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5/2149

  正如万峰预料的那样,整个苏方代表团暮气沉沉。
  在酒桌上的惨败被他们形容为一场失败的战争,这些毛子立刻变得萎靡不振、斗志全无。
  原本的傲慢变成了卑微,说话的分贝都小了好几级。
  至于谈判桌上经常出现的拍桌子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发生。
  华国这边这按照万峰的建议,毫不客气地狮子大开口,三千八百万的单架提议消失到了九霄云外,直接将苏27的单价降落到了三千万米元这样一个不合理的价格上。
  就是这样,苏方代表团的人也没有义愤填膺,虽然据理力争但力度并不强烈。
  当然,这一回合也没谈出个什么结果。
  谈判会结束的宴会上,苏方人再也不提什么酒烈和猛了。
  四十三度的茅台他们喝着也没说出个什么。
  尤其对陈道充满了敬畏,甚至有几个将军都不敢和陈道对视。
  季米特里这个无奈呀。
  万峰这混蛋对他们太了解了,竟然把这老家伙弄来了,他虽然知道陈道并不是军人,但他思考后选择沉默不语。
  这个时候华国一方趁机送上了糖衣炮弹。
  所有代表团的成员每人得到一套高品质的水晶器皿,一匹苏州刺绣,唆泥的小型摄像机和一些他们叫不上名字的电子产品。
  那个伊舒特科将军果然还得到一个真人大小的造型非常可爱的玩具毛熊。
  这个伊舒特科将军当场竟然激动落泪,这让华国代表团的人十分不解。
  水晶器皿可以成为苏联家庭的镇宅之宝,苏州刺绣和那些电子产品在莫斯克的市场可是能卖出天价的。
  苏方代表团喜气洋洋。
  在酒场上被打败,这回代表团所有成员还收到了重礼,拿人手短。
  所以在接下来的两个回合谈判里,就顺利多了。
  华国这边不但最终以三千五百万米元的单机价签下了四十八架苏27的正式合同,还有二十四战斗机的备用合同。
  最后还试探性地讨论了关于苏27生产技术的转移问题。
  华国当然是希望能够转移对方的技术和生产线,光买成品这可不是华国人的追求。
  这个苏方代表团可没有决定权,他们只能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了。
  合同谈完,苏方要的第一批物质清单也出来了。
  一万条毛毯,十万个暖水瓶,一万件裘皮大衣。
  万峰看到这个名单是非常的惊讶,虽然和后世网络上流传的段子有出入,但出入不大。
  后世网络上的段子是手电筒、暖水瓶和裘皮大衣。
  在这里手电筒变成了毛毯,其它没变。
  看到这份第一批的物资名单,万峰叹息一声:中原地区的狗要遭殃了。
  所谓的裘皮大衣就是狗皮大衣,西方人可是拿狗当家庭成员的,游牧民族狩猎的时候,狗是他们的伙伴。
  所以用狗皮做的服装不好意思叫狗皮,而是假惺惺地起了个裘皮的称号,在西方统一称裘皮。
  这个名字当年可是很唬了不少华国人。
  万峰上一世都是受害者,不知道裘皮的什么玩意儿,一派高大上的风范。
  后期才明白原来就是特么狗皮。
  这些物资是由宝利科技服务公司负责采购,马豪情就是负责具体采购的主管。
  这还是只是头一批物资,接下来苏方要是物资可是涵盖几百个品种,上百万件物品。
  马豪情肩上的担子可想而知有多重。
  没关系,这不是有万峰在吗。
  这些万峰和马豪情搞友谊可不是白搞的,这个时候岂有不为朋友分担困难的责任。
  “毛毯和暖水瓶就交给我了,你就专门负责裘皮大衣就行,怎么样!爷们够意思不?”万峰拍着胸脯一派为国分忧的样子。
  马豪情比他大十几岁,因此称爷们没毛病,难不成还称哥们呀?
  这个时候不往家划拉还等什么。
  虽然万峰看不上这些物品那点利润,但是洼后大集上可是有很多人指着这些普通物资过日子呢。
  这还只是第一批,接下来还有很多批。
  全国的厂商等回过味来都会来找马豪情的,但已经被他先下手为强了。
  四十八架战斗机,每架三千五百万米元,这是十七八亿米元的交易,按当时的汇率换算成华国币也是七十多亿。
  除掉其中的十多亿是要用现金支付,其余的可劝是物资。
  六十多亿呀!
  万峰倒没打算都划拉到洼后大集,但划拉一半过来没毛病吧。
  三十多亿,这可是养活出不少百万富豪出来的。
  当然这个世界可没有空手套白狼的事情发生。
  光靠嘴忽悠是不可以的,谁又不傻。
  马豪情在这里面能得到多少好处,只有他们两人知道。
  当然以后的物资也是万峰有优先挑选权。
  在鲜花和拥抱中,苏方代表团喝华国代表团依依不舍的分别。
  在飞机腾空后,华国代表团欢声一片。
  华国原本的计划是以四千万的价格先期引进四十八架苏27,后期再引进。
  想不到代表团竟然每架又省下了五百万米元,这可是为国家省下了两亿四千万米元。
  在八十年代末期,这两亿四千万米元对贫困的华国来说可是天大的数字。
  这必须立功受奖。
  于是,这个集体获得了集体二等奖,其中还有个人获得了一等奖。
第1512章
禽兽不如梁红樱
  万峰和陈道滥竽充数地也跟着获得了二等奖的奖章。
  两人还得到了代表团的特别表扬,万峰的资料和经验以及临场的建议对这次谈判起了很大的作用,而陈道在酒桌上的发挥也是决定性的。
  万峰自然会把这种功劳算到代表团全体成员的身上,其中领导的作用又被他看似轻描淡写其实很重地提了提。
  最后大家皆大欢喜地聚了一顿餐,准备各回各家了。
  现在判也谈完了,奖也获得了,物资也拿到手了。
  该荣归故里了。
  在临行之前,万峰宴请了一些人,是以分别聚会的名义。
  这些人以京圈里和半导体研究生产为主,有万首吾、米广南等各个单位的主事人,当然也有陈虎诸国雄等几个军人。
  聚会在一个不算很起眼的饭店里举行,席间气氛融洽热烈。
  众人想谈甚欢。
  酒过三巡之后,万峰做了简短的发言。
  先说了一些认识各位深感荣幸之类的话,然后是依依惜别之情,最后画风一转,向在座的电子行业的当家人发出邀请。
  邀请他们到南湾厂去视察指点。
  万峰完全拿出一副乞丐要饭的架势,把自己的小厂说得可怜兮兮的。
  什么人才匮乏,没有技术指导,诚恳地希望各位首都界的领导们能光临指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5/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