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3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8/2149

  都没发展起来这事情不就好办多了吗!
  这就给了华国发展追赶的机会。
  只要这种光刻机晚问世十年八年的,他就有信心追赶上西方。
  当然他要是用这些材料能把这光刻机做出来,那就更赚大发了。
  到时候也对西方进行一下封锁,也让老外眼睛发蓝。
  不对!老外眼珠本来就是蓝色的,他还发什么蓝?
  那就让他们眼睛发绿!像狼那样发绿。
  万峰就是打着这样的主意重回展区的。
  万峰一直走进了西区,在西区展厅快到中间位置的时候追上了米广南。
  “咦?你怎么又回来了?”米广南奇怪地问。
  “米总跟我来。”
  万峰把米广南拉出大部分,两人一边往里走一边谈,韩广家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跟着。
  “我刚才问你的那个阿斯米?”
  “啊!怎么回事儿?”
  “他们那个展台很诡异,就两个人加一台电脑以及一口箱子,我觉得他们好像是转让一种技术,我不懂外语,你给问问。”
  “知道转让什么技术吗?”
  “好像是光刻设备。”
  “噢!那得去看看,咱们国家就没有这个,我们买的设备还是从民主德国买的光刻机,质量很不好。”
  西方的技术设备是不会卖给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德国出的这种光刻机在当时世界主流光刻机里应该是质量和水平最差的了。
  但是东欧的那些社会主义国家要买光刻机就只能买到民主德国的,要想买到西方的光刻机就只能通过地下渠道了。
  所以,民主德国的光刻机就算做得不好,但一样活得不错。
  如果对方转让的是光刻技术,他们能带回去那可是能省下很大一笔外汇的。
  “你上去假装随意的问,问他们转让什么技术,要多少钱,这些弄明白了咱们再做对策。”
  “我懂了。”
  万峰没有跟米广南一起走,而是落后的几步,不远不近地跟着,就像一个跟班的一样。
  米广南晃晃悠悠地走到阿斯米的展台,对着展台里两个呆若木鸡的男人打了个哈罗的招呼。
  然后就开始和两个老外闲扯。
  两个老外其中有一个是会英语的,两个人哇哩哇哩地开扯,一直扯了有十多分钟。
  扯得差不多了,米广南回头向站在他身后的万峰翻译。
  “对方确实是要转让光刻机技术,但是是什么透镜式非接触式的,这个我没见过,市面上也没有,这玩意能行吗?”米广南心里没谱。
  他怀疑这些老外是骗子。
  “他们要多少钱的转让费?”
  “一千五百万米元!”
  一个没人见过的东西要一千五百万,米广南的怀疑是有道理的。
  但是在万峰心里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按照国际牌价,是六千万华国币,在当时这个价钱已经很惊人了,但是万峰觉得不贵。
  这个以后可是可以创造出几千亿米元芯片市场的最主要的部件。
  对方就是要一亿米元万峰也不会觉得贵,当然他可不会出这么多钱。
  按照做生意的惯例,价钱当然是要砍砍了,便宜一分是一分便宜一毛是一毛。
  他预计砍下三百二百万没有问题,要是能砍下五百万就是赚了。
  “告诉他,如果他们能便宜点的话,我们准备接手,再问问他们交易方式。”
  他们手里没有那么多米元,再说西方的技术要买回去也不太容易,哪怕是没成功的商品也要被巴统委员会刁难的。
  米广南又和对方操起鸟语不拉不拉不拉地扯了半天。
  大概是枯坐快两天终于来了一个买主,两个老外也有点激动。
  又扯了半天。
  “对方说可以便宜,交易方式当然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要米元。资料都在这台电脑和箱子里,他们还有一台没有成功的样机。”
  还有样机?
  这样这价钱就合算了,就算着是一台失败的样机,但是里面一定有不失败的地方呀。
  那些不失败的地方对华国人也是多么珍贵呀。
  但是一手交钱这个问题就不好解决了。
  他到哪儿弄米元去?
  就是有米元他在这里怎么弄回去呢?
  如果这些老外能把这些资料送到华国去……
  这是根本不可能滴。
  “告诉他们一千二百万米元就成交,让他们留下详细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半个月后我们来拉机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米广南再次去交涉的时候,对方的神情发生了变化,似乎很失望的样子。
  “老外说,一千二百万米元没有问题,但你们若是不买怎么办?他们要订金,要十万米元。”
  想得美,老子一共就换了十二万米元,给你们十万我们特么走着回去呀!
  “问问他们,能不能把这些东西发到香港去,如果他们发到香港去,给他们一百万米元的费用。”
  米广南又去交涉去了。
  两个老外一个叫居里特一个叫卡尔德。
  他们也知道万峰他们是华国人,这笔生意要是成交确实有些难度。
  在经过协商后,双方商定,万峰一方派人过来和他们接触,然后他们想办法把这些东西用正常贸易的方式交给这边派过去的人,并且帮助把货发到英国即可。
第1560章
巨创集团的国际贸易
  万峰还是给了订金,一万米元。
  表示了一点诚意。
  也只能表示这么多了,因为再多就不能给了,给多了他们弄不好就得游回去了。
  万峰在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这些资料的交易路线,只待回去的时候实施了。
  七月九号博览会结束,十号观光团离开不卢塞尔,当天晚上华国时间晚上九点飞机在香港降落。
  在这里万峰要和米广南他们分别,他要在香港逗留几天,解决光刻机的事情。
  随后他还要到深圳和东莞去,看看深圳的基建和东莞的分厂建设情况。
  在临分别的时候,万峰和万首吾米广南单独在房间里进行了一番商谈。
  “万叔!你们109厂现在只能生产64K的存储器吗?”
  109厂当年建厂的时候就是主打存储器项目的,并且做成了华国第一块1K和4K的存储器。
  万首吾点头:“只能生产这个级别的。”
  “没有再往下研发吗?”
  万首吾遗憾地摇头:“我们的资金也非常紧张,几乎没有多少科研资金,研发不能说的停止了,但和停止也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队伍还保存在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8/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