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2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1/2149

  “那你都四十多了咋还管我要红包呢?”
  不管怎么说老叔到底也没得到万峰的红包。
  万峰没有在老叔家吃晚饭,半下午的时候从老叔家出来回家准备哪里也不去了,在家里好好的休息,陪父亲打扑克。
  两个人一副扑克,一人抓三家打三仙。
  谁知刚打了两把以许斌为首,许军安波黎军柳永四个人为辅的一个团体拎着礼物来拜年了。
  “这发紫鞭都没响,你们拜什么年呀?”
  “明天你上午肯定不在家,上午你家人老鼻子了,我们就是瞅现在清静才来,现在不现在来什么时候来?”
  这些滑头竟然还振振有词。
  万峰陪着几个家伙唠了半天,主要是问许军四人在洼后市场干电子元器件的收益。
  这四个人也算是干了半了多年了,钱是没赚到多少,但是开始干的时候借万峰的本钱却都还上了,而且家里还有十多万的货物。
  当初万峰可是一人借了十多万的。
  从一个侧面来说,他们这半年的时间等于间接地赚了十多万。
  钱不论多少能赚到就可以。
  对于像许斌许军这种岁数的青年来说,现在赚到太多的钱未必是什么好事儿,如果他们不能坚守本心很容易迷失本性,沉浸在醉生梦死之中。
  这些事项万峰也只是提醒他们注意,现在他们还能管住自己,但再过几年还不能管住自己就不好说了。
  人总是在变化的,不能变好就只能变坏,全在个人的一念之间。
  这些人到晚上请年的时候就各自回家请年去了。
  八九年的除夕夜半夜时分竟然天降瑞雪,当初一早晨万峰走出家门的时候,外面一片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大地分外妖娆。
  看看地面半寸多厚的积雪,骑车是不太可能了,那就只有用腿走了。
  每年的初一上午万峰都是不在家的,一个是因为家里来人太多。
  人一多,你一嘴他一嘴的万峰就头大,自己还是躲出去好。
  另一个原因是有些人家是必须要去拜年的。
  像姥爷家张海家这都是要去的,至于栾凤家还是老规矩初四去。
  万峰先到姥爷家给姥姥姥爷小舅小舅们拜年。
  在去姥爷家拜年的时经过栾凤家时,这货和张璇正在放鞭。
  不是小鞭是大鞭和双响子,栾凤点着一个双响撒腿就往回跑,张璇赶紧两手捂耳朵。
  乒乓两响后,栾凤飞一般地手里拿着二踢脚又跑到大门口,就看着万峰皱着眉头看她。
  “你放一个不?”栾凤顽皮地晃晃手里的二踢脚。
  万峰欲哭无泪,这可咋整?
  给姥爷拜完年,万峰和诸平到大舅家拜年,最后来到张海家。
  张海知道每年万峰都会来,因此初一上午从来不出去。
  一番互问过年好后,万峰脱鞋上炕开始和张海诸平商议一些事情。
  “我要办两件事情,希望村里和乡里都能给一些支持。”
  万峰开门见山。
  虽然张海在乡里还说了不算,但他现在乌炉乡政府里也属于实权派人物,风闻下一届就有上去当个书记乡长什么的。
  “什么事儿?”
  “一个是我要盖一栋敬老院,可以收留百多人规模的那种,盖房子的钱我出,地皮村上出,乡里一年只要给些补贴就行。”
  “你怎么想起盖这个了?这玩意又不是什么赚钱的买卖。”张海疑惑地问。
  敬老院不但不赚钱,那还是念念搭钱的玩意,而且还是出力不讨好的东西。
  你干好了没人会说什么,但是干不好说三道四的人可是大把。
  “张海舅!别什么都往钱上想好不?就算你主抓经济也不能处处光想钱呀,就算我们有钱了,但也要替那些没钱的人想想。年前我慰问了一下咱们将威村的贫困户,想不到就咱们将威这么点地方,竟然有十几个家庭近四十号人连温饱还没解决好,这其中超过三分之二都是五十岁以上没儿没女的老人,有的是老两口有的孑然一身,没有人养活他们,平日只能靠政府和村里的一点补助以及亲戚的接济度日,他们需要一个安享晚年的地方。”
  万峰的话义正辞严,落地有声。
第1474章
两个单位的落实
  张海略一思索:“外甥!你这是办好事儿我也理解,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家还没个老的。但你可想好了,就算乡里能给点拨款也是很有限的数额,毕竟咱们乡自己还有个敬老院呢,不可能拨太多的钱过来。地皮村里也可以出,盖房子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以后呢吃饭穿衣也不是重要的,生老病死你可都得管呀?”
  老人生病可是自然常态,这可是一笔不菲的开支,现在在没医改之前还看不出什么,等医改以后那就是天价的医疗费。
  “我管了,只要我还在将威一天,就不准备看着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孤苦伶仃。”
  万峰这么说了张海就没啥想法了:“乡里的事情我包了,每年我会让乡里尽量多拨点钱过来并且让乡医院多来做几次预防检查。”
  诸平这边也表态:“土地的问题村里管,只要不是个人的承包地,你看中哪儿就在哪儿盖,而且村里一年也会划出一部分款子到敬老院。”
  这样费用就低多了。
  有这两人的话,这事儿基本就没跑了。
  敬老院的事情就这么决定了,下一个就是福利厂了。
  “福利厂?我说外甥,你办敬老院我支持,但是这福利厂就没啥必要吧?我知道你不是图省那点税钱,但咱将威就是有残疾人也没多少呀,你靠这两个人就能办成福利厂了?”
  “福利厂不在我个人的名下,是以村里的名义办的属于村办企业,免不免税这和我无关。至于人员,我可不是单单为了将威村一个村办的,我想把整个乌炉乡的残疾人都招进来,乌炉乡没有那么多人不是还有孤山乡黑礁乡大英乡青山镇吗,再不够把全红崖的残疾人都弄来,给他们一个自力更生的环境。”
  “要是把全县的残疾人都弄来,那可老了,但你让他们干什么呢?”
  “原本我想让他们给我的电子厂做产品包装,后来我一想既然以村的名义开的就让他们独立干一门生意,免得有人说我占残疾人的便宜,福利厂盈利的钱除了给这些残疾人发工资搞福利以外,余下的钱就用到敬老院上面,将来这些残疾人如果有老那一天,可以在敬老院里免费有养老的资格,这样不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了吗。”
  “你这小子,在家都算计好了,那你准备让他们上什么项目?”既然都想到盈利了,那么这个福利厂就肯定不是赔钱的买卖了。
  “项目我都想好了,先上麻将。麻将干几年等市场快饱和的时候再干别的。”
  “上麻将?麻将?就是以前赌博打的那种麻将?”这一回张海可是大大滴诧异了一下。
  就连诸平也是迷惑不解。
  上一世的九零年春天,小树屯一个许姓人家在百货商店花一百七十元买了一付二号的黄色麻将,这是整个将威村的第一付麻将,当时整个将威村里会打麻将的人没超过五个。
  半年后这个数字已经扩大到了将威村三分之一人口,再过两年。整个将威村除了十二三岁以下的小孩外,不会打麻将的就再也找不到了。
  那时别说将威,全国几乎到处都这样了,已经是全国人民九亿麻,还有一亿再观察。
  但是现在将威村连听说过麻将的人也没有几个,将威山后队倒是有一户人家有一付不知存在多少年的麻将了。
  那付麻将万峰还见过,是骨质的,幺鸡不是一只鸟,而是一朵红花。
  饼子嗑得像古代的铜钱,条子牌干脆刻的就是竹子。
  但就算山后有这么一付麻将也没人会玩。
  像张海知道麻将已经让万峰很惊讶了。
  万峰点头:“就是它!”
  “这能行吗?”
  在看到万峰鄙视的目光后张海才想起什么,自嘲道:“这要是诸平想出来了的,我保证第一个反对,你想出来的我就不能反对了。”
  诸平在一边翻白眼:“我怎么了?我是白痴呀?”
  “你?你能像你外甥那样想出一个买卖火一个买卖,你放屁我保证都说是香的。”
  诸平立刻没嗑唠了,他可没那两下子。
  “那你用什么东西做麻将呀?不会用骨头刻吧?”
  用骨头刻?到哪里去找那么多骨头?
  “当然不会用骨头了,那太费事了而且不能形成规模,用有机玻璃或者是赛璐璐做。”
  最初的麻将大多都是赛璐璐和叫亚克力的有机玻璃做的,而到了自动麻将机时代则大多改用密氨树脂做原材料。
  现在赛璐璐应该是成本最低的制造麻将的材料了,用胶棉和樟脑加润滑剂、染料就可以加工出各种颜色的赛璐璐,这个工艺不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1/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