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2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4/2149

  韩广家那边已经把大哥大递过来了。
  万峰按照传呼机上的号码把电话打了过去:“你哪位呀?”
  “兄弟是我呀,汪万石!”
  这货才走不一会儿怎么就有事儿了?
  “汪哥!有啥事儿呀?”
  “兄弟!你手里不是有大哥大吗?哥哥我求你点事儿,每隔十分二十分的给我打个传呼怎么样?我不回。”
  给他打传呼他不回?这是玩啥呢?
  再说没鸟事儿打传呼干什么?
  “啥意思呀?”
  “这不才买传呼机吗,这老不响也不是事儿呀,得让它经常在人前响响不是,证明我有传呼机呀,再说咱们可是交了服务费的,不让那些传呼小姐干点什么,这不亏了吗!”
  万峰呆若木鸡,还有这种操作?
第1431章
销售问题
  自己呼自己,就为在人前显示一下?
  这怎么弄得像得了宝贝的小孩一样,总想在人前显摆显摆。
  “喂!兄弟你听到了没有?”
  “好好,每隔半个小时我就呼你一下。”
  就当自己是幼儿园的阿姨哄小孩了。
  万峰关掉大哥大,收回天线递给韩广家:“每隔半小时就呼一下06688这个号码。”
  “要一直呼吗?那半夜呢?”
  半夜?万峰猥琐地笑起来:“呵呵,要是你没睡觉也呼一下,反正他就是这么要求的。”
  韩广家郁闷,这货又出损招了,半夜打传呼这不是有病吗!
  如果汪万石半夜干点什么不要脸的事儿,传呼突然响起会不会吓得缩回去?
  喝喝喝喝!
  夏影莹意外地看到万峰的脸上出现了一种只有流氓脸上才会经常出现的表情,小小地诧异了一下。
  看着夏影莹盯着自己看,万峰立马一本正经地道:“还接着咱们的话题,这两个号码是叶千汶和于家栋呼机的号码,你可以联系他们。”
  夏影莹小心地收起呼机号码,站起身和万峰握了一下手:“万助理,那我们就去联系叶经理他们了。”
  “再见!”
  夏影莹结账离去后,万峰和韩广家也离开了茶楼。
  “咱们接下来干点啥呢?”
  万峰自言自语。
  这种情况下韩广家是从来不接话的,万峰也只能自言自语了。
  “咱们去看看滕康的库房吧,看看张石阡有没有把车转移到滕康的名下。”
  从滕康收拾仓库到今天已经过去块十天了,这几天忙着拍卖的事情也没顾得上问。
  万峰和夏影莹谈话,杨建国不方便出面,这家伙就留在宾馆里睡觉。
  万峰和韩广家也没有回去叫他,两个人出门打车就来到布吉镇那个叫微岭的地方。
  出租车一直开到滕康用的那个生产队门前,万峰和韩广家下车。
  还没走进院子就看到院子里正有两辆卡车分别在左右两个厢房卸货。
  张石阡和滕康以及滕康老子则站在正房门前比比划划地不知在说着什么。
  看到万峰来了,张石阡和滕康从迎接出来。
  “车运过来了?”
  “今天是头一次运过来,一共二十四台车。”
  “看看这仓库收拾的结不结实。”
  仓库收拾是王楚隆手下的人施工的,来了四十多个人干了两天。
  上次他们收拾这里的时候,万峰并没来看过。
  滕康带着万峰绕着仓库转了一圈。
  整体收拾的不错,重新垒过的墙壁勾缝均匀看着有一种平滑的感觉。
  墙头上有玻璃碴子还拉上了一尺多高的铁丝网,房子一水换上栏杆式的防盗门窗。
  万峰还把脑袋伸到院子里的那口水井里看了看,井显然新淘的,清亮亮的。
  张石阡车上自带的装卸工,每车两个人,卸的非常快,十多分钟就把摩托车卸进了仓库里。
  摩托车挨着墙壁跺了两个高,还空闲了不少地方。
  这两个厢房一次性卸五十辆车没有问题。
  货源有了,下一步就是销售了。
  不销售都在这里堆着资金周转就是个问题。
  万峰问滕康有什么销售计划。
  “我也准备采用代理的形式,在深圳扶植几个代理商,这几天也和几个有意加盟的人谈了谈,还没谈妥。”
  现在市场上的通用的销售模式都是坐商模式,就是大户分销。
  像张石阡这样的就属于大户,在他下面又由像滕康这样的代理商进行再分销,最后分配到零售商的手里。
  谁的钱准快谁就会占到销售的大头。
  就像滕康虽然现在才开始干,如果他在深圳销售的数量多自然张石阡就会向他倾斜。
  对像万峰这样的厂家来说,省事省心。
  只要把产品包给某个经销商就算完事儿。
  然后你带着钱来提货,我看到钱发货给你。
  有优点自然就有缺点,缺点是厂家没有自己的销售网络,无法控制,市场好的时候显示不出什么,一旦市场行情萎靡会造成大量的产品积压。
  并且产品的缺点反馈也不及时,产品的缺点从零售商反馈到分销商再反馈到总报销商,这样一级一级地反馈回来会贻误战机。
  无法及时的更改产品的缺点。
  商场上,产品有了缺点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哪怕有时候只是晚了一天两天就会给对手超越的机会。
  摩托车现在是卖方市场,有多少都不愁卖出去,有问题反馈的慢点也无所谓。
  但再过些年厂商增多,摩托车变成了买方市场,有问题再反馈不及时那就是致命的问题了。
  再一个就是售后服务问题了,因为是卖方市场,作为经销商货不愁卖,因此对售后服务也常常是带搭不理的,这让买家的维修问题无法落实。
  万峰就从没听张石阡说过摩托车的维修问题,这从侧面反映他根本就不管维修,用户出了问题自己想办法修去,没时间搭理你。
  我摩托车都卖不过来谁还会分出精力管你的维修。
  可能就是这么个状态。
  就算产品的质量再好也没有从来不坏的可能,长此下去,因为售后服务就会对厂家形成的信誉打击,这是万峰不愿意看到的。
  要想长久地占领市场,产品就不能卖完了就不管了。
  再有一点,这种销售形式往往注重的是大城市,一线二线城市。
  大城市购买力强,自然有销量的保证。
  而三线以下的城市就顾不上了,也就造成小城市的人想买摩托车就只能到大城市去买这一现状。
  售后服务就更无从谈起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4/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