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7/2149

  再加上其他的销售,一上午,华光送来的一千台传呼机售罄了。
  买了一百多万。
  仅仅卖机器张璇就赚了二十万。
  传呼机的成本是六百五,出厂价到张璇手是八百元,就是一台买一千她还有二百元的利润。
  入网费她有不多的分成,今天还全被万峰返给买主了。
  而服务费她是占大头的,电信之战百分之十的比列,在服务费一项上还有七八万的收入。
  开业第一天一上午,张璇就赚回了所有的投资。
  下午,华光紧急送来了五百台传呼机,不到两点就卖光了。
  现在有传呼机了,这必须得有电话呀。
  没有电话传呼机也没啥大用呀。
  南大湾的那些大小老板还好说,每个厂子几乎都安装了电话,但是没有电话的传呼机对他们而言就没啥用处了。
  IC电话在六几年被发明后,就一直在持续的发展,八十年代中期也进入了华国。
  最先运用这种电话的是深圳的广州,它们都是在八五年安装过这种电话。
  深大电讯公司在八五年五月引进瑞士亚斯康话机并发行了中国第一批电话卡在深圳试用。
  同年,广州电信局通过香港黄浦公司签订引进30台日本田村卡机试用,并在八七年引进了四百台正式投放,并发行一组十二套48枚同图的磁卡,面值分四种:10元、20元、50元、100元。
  尚海是华国第三个运用磁卡电话的城市,八八年二月月英国GPT在尚海试用一套三枚天蓝色衬底,主图为红听筒的试机卡。
  并从国外引入的数百枚红听筒试用电话卡,这就是尚海著名的红听筒电话卡。
  八九年首度北晶引进日本田村卡机、由日本制作并开通第一套电话卡:故宫10元、熊猫10元、长城20元、双兔50元、颐和园50元,盘龙100元共六枚。
  这些和将威没啥关系,离得太远。
  将威能挂上钩的也是渤海了。
  八九年九月渤海电信也开通日本田村卡机。
  现在还不到六月,万峰觉得应该和电信部门谈谈,让他们在为渤海引进卡村话机的时候给将威也带几台回来。
  万峰算计了一下,有五十台应该就够用了。
  洼后集市那一带得需要二十台。
  湾口这一带需要十台。
  南大湾里隔一段距离就放一台,估计也得十五六台,剩下的东山小区门口怎么也得两台吧,这不就分下去了吗!
  可惜,那套磁卡的东西顾红忠他们未必能破解的了,如果破解了华光未必就造不出来。
  但将威也就需要五十台话机,造出来还不够功夫钱呢。
  明天就去找电信,把这事儿办办。
  待将威有了磁卡电话,传呼机就会兴旺发挥作用了,那么市场也就打开了。
第1525章
挑拨离间
  两天时间,好利传呼就开通两千一百多个客户。
  这里面将威的大小老板就买走了一半以上的,平均一个老板买了五台左右。
  洼后大集里的业户买走了其余的一半,剩下些零零碎碎涵盖的范围就广了。
  仿佛一夜之间,将威大街上就多了不少腰挎BB机的人。
  戴着BB机的人一脸得意,戴不起的人各种羡慕嫉妒恨。
  把这两千个客户维持下来,张璇一个月刨除各项费用,仅服务费一项就会有十万的进账。
  张璇乐得脸上桃花笑春风了。
  她觉得这个生意太适合自己干了,还是万峰了解自己能干什么。
  开业第一天连卖传呼机带收服务费的收入就收回了全部投资,她没有理由不乐。
  而且,万峰还把传呼机的销售权给了她,以后有要卖传呼机的人都得找她。
  将来这也是一笔非常壮观的收入。
  当天晚上,带着全体员工到红缨饭店撮了一顿,并承诺这个月每人发五十元奖金。
  这一天张璇从上午的内心不安,到下午的志得意满,可谓是经历了一个从低谷到高峰的心理历程。
  一切都是那么的美满,唯一不美满的是坏蛋不能陪自己。
  如果晚上能和坏蛋共度良宵那就真的美满了。
  张璇志得意满,但万峰却没有被眼前的辉煌蒙蔽了眼睛,他清醒地知道,没有电话传呼机也就是个摆设。
  它又不能真的通讯,只起个通知的作用,如果没有电话的辅助注定无法扩大规模。
  如果老老实实地等电信事业的自然发展,那最低还要两年时间。
  在家庭电话还没普及的今天,唯一指望的就是磁卡电话了。
  所以,好利传呼开业的第二天,他就开车来到了红崖电信局,阐述了要引起田村卡机系统的计划。
  五十门话机连带响应的系统,每门话机到实际运用成本高达一万。
  红崖电信的经理戴光伟也是个有开拓精神的领导,去年他去深圳开会的时候就觉得磁卡电话是个很有前途的项目,经济方便,就着手准备引进。
  但是北方没有一个城市引进这种系统,没有前车之鉴他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一时拿不定主意。
  现在万峰说要引进这个系统,而且自己出资引进倒是正中他的下怀,让他有了在将威进行试验的想法。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戴光伟承诺两个月以内一定让将威成为东北第一个开通磁卡电话的地方。
  电话这么有市场,万峰的心里开始萌生做程控交换机的想法。
  做交换机容易,但是国家的网络现在还达不到电话普及的地步,因此这个计划只是闪了一下光就被万峰放到脑海里储存起来。
  从电信出来,万峰带着礼物去看望干爹干妈。
  周炳德今年就要正式退休了,正处于抓耳挠腮的状况中,不知道自己退休以后要干啥。
  “我们将威刚建了个敬老院,正愁没人领导,您去得了?”
  周炳德怒了:“啊?让我去领导一群老头老太太?”
  万峰一撇嘴:“那您还想领导谁?你若是想退休后继续过管人的瘾,我们那敬老院是最适合你的地方,否则你就只能在家里领导我干妈了。”
  “他敢!我用他领导?”白丽云嗷一声冒出一嗓子。
  万峰哈哈笑:“看,您现在是孤家寡人了不是!到敬老院当院长您不乐意,那么当校长有没有兴趣?”
  周炳德当场蒙圈:“当校长?我可是从来没在教育系统待过。”
  “这个您不用管,当一个技校的校长,一年工资两千,有各种福利,地点在将威,考虑考虑。”
  “你说的是真的?”
  “没事儿我忽悠你干嘛?我要办个技术学校,地点设计图纸工程预算都做完了,明天就破土动工了。预计年底竣工明年正式投入使用,现在缺校长和管理层,您若是答应这个校长就非你莫属了。”
  “你小子是越来越能了,这都要开学校了?国家允许吗?”
  “您看您是没听明白,是技术学校,重要的话再重复一遍,技术学校!就是培养社会上的各种人才的,包括计算机运用、机械加工修理、机床运用、电焊气焊、服装裁剪这些技术,而且是公益性质的不收费,像我这样的学校国家支持都来不及呢,还会反对?”
  周炳德来了兴趣,这算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了,好事儿呀!
  别说还有工资,就是没有工资也值得支持。
  “我倒是很有兴趣,就是这来回不方便呀?”
  “搬到将威去住不就完了吗?我们将威现在可是比街里繁华多了,我从将威到县城来,总觉得自己是到了农村。”
  万峰这话可是没有一点贬低红崖县城的意思,虽然这两年红崖在有了些像样的建筑,但楼房东一个西一个的分散开来,还真就没有将威湾口和南大湾有规模。
  周炳德开始沉思。
  “干脆!今天您和我干妈这不是也闲着吗?我正好开车来的,我拉您们到将威住两天,正好去看看花儿姐,她是不是很多天没回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7/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