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2149

  “那就不急着回去了,去吃饭。”
  梁万一听眼睛里都长出飞毛腿了,立刻就找了一家饭店,把大车停在饭店门口。
  现在离十一点还有十多分钟,饭店里的人还真不多。
  万峰抓紧时间买菜,辣豆腐、水煮鱼、青椒肉外带一盘烧茄子。
  “菜我管,酒我就不管了,我怕你们酒驾。”
  两个车老板听了直犯迷糊:“什么叫酒驾?”
  “顾名思义就是酒喝多了开车的意思,交警会抓的。”
  梁万一撇嘴:“那是开大板子车司机的事儿,我们就是喝多了也只是赶车,交警不管。”
  这两个家伙一人二两烧酒就喝开了。
  万峰捧着一碗米饭猛吃。
  在这里想吃点细粮啥的也就只能到饭店了,姥姥家一年大概只有过几个重要节日的时候才能看到白色的主食。
  喝酒的人就是磨叽,二两烧酒这两个货竟然喝了半个小时。
  以后再和他们出来,酒是坚决不能让他们喝的,太耽误事儿了。
  回程时空车的速度就快了不少,大约一点多钟两辆马车回到了洼后。
  万峰算计了一下,用马车往县城里送货一辆马车一天只能跑一趟,就是头天装好车起大早加稍微贪黑一天也顶多拉两趟,三个头的马车能拉一千块砖或者五百块瓦,这个速度太慢是坚决不行的,必须得靠拖拉机了。
  大队有22,还有两台手扶。
  手扶拖拉机第一时间被万峰否决了,那玩意拉重载上坡下坡的太危险。
  但一台22一车也就能拉一千砖或者六百瓦,这都有点超载了,一天多说能跑三趟,似乎也不够。
  而且司机还得愿意跑算。
  附近崔屯大队也有22拖拉机,能不能雇来用?
  回到洼后小队,万峰来到了砖瓦厂,他要看看张海回来没有,迫切需要知道肖德祥那边事情弄得怎么样。
  这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
  张海早就回来了,正顶着烈日指挥生产,他的心里更急,这马上就到连雨季了,一到雨季生产进度一定会受到影响,现在必须要抓紧时间抢进度。
第0147章
晴天发大水
  “砖瓦一建那边已经签收,明天我们就正式开始送货了。”
  张海皱着眉头想了一下说道:“我们队里四挂大车,只能抽出三挂车送货,如果一天就送一趟的话这也不行呀,外甥,想想有什么办法没?”
  “用大队的拖拉机,这个得你去说了,拉一块砖给大队二厘钱的运费,我估计大队一定能干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八十年代,农村拖拉机的用油按照名额分配,由公社农机站分配,基本上属于免费供应,因此不存在油耗的问题。
  这一现象在北辽省一直到八五年左右才改变,先后出现了平价油和溢价油,当时一桶零号柴油一百六十公斤左右平价一桶在四十元上下,后期出现的溢价油的价钱则一年一个变化,到八十年代末期一桶溢价油已经上涨到近三百元一桶。
  勇士公社这里处于丘陵地带,几乎没有那种大片的平整耕地,都是山梁山岗地居多,各大队的拖拉机在耕地方面几乎就是个摆设没多大用处,当时也没有什么运输方面的需要,因此各个大队的拖拉机一年根本就活动不了几天。
  这种情况导致上面分配下来的柴油基本上都空置在那里,因此也不存在没有油料的问题。
  因此万峰给出的每块二厘钱的价格对于大队来说基本上就等于是白赚,大队没有不干的道理。
  “这钱不是让别人赚去了吗?”张海又心疼了。
  “怎么,你还想都自己留着?你自己能运输过来吗?有钱大家赚才能平安,若是大队的拖拉机还不够用,平山大队的拖拉机我都准备去雇了,这事儿就这么地了,肖德祥那边的模具怎么样了?”
  “肖德祥那边我都弄好了,我告诉他十天之内不管用什么办法必须给我制作出一千套的模具,肖德祥答应了。”
  一千套模具加上原先的二百套,二十四小时可以出一千二百片瓦,一个月三万多片,这规模虽然可观了但似乎还是有点不够。
  但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完了我还去了趟公社,在信用社又贷了五千块钱的款。”
  砖瓦有了销路,张海的胆气也就壮了,说出贷款的事儿简直就是轻描淡写。
  模具问题解决,钱的问题解决,万峰感觉自己什么事儿也没有了,就离开砖瓦厂回家,在经过栾凤家的时候拐了进去。
  栾凤精神有点萎靡地坐在缝纫机前,两个眼睛隐隐有像国宝发展的趋势。
  “咋了,思春了?”
  栾凤白了万峰一眼:“人家累了,休息一会儿。”
  “你干什么那么拼命呀?昨晚什么时候睡的觉?”
  “一点多钟吧。”
  “我说眼睛弄得像熊猫似得,没白天了?”
  “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活儿,不干完我心里不踏实更睡不着觉。”
  人的性子的天生的,栾凤就是这种性格,没治!万峰也扳不过来。
  “以后不管有多少活都不要熬夜,尤其女人经常熬夜衰老的快,记住没有?”
  栾凤这回很温顺:“嗯,记住了。”
  “那些衣服做完了?”
  “做完了,赚了三块二毛钱,这是我第一次赚钱。”栾凤喜滋滋的,连眉头都带着笑意。
  “以后赚钱会越来越多的,好了,我回去了,这几天净瞎忙了连澡都没时间洗,身上都快臭了,到大河里洗洗澡。”
  一听洗澡栾凤立刻来了精神:“我也去,我也去,我这几天也没洗澡。”
  万峰立刻头大,人家男生洗澡你跟着凑什么热闹,难不成还要帮我搓澡洗鸳鸯浴?
  回到姥姥家和姥姥打了个招呼后万峰就到了河边。
  可能是过了中午洗澡的高峰期,老道口这里只有三四个万峰并不认识的小孩并且还都在沙滩上,身上的裤衩都快干了,这是准备走的样子了。
  最上游的一道石坝那儿人倒是不少,但那里是大孩子和成年人的天下,万峰知道自己的水性是什么熊样,不敢去那里。
  栾凤这货估计是跑到她姥姥家去了,到现在也没看到影子。
  尽管没看到她的影子,万峰也不敢光屁股下水,万一被她堵在水里咋整!
  把背心一脱往沙滩上一扔,穿着裤衩就下水了,在他下水的时候那几个不知那个队的小孩离开了河边,这里就剩下万峰孤家寡人。
  哇!今天因呐河的水似乎有点凉,一下水万峰才发现今天的水面上还漂浮着很多水沫子。
  因呐河的水平时都是清澈见底的相当清净的,从来就没有水沫子,这一片片在河面飘荡像天空上的云朵一样的水沫子从何而来?
  这个疑问万峰也没当回事儿,扑通一声就把身体整个躺在岸边的水里进行浸泡,待会浸泡彻底后好搓搓身上的污垢。
  河水刷地漫过滚热的身体,眨眼间就带走了身上的热量,这叫一个舒服。
  但扫兴的时,这种舒服的感觉还没浸透全身,万峰还没完全享受好就听到上游就传来的喊声。
  “下来水了!下来水了!水里的人快上岸!”
  下来水了?这大晴天不打雷不下雨哪来的水?谁闲着没事儿开国际玩笑?
  躺在水里的万峰歪着脑袋将信将疑地往上游一看,登时惊呆了。
  只见上游一道石坝上游连接山后队的拐弯处,一道高出河面大约两米高的水墙横着从河面向下游滚滚而来,水头吐着白花花的水沫子四下纷飞,转眼之间就到了第一道石坝,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冲向二道石坝。
  这两道石坝是多年前为了河水不冲刷堤岸而修建的,经过多年的水流冲刷现在也仅仅只剩下岸边还能依稀看到水坝的影子,原先延伸在河里挡水的部分早就被淤积的没了影子。
  从第二道石坝到老道口的距离也就在百米左右。
  这晴天白日的这水是从哪儿下来的?难道是上游的水库放水了?
  这是唯一的解释了。
  梁万今天说过北山下了一场暴雨,因呐河的上游就在北山,一定是上游的碧流河水库囤积的水过量而放下来的水。
  一想到这里万峰噌地就从河里跳了起来,拔腿就往岸边的堤坝上跑,连背心都顾不得捡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