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2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9/2149

  米广南今年应该在五十左右的年纪,但是精神抖擞两只眼睛精光闪闪,头发乌黑一点看不出是五十岁的人,反倒像三十多岁的样子。
  这是一个精力旺盛的人。
  万首吾把诸国雄万峰等人介绍给米广南认识。
  寒暄过后,万峰问道:“附近有差不多的饭店吗?咱们中午吃顿便饭,边吃边聊。”
  万首吾就把一干人带到了一个叫京华的饭店。
  据万首吾介绍,这个饭店是附近有悠久历史的老字号了,这里最有名的京帮菜是水晶肘子和菜包鸡。
  虽然价钱不菲但这么每天都是顾客云集。
  好在万峰他们来的时候才十点多,尽管这里已经有不少人就餐,依然还有很多空闲位置。
  为了清静点,他们还是选择到二楼。
  这里没有封闭的雅间,但是有间隔就像火车硬铺座位似的由一个个小单位组成。
  桌子也不是圆桌,是四方的,整的有点古色古香的味道。
  诸国雄和米广南坐里面,万峰陈道和万首吾坐外面。
  穿着白大褂的跑堂拿着菜单过来了。
  万峰扫了一眼菜单,见菜单上的菜大多在十元左右,最贵的有十八九元的。
  万峰把菜单递给诸国雄,这里他的岁数最大,让他先点。
  没想到诸国雄把菜单给了米广南:“老米,你今天是主角,你来点。”
  米广南看了半天菜单转手给了万首吾。
  万峰无语,看来这菜单转回到自己手上一个菜点不出来。
  果然,万首吾把菜单递给陈道陈道看都没看就放到万峰面前。
  “服务员,你就说说你们店有什么最拿手最有名的菜吧,你念叨念叨。”
  服务员面带微笑地像说相声报菜名一样说了一套,万峰一个没记住。
  “你这说得太快了,慢点。”
  “我们点最有名的就是水晶肘子和菜包鸡了,绝对的历史悠久,有几十年历史了。”
  “这两算上,再念叨。”
  接着万峰又让跑堂的记了八个菜,一共十个菜。
  除了水晶肘子和菜包鸡外,还有蟹黄豆腐、京酱肉丝、葱爆羊肉、腐乳红烧肉、酥闷带鱼、罗汉虾、鸭卷和熏肉。
  这里面除了蟹黄豆腐外,几乎全和肉有关。
  那个时候下饭店不吃肉吃什么?吃菜还用到饭店里吃吗。
  作为一家老字号酒店,没有茅台就说不过去了。
  茅台一百四十元一瓶,万峰咔咔就要了三瓶。
  万峰要这酒可没算陈道,如果算上他,这三瓶酒还不够他自己喝的呢。
  这一桌酒菜绝对的上档次了。
  酒菜上齐,大家开始举杯。
  “在座的几位都是京城大拿级别的任务,今天能和大家在一起举杯,我非常的荣幸,这里我年纪资历最小,我就先干为敬了。”
  这种场合万峰就不能喝啤酒了,反正一两的小酒杯也不大。
  万峰先喝了一杯,酒桌上其余的人也都干了一杯。
  “我不知道大家的酒量,这一杯后我也就不劝酒了,大家也别见外,随意!我虽然不劝大家也别客气,酒有的是,来!吃菜吃菜!”
  开场酒喝完,宴席正式开始。
  一边吃一边天南海北的聊。
  京城的人因为生活在皇城脚下,对时事的兴趣比外地的人大的多,聊得大多都是国际大事儿。
  当然也有当时国内的一些事情。
  八九年的京城可不算是风平浪静,也是暗流涌动。
  万峰一看要扯到这上面来了,赶紧出来打圆场。
  “政事就谈到这里,接下来就莫谈国事了,说点别的吧。”
  说什么万峰要起个头了。
  这个时候已经酒过三巡了,也该扯点正经玩意儿里了。
  万峰就转向万首吾:“一家子叔,昨天咱们商量的事儿,你考虑了没有?”
  “你小子急眼,不知道今天礼拜天吗,都放假了我和谁商量去?”
  “对对!我忘了今天是礼拜天。”
  然后转向米广南:“米叔!不知道我万叔有没有对您介绍我,不管介没介绍我自我介绍一遍,我叫万峰,和我万叔五百年前是一家,我是一个个体户吧,今天认识您很高兴。”
  说话间万峰小心地伸出手。
  他怕米广南不伸手可就尴尬了。
  米广南一点没有万峰想的那样小肚鸡肠,大大方方地伸手和万峰握了一下。
  “小万和我介绍过你了,说你造摩托车和学习机的,了不起!了不起!”
  “混饭吃!万叔说你们脸响在生产电脑,说实话吧,我也觉得电脑是将来人们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东西,我们也想做电脑。”
  “噢!你们也要做电脑?做组装?”
  万峰摇头:“不做整机,暂时不做,我们想做其中的一些部件,比如芯片储存什么的。”
  “你们要做芯片!”米广南的声音高了一个分贝。
  “是的!我觉得做芯片将来能赚大钱。”
  米广南笑了,边笑边摇头:“小伙子,芯片可是电脑的心脏,现在技术都在IBM,摩托罗拉和英特尔等外国人手里,想做难呀。”
  “我知道难!但是难也得做呀。”
  “那可是数百万投资都不一定能做好的东西。”
  数百万要是能做好,万峰就跑大街上去磕头烧香了,他可以准备了上亿元,如果人才够用就往里砸了。
第1505章
倒了是好事儿
  米广南沉思了一下后问了万峰一个问题:“小伙,既然你要做芯片,那么我问你一句,你能解释清楚什么是芯片吗?”
  这个问题要是回答起来,用一句歇后语形容就是六月天冻死老绵羊——说来话长了。
  “用一句话解释的话,芯片就是一种微电路。”
  米广南点头:“不错,那你能再详细解释解释吗?”
  这怎么感觉像是面临考试一样?
  “说芯片就不能说集成电路,五十年代集成电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离散晶体管的工作效率,把无数的离散微晶体管集成到一个小的纯硅晶片上就出现了芯片。它与离散晶体管相比有两个巨大的优势,一是成本二是性能。”
  米广南显露出了兴趣:“说下去。”
  “成本就是成本低,这是由于芯片把所有的组件通过照相平版技术,作为一个单位印刷,而不是在一个时间只制作一个晶体管,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单只晶体管制作的材料成本。”
  米广南点头。
  “性能高是由于组件快速开关,消耗更低能量,产生更多的效率。”
  “虽然解释的稍显笼统,但大致是对的,没想到你们对芯片还真的有研究,那么你能否说一下芯片的加工流程?”
  这个问题以前万峰是不怎么太明白的,不是上一世在网络上没看过,而是太枯燥没啥意思,走马观花般一眼扫过没记住多少。
  但是最近闲着没事儿和顾红忠秦光辉瞎聊的时候,顾红忠曾经用一个盖房子的说法让万峰记住了芯片的制作流程。
  “我们知道盖一栋房子的步骤是打地基,垒砌墙壁,上梁封顶这么几个主要步骤,对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9/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