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0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6/2149

  “也是,要不我安排人送你回去?”
  “你这意思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不喜欢我留在这里?”
  “当然了,栾凤初四是要到我家过年的,你怎么办?难不成你也到我家去过年?”
  “有啥不敢的?”
  “咯咯,到时候你和栾凤睡觉,张旋可以在边上听声。”江敏这回是抓住报仇的机会了。
  这话把万峰气得够呛,这不是挑拨张旋生气吗。
  果然张旋的脸都白了,狠狠地盯了万峰一眼。
  这是个头疼的事儿,过年的时候张旋往那安排?
  “今年过年我不去你家了,我和张旋在我家,到时候你初四过来溜一趟就行了。”栾凤表态了。
  这样也不错,什么矛盾也都没有了。
  “你们俩给梁红缨当伴娘吗?”万峰转移了一个话题。
  栾凤摇头:“梁红缨不要!”
  万峰奇怪了:“为啥?”
  “笨!栾凤和张旋去给梁红缨当伴娘,到时候人家眼睛看谁?还有新娘子什么事儿吗?”江敏说出了谜底。
  万峰呵呵一笑,女人的算计也挺有意思的,当伴娘不能比新娘好看,这是谁规定的?
  梁红缨也算是出色的女人了,但是和栾凤张旋一比确实就没了光彩,她当然不会要她俩当伴娘了。
第1272章
到处都是传说
  南湾厂仿制的摩托车发动机生产线终于仿制成功了,在万峰回家的前五天试运转成功,现在已经开始试生产。
  这条生产线的仿制成功标志着南湾厂的加工技术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由这条生产线累积的经验和技术,是南湾厂最大的财富,这对以后他们生产机床乃至加工更高级高精密的部件极为有利。
  和自己的女人打过招呼后万峰到达南湾厂,在厂子的技术骨干陪同下参观了仿制生产线的生产状况。
  看着一台崭新的发动机下线,万峰非常满意。
  这个应该重奖,万峰准备发五百万的奖金,也让这些技术人员过个好年。
  工厂现在的各种高级技术人员达到了七十多人,这些人有资格得到重奖。
  平均下来每个人可以得到六七万的奖励,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那些机床的仿制工作进行的怎么样?”
  “那些不是数控的机床我们现在完全可以生产,并且我们还改良了毛子那傻大黑粗的毛病,无论外表精度和寿命都要大大强于毛子的原装产品,数控方面的机床现在就在等控制程序了。”负责机床的李达介绍。
  “这个怕是还要等些日子。”在华国过年现在找这样的编程人员估计会非常的难。
  秦光辉虽说他会编程,不知机械加工的编程他会不会?
  自己要不要让渤海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的人给自己编写机械加工程序?
  是该和理工类大学进行一些研究合作了,总不能就指望自己厂子这些技术人员闭门造车吧?
  在万峰在工厂里视察的时候,肖军另一趟跑渤海的客车在洼后又卸下了一车乘客。
  肖军有两辆大客车跑渤海,一趟是以寺沟为终点,一趟是以青泥洼为终点。
  这趟车就是跑青泥洼的那趟车。
  这两趟车从渤海出发的时间都是脚前脚后,到洼后的时间差距也不大。
  这辆客车上走下来一对青年男女。
  冬天的六点左右天已经完全黑了,洼后这里华灯初上,一片灯火通明。
  “以前光听说过红崖有这么一个批发大集,想不到这么繁华,大学放假的时候没来这里看看真是遗憾。”那个一笑有两酒窝的女生感叹道。
  “是呀,没想到这里这么繁华,咱们渤海好像也没有这么多小楼吧?”
  “一定没有,没看到这停车场都是小楼。”
  “先别看了,咱们还是先找个旅店吧,然后在慢慢看。”
  肖军的这辆客车停的地方正是李二曼旅店的门口,这也算是间接地给李二曼送客人,当然客人住不住还要看个人。
  正在店门口招徕客人的李二曼正好就接过话头:“两位住店不?没看到车都停我们家门口吗?我们这里是字号最老,价钱最便宜的旅店了。”
  李二曼的价钱最便宜没吸引人,但字号最老却吸引了青年的注意。
  “你这里是最古老的字号了?”
  “当然,这个停车场当初开始的时候我家就在这里经营了,来进来吧,看出你们是小两口了,我们这里还有一个单间。”
  青年男女跟着李二曼进了旅社,办理住店手续。
  “你们两个看样子不像是进货的人,想到洼后集市来买年货的?”
  “不是,我们是找人。”
  “找人?说说看你找谁?只要是本地人,还真几个我不认识的。”
  “我们要找一个人,他说他的工厂又做服装又造摩托车和拖拉机的,你们这里有这么个人吗?”
  李二曼皱起眉头想了一下:“你该不会是要找万老大吧?”
  这不能是别人了只能是万峰了。
  “对对,他说他姓万!”
  “那你到我这里住店就更对了,明天早晨你们跟着我,我带你们去找他。”
  “你们这里真有这么个人呀?”
  “当然有了,他可是大能人,咦?你们认识他?”
  青年因为不确定李二曼说的是不是那个人,想了想摇头:“听说过。”
  “哈哈,听说过也对,他在我们红崖可是比较有名的人,你们是准备到他的企业里求职的?”
  “算是吧。”
  “他的工厂可不太好进呀,对技术性要求非常的强,你们要是大学生会好很多。”
  青年男女安排了住宿后,就要结伴出去溜达。
  “店主,你们这里安全不?晚上出去没什么事儿吧?”
  “安全安全,你们放心出去溜达,别看我们这里天天无数人来往,但连个小偷都没有,如果出了什么事儿就去找保安队,就在那座大楼里。”
  青年男女闻听此言便放心地来到大集上溜达。
  晚上大集里其它区域几乎都关门歇业,只有美食街依然热闹非凡。
  其实现在大集里有一些行业已经放假回家了。
  最早关门的是布匹商,他们大多在腊月初十左右就关店回家过年去了。
  因为从腊月初十就不再有来进布匹的商户了,这个时间还进布匹回去卖的就是老赶了。
  到腊月十五前后,一些五金小百商也都陆续关门歇业了。
  这个时候到大集上来进货几乎都是成品服装和鞋帽商人,只有他们还在进货可以卖到腊月二十八。
  城市里很多工厂放假都在腊月二十三四,这部分人过年的衣服做是来不及了只能买现成的了。
  青年男女在美食街转悠了半天,最后进了一个拉面馆,要了两碗拉面。
  面馆里的顾客不多,这样他们有机会一边吃饭一边问一些他们要问的事情。
  “你是说万峰呀?知道了,太知道了!洼后大集里的人说见面认识他的人不一定有多少,但是不知道他名字的人几乎没有,别的不说这个大集就是他当初创建的。”
  青年男人来了兴趣:“老板,说说他的故事儿呗。”
  “说他的故事那可老了,就是一天一夜也说不完,这么说吧,整个将威村的发展都和他息息相关,这里到处都是他的传说,你们是记者?”
  青年点了点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6/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