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4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4/2149

  浦东开发土地方面是政府批租的方式,按照多少钱一亩的进行土地的出租利用。
  谭胜不知道万峰要租多少土地。
  浦东开发的时候是要什么什么没有,缺资金,缺经验,缺人才,缺项目,几乎就是一穷二白。
  没经验可以慢慢积累可以学习,没人才可以招聘,没项目可以用优厚的条件吸引,但是没钱就全是水中月,镜中花。
  此时正是浦东需要大量资金的时候,陆家嘴,金桥、外高桥三个开发区计划投入资金三百亿,但是尚海政府只给了各个区三千万元的开办费。
  实际开发的资金筹措,要浦东新区自行想办法。
  这时,全国的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以及外资都是持观望态度,万峰如果这个时候到浦东来租土地注定会得到各种优惠的条件。
  谭胜终于给万峰打电话,把浦东这里的情况比较详细地做了汇报。
  万峰接到电话后,就做去尚海的准备。
  就在他准备启程去尚海的前夕,接到了林来嵘从香港来电。
  “给我发五万台传呼机。”
  林来嵘上次来是三月中旬,她走的时候带走了一万台传呼机,一个月就卖光了?
  “上次的传呼机你都卖光了?”
  “都批发出去了。”
  “你们香港卖多少钱呀?”
  “港币两千五呀,我批发一千八。”
  握草!这么贵!
  九零年一百港币兑换六十二元华国币,两千五就是一千五百元。
  香港的零售价比内地贵了三百。
  批发价合华国币一千一百多,都快赶上零售价了。
  万恶的资本主义。
  “我马上组织组织把货给你发过去,除了传呼机外我其余的商品卖得怎么样?”
  “方便面是最好的了,东莞面厂每天供应给我们公司的面就是五万包。”
  “我问的是摩托车,谁问你方便面了,在香港就是一包赚一块钱,五万包一天也在五万港币,一年一两千万的有啥意思。”
  “你急什么?摩托车又不是方便面和传呼机拿来就能卖,香港这地方摩托车的销量非常低,我不是正在找销路吗,我准备把你的摩托弄到巴布亚和奥达丽亚去。”
  巴布亚?那地方有人买摩托车?
  奥达丽亚?两千多万的人口,能有多大的市场,而且现在还被日本车占领。
  万峰不觉得这两个地方会有什么前途。
  “那你还不如弄到南美洲去,我都觉得比这两个地方强。”
  “南美洲我也预备了,把细和阿根停还有乌拉龟巴拉龟鼓吧什么的,这个年底才能有结果。”
  还有鼓吧?
  这地方巨创贸易也能进去?
  那不正受米国制裁吗?
第1675章
生气的张璇
  “我说林小姐,鼓吧可是正受西方制裁呢,你可小心点别被那些白皮没收了货物再罚了款。”
  “我敢说自然就能弄进去,正因为鼓吧常年遭受制裁,西方的货物根本进不去,你的摩托进去了才能有市场呀。”
  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林来嵘怎么把摩托弄进鼓吧,这不是万峰该操心的事情。
  “五万台传呼机的钱你什么时候划到我账户里?”
  这个必须一手钱一手货,虽然传呼机的成本已经大幅度下降到四百元左右,五万台这也是四千多万呢。
  万一这女人拿了货跑路怎么办?
  “和你通完电话我就划款,把你的传呼机在香港设个分厂呗?”
  “拉倒吧,你们香港那人工用不起。”
  香港的人工一个顶大陆这边十个都不止,在那边设厂全给人家做买卖了。
  林来嵘想想好像是这么回事儿。
  “对了!能不能从日本给我弄一些存储器方面的设备?最好要成套的。”
  日本政府在设备管制方面有很大的漏洞,三牲的设备有近百分之五十就是从日本买来的。
  日本人对设备的管理不那么严,但是对技术的管理却严格之极。
  万峰本来是想让林来嵘从日本弄些存储器方面的技术回来,但是一想这难度太大,还是弄点容易的吧。
  三牲可以买到,万峰觉得他也应该能买到。
  “还是那句话,我看看能不能行,还有,你们最近在干什么?”
  “干什么?你说我?我马上要到尚海去,所以什么也没干。”
  “我是问你们企业有没有什么新产品的研究计划?”
  “你不会是打算投资吧?我们可没有引资的计划,我们不缺钱。”
  “我没打算投资,我是说你们要是有什么新产品及时告诉我,我发现你们家的产品还是很好卖的。对了!你去尚海干什么?”
  “去浦东投资呀!我准备在那里租一块地皮,盖个企业什么的。”
  “去浦东开发区?你说我们把贸易公司开在那里怎么样?”
  “当然行了,尚海将来就是华国的经济中心,你在那里开公司华国天南地北的商品你都能掌控,对你们的贸易是有好处的。”
  “那我也去,你什么时候能到浦东?”
  万峰想了一下:“我准备五号去,还有两天。”
  “好!那我五号在浦东等你,拜拜!”说完林来嵘就准备挂电话。
  “等等!香港地下世界你家有没有关系?”
  “你要干什么吧?”
  “找一个人,找一个叫盘振林的人,他现在是香港一个叫亢辉电子的代理商,原来是大陆人。”
  “我记下了,等我安排人给你找找。”
  在和林来嵘通完电话后,万峰立刻打电话告诉张璇给林来嵘发货。
  “那个香港女人记住了没有?”
  “香港女人?上次买传呼机那个?”
  “聪明!就她,给她发五万台传呼机过去,就发到它们在深圳的贸易办事处去就行。”
  “多少?五万……万台?”张璇都结巴了。
  五万台,她这能赚多少钱呀?
  一台一百,十台一千,一百台一万……五百万!
  她一台传呼机能赚一百元,这五万台就是五百万!
  这钱赚得貌似太容易了点。
  都说女人看到钱就感动,三感动两感动就会春心荡漾。
  “万峰!我春心荡漾了。”张璇的语调含情脉脉了。
  “春心荡漾就去买黄瓜茄子。”
  黄瓜!茄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4/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