发动机制造上现在是相当羸弱的,那怕几十年后也没有成为强项。
  当时世界上造发动机是也就米国苏联婴国和法国外加一个芮癫这几个国家能造出先进的发动机。
  除苏联外其余都是北约国家。
  华国虽然八十年代初期和西方有过一段蜜月期,但是因为西方想通过学生颠覆华国的阴谋被华国粉碎后,双方的关系想在又开始变冷,当八九年某一件事情发生后,双方彻底的转冷。
  因此从西方国家弄到发动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唯一的渠道就只剩苏联了。
  苏联人造飞机发动机和米国人的理念是绝不相同的。
  苏联人造飞机发动机是把当消耗品,并不怎么在乎它的使用寿命,必定一场战争下来有多少飞机能活着回来是个未知数。
  既然是消耗品那么一台发动机用五百小时和一千小时基本就没什么区别了。
  米国人造的飞机发动机则是把它当成商品,毕竟它是世界最大的军火商。
  所以米国人的发动机使用寿命都比较长。
  但是不管时间长短,华国现在都造不出来。
  因此没有发动机授权或者是可以买卖,华国就是弄到一架苏27也没什么卵用。
  华国想仿制苏27战斗机,就只能从苏联手里买或者取得授权自己生产。
  这样另一个后果也浮现出来了。
  这个计划一旦成功注定会激怒苏联。
  现在虚弱是苏联就是激怒它它也不能怎么滴,它还能因为一个飞行员的叛逃和华国开战呀。
  但是势必会影响接下来华国引进苏27的计划,说不定毛子就坚决不卖了。
  毛子那一根筋儿的性格这种事儿他可是真的能干出来了的,他宁可饿死就不卖给你你能去咬它?
  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那可真是因小失大了,他就成了华国的罪人了。
  所以,当万峰想到这一层的时候,这个计划刚刚诞生了几分钟就被他按死了。
  策划对方叛逃……起义的计划被取消之后,但另一个计划随之浮出。
  不能策划对方起义,那么从对方口中探讨出一些苏27的数据不是问题吧,这些对现在的华国虽然不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但作为参考也是价值极大的。
  一个飞行员应该知道苏27的所有优缺点,这些资料对华国来说也是无比珍贵的。
  就算不用来造飞机,对防御也有大用处。
  就算苏联现在虚弱了,不可能有和华国冲突摩擦的可能,但是毛子的脑袋和阿三有些异曲同工之处,时不时就会干些短路的事情,万一秀逗了呢!
  “回去的时候我写个条子给你,你到沙米洛夫哪里取十万卢布,用这些钱从那个飞行员嘴里买到苏27飞机的所有数据,这个不难办到吧?”
  万峰觉得按照苏联现在这个样子,十万卢布买出这些情报应该够用了。
  李明哲仔细思考了有几分钟后点头:“这个可行,我觉得应该没问题。”
  “这次事情办成,我会给你五万卢布的奖励。”
  “给我二十天的时间,等我的好消息吧!”
  李明哲乐呵呵地离去了。
  万峰一直把李明哲送到江边。
  送走了李明哲以后,在经过小街的时候王中海和杨炮这两个家伙正站在街边不知道在扯什么。
  万峰也就停下了脚步。
  王中海和杨炮几乎占据着小街最好的地段,开饭店开旅店同时又在饭店里经营烟酒,再加上还有一个舞厅,一年的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
  那些跟着他们混的兄弟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是吃穿不愁。
  “你们两个在扯什么呢?”
  “兄弟!我们在想再干点什么买卖好,给我们出出主意呗?”
  “呵呵,当初我让你们给我跑货你们不干,当初我把废钢铁甩出去让你们接手你们也不干,现在急眼了?”
  “那时候我们不是对赚钱不怎么懂门吗,也没觉得那些玩意儿能赚多少钱。”
  “当你们觉得一门生意能赚钱的时候,道边要饭也看出来了。不过你们现在醒悟也不算晚,这么得吧,你们干木材怎么样?”
  “干木材?”
  “木材这一行业我没涉足,你们来干吧,苏联那边有的是优质木材,我让沙米洛夫在那边给你们开一条路你们就用交换这些木材就行了。”
  苏联那边有无数优质的原始森林,虽然木材的利润和钢材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但弄好了达到了化肥的水平还是可以的。
  “木材能赚钱吗?”
  “你们傻呀?你们知道咱们国家一年要需要多少木材吗?几十亿立方米,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要依靠进口的,听我的没错。现在你们要做的就是建仓库囤物资,如果不会做派几个头脑伶俐的给我手下的郭武和蒋明的人出去转一转。还有我偷偷告诉你们一个消息,今年从夏天开始物价可能会有一波或几波大规模的涨价,把你们的钱都拿出来全部囤货。”
  “可是我们现在连仓库的影儿还没有呢?”
  “小燕山的那些山洞我用了一部分,还有一大部分都闲着呢,你们去一人收拾几个出来就够了,虽然现在是冬天,但小燕山里却不耽误施工,瞅着年前把它们收拾出来,我这边帮你们进一些货,过完年就可以开始交易了,一年下来多了我不敢保证,弄个三百二百万的不是事儿,去干吧。”
  苏联那边的木材因为生产多年没人砍伐的缘故,高大粗直,弄到华国这边那就是一等的木材,绝对是畅销的商品。
  万峰若不是嫌弃它利润低,哪里还临到别人咋咋呼呼的。
  这两个废材没有什么战略眼光,万峰当初放手废钢材的时候,这俩家伙如果接过去现在他们已经是黑禾首富了。
  就算废钢材那也是一吨有上千元的利润的。
  可惜现在已经被别人弄去了,万峰要想把它拿回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是他认为那样做不妥,都是混口饭吃,都不容易。
  木材虽然黑禾这边也有倒腾的,但都是小规模,一车两车的不成规模。
  便宜这两废材了。
第1260章
不完整的资料
  王中海和杨炮对万峰是言听计从,听完万峰的建议当天下午就去了小燕山,在观看了万峰的那个山洞的仓库是怎么收拾的之后,这两个家伙就挨着万峰选择山洞这个方向选择了两个还算完整一点的山洞。
  也就两个山洞还算整个,还有一个三洞已经坍塌了。
  这里是当初万峰挑选过的,本来也是要留着的,后来一算计用不了而最后淘汰的两个山洞。
  在山洞里只要洞口不往里灌风,山洞里就不觉得冷。
  因此冬天要在里面干活也没多大问题。
  这两个家伙就从万峰山洞仓库那边拉来电灯,雇车拉来砖头水泥,就开始收拾这三个仓库。
  把里面那些乱七八糟的岔洞都堵死,就留下了一左一右两个山洞。
  他们的仓库一共收拾了一个多礼拜,完全参照万峰那边的样式洞口有阻风墙,新换的铁门,一进洞有一左一右两个值班室。
  在收拾仓库的同时,王中海和杨炮每人派了两个手下出去跟着郭武和蒋明学习在外面进货。
  进货这玩意儿只要郭武和蒋明带着他们的人走一趟做个引荐就解决了。
  王中海和杨炮紧忙活的时候,万峰却闲的卵子都勾勾了,他现在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手拿一本书在办公室里冒充文人墨客。
  当把季米特里最后一批货发到对岸去后,他就没什么卵事儿了,天天憋在办公室里看书。
  上一世的整个中学和高中时代他读过大量的课外书,这一世他这么正经地看书这还是头一次。
  不要以为他在看什么科技方面的刊物或者是学术论文什么的,他看的只是一本小说而已。
  这个一部在八零年出版的小说,书名叫《三色水》,作者是龙江农垦的一名写作干事儿,他发明了一种叫三段论的写作模式,这本小说就是用来证明这种写作方法的。
  这个模式没有受到当时文坛的承认,最后也没了下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4/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