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4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8/2149

  “我玩不好!您玩您玩。”
  万峰没有上场而是给店里的人每人发了一盒桂花烟后选择和店主柳久闲唠嗑。
  柳久前两年代理了龙江省红色边疆农场在华国首推的火腿肠,拿到洼后大集上批发也是发了一笔小财。
  只是这两年随着国内火腿肠工厂的增加,这一行就没多大搞头了,他手握一笔几十万的存款也就安心地打理这个小店。
  一年赚个万八千的过日子。
  “小万!我想养猪,你觉得怎么样?”在讨论了一气生意方面的话题后,柳永把他酝酿好长时间的问题抛了出来。
  “行呀!真的行,但前提是你能养好,只要不生病,养猪还是可以的。”
  种殖业在农村属于刚刚兴起,现在都集中在大棚蔬菜业上,山后小队和崔屯有很多家庭都在种大棚。
  养殖业还没怎么发展起来,虽然有些人家在家里养了几十只蛋鸡或者是养个十多头猪,但这算不上是正经的养殖业。
  只能算是家庭副业,远远称不上形成规模。
  将威这地区因为生活水平的普遍比较高,对猪肉的需求量是红崖其它地区需求量的好几倍。
  养猪就是专门供应将威这一片区域就能很滋润的活下去,所以万峰马上说行。
  当他以为柳久也是像其它人一样把自己家院子改改,养个三十二头猪的那种养法。
  “我这些天就老琢磨这事儿,我觉得行,我们家的猪和鸡鸭都是我一手摆弄的,我养的这些动物几乎从来不得病,而且肉膘年年都杠杠滴。”
  这货在家里原来愿意干这个呀!
  当地迷信说法是没有发带毛财的人干不了养殖这一行业,干啥啥赔。
  柳久养猪鸡鸭从来不得病,难道这货就是天生适合养活带毛动物的人?
  “那你就养呗!养猪这玩意儿,只要不生病掉头,几乎就是稳赚的,不过也赚不到大钱。”
  养猪这东西是小钱绑大钱的玩意,就像你到银行里做零存整取的储蓄一样。
  今天你存个三块五块进去,明天存个三块五块进去,到年底你就发现你有了一笔上千元的存款。
  “那你准备养多少头。”
  “一开始我准备养一百头,先养一年试试,如果差不多,明年我就准备养个三百五百头的,过年我就到集市上去抓猪崽子。”
  握草!这不是家庭作坊了,这是准备大干快上了。
  “一百头猪也得很大的地方,你地方选好了就抓猪呀?”
  你这猪圈都没盖起来就去抓猪了?
  柳久眨巴了几下眼睛:“地方还没选好,你说我在什么地方建猪圈好?”
  小树屯的要建一个养殖百头以上猪场的地方还真不好找,小树屯现在除了水田和一块旱田还在种植外,其余的旱田和荒山几乎都建了工厂或者将要建工厂,哪里还有闲地方?
  “我给你找个地方你看怎么样?就是离家稍微远点。”
  “什么地方?”
  “让你媳妇看着店,现在闲着也是闲着,我带你去看看。”
  “那好呀!”
  “你等会儿,我回家去开车。”
  放年假后,那辆伏尔加万峰就留在自己手里,因为过年的时候自己有外出的可能。
  而栾凤过年几乎也没什么地方去,哥哥姐姐现在都在洼后住,她就是串门连自行车都不用,用鞋底就量过去了,要什么自行车呀!
  万峰家里建有车库,里面通了暖气,车库里冬天的温度也有十六七度,因此也不用给车预热,发动着开出来就行。
  万峰再次到柳久小店门口的时候,柳久已经在小店外等着他了。
  柳久上了车,万峰开车向湾口使去。
第1636章
养猪计划
  刘胜光正准备放假呢,人家那些工厂到在腊月二十六就放假了。
  可是他的油坊越到年底却越忙了,主要是换油取油的人和来买油过年的人多了。
  一直忙活到今天还没放成假。
  从十月份收大豆开始,到现在他一口气收了一百多万斤豆子,这大大超出了当初预计收购五十万斤豆子的计划。
  这主要是因为将威的工厂太多了,而且每个工厂都有或大或小的食堂。
  不说别的,单就是在这些大大小小食堂里做饭的家庭妇女就超过千人。
  将威村附近一些村子里的妇女,比如黄辉村离将威近的几个小队,孤山乡大埔村孙家堡村以及平山村几个小队的诸多家庭妇女都在这些食堂里工作。
  一个月赚一百来块钱,据说今年还会涨工资,会涨到一百五十元左右。
  这些食堂有几百个,就是一个小厂一年用一吨食油,就需要几百吨。
  他到哪里去弄那么多豆油?
  按照百分之十六的出油率算,一吨大豆满打满算才能出三百二十斤豆油。
  他一百万斤大豆才能榨出八十吨豆油,这好干什么?连将威这些工厂的五分之一都供应不上。
  原本他还想再收一些大豆,但是资金周转不开了。
  与豆油不够用成反比的是他家里的豆饼却应有尽有。
  家里积压了太多的豆饼,虽然豆饼也天天有买的,但是卖得速度远远跟不上从油榨上下来的速度,他现在积压的豆饼都有十多万斤了。
  如果他把手里的这些豆子全部榨完,就按照现在豆饼的销售速度,积压三十万斤豆饼根本不是问题。
  卖豆饼又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这些豆饼换不成钱,他就再没有钱去收豆子了。
  这成了他现在一个闹心的问题。
  此时,好歹算是把手里的兑换油的活儿忙的差不多了,打发走最后一个顾客,他也准备给油坊的人结账放假。
  就在他指挥人把场院都收拾收拾,准备回屋开饷放假的时候,他看到万峰的轿车开进了院子。
  豆饼滞销的问题问问万峰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刘胜光快步走到轿车前,万峰也正好从轿车里下来。
  “老同学!来了?”
  “你怎么还没放假呀?”万峰反问。
  “才把换油的人打发走,正准备回去给员工开饷好放假。”
  “那你先忙你的,我带小树屯的柳久过来看看,你们认识吧?”
  “认识!虽然没啥交集但还是认识的。”
  “那你去忙吧,暂时和你没啥关系。”
  “那我回去给工人开饷,开完饷咱们再唠。”
  刘胜光匆匆地去了。
  柳久看看这个院子:“这是不是黄辉大队原来的队部?”
  万峰点头:“黄辉村委会搬到东边蒲屯山上去了,这里就被刘胜光租下来了,咱们出去到对面看看。”
  万峰和柳久出了院子,来到油坊右边那条土路对面的山坡上。
  这块山坡就是南大山往东北方向蔓延的最边缘一块,山坡不高,周围是一块很大的山坡地,大概有几百亩地的样子,向西蔓延和周家小队的地接壤。
  坡度不大属于慢慢坡。
  前面东南方向大约二百米处就是黄辉水库的边界。
  “你看这里建猪场怎么样?”
  “这也不是咱们将威村的地界呀?”
  “你管它是哪里的干什么?你说行就在这里建,刘胜光还是咱们将威人呢,不一样在这里建油坊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8/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