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3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4/2149

  “我什么说话不算数了,就拿这次来说,虽然承包没谈成但是合作若是谈成了,我一样会给你们奖励,只不过比原来能少一些而已,跟我工作没有白出力一说。”
  “万总!拉钩!我保证年前就弄个百八十个回去。”
  拉钩?小孩呀拉钩,谁跟你拉钩呀!
  “万总!要不把你那大哥大借我装装门面怎么样?有这玩意儿说不定我的挖人计划会进行的更加顺利。”
  “大哥大借给你没问题呀!但你确定你能交得起话费?这玩意一个月少来少去的打也得几百元,稍微多打几个电话就是过千元。我给你的活动经费估计够打电话了。”
  一听这样谭胜当场撒气:“那不要了,等我有钱……”
  “不用等你有钱,你要是头年能给我介绍个三十二十人回去,我奖励你一台大哥大,外加两万元的话费。”
  刚才已经精神了一回的马上又精神了一回。
  “说话算数?拉钩!”
  “滚一边去!谁和你拉钩,你挖人不要紧,但是别弄那些假大空的玩意儿,在我给你的条件范围之内,你怎么忽悠都行,但是不许凭空给我乱许承诺。”
  谭胜把胸脯派得山响:“乱许承诺那不是骗子吗!咱是凭本事说事的人可不是骗子。”
  万峰怎么感觉这货怎么看都像骗子。
  尚海现在是有信号的,因此万峰这次是带着大哥大来了。
  谭胜就羡慕万峰拿大哥大的样子,幻想自己什么时候也来一个,那多有派!
  到现在万峰是明白了,他这趟尚海是白来了,什么事儿没干。
  既然什么事儿没干,旅旅游总可以吧?
  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尚海不在黄浦江里撒泡尿不特么白来了吗!
第1588章
方便面的发展计划
  作为幕后的人万峰是不方便在程功和元件五厂谈判的时候出现的,他就是出现无非也就是旁听。
  因此在加下来程功谭胜和元件五厂谈合作的时候,他就带着韩广家和杨建国在尚海好一顿的溜达。
  因为有此前一个多月接触的底子,再加上程功出自五厂的身份,和元件五厂关于合作的谈判就非常的顺利的。
  仅仅两天双方就签订了合作合同。
  第一批华国一号的芯片制作为十万片,因为不是世面上最先进的芯片,因此这块芯片的成片成本并不算高。
  通常芯片的成本大多等于零售价的十分之一,像现在一块英特尔的486芯片,市场价一千几百元,它的成本也许还不到一百块钱。
  华光一号的晶片成本、掩膜成本、封装成本、测试成本外带加工费加在一起一块芯片的成本还不到十五块钱。
  而此时市面上同类的286型芯片的售价依然高达二百多元。
  而386芯片依然处在五六百元的高位上。
  这块芯片万峰并没指望它能赚钱,只要不赔就行,现在看来还有点赚头。
  合同签完了,程功还要留一段时间在这里进行产品指导,直到对方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万峰三人在尚海也逛得差不多了,准备回去。
  万峰准备回去的时候到北晶去转转,有些事情他要谈谈。
  就在三人准备回去的时候,万峰接到了张石阡的电话,让他参加分厂落成典礼。
  分厂的落成是在计划之内的,这个时候也该落成了。
  此时,南湾厂第三条二十万台发动机的生产线也正好上马,那条十万台的生产线也被替换了下来。
  只要把这条线拉到东莞安装上即可。
  前期换下的两条五万台的生产线已经被张石阡拉到东莞去了。
  万峰临时决定先去东莞,然后背上去北晶。
  而更加凑巧的是,在张石阡给万峰打完电话后不到五分钟,夏影莹也给万峰打了一个电话。
  万峰这个一个月加起来通常也响不了两次的大哥大破天荒在十分钟的时间里响了两次。
  夏影莹的电话说有外国人要找他谈谈。
  这倒是让万峰有些意外。
  外国人找他?老外里他认识最多的也就是苏联人了。
  如果是苏联人还情有可原,但除了苏联人他并不认识什么外国人。
  苏联人找他自然不会通过夏影莹,他们之间根本就没联系。
  而且现在苏联人也没功夫找他,现在他们正闹动乱呢,哪里有时间搭理他?
  而通过夏影莹这层关系找来的老外大概就只有荷兰人居里特和卡尔德了。
  这些家伙要和自己谈什么?谈合作?
  好像可能性不大呀,这还不到两个月就准备和自己谈合作了?
  时间好像太快了点吧!就是谈他们也应该明年来谈呀?
  如果是合作倒是天大的喜事。
  临行前万峰交代了程功和谭胜一些注意事项,然后就和韩广家杨建国直飞广州。
  九月十五号,万峰三人出现在东莞大岭子乡大潭村。
  被张石阡命名为西大湾的工业基地里已经有模有样了。
  这里的一切从厂房建设的风格布局到污水烟尘处理几乎照搬了南大湾的一切。
  万峰进入西大湾的时候,还意外地发现了这个山湾里多了几个小型工厂。
  很明显,这是几个为摩托车做配套的小厂。
  建筑风格也是和南大湾一样,为了节约土地,这些小厂的工作车间也是采用三层小楼的结构,这样可以节省下大量不必要占用的土地。
  这几个小厂也不是都给摩托车做配套的,其中一个就是康师傅方便面的分厂就和摩托车没什么联系。
  万峰刚到这里就看到了在这里建方便面分厂的夏秋隆。
  “兄弟!你来了,哥感觉好久没看到你了。”
  夏秋隆上来就给了万峰一个熊抱,这让万峰十分郁闷。
  这货啥时候学会毛子那一套了?
  “夏哥!你这出来多久了?”
  “半年多了,这半年多我就在这山沟里待着来着。”
  “我上次来怎么没看到你呀?你工地上的人每一个我认识的。”
  “上次?就是一个半月前那次?我不是去广州了吗,等我回来的时候张哥说你已经走了,把我郁闷的够呛。”
  “嘿嘿!哥!你这在这里一待就是半年,你就不怕嫂子找个拉帮套的?你这心可真大。”
  “就知道你小子三句话不说完就奔下三路,你嫂子的为人我可是比你清楚,她可不是那样的人。哎小子,这方便面厂你也是股东呀,你咋就一点没关心这分厂的建设呀?”
  “谁说我不关心呀,我已经给方便面的发展准备了建议了,这叫不关心?”
  夏秋隆纳闷:“啥建议呀?我怎么不知道?”
  你当然不知道了,我还没说呢!
  “现在市面上除了我们的方便面,已经开始有厂家开始投产制作了,咱们不能老躺在功劳簿上睡觉,不能老指着一款食品打天下。下一步我们要开发新类型的方便面,争取在明年底或后年春夏上市,名字我都起好了,就叫老坛酸菜面。”
  “老坛酸菜面?配方呢?”
  “没配方呀,不是告诉你研发吗?”
  “还没研发呀?那研究这一款面得多少科研经费?”
  万峰想了一下:“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准,大概要几百万吧!”
  别以为研究一款方便面容易,那投入的经费也是百万千万计的。
  口味的搭配就需要无数次的实验,质量的安全这都是至关重要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4/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